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23章

作者:御炎

所幸夏侯渊和夏侯惇两人率领骑兵接连杀到,张温派遣的援军又及时赶来,双方一阵乱杀,终于把刘备接应出了混乱的战场。

叛军突如其来的援军打乱了张温的部署。

张温没来得及派遣更多的支援帮助刘备,而刘备所部又在接连击溃李文侯、北宫伯玉之后力竭,处于强弩之末,未能继续获得胜利,于是堵住叛军退路的计划没能成功。

尽管如此,叛军后路遭到威胁的事情已经动摇了叛军的军心,这一仗叛军是打不下去了,韩遂和边章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撤兵。

而董卓和周慎眼看叛军军心动摇,就根本不愿意放过他们,死死咬住他们,就是不松口,叛军主力想要转进的意图并不顺利,眼看着就要被汉军咬死在这里。

战到天都要黑了的时候,忽然间电闪雷鸣,天降大雨,瓢泼大雨将战场浇的泥泞、湿滑不堪,雨雾弥漫,骑兵机动力和弓弩手的视野都受限。

尽管刘备还想继续发起二次冲击,和叛军在雨中大战,但是现实情况就是叛军和汉军都无法继续坚持作战了。

天色很快就黑的无法分辨敌我,继续作战下去已经失去了意义,张温同样很不甘心,但是无奈,只能下令鸣金收兵,眼睁睁看着叛军脱离战场、仓皇逃窜。

虽然这一战在最后关头因为横生枝节导致未能取得全胜,但是汉军正面作战击败了凉州叛军还是不争的事实。

各军将领都有立功,而其中以刘备和刘备的部将关羽所立下的功劳最大。

不管从私心角度出发还是从公理角度出发,张温都把刘备排在了这场美阳大捷的首功,且取得了全军将领的一致认可。

包括董卓和周慎在内的重要将领都一致认定刘备取得首功是当之无愧的。

千金之子亲身犯险,身先士卒浴血杀敌,于大军丛中斩敌将一名,斩将旗两杆,率领军队连续击溃两支敌军,为主力正面击溃凉州叛军的主力创造了重大机遇,之后还差点就切断叛军的退路以尽全功了。

刘备所部士兵光是斩首叛军的数量就超过了两千,杀敌数量更是数倍之。

刘备麾下部将关羽关云长也是骁勇无匹,取得了此次大捷两个最大战功的其中一个,在战场上于大军丛中刺敌将李文侯于马下。

他们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经此一战,刘备的勇猛和胆量再也没有人会选择怀疑,不管多么骄横的将领在面对刘备的时候都多了一丝敬意,佩服他的勇猛和胆量。

关羽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喜滋滋的提着李文侯的脑袋放在了刘备面前,满脸都是期待。

他在期待着刘备夸奖他。

刘备强忍心中奇怪的情绪,大笑着上前狠狠拥抱了关羽。

“云长骁勇,今日我算是见识到了,万军丛中刺敌将于马下,古今勇士,何过于云长?”

刘备的拥抱让关羽非常享受,也让周围看着的部下们颇为羡慕。

尤其是张飞,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当场就扯着嗓子说自己也杀了很多贼兵贼将,只是没有等级那么高的,下一次他也要杀一个等级高的贼将,把他全身捅十几个透明窟窿,然后再斩下头颅献给刘备。

刘备哈哈大笑,拍了拍张飞的肩膀,勉励了他。

但是张飞所渴望的拥抱就没有了。

大佬的拥抱,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哦。

大汉第一暖男刘玄德如是说道。

第二百一十八章 张伯慎挥手画大饼

立大功了,高兴归高兴,但是刘备领兵的传统不能改。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世界里,刘备虽然也不会仁慈到不杀人,但是他对人命始终是在意的,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把旁人的生命看作无所谓的东西。

所以他所率领的军队在战斗之后,总是会给战死的士兵举行集体悼念仪式,然后用石灰处理一下他们的尸体,派人将他们的尸体送回家乡,把抚恤金和这名士兵的遗产交给家人。

如果这名士兵没有家人,就由刘备亲自负责火葬,然后就地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墓地。

跟随刘备很久的老部下都习惯了刘备的做法,但是第一次跟随刘备作战的孙坚对此则有些新奇。

“战死的士兵如果太多,这样做会很耗费人力物力,您有仁慈之心是好的,但是这样做未免也损耗的物资太多了。”

孙坚还是习惯军队里的老一套,所以向刘备建议,希望他也别花那么多钱,多把钱赏给活人,而不是用在死人身上。

素来对孙坚和颜悦色的刘备却在此时面露严肃之色。

“一位将军如果对待为了自己而战死的士兵冷漠无情,那么又会有多少士兵愿意为将军效死呢?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靠士兵效死获得功劳而得到富贵,却连这样的身后事都不愿意为士兵去做,我认为这样的将军是没有良知的。”

孙坚对此感到疑惑。

“将军最大的意义在于打胜仗获取军功,对待士兵用严格的军法就可以,为什么需要良知呢?士兵不会因为将军有良知就能够效死、打胜仗吧?”

刘备摇了摇头。

“文台,想要成就功业,严格执行军法就可以,可是想要善始善终,没有良知可不行,无论是朝官,还是将军,都是一样的。”

孙坚觉得刘备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却不怎么放在心上。

他觉得刘备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将领,所以他的追求更多,但是自己却是一个急切的需要功劳用来提升军功和待遇的将领,所以军功更重要。

刘备已经获得了偌大的军功,他很佩服刘备的勇猛和胆量,但是他还不满足,因为他也想要这样的功勋,如此,才能证明自己,并且获得富贵!

他千里迢迢带着江东子弟们从东南来到西北,为的,可不是什么良知。

孙坚想要获得功勋,张温同样想要获得功勋,不过在获得功勋之余,张温还有另外的思考。

刘备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勇猛和优秀的指挥能力让张温感叹不已。

他知道刘备本来没有必要亲身犯险上战场,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他本来是有机会可以不上战场,在安全的地方做舒服的事情,轻轻松松的躺赢。

刘备就算什么都不去做,只要他安安稳稳的活着,未来也一定能够登上高位。

但是他没有,他毅然选择了最艰苦最危险的一条路,去肉身拼搏,冒着生命危险冲在第一线,换来实打实的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的军功。

这般的实打实的军功能为刘备换来非常优厚的回报,这是肯定的。

帝国精英讲究一个出将入相,最优秀的精英人才有此追求也是理所应当的,而这样的人才,往往到最后都能成就三公的事业。

更何况刘备还是汉室宗亲,这样一层关系在里面,让张温感觉到刘备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张温一直都感觉到托身宦官终究不是什么长远之计。

宦官能庇护他,也能反过来吞噬他,能给他东西成就他,也能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宦官就是一群如此现实的政治生物。

他们没有什么情怀。

所以他如果不做两手准备,恐怕在未来的某天会追悔莫及。

于是张温一边给朝廷写捷报,一边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路子该怎么走才比较稳妥。

不过思考归思考,自己该做的事情张温可不会懈怠,他知道自己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大雨倾盆之后的第二天,就重新放晴了,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一派好风光,气的张温在心里直骂贼老天不给他机会让他一战尽全功。

要是那个时候不下雨,他怎么着也要允许刘备带着他麾下的猛男们再冲一次,就算伤亡大了一点,但是一战尽全功的诱惑没人可以放弃。

可惜了……

不过之前的那一战由于刘备的活跃,肯定是重创了叛军的,根据最新追击军情,张温得知叛军正在一路朝西北方向溃逃,溃逃的速度很快,步兵都能跑的和飞毛腿似的,没有任何队列可言,就和一群逃难的难民差不多。

这是真的失败了,还是没有后手的那种失败。

第一次军事行动之前定下的要将叛军驱逐出右扶风的目标已经实现,那么接下来,就是更新军事目标,展开全新军事行动的时候。

挣军功不能迟缓啊!

这一次军事会议,刘备被张温邀请坐在他的左下第一位,以此表示对刘备的重视,而原先坐在这里的周慎也表示自己很乐意把这个位置让给刘备。

刘备向周慎表达了感谢,在左下第一位入座,抬头一看,就看到对面的董卓呲牙裂嘴的朝着他笑,那模样让刘备想起了最早跟随自己的季建脸上常有的笑容。

骄兵悍将们对刘备的态度已经彻底的改变了。

那是心服口服的模样。

感觉还不错。

大家都入座了,张温就开始谈目前的军事形势,说叛军正在狼狈溃逃,大军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实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叛军展开追击。

大军需要进入凉州,对以金城郡为根据地的叛军展开全面讨伐,争取将叛军一鼓作气的全部消灭,大家一起获得偌大功勋,回朝受赏。

毫无疑问的,张温也是会画大饼的。

而这一次的胜利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张温的威望,于是大家一致认同张温的看法,要让大军进入凉州,彻底消灭掉凉州叛军,以尽全功。

在具体如何对付叛军的事情上,张温也做了安排。

他决定派遣周慎率领三万兵马直接追击叛军到金城郡,以消灭叛军残余主力,又安排董卓率领三万军队过汉阳郡,向陇西军方向前进,消灭跟随叛军一起作乱的羌人部落先零羌。

接着又对参战的右扶风鲍鸿作出安排,又让刘备统领本部精锐骑兵跟随他一同做战略总预备队。

整体是兵分四路行动的。

对于这个安排,众将议论纷纷,随后董卓还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相较于之前彻底的蔑视,这一次董卓要客气多了。

“目前来说凉州的局势很乱,叛军虽然遭逢大败,但是凉州是叛军的巢穴,必然有更多的依仗,如果只是三万人讨伐金城郡,恐怕力有不逮,如果您下令让我与周将军共讨金城郡,则大事可成。”

说起来,董卓一点也不觉得讨伐先零羌是什么好事,羌人粗野善战,且往往居无定所,而且他们也不过是跟随叛军作乱的人,金城郡那帮子叛军首脑才是最重要的。

拿下他们,军功才能大,才有更大的好处,拿不下他们,就算真的把先零羌成功打败,也不过是个军功册上的陪衬罢了。

所以董卓也想去金城郡。

周慎顿时有点不乐意了。

“董将军,先零羌从贼,大逆不道,恶贯满盈,此番我军不单单是要讨伐叛军,先零羌也是要讨伐的,你我分兵作战,有何不可?金城叛军刚刚遭逢惨败,我一军足矣!”

好小子,跟我这儿打马虎眼儿呢?

咱们说的是一回事儿吗?

“凉州叛军虽然战败,但并未全军覆没,还有一战之力,凉州又是遍地豺狼虎豹,周将军孤军深入叛军巢穴,别的不说,后路恐有危险啊!”

董卓瞪着眼睛死死盯着周慎,那股子威胁的味道完全不掩饰。

周慎根本不给董卓面子。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和我玩什么聊斋?

区区一个凉州人还敢这么嚣张?

袁氏故吏了不起啊?

“叛军新败,连丧两员大将,一定士气低落,军心动摇,此时此刻我大军进击,其必然只有自保之力,哪还有反抗之能?董将军多虑了!”

两人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眼见这一幕,张温又有些头疼了。

适时的,刘备站了起来。

“二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不过在我看来,张将军的安排还是合适的,董将军是凉州人,有多年和羌人交战的经验,这一点是周将军所不具备的,因此董将军有优势,讨伐先零羌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董将军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叛军已经得罪死了朝廷,没了退路,困兽犹斗,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周将军虽然有勇力,但也要注意叛军的决死反击,以免因小失大,贻误战机。”

刘备站出来打圆场,他的面子,周慎和董卓都不能无视,都要给。

于是周慎坐回原位,不说话了。

董卓叹了口气,虽然依旧不爽,却不敢明目张胆的驳了刘备的面子。

“那孤军深入的问题总也是个问题,敢问刘都尉,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第二百一十九章 到底不是一路人啊

既然刘备敢站出来当和事佬,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他自然那也有解决的方案。

“这一点确实是个问题,粮秣后勤之事,乃头等大事,不能等闲视之,所以,这件事情便由我来做吧。”

刘备看向了张温,拱手一礼:“将军,备所部历经苦战,损失颇大,已是强弩之末,将士不堪再战,备请为大军保护粮道,使部下得以休整,还请将军应允。”

听刘备这样一说,张温不由得松了口气。

“玄德当真愿意为大军保护粮道吗?”

刘备点头。

“愿意。”

“好。”

张温笑着拍了拍刘备的肩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粮草是重中之重,玄德若为大军保证粮道安全,则大军功成之际,玄德也有大功,下一战的军功册上绝对不会没有玄德的名字。”

“多谢将军。”

刘备躬身行礼,给足了张温体面。

有了刘备站出来打圆场,这场小小的风波也算是解决了,董卓和周慎也没什么好说的,再说下去就不礼貌了,他们不会做这样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