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34章

作者:御炎

刘备掰着手指说道:“云长和益德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现在还打算生更多,夏侯元让和夏侯妙才一个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一个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每个人都还要卯足了劲儿的生,跟他们一比,我觉得我做的还是不够多。”

刘备的话说完,韩宁和韩小蝶就明白了刘备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个孩子还不够。

刘备还想要更多。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一别数月,无论是刘备还是她们两个,都已经思念到无法忍耐的地步了。

这个夜晚格外漫长,好在第二天和第三天都是属于刘备的休沐日。

第二天一整个上午他都没起床,韩宁和韩小蝶也没起床,三人一起睡到了中午才起床吃午饭,下午又接着睡。

第三天也是这样度过的。

两天假期中,没有任何客人来拜访,所有人都仿佛是非常默契的把休息时间留给了刘备,让他好好儿的养精蓄锐。

大家似乎都在等他得到封赏之后,再正儿八经的来拜访他,讨好他,顺便看看能不能给自己谋取一些利益什么的。

刘备很开心,没有人来打扰他,他乐得清闲自在,抱着两个孩子在自家后花园里转啊转啊,体会着初为人父的欢乐与喜悦。

两天的假期结束之后,此番征战的封赏大会终于要举办了。

宫里的排场很大,所有立下战功的有一定地位的军官都排着队进入了皇宫,接受皇帝的封赏,而所有有一定地位的雒阳朝廷官员也都进入皇宫作陪,给足了受赏将士的面子。

作为此番出征的主帅,张温毫无疑问是第一个接受封赏的。

不管大家各自取得了多大的功劳,作为主帅,他都是有资格分润一点的,所以综合起来,张温才是理所当然受封最多的那个人。

当然,他没捞到他日思夜想的三公之位,那是刘宏要留着卖钱用的,这一点让张温稍微有点失望。

不过他得到了骠骑将军的加封,骠骑将军的俸禄同大将军相等,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也算是勉强满足了他重回三公之位的理想。

然后封侯给土地给赏赐之类的也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张温成为了目前仅次于大将军何进的大汉第二高武职拥有者。

地位很高,也仅此而已。

接下来是董卓和周慎,这两人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重号将军,但是都有将军号,所以在第二和第三位接受赏赐。

其中周慎因为战功获封前将军,从杂号将军升级为正儿八经的有正式编制的将军,位次只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之下,属于大汉军界第五人,地位很高。

周慎为此喜不自胜。

董卓则稍微次之,受封为右将军,成为大汉军界目前的第六人,又被任命为左冯翊,屯兵高陵以北,护卫历代先帝陵寝。

看起来,董卓对此稍微有些不满,他不爽的看了一眼洋洋得意的周慎,接下了朝廷的封赏。

他们都获封爵位,得到了食邑,还得到了土地房屋钱财的赏赐,数量很大,朝廷的出手也绝对不能算是寒酸。

接下来是此次出征军职排在第四位的骑都尉刘备。

也是此番万众瞩目的获封人。

获封仪式进展到刘备的时候,朝堂上那些作陪的人们也终于打起了精神。

比如袁隗,他很是期待刘备能够获封九卿职位,三公他是不想了,但是刘备如果获封九卿之位,古文学派在雒阳朝廷里的势力就更强了。

侍中荀爽也很期待刘备高升,他的想法和袁隗差不多,都想着扩充古文学派的力量。

老头子郑玄看着刘备一脸无喜无悲的表情,心思百转千回,又想起了当时刘备的那番话,顿时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虑。

顶替重病的杨赐前来参加仪式的杨彪恶狠狠的盯着刘备,如果眼神能杀人,刘备现在已经是一堆肉沫了。

曹操也很期待,他神采奕奕的看着刘备,期待着刘备得以高升九卿之位,刘备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他越高兴,越兴奋。

当然,最兴奋最紧张的还是刘备的老丈人韩荣,以议郎的身份参与到这场仪式当中的韩荣非常期待刘备能够在职位上有新的突破,能带着韩氏也一起往上冲一冲。

然后,大宦官张让在众人瞩目下宣读了皇帝对刘备的封赏。

首先,是进封刘备为左将军,位在周慎、董卓之下。

从骑都尉一跃而成正式编制的重号将军,对刘备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这就意味着此时此刻,刘备已经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大汉军界第七人。

这对于刘备在此次作战之中立下的斩将夺旗、扭转战局的巨大军功来说,一点儿也不过分。

所以这个封赏很容易得到认可。

接下来是爵位。

张让宣读,刘备原先是督亢亭侯,此番刘备斩杀贼酋一名,俘获贼酋一名,斩获颇多,声威赫赫,因此进爵位范阳县侯,赐食邑两千户。

这个也不难理解,刘备是涿郡涿县人,但是因为之前卢植已经因为功劳受封为涿县侯,而且卢植的身份还是刘备的老师,刘备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老师争夺封地,所以便就近选择了范阳作为刘备的封地。

反正都在涿郡,四舍五入一下,约等于光宗耀祖,细节问题咱们就不在意了,好不好?

好啊,当然好啊,别的不说,直接跨过乡侯受封县侯,登上了大汉人臣爵位最高等级,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只有食邑数量上面的变动,爵位大体上是不会改变了。

嗯,也不一定。

因为刘备姓刘,是汉室宗亲,鬼知道未来他要是立下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功劳,会不会有些什么意外突破呢?

很难说。

当然了,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职位。

韩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袁隗的呼吸略有些急促。

杨彪死死盯着刘备,依然试图用眼神对他处以极刑。

郑玄无喜无悲,面色平静。

随后,张让再次宣读了诏令。

天子诏,拜左将军、范阳县侯刘备为凉州牧,持节。

第二百三十九章 当场去世的杨赐

这个受封命令传达了之后,朝堂上安静了好一会儿,直到刘备深吸一口气,高声呼喊谢恩之后,满朝文武才反应过来。

刚才,皇帝似乎拜刘备为凉州牧了,对吧?

这是什么情况?

之前满朝所有的主流猜测都在猜测刘备会升任九卿高官,再不济的也会认为刘备可以在三河之地出任郡守之职,把自身等级提到二千石以上,这样才对得住他的军功。

但是没有一个人,注意,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过刘备成为凉州牧的可能。

没有一个人在事前有过这样的猜测。

古文学派没有人这样想,就连今文学派也没有人这样想,大家都默认刘备会在中央系统里打转转,获取高位,继续和今文学派争权夺利,然后执掌最高权柄,一拳把今文学派打趴下。

所以今文学派一度非常担忧。

可是现如今,刘备得到了很高的军阶、爵位,但是在具体职位的安排上,却是凉州牧。

确实,州牧很不简单,州牧是军政全权掌握者,一州主宰,太守的顶头上司,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权力极大,朝廷一般是不会任命的,目前天下唯一一个州牧就是刘备的老师,卢植。

可是当这个州牧叠加了凉州这个前缀的时候,情况就又有些不同了。

凉州牧。

凉州,是大汉十三个州里面人口最少、最荒凉,也是战乱最频繁最不好治理的州,更是两度差点失去“汉籍”的“天选之地”。

在这样一个地方出任权力极大的封疆大吏,满朝威武一开始都有点错乱,一时半会儿根本搞不清楚刘备这算是得到了重用还是被排挤到了国家边缘。

每个人都没能揣测出这个任命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用意,每个人都为此感到万分的不解。

朋友如此,敌人亦是如此,没人知道这个任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天子到底是如何看待这位优秀的汉室宗亲的?

他们全都混乱了。

唯有刘备一点都不混乱,相反,他正在竭力抑制自己的喜悦。

正儿八经的获封州牧,不仅意味着凉州的军政全权,更意味着他有资格正儿八经的营建自己的麾下势力,给他们正儿八经的从属地位,确立正儿八经的第二重的君主关系了。

原先,所有的一切都是情感上的,实际上的,缺少一个名义,而这个名义,却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而这一切的问题随着刘备获封凉州牧这个职位,得到了全部的解决,以凉州目前这个半崩溃的现状,刘备有极大的空档可以钻,他甚至可以在规则漏洞中间肆意跑马车。

只要给刘备超过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为自己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军政系统,他有自信能够在凉州搞好这个局面。

能把凉州的问题解决掉,那么未来雒阳的问题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不过刘备的想法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关于这件事情,不管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敌人,都是非常震惊的,震惊之后,情感上就非常复杂。

家人对这件事情多少是不太情愿的。

母亲就非常不高兴,回到家里就握着刘备的手不停的抱怨,说什么朝廷不体恤刘备,总是让他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不讲情面之类的。

韩荣就非常纠结。

因为州牧的确是非常重大的信任和受到重用的标志,但是问题在于这个州牧是凉州的州牧,就算凉州没有战乱,那也不是什么好去处,更何况现在凉州就处于一个半瘫痪的状态。

这个时候去做州牧,不就等于是去当救火队员吗?

这真的好吗?

难道不该让刘备升任九卿高位,在雒阳享受荣华富贵吗?

韩宁和韩小蝶倒没什么太多的感触,因为刘备会带她们一起去,他们三个还是能够长相厮守的,只不过孩子的问题略有些为难。

家人如此,朋友们也多是如此,对刘备怀有期待的长辈也是如此。

曹操和袁绍这帮人就帮着刘备一顿分析,分析出来这肯定是今文学派干的,今文学派利用刘备的功劳和圣眷,让皇帝认为刘备是个可以解决凉州问题的合适人选,所以要让刘备留在凉州。

就和他们当初一通操作阻止卢植回来升任三公的手法是一样的,他们就是不想让立下大功的古文学派精英留在雒阳以增加古文学派的力量。

这一定是今文学派的阴谋!

袁绍对此义愤填膺,表示应该让大家一起上表,反对刘备去凉州任职,用奏表攻势让今文学派感受风暴的威胁。

袁绍可不希望刘备去凉州,刘备去了凉州,他就觉得自己会失去近距离拉拢刘备的机会,无法使刘备成为自己未来登上高位的重要臂助。

曹操也差不多有这样的想法,不想刘备离开雒阳,当然他就没什么太多的想法了,纯粹是看不过去。

他想要发动曹氏在宦官群体当中的人脉关系,为刘备奔走说情。

刘备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劝说他们不要这样搞。

你们这样搞,我很为难的。

我是真的想去凉州啊。

无独有偶,古文学派的长辈们对刘备出任凉州牧的事情也是一样的看法,一致认定这是今文学派的阴谋,一定是今文学派看不得古文学派的好,所以才暗箱操作,推动了刘备就任凉州牧的事情。

这一手明升暗降干的漂亮啊!

表面上是给了重大权力,实际上是把刘备调离中央,让本来可以出任九卿高位帮助古文学派振奋状况的刘备离开雒阳,不能帮助古文学派继续冲锋陷阵,好让他们得到喘息之机。

而皇帝和宦官那边出于某种卑劣的意图,肯定也是乐见其成,所以就顺了今文学派的邪恶心思,让刘备离开雒阳。

好狠毒的心思!

虫豸,全都是虫豸!

近来一直脾气不好的袁隗在郑玄府上开会的时候火气十足,对着宦官、今文学派就是一顿雒阳粗口,就差没有提着刀去找宦官和今文学派的人算账了。

荀爽的情绪稍微好一点,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也挺不爽。

服虔、郑泰、贾喜、蔡邕等学派大佬也是一样的看法。

郑玄当时看了看刘备,犹豫片刻,还是开口了。

“玄德,你如果觉得这样对你并不公平的话,咱们可以尝试着上表,向朝廷申辩。”

刘备当然不愿意让他们掺和进去。

“天子既然已经下诏,吾辈继续申辩,只会让天子心生不满,天子心生不满,对学派没有任何好处,凉州牧虽然艰难、偏远,但是对于备而言,未尝不是一种磨练,备并不打算拒绝任命。”

袁隗一听就急了。

“玄德,凉州凶险,你千万不要以为成为州牧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你还年轻,并未有过执政地方的经验,更不知地方险恶,留在雒阳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更何况,学派需要你。”

“我古文学派人才济济,并不仅仅只需要备一人。”

刘备摇头:“而且眼下的情况,备不去是不行的,天子既然已经下令,备如果抗命,今文学派一定大做文章,最好的结果,也不会比现在备主动前往凉州要好,您以为呢?”

袁隗张张嘴巴,想想皇帝和宦官的德行,想象今文学派那群混蛋的德行,顿时一脸不甘之色。

袁隗如此,其他很多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