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353章

作者:御炎

也不知道刘备哪里来的那么多门生故吏。

当前,只有少部分职位还在地方家族的掌控之中,整个司隶地区的政治局势基本上是刘备一家独大,于是地方上的一些家族议论纷纷,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基层权力都被刘备掌控了,那么整个司隶地区也都会被刘备掌控,届时,一手遮天的刘备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是作为他们来说,靠着土地财富和一些奴隶,他们能对本地产生一些影响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影响雒阳,他们是万万没这个能耐的。

也就是雒阳城内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人口还多,要吃饭的嘴巴多,这才给他们这些地方性小家族捡点边角料的机会,没了雒阳城,他们哪里能翻身做主呢?

而且当时刘备的军队满天下乱杀,什么何进袁隗的党羽,什么今文学派的相关家族,被刘备诛灭了一家又一家,很多他们耳熟能详的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大家族都被诛灭了。

他们生怕被刘备针对,生怕被当作何进袁隗的党羽,或者是今文学派的相关人士,根本不敢发出声音。

好在刘备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时间一长,老杜也就慢慢地放下了戒备之心,觉得以后应该能安稳过日子了。

建安二年以后,听说大将军刘备正在往并州使劲儿,老杜就更放心了,觉得大将军那么忙的人应该也顾及不到我们这些小鱼小虾不是?

可没成想,老杜放下心还不到三个月,《限奴令》出台了。

老杜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但是不知道具体内容,等他得知具体内容的时候,也是新城县府的正式布告送到他手上的时候。

看着《限奴令》里对他们这些地方家族的要求,老杜双眼一黑,差点没站稳,幸亏儿子小杜站在他身旁扶住了他。

“阿父,这……这《限奴令》是要搞什么啊?咱们只能留三个奴仆?其他的全都要送出去?”

小杜的脸色很不妙,当然老杜的脸色更不妙。

他又一次细细研读了这份《限奴令》,凭借敏锐的第六感,他发现这份限奴令对官方稍显宽容,而对他们这些没有官方身份的人是非常的不友好。

之前的政策是就算他们没有官方身份,也能拥有三十个合法奴仆,只要买得起,而且藏得住,你买多买少都没关系,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管,也不想管。

街头多了流民和饿殍,他们脸上也挂不住,少几个流民饿殍,他们也乐意。

可谁曾想雒阳朝廷里的大将军发了疯,一刀砍了十分之九的额度。

没有官身的人最多只能有三个奴仆,还要去官府上报,剩下来所有家里人都不能是奴仆,要么送走,要么变成自由民身份的雇工,也要上报,官府还要管控他们的生命安全……

这……

这分明就是在对他们下狠手嘛!

对于他们这些地方性家族来说,奴隶数量多与少其实和家族势头的关系很大。

奴隶数量多,就能有更多的人力用在家族武装、家族服务和扩充家族产业上,这对于发展家族产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这些人都是在灾荒年间用最低的价格买入,然后随心所欲压榨他们一辈子,没有其他任何后续的支出,比如生病之类的,主家也根本不会管,任由奴隶自生自灭。

没有支出,只有收入,那么奴隶越多,主家越富有。

而一旦失去了那么多免费劳动力,若还要维持这个规模的家业,就要雇佣人来做了,雇佣人就要给钱管饭了。

那到时候支出就会变多,收入也会减少,一个家族的产业就不可避免要面临巨大的影响,一些正在上升的家族也会为此被打断上升势头,乃至于面临家族产业的衰弱。

而且这里头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虽然说能够以雇佣的形式来获取同样规模的人力,但是性质就不一样了。

奴隶那是生杀大权操之于手,主人对奴隶拥有绝对的权力,奴隶是不敢反抗的,生怕露出一点点反抗的苗头被主人发现,然后被杀。

官府可不会去管一个奴隶的死活,所以深知这一点的奴隶为了活下去,服从度会明显上升,任打任骂,任劳任怨,简直就不像是个人。

但要是换作其他性质的人,怎么会和奴隶一样听话还让主人放心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奴隶不用给钱,而自由民那是不给钱就甩脸子,不给钱那就真的不办事,打不过你,我还不能做点小破坏然后开润?

你让奴隶甩个脸子搞点小破坏试试?

不当场被打死都算祖坟冒青烟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买奴隶和雇佣自由民之间都有着极为巨大的差距,一个成熟的家族掌舵手是能够区分其中利弊的,所以选择蓄养奴隶的家族才越来越多。

可是这个《限奴令》一下,情况不一样了。

他们瞬间失去了蓄养大量奴隶的资格,如果严格按照命令执行的话,杜氏家族老老小小都算上,一共只有十八个族人,就算十八个人每个人都绑定三个奴隶,也只能留下五十四个奴隶。

这个整个杜氏家族目前所拥有的三百多奴隶的数量比起来,只是六分之一而已。

要知道,在当前,整个杜氏不单单是日常起居生活由奴隶操持,驾船运输的还有奴隶,武装护卫的也有奴隶,在田里面耕种土地的还有奴隶。

为了削减成本,增加盈利,能用到奴隶的就都用上奴隶,所以奴隶渗入到杜氏家族日常运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把这五分之四的奴隶抽走,杜氏家族整个产业维持和日常生活都要出问题,还会混乱好一阵子,各种支出也会大幅上涨,最终能否维持当前的状态还真不一定。

所以杜氏家族当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响应这个政策。

于是包括杜氏家族的人在内,好些个有同样遭遇的地方家族都开始奔赴县府,要去找县令讨个说法。

他们想着,如果没有个说法,他们不介意展示一下他们的肌肉给雒阳朝廷看看,别以为天子脚下我们就怕了你们!

第六百三十五章 新城县杜氏,求见明廷

该说不说,这些想着向朝廷露肌肉的家族势力还是很有些好勇斗狠的习气的。

别的不说,这不安稳的年头能在地方拥有那么大产业还能维持存在的,但凡没有官方后台,哪一个不是靠着拳头棍棒打出来的?

就算有官方后台,自己本人也要足够能打,能抗事,能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年头,武德充沛是出人头地的基础,不能打,就算有万贯家财,你也守不住。

当年刘备打遍涿县无敌手,这才打出了属于他的一片小天地,现在这些地方新的家族一个个也都是打架内卷出来的地方王者,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点本事的。

你说不让我们蓄养奴隶我们就要听你的,那我们不是很没面子?

老杜沉寂多年的血气被激发上头,二话不说就汇入了抗议洪流,带着家里人要到县府要个说法,看看雒阳朝廷的拳头到底有多硬。

你刘大将军再能打,难道还真的会用军队来对付我们这些自己人?

你就不担心舆论压力?

他们可是直到刘备很在意自己的名声,行事风格非常克制,所以雒阳城内外都在传颂刘备的美名,如此揣测,他们不认为刘备会下杀手。

结果到了县府的时候,一群怒气冲冲的家族代表们看着县府外面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顿感大事不妙。

这队士兵穿着盔甲,拄着腰刀,还有人拿着长矛,更有人端着手弩,一副戒备的姿态看着他们,那种百战精锐特有的凌厉锐气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脚步,不敢向前。

刘备真要动兵啊?

他不会真的敢在天子脚下对他们这些良民大开杀戒吧?

不至于吧?

家族代表们一个两个心里开始打鼓,亲自出面的老杜也觉得问题有点严重。

前往县府的道路在路口被封锁了,一名县府官员站在这里,和颜悦色的笑道:“诸位是要拜访管县令吗?管县令有令,如有要事,一家只准一人进入,不准其他人进入。”

一群家族代表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杜和小杜互相看了看。

“阿父,怎么办?”

老杜看着那些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咽了口唾沫,咬了咬牙。

“都到这里了,龙潭虎穴也要进去!你在外面等着,我去!要是有什么不对劲的,你立刻逃跑,别等我了。”

“阿父,我……”

“别再说了,听话!”

老杜好歹也是从底层一路打拼上来的,这点胆气还是有的,于是带头走出了人群。

“新城县杜氏,求见明廷!”

“请。”

县府官员让开半个身子,一脸微笑。

守着道路的精锐士兵的眼睛齐刷刷的盯着老杜。

他们拿着精良的武器,虽然没有做出作战的姿态,也没有要砍人的模样,但是那一双双眼睛实在是慑人的很。

老杜定了定心神,一步一步地向前,然而这来过几十次的县府小路,今儿个走起来就特别的不容易,每走一步都有点心惊胆战的,生怕那些持械士兵抬手给他来一家伙。

老杜自忖也咬着牙流着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自己手上的人命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九,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感觉这些面无表情的士兵的眼神比他所见过的最凶恶的恶徒的眼神还要慑人,还要让他感到恐惧。

这是怎么回事?

顶着他们的注视往前走,就像穿着薄薄的木鞋踩在刀子上走路一样,生怕什么时候木鞋被刀子捅穿了或者裂开了,自己就要被刀子扎死。

这种感觉真的非常不好受。

但是该走的路还必须要走完。

老杜壮着胆子走到县府门前,看着县府台阶上的六名士兵,还有那个身材壮硕的看上去像是军官一样的壮汉,迟疑片刻,但还是咬着牙站住了。

“新城县杜氏,前来拜访明廷!”

他对着县府躬身一礼,接着向前走,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走到那名壮汉军官身边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心跳已经快的要突破天际了,而且,他甚至能听到那名壮汉军官的呼吸声。

还好,那个壮汉军官没有拦住他,倒是进入县府正门的时候,两个县府属吏搜了一下身,确定他没有携带利器进入县府。

过了最后一关之后,进入到他很熟悉的这个县府中,他没来由的松了口气,然后不自觉的伸手摸了一下额头,摸出了一手汗。

然后他回过头,看着和自己差不多一起进来的几个人,见他们每个人的面色都很不好。

这下马威,有点太狠了。

一群心有戚戚的人在县府会客厅面见了县令管敬。

管敬对他们没什么好的脸色,一人一杯水算是招待,什么小吃果品也没有,就这样也还是拖了小半个时辰才出来见他们。

“本官上任不久,公务繁忙,姗姗来迟,还望诸位不要怪罪。”

他面色平淡,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道:“待会儿本官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明后两日都不在县府内,所以有什么事情,还请诸位开门见山,说个通透,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

老杜在内的一群人本来还想寒暄一下,没想到管敬上来就是公事公办,这让他们略有些不习惯。

不过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所以很快也就适应了管敬的节奏。

还是老杜带头,对管敬行了一礼。

“敢问明廷,朝廷的限奴令是真的吗?”

“都已经明发出来了,整个雒阳都知道了,怎么会有假?”

管敬似乎觉得这很好笑:“这可是天子的命令,难道还能有假?”

“可是……这限奴令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吧?”

老杜陪着笑脸,缓缓道:“吾等家族,需要用到奴仆的地方很多,生活起居,办事操船,还有随从的一些杂事,无处不要用到奴仆,限奴令一下,吾等没有官身,一个人只能有三个奴仆,这怎么用的过来呢?”

老杜倾吐苦水,其他家主也一个一个跟着一起倾吐苦水,向管敬表达自己的各种不容易,各种开创家业的艰难险阻之类的,反正主打一个苦大仇深。

听他们说完,管敬还是面不改色,然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这和朝廷与官府有什么关系?那是你们的家族事务,朝廷和官府有什么好干预的?还是说你们觉得这些事情需要由朝廷来干预来负责?亦或是少了这些奴隶,你们就要饿死了?”

这个反问把老杜一群人给问的一愣。

感情我们说了那么多,您老人家一点都没听进去是吧?

老杜有点沉不住气了。

“明廷,这不是什么小事,限奴令一下,吾等都把奴仆遣散了,那么多人,他们吃什么穿什么?吾辈虽然没有官身,但是蓄养这些奴仆,也算是给了他们一口饭吃,帮朝廷免除了不少负担,不是吗?”

第六百三十六章 日子过不下去?

老杜这话里的讽刺味道很浓,但还真就是实话。

官府管不了也不愿意去管那么多人的生计问题,以前的官员只知道捞钱,让自己的日子更好,至于那些破产的农民在他们看来都是累赘。

饿死了不好看,饿不死容易造反,能让这些地方家族把他们买下当作奴隶管起来,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这是以前县府和地方性家族之间的默契。

一方横征暴敛把他们搞破产,一方把他们廉价买下来当奴隶再狠狠地剥削,于是官府和大家族就都有了光明的前途,至于谁在受苦受难,他们是不在乎的。

但是现在……

时代变了。

管敬看了老杜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