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439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收入虽然高,可在国府的管控下,周地的物价可以说以是相当亲民。

  十文钱便可吃顿精米细面做成的饭菜,还能称得上美味可口;一百文从头到脚置身行头,穿出去也不算寒碜;只需五文,“绕城公交”可以坐上一天也没人赶你。

  外来士子中曾有好事者发起一项挑战,看谁能用最少的钱在洛邑生活下去,而且还要丰富多彩。目前佳的成绩是每天仅需五文,在日程表排满的情况下已经坚持半个月。

  当然,穷游者毕竟是少数,能够出门游学者,身上还是多少有点盘缠的。只不过很多人所带的盘缠,很快就在洛邑异于列国的旺盛消费下烟消云散。

  即便是邻姿、义安那般繁华大都市里,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大多还集中在民生必须品上面,并没有多少人敢在“可有可无”的方面大肆消费。

  洛邑却不同。

  在公有制为主的模式下,国府几乎包办了民众从生活方面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较大宗的开销,到生产方面的工具、技术培训、仓储、后勤服务等事项。

  满足日常所需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剩下的则属于“改善型消费”了。

  没有车贷、房贷,也不用担心学区房和一病返贫,洛邑的消费市场由此而繁荣起来。

  特别是那些刚刚获得“独立”的年青一代,更是大量成为“月光一族”,逐渐成为洛邑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哪里市场,哪里就会有商机;哪里有商机,自然就会有闻风而动的商人蜂拥而至。

  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使得洛邑的商业发展完全有别于列国,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费的主体是数量众多的平民,而非贵族。

  海量的消费群体,自然就催生出各种各样的需求,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洛邑的消费文化和商品种类。

  除了打造出大量“国企”,朱樉一直也在积极鼓励发展私人经济,除了公私合营的创新型作坊,“个体户”也是越来越多,由此也进一步地推动了洛邑的商业发展。

  一下子掉进这么一片商品的王阳大海里,二人根本抵抗不了其诱惑,疯狂剁手的后果,那便是钱包在不知不觉中迅速干瘪。

  这也差不多是各国慕名而来的士子们所面临的普遍情况,明明很多东西都算得上物美价廉,一顿买买买之后,算下来的消费却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然后对着一堆并不是必须的东西懊悔不已。

  可这种事很容易上瘾,擦干眼泪之后,大多数人很快就会将此前的赌咒发誓忘得一干二净,转身继续投入到剁手大军之中,乐此不疲,直至不堪负重的钱包发出见底的信号。

  洛邑并没有学宫,也没有供游学士子白吃白喝的相关机制,盘缠用尽之后,摆在他们面前的便只剩下两条路。

  要么带着自己的剁手战果离开,要么留在洛邑找份工作,继续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勤工俭学”之旅。

  游走列国的学子们,大多属于贵族庶出旁枝,家底并不算丰厚,支撑不起他们长年累月的游学生活。

  离开,对很多人来说便只能接受家族的安排,或参与家族产业,或在底层做个刀笔小吏。

  总之,出将入相、衣锦还乡这种事就只能留于畅想了,默默无闻地过完注定平凡的一生是绝大多数人的归宿。

  若是不想走,洛邑这座开放之城也提供着大量的机会,不论是精通文理还是能言善辩,乃至天文、地理、算术等诸多内容,几乎都有量身订制的一套“就业方案”。

  热门人才根本无需四处游学,只有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或是不学“正道”者,才不得不游走四方碰碰运气。

  只要愿意留下,虽然也要经过相应的培训考核,可获得任用却并非难事,而且从事的往往还是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方面。

  不少人留了下来,也有不少人选择打包走人,魏小平和齐昌则仍在犹豫之中。

  年轻人嘛,谁没有那么点不切实际的“宏图大志”,除非迫不得以,没多少人愿意从最底层一点一滴地开始积累。

  魏小平和齐昌也属于那种胸有大志却才德不及者,知道留在周地很难会有出将入相、扬名天下的那一天,并不是十分情愿投身成为一名周地小吏.

第1112章 招募信息

  可离开的结果,好像也不一定会好到哪里去,甚至会更糟。二人皆近而立之年,家人恐怕很难再支持他们继续这样无所事事下去了。

  魏小平的手指在面前那张“寻英帖”上轻轻地划动着:“常,想了三天,我还是决定留下来,你的决定呢?”

  大量的士子来到洛邑,也催生出周地的第一份“报纸”:每隔数日,国府便会在几大人流密集之处放上一摞寻英帖,专门刊登各部门的招募信息,以供士子们进行选择。

  虽然“外国人”也可以在周地入籍,可为了不引起各国反感,在这方面国府是相当谨慎的。

  来自战略伙伴国,自然要完全根据相关协定进行处理;没有签订相关条约的,也要多番查证,以免落人口实。

  另一方面,士子们对户籍制度也多有抵触,因为这本就是一项针对平民且带有一定“歧视性”的规则。

  除大明目前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外,其他各国在人员管控上还是比较宽松的,不过这宽松针对的往往只是贵族。

  不论农夫还是工匠,一般来说都视为贵族的“附属品”,是其财产的一部分,可以用来互相赠送、交换的。

  就算是庶出旁枝,那也是贵族嘛,即使入籍周地并不代表着失去人身自由,可难免让人有一种“自降身价”的味道。

  不入籍,也就无法进入国府那套双向选择的包分配体系。可放着这么多有识之士不用,那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主要用于招募“临时工”的寻英帖便应运而生。

  “留下吧。”齐昌回头看了一眼房间角落那堆“战利品”,最终还是屈服了:“你选个好点的,我们一起去。”

  “果然,前天我们看好的那几家已经招满人了。”魏小平扫完三版,不由发出懊恼的哀叹。

  讨论留与去的话题对二人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再加上这也是士子们聚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特别是那些得到好职位者,更恨不得向每一个人炫耀。

  对只把这当成暂时之举的士子们来说,释士和导游无疑是最舒适的工作,除了向新来的士子作各种解释工作。

  其他时间便是带着“团”到处游览,吃住行都不用自己花一分钱,每月还有两千五百文的生活补贴。

  而对于安心留下来的士子,政务中心等国府机构的实习生工作才是理想所在,抄写计算并不是什么重活,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洛邑的各种情况,方便自己未来做出准确的选择。

  寻英帖每隔三日更新一次,而今天这份上面,已经没有任何一项轻松或拥有更大上升空间的职位了。

  “要不,再等几天。”齐昌捏了捏钱袋子,说得非常没底气。

  二人的钱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三百文了,若是要再等三天,即使这段时间闭门不出,也就只够房钱和吃饭的支出了。

  看到最后一版,魏小平眼睛一亮:“咦,这份好像不错,还是所级单位。”

  齐昌凑过去一看,顺着魏小平的手指看到一行小字:释正研究所,招募精于文辞理据者,名额不限。

  在洛邑呆了快一个月,二人对与国府并行的院所会三级机构是怎么回事。

  院级机构一般都是“内招”,几乎不会出现在寻英帖上;所一级也要各行精英才能入选,条件也是相当苛刻;唯有各协会需要大量书吏,是寻英帖上最常见的。

  精于文辞理据,二人倒是勉强符合条件,对视一眼后终于做出决定:“就这了,走,先去看看再说。”

  一番打听之后,魏小平和齐昌终于在教育研究中心二楼的角落里,找到了所谓的释正研究所。

  窄窄的巷子、长仅一米多的牌子,无不让二人露出失望之色。

  不论是墨家的物理研究院还是农家的农业研究院,乃至于规模最小的天时研究院,无不简朴而大气,让人站在门口就不由心生敬畏。

  当然,游学士子们也只能站在门口看一看,哪怕是土生土长的周人,那也得拥有相应的爵位才进得去。

  所虽然要比院低那么一截,可仍然属于周地的“高级”机构,特别像鲁颁主持的水力研究所、墨家的光学研究所、冶炼研究所等,更是洛邑诸子云集之地。

  虽然周地的子与列国公认的子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凭其在本地民众心中的份量和所受的礼遇,自是无人敢予以轻视。

  可这释正研究所,连道像样的门都没有,未免也太寒碜了吧!

  心中有些嫌弃,可来都来了,二人压下心中转身而去的念头,并肩进入了这个极有可能是周地最为落魄的所。

  穿过巷子,二人来到一条长约三十米的临街长廊,一米多高的胸墙上也不似其他地方装有透光的大玻璃,就这么空着,墙面那些尚未找平的水泥疙瘩显得无比醒目。目

  整个长廓不要说装饰,除了入口处接待人员面前的那面小方桌外,再无其他陈设,宛如一处尚完工的建筑工地一般,只是地面被清扫过而已。

  见二人进来,负责接待的小吏只说了句:“来应征的吗?先排队,一会儿叫你们的。”便拿着一本书靠在墙上看起来。

  魏小平伸过头去看了看,只见封面上写着“基础算术入门”,这显然也是个“临时工”,不由得对这个释正研究所的印象更低了。

  队伍并不长,只有十来个人,等了没一会儿,前面的门里便涌出七八个士子,皆面色不善,二人本想凑过去探探底,竟无人回应,显然面试的遭遇并不美好。

  这些走后没多久,门外这十多人便全部被叫了进去。二人随着队伍进入一间摆着二十来张方桌,还算宽敞的屋子里。

  按序入座后,一名吏员从桌上拿了一叠纸,一人一张地分发着:“考试共分三场,只有过关者才能到隔壁屋子参加第二场,三场皆过,所正会亲自面试你们。

  只有过了面试才算被正式录用。不善硬笔者可上来领取毛笔,只会刀刻就没有办法了。”.

第1113章 习以为常

  洛邑目前流行的鹅毛笔和铁头笔,配上品种丰富的纸张,已成游学士子们的最爱,谁要是没那么点“藏品”,必然会成为众人鄙视的对象。

  所以不仅没人会排斥这种全新的书写方式,反而很快便习以为常。

  魏小平摊开试卷,上面仅有几个字,正摸不着头脑之际,吏员的声音传来:“第一关的内容是字,每一个字都有多种写法,尽可能地把你们所知的写法写在后面,越多越好。

  至少要达到一半的数量,方能过关。”

  要求倒是非常简单,可要完成并不容易,魏小平和齐昌对视一眼,这才明白此前看到的那些为何会是那般表情了。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此时较为成熟的大篆,夏国文字已经经历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理论上讲,不管是文字还是度量衡,也就是秦始皇后来统一的那些东西,其实之前已经做过不止一次了。

  历法、礼乐、文字、度量衡,本来就是王权的重要内容,遵循中央王朝所制定的这一整套规则体系,本来就是四方诸侯表示臣服的标志。

  不论夏商,在建立之初,颁发相应的规范给各臣属诸侯,这几乎是必然的事。

  只不过限于生产力水平之限,交通状况也极为恶劣,各地之间处于一种半隔绝状态,这才由此而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文化风俗,既互有联系,又各有差别。

  周代商之后,以《周礼》为标志的“周制”也随着分封出去的众多诸侯传播到四方,大篆也由此而成为天下通用的文字。

  在数百年发展下来,特别周室东迁衰落之后,这个标准难免会发生变化。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书写工具极为不便,错别字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在“将错就错”之下,一个字衍生出多种写法就不足为奇了。

  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拥有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写法极为平常,要写出一半的数量,这个要求其实就已经非常高了,若没有广博的见识,根本就达不到这个要求。

  幸好二人在稷下学宫之前,也曾在好几国学宫游学的经历,再加上试卷上的字并不冷僻,很快便通过了第一关的考试。

  第二关稍难一些:释词,也就是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出自何典籍,在各国中的意思又有何区别。

  因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国风俗民情也各具特色,特别是渼洲,因吸纳了众多兼并国的文化,自然也就与中原诸国有了较大的差异。

  而且夏国文字一向“微言大义”,一个字就有着丰富的含义,组成词后更是成倍增长,要完全掌握其各种意思绝非易事。

  很多士子都在第二关知难而退,二人也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勉强达到过关的要求,得以参与第三场考试。

  第三关果如二人所料,经过字词洗礼之后,最终的内容便是释句,根据出示的短句写出自己的理解。

  这就差不多是一场作文考试了,而且题目还不一样。魏小平得到的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齐昌则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意思倒是都懂,可也就是大致而已,要想准确阐明其意思就不是三言两句能够完成的了。二人绞尽脑汁各写出一篇七八百字的释意,心怀忐忑地交了上去。

  等了没一会儿,总算被引入了旁边的一间屋子,进行最终的面试。

  这间屋子却出奇的大,宽仅有十余米,长却足有近百米,几乎占据了这一层四分之一的空间。这下子二人不由得好奇起来,能够拥有这么大的面积,怎么门口又看起来如此寒碜呢?

  这才能够算是个“所”嘛。

  绕过一摞摞的书堆,二人被引到一张又长又宽的办公桌前,一人正伏案书写着什么,时不时还喃喃自语,却听不清其说了什么。

  隔了好一会儿,那人终于抬起头来,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倦:“这两个人三关都过了吗?”

  引路的吏员回道:“综合得分有七十,还算凑合吧。”

  凑合?二人心里哪肯服气,可看清对面那张脸后,却无不张大了嘴,再不能说出一个字来。

  公孙隆!

  二人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释正研究所的所正居然会当年红极一时的论战台上的嘴炮王公孙隆。

  公孙隆以诡辩之术大杀四方之时,他们只有站在下面看热闹的份,连坐的资格都没有,哪敢在其面前说出半句不服的话来。

  虽然公孙隆那套诡辩术多为人所诟病,便其拥有的渊博学识却为众人所公认,毕竟没有这样的资本,光凭诡辩又哪能令诸子为之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彭城相王被杨竹学派羞辱之后,公孙隆便“消失”了,士子之间由此流传出各种各样的版本,诸如隐居山野、羞愤而死之类的不胜枚举,谁想到他竟然会出现在这里,还成了一所之正。

  公孙隆随意地看了二人一眼,确认并没有什么印象之后,淡淡地道:“名不符实,实不喻名,天下之大弊也。二位的学问虽然不堪,打打下手倒也无妨,正好可借此有所增长。”

  这样的评语实在太伤人颜面了,只不过说这话的是公孙隆,二人却只能生受,反而毕恭毕敬地回道:“不知公孙隆子要让我们二人做什么事?”

  公孙隆放下手中的笔,对着旁边那名吏员道:“太少了,这一天才五个人,还走了一个,你什么时候才能把樉子答应的那一百个名额招满。”

  那名吏员摊着手,无奈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都在招人,那些士子是什么水平你也是清楚。唉,既然分到这差事,你放心,在下也想尽快完成,不然今年的考核就要落后了。”

  公孙隆点了点头,这才转向二人道:“同一个字竟然能有十几不同的写法,同一个词又会有截然不同之释意,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吾已得到樉子许可,愿以十年之功除此大弊,名、利皆不成问题,二位可愿与我共襄其举?”.

第1114章 极力抵制

  十年……二人大概明白了这个释正研究所是干什么的了,可要花这么的时间却足实令人犹豫难决。

  以事而论,要收集整理天下所有字词句的形意,十年的时间并不多。二人犹豫的是,值不值得将一生系于此事之上,毕竟两个人都已不是什么小青年了。

  见二人犹豫,公孙隆似乎有些急了,连忙抛出自己的诱饵:“月俸四千,优秀者还可再高,若愿入籍则五千以上,若有家人国府同样会设法安置。

  衣食住行皆不用愁,还享有署名权,事成之后必名扬天下,二位还犹豫什么呢?”

  以他往常的性格来说,这样的话根本不像是出自他口,可惜经过这一年的“磨砺”,公孙隆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眼高于顶的狂士了。

  最初他向朱樉要了个正名实的差事,可惜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杨竹学派虽然收留了他,可愿意协助他的人却寥寥无几;硬着头皮开展行动之后,他更是处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