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24章

作者:御炎

各军将领领下命令,回去整顿军队,就预备着要出兵了。

而领下全军后勤重任的刘备就开始忙碌起来,他要在大军开拔之前率先出动,为大军整顿后勤,确保大军进入凉州之后的后勤的安全。

具体的运粮事务不需要他怎么负责,但是粮道的安全需要由他来保障,粮道有失,他罪过可就大了,被斩了也不冤枉。

为此,张温又调拨了五千军队由刘备统领,用以保障粮道安全。

对于刘备自己揽下的这个事情,他的部下们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已经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关羽和董璜都觉得还好,这份功劳怎么着也能在朝廷那边换取不小的富贵,对于刘备为了团结军队而作出的让步,他们比较能够接受。

夏侯渊和夏侯惇刚跟随刘备没多久,本身也立下了一定的军功,对此事不予置评,老老实实接受命令。

张飞就不太高兴了。

他觉得关羽和董璜都杀死了有分量的贼将,而他却没有,现在刘备又不让他上正面战场,只能保护军队后勤,他很不高兴,于是连连嚷嚷,想上战场斩杀敌将。

刘备倒觉得没什么,只是一巴掌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让他闭嘴,于是他就不敢吱声了。

别看张飞在外面是个人来疯、战争狂,张口捅窟窿闭口决生死,一身寄能,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就怕刘备。

只要刘备一瞪眼,哪怕一句话都不说,张飞也会感到害怕,吱都不敢吱一声。

孙坚是这群人当中的例外。

孙坚不是正儿八经的刘备的部下,不是跟他一起长大的,也没有得到刘备的什么许诺,而是朱儁托付给刘备照顾的,两人认识时间不长,关系并没有那么深厚。

孙坚虽然感谢刘备为他谋取职位,可是内心深处依然想要取得大的军功,好成就一番事业,凭自己的能力取得更高的地位。

前次激战他没能战将夺旗,军功不大,这样下去就算打完了仗,他这个别部司马的职位都不知道能不能拿掉,更别说封侯拜将了。

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封侯拜将。

眼见孙坚的情绪低落,刘备倒也能够理解孙坚的想法,于是在军营外面,他单独和孙坚交谈了一次。

“文台是不是想要立下更多的军功呢?”

孙坚有些意外自己的心思被刘备看穿,不过倒也没有矫情。

“被您看出来了?”

“你大老远的从江东而来,所求者必然不少,我能理解。”

刘备笑了笑:“保障后勤的确不是什么好差事,任务重,责任大,功劳却不见得有多大,最大的功劳始终是前线搏杀的将士们的,所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如果你想上前线搏杀,我可以为你运作一下。”

“真的吗?”

孙坚立刻激动起来了,忙道:“若是当真如此,孙某一定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一定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恩德!”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

“好的,我会为你安排的,这不是什么大事。”

孙坚大喜过望,谢过刘备之后,立刻回去整顿兵马了。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刘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果然,孙文台与自己不是一路人啊。

对他那么照顾,还是说走就走,一点都不带考虑的。

只能说江东猛虎勇则勇矣,却是可惜了。

刘备很快找到了周慎,将孙坚的想法告诉了周慎,推荐孙坚做周慎的部下,周慎念及孙坚的勇猛,于是答应接纳孙坚,孙坚便于第二天转入了周慎的指挥系统之下。

对于这件事情,关羽、张飞、夏侯渊、夏侯惇、董璜和甄俨等人都感到不满,对孙坚的观感变得很差,认为他不是什么好人,以后刘备可以不用那么照顾他。

居然对提拔自己、对自己有恩的人那么不重视,说走就走,把功劳看得比报恩更重要,这样的人不值得对他投入什么资源去照顾。

刘备没说什么,只是让他们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的过失。

不过孙坚这事儿做的确实不地道,就连孙坚自己的部下程普都对此有些看法。

他劝说孙坚。

“吾等江东子弟是跟随刘玄德而来参战的,一开始也是他的部下,现在仅仅因为不能在前线搏杀立下战功而转入其他将军指挥之下,会给您带来很不好的名声影响,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孙坚则摇了摇头,不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

“吾等参军,拿着命来拼,是为了军功,为了富贵,这样的机会不多,抓住一次,坚决不能放过,否则以后一定会后悔!

总领运粮之事固然也能得到军功,但是又如何能与搏杀相提并论呢?我们千里迢迢从江东到关西来作战,所求者难道是押运军粮吗?”

程普还是不认可。

“我观刘玄德日后必能成就大的功业,如果跟随他,必然能得到您想要的,您又为什么要急于一时呢?朱公离去之后,能在雒阳为您说上话的,只有刘玄德,现在您为了一时的战功而放弃长远的谋划,我私下里为您感到担忧啊。”

孙坚想了想,觉得程普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稍稍有些动摇,但旋即想到了自己的出身,想到了自己目下尴尬的处境,还是咬咬牙,拒绝了程普的建议。

“只要能在前线拼搏出头,其他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吾辈而言,军功,才是最重要的!”

他要斩获!

他要战功!

这些东西才是一名将军的立身之本,其他的,都不是最重要的。

朝廷需要一个能打的猛将,只要战功足够大,就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大的利益,届时和刘备来往,也能更有底气一些。

他希望可以达成朱儁的成就,可以封县侯,做将军,那样的话,他的人生一定会变得和过去不同。

看着孙坚如此固执,程普无奈,只能放弃劝说。

第二百二十章 刘都尉雅量高致

刘备很快率军出发为大军保障后勤去了,而各路军队主力也于之后开拔,开始向着凉州展开进军。

刘备一开始认为凉州叛军遭到惨败,连续失去李文侯和北宫伯玉两员大将,一定会势力大衰,不能抵抗汉军的兵锋,但是之后的事实证明,凉州叛军的韧性还真的挺强的。

周慎所部一路追击叛军到金城郡的榆中县,包围了县城,准备将固守城池的韩遂、边章叛军彻底消灭,围城猛攻。

孙坚作为周慎刚刚接纳的部下,想要立功,但是他也是个懂兵法的,对于榆中城的险要很有些想法,认为攻城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现我大军占有优势,为何不围而不攻,并且切断叛军粮道,使之彻底陷入孤立呢?”

孙坚如此劝诫周慎。

周慎打量了一下孙坚,感觉这小子挺自来熟的,刚从刘备那边过来,就对我指手画脚?你谁啊?

但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周慎也不好斥责孙坚,只能对他的意见不予采纳,然后下令孙坚带队攻城。

你不是要军功吗?

那就往死里给我攻城!

孙坚颇为无奈,但是他的确是想要军功,既然周慎给了机会,他也想要抓住,便带队攻城。

他的确勇猛,但是论勇猛和单兵战斗力,凉州叛军不在江东子弟兵之下,孙坚多次率军攻城,都没能获得成功,反而损兵折将,失去不少子弟兵。

周慎这边没能取得进展,董卓那边的进展也不大。

他的原计划是率军进入陇西郡彻底消灭作乱的先零羌,但是没想到先零羌已经杀出陇西郡入侵汉阳郡,董卓与先零羌为主的诸多羌人部队在望垣相遇,被迫提前展开战斗,战局不利。

另外一路是担任右扶风的鲍鸿所率领的军队,这一路军队进入武都郡讨伐当地的羌人,但是遭到当地羌人利用地形的强力抵抗,战况同样不利。

可以说三路进军打得都不顺畅,这让做为主帅的张温很是烦恼,不断收集各方面给到的情报,试图分析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负责保护大军后勤粮道的刘备也从前线送伤兵下来的负责人的口中得知前线大军战况不利,尤其是周慎所部,因为强力攻城,所以折损颇多士兵。

甚至于某天刘备亲自运送药草到伤兵营的时候,还在伤兵营看到了孙坚的亲信部将程普。

当时程普上半身被药覆盖了三处创伤,据他自己所说,孙坚也受伤了,但是孙坚是轻伤不下火线,还在榆中城拼命,而江东子弟兵已经受伤过半,程普很是忧虑。

“榆中城叛军的士气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而周将军坚持要攻城作战,孙司马劝他围而不攻,主要着力于切断叛军粮道,但是周将军不听,坚持要攻城,认为叛军军心动摇,可以直接破城获胜,结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进展,反而是我军士气低落了。”

程普不断的埋怨着不听良善之言的周慎,刘备却觉得周慎做的倒也不算太离谱,倒是孙坚有点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贸然进言,周慎没给他脸色看都是因为自己的面子。

但是刘备已经没有兴趣把自己的面子用在孙坚身上了。

他拍了拍程普的肩膀。

“德谋好好养伤,不要想太多,周将军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看法,不过听口音,德谋似乎不是江东人?”

程普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

“在下出身右北平郡。”

“哦?右北平?那不是幽州人吗?我也是幽州人,出身涿郡,和右北平离的不远。”

刘备坐在了程普身边,笑着问道:“德谋既然是幽州人,又是怎么跟随江东人的文台一起作战的呢?我观德谋谈吐不凡,是否曾经仕官?”

程普闻言,神色略有些黯然。

“之前,在下也曾在郡中担任过吏员,但是因为年轻气盛,得罪了郡中长吏,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乘船逃亡江海,一路逃亡到淮泗之地,正好遇到孙司马招募军队讨伐黄巾贼,于是便托身孙司马,随他行军作战,至今已经一年多了。”

“原来如此,这还真是坎坷的一路啊。”

刘备感叹道:“我身边也有一样的人,关云长,你应该认识他,他出身河东郡,因为看不惯乡里豪强欺凌弱小,奋而杀之,之能亡命幽州,为我所收留,你们倒是有着差不多的经历啊。”

程普缓缓点头。

“这世间因为得罪强权而不得不逃亡的人有很多,若非实在没办法,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是啊,背井离乡之苦,非常人所能感受。”

刘备缓缓道:“德谋之后有什么打算吗?此战结束以后,德谋有什么想法吗?”

程普缓缓摇头。

“既然为孙司马所收留,自当跟随孙司马征战,之后,无非是等孙司马立下战功,再做打算了,不过……”

说到这里,程普看了看刘备的面色。

刘备有些奇怪。

“怎么了?”

程普犹豫片刻,还是开口了。

“之前孙司马因为想要作战而请求在周将军麾下效力的事情,希望刘都尉不要见怪,孙司马只是太想立功了而已。”

“无妨,无妨,世人都想立功,否则怎么会来参军呢?我能理解文台。”

刘备笑着摆了摆手:“这种事情我不会放在心上的,成全他人在我看来也是一件美事,不过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程普顿时十分敬佩刘备。

“刘都尉雅量高致,程某佩服!”

“德谋好好养伤,不要想太多,等伤养好了,文台还需要你呢。”

刘备拍拍程普的手,笑了笑,便起身离开了。

走了几步,刘备转过了身子。

“对了,德谋,你离乡很久,有没有想过回乡去看看家人、族人呢?”

程普闻言一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程某得罪了郡中长吏,不得归,否则必有大祸临头,您的意思是?”

“我丈人曾经担任涿郡太守,与现任右北平刘府君颇有交情,德谋若是想要归乡探亲,我可以托丈人修书一封给刘府君,请刘府君代为说情,这个事情说不定也就过去了,德谋以为呢?”

刘备笑眯眯地看着程普。

程普又是一阵发愣。

“这……这真的可以吗?程某可是得罪长吏得罪的不轻啊……”

刘备摇了摇头。

“若是连这种小事都不能满足德谋,他怕是要得罪我也得罪的不轻了,答应还是不答应,我以为,只要是个聪明人都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程普这才意识到刘备的身份很不一般。

作为一个拥有极高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大佬级人物,刘备的请求,一个郡中长吏有没有胆量拒绝,还真是不好说。

汉帝国的统治秩序还没有彻底崩毁,以刘备在尚书台的人脉和影响力,想要让一个郡中长吏难受,手段还真是不少。

更别说刘备也是幽州人。

程普的心脏剧烈的跳动起来了。

他思念家人,思念家乡,不及多想,便拜托刘备代为牵线搭桥,事若成,他感激刘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