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157章

作者:四代重奸

张顺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啊!”,好在他本身反应就快,连忙接话道:“杀一人如杀我父,辱一人如辱我母!”

嵩县城百姓一看,这是要玩真格的,不由都惊呆了。当他们听到张顺高声呼喊的时候,只道是张顺在表明自己的志向。他们哪里想得到是张顺承受不住疼痛,故意喊一些大义凛然的言辞来遮掩一番。

围观百姓不由纷纷感慨道:“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舜王却铁面如山,连自己都要处罚,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张顺心中那口气尚未来得及松懈,第二杖又“唰”的一下打在了他后背上。

张顺只好再次高呼道:“啊!天下将亡,必有灾异!昏君在位,民不聊生!”

呃……这反贼喊的是什么?周围百姓一愣,原来张顺疼的够呛,顾不了许多,想到什么就喊什么。

就这样挨一下,张顺高呼一声,十杖打下来打的他后背皮开肉绽,嗓子都快喊哑了。张顺前后两世,那吃过这种亏?一边咬紧牙关,一边暗暗发狠道:娘希匹,曹变蛟!若是以后你不给老子出死力气,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吃亏也吃完了,挨打也挨完了,张顺只好咬紧牙关,作秀做到底,做戏做全套,这货发誓要把这行刑变成一场义军宣传秀!

他颤抖着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几步扑通向周围百姓跪下来,继续高声喊道:“本王起兵本为百姓,只要有我舜王在一天,必不使贪官污吏横行,欺压百姓;必不使麾下义军桀骜不驯,殃及百姓!”

言毕,俯首叩下,直接刚才还白花花的后背已经被打的红的、紫的、黑的,烂成一片。

嵩县的百姓哪见过这个啊?以往前来的无论官匪,都是肆意欺凌他们。

唯一稍好一点的知县何复才做了几个月,就被朝廷撤职了。

他们顿时都被感动的不行,纷纷也跪下来,向张顺叩拜道:“舜王快起,我们受用不起啊!有舜王在此,是我们百姓之福啊。日后但有差遣,敢不从命?”

甚至有岁数大点的老人开始含着眼泪哭道:“若是舜王早来此几年,说不得就没有当初贼寇祸害嵩县之事了!”

这些老者其实说的就是当初义军分兵以后,“闯王”、“闯将”和“八大王”等人分兵路过嵩县之事。

张顺只当不知,这时候他可不敢告诉这些百姓,自己其实也认识那几个家伙!

第138章 儿女情长

“轻点、轻点!啊,疼……”院子里充满了张顺大呼小叫的声音。

“现在知道疼了?”竹儿看着张顺稀烂的后背,眼泪差点都掉下来了,不由抱怨道,“知道疼了,你还逞什么英雄!”

张顺脸都挤成一团了,哪里还有闲心应他。反倒坐在屋子里的陈长梃帮腔道:“主公这是秉承公道,铁面无情!”

“铁面不铁面我不知道,只是这后背马上也要和铁锈差不多了!”竹儿犹自气愤难平。

她一边抱怨,一边用刀子、针把绽开的皮肉翻了过来,给他一块块捋齐整了。然后,用高度酒消了毒,再涂抹上最好的白药,用煮过的纱布包裹了。

原来那嵩县位于洛阳城西南,卢氏县以东。义军攻占嵩县城以后,便打通了抱犊寨根据地和洛阳城的联系。

这正是张顺暂时放弃其他方向行动,也要让曹变蛟带兵向嵩县扩张的原因。

如今抱犊寨根据地尚未暴露,正好可以通过嵩县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洛阳城,又可以借机征募卢氏、嵩县的“毛葫芦”作为义军的后备力量。

所以,当张顺到达嵩县以后,便立刻派人通知义兄陈长梃前来见上一见。

李三娘在抱犊寨照顾着两个孩子,还马不停蹄的指挥者众人抢收最后的粮食,实在脱不开身,便只好让竹儿代替自己前来见一见张顺。

张顺简单的问询完抱犊寨的情况以后,见如今实在不是谈事儿的时候,便强忍着疼痛对陈长梃说道:“义兄放心,洛阳城一切安好。只是还得辛苦义兄尽量再招募训练一些士卒。”

“以前我总担心士卒过多,没有粮食来养活。如今粮食是吃不完了,可是士卒却不够用了!我估摸着朝廷不会善罢甘休,一旦腾出手来,定然要我好看!”

“之前义兄依照我的命令,已经夺取了白土和潭头镇两处。如今义军既然已经占据嵩县县城,那么从康家庄往东,都御、秋扒以及旧县巡检司还需麻烦义兄全都帮我占了。”

“务必把田地户口统计明白,一体征税征兵,准备与官兵大战一场!”陈长梃听的明白,便接了命令,暂且告退了。

等陈长梃走了,张顺这才低声问道:“三娘怎么样了?我不在营地,只是苦了她!”

“苦了她?难道我就不苦了吗!”竹儿心中不由有几分气愤难平。

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生来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子。如今被他作践不说,忙活完了,连句冷热话儿都没有!

也难怪竹儿抱怨,当初她是大小姐,张顺是谁?不过是一个饥一顿饱一顿的贼头子罢了。

被他辱了,她多少有点被迫无奈的心态。只是如今张顺声望越来越高,事业越来越大,甚至连河南府的治所洛阳城都拿来下来,哪里还配不上她一个富家的小姐?

这倒不是她势利眼,只是时过境迁,在她不知不觉中,心态也早已经发生了改变。

好在她自己也自知比不上李三娘,便低声应道:“一切还好,只是一则孩子闹腾的厉害,二则夫人日夜操劳,清瘦了许多,连肤色都被晒得黑了不少!”

“黑了?她本身就白不到哪里去,还能黑到哪里?”张顺闻言一乐,又想起当初自己在她家门口喊她“黑妞”,被她追着打的情景了。

两人沉默了片刻,突然竹儿低声问道:“爷,要吗?”

呃……你不看这是什么时候吗?虽然现在天色已晚,只是张顺后背疼得厉害,哪里心情想这个?

不过,竹儿自从随了他以来,一直端着大小姐架子。她每次都是半推半就,这一回还真是第一次主动要求。

“我这后背……”张顺迟疑道。

“可以慢点。”竹儿自己都羞红了脸,好在天色已晚,屋子里还没顾得上点灯,张顺也看不到自己的神情。

她承认她是嫉妒了,虽然三娘也算对她有恩。像她一样的泽州大户的质子质女,虽然张顺等义军倒没有欺辱他们,但是同样也没有照顾他们。

一路上颠沛流离,她听说她们都差点丢了性命。后来有人攀附上张顺麾下其他头领的高枝,才算过了几天安稳日子。

她承认她现在的心中是如此的丑陋。

她嫉妒李三娘长成那样还得张顺惦挂;她嫉妒李三娘为张顺生下了儿子而她没有;他嫉妒哪怕李三娘变得更黑了,张顺都没有半分讨厌她的样子。

与此同时,她也在害怕。她害怕以后张顺会有更多的子嗣,她害怕张顺以后会有更多的尊贵漂亮的女人,她害怕有一天自己离了李三娘,张顺见到自己会奇怪的问一声“你谁呀”。

她害怕被代替,她害怕被抛弃,她害怕被遗忘!这一刻她想死死地攥着这个男人。

竹儿都这么主动了,张顺哪里还会推三阻四?他只好强忍着疼痛爬了起来,摸索着掀开了竹儿的裙子,进去了。

张顺沉重的身子压在竹儿身上,她不但不觉得沉重,反而觉得有几分充实和温馨。

过了半晌,竹儿又低声说道:“爷,如今你伤成这样,也没人照料。不如让我留着你身边吧,我现在也学会了许多东西,能伺候人了!”

张顺一愣,这才明白怎么回事。他便低声苦笑道:“别看爷现在风光,其实洛阳城就是一个大瓮,请君入瓮的瓮!”

“若是这一次抵不住官兵的围剿,恐怕以后你就见不到爷咯!”

“那两位夫人还去?”竹儿闻言不由有点心惊肉跳。

张顺暗自不由苦笑一声,心道:你哪里知晓不管李香愿意不愿意,都是被红娘子逼了过去,这婆娘为了事业倒是一个狠人!

“她们要与我共存亡了!”张顺语气平淡的回复道。

“那……那我也去!”竹儿稍作迟疑,又坚定的要求道。

“别闹了!”张顺也不管她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温言劝道,“你的心意我领了。我又不是什么高贵之人,都什么年代了,自己死了还要拉着你们殉葬吗?”

“别说你了,就是红娘子和李香等人,若是洛阳城真守不住了,我也会想办法送她们逃出来。人死的够多了,能少一个算一个!”

第13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混账!”崇祯皇帝不由大怒,一把把手里的奏折掷到了地上。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张凤翼连忙把地上的东西捡了起来,规劝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谁能想到这个‘顺贼’发展壮大如此之快?那曹文诏带兵赶到以后,强弱易位,已经无法剿灭此獠了!”

原来曹文诏一边和张顺隔河对峙,一边跑到山西替山西吴甡剿匪的事情已经传到崇祯耳朵里了。

武将不听从朝廷命令,擅自自作主张,真是岂有此理!

“此贼真是好大的胆子,不但攻城略地不说,居然还敢向朕叫板。污蔑先帝,辱及父兄,真是千刀万剐亦不能解朕心头之恨!”崇祯闻言不由更是怒火中烧,“那曹文诏素称敢战?如今怎么倒怂了起来!”

原来张顺对崇祯父亲光宗的合法性的质疑之词,如今也传到了崇祯耳朵里。

崇祯闻言不由大怒,便有些迁怒维护陈奇瑜和曹文诏的兵部尚书张凤翼起来。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兵部尚书张凤翼也有几分心惊胆战。他连忙低声劝说道:“陛下慎言,我朝自光宗、熹宗至陛下已经历经三代,岂有再论及嫡庶之理?”

崇祯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沉默了下来。确实如此,从当初历经十五年的“争国本”之后,至今已经历经三代。

虽然那福王朱常洵依旧活着,可是自己一家三人都是受益者,岂能再与这些跳梁小丑挑起争论?

崇祯当然不知道,原本后世有一个皇帝就脑抽了,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替自己分辩。这不写还好,一写更是舆论鼎沸、天下皆知。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只要挑起争论,既得利益一方无论对错自己都是输了。

兵部尚书张凤翼对崇祯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如今崇祯父子三人皆是帝王,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无论如何驳斥对方的荒谬,自己都是输了。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只是如同天下百姓愚昧者众多,朕将何以自处也?”崇祯当然明白自己一厢情愿“谣言”自息,而那传播“谣言”的义军岂肯善罢甘休?

“此事易耳,牙齿虽利,尚不及拳脚坚硬。朝廷但管剿灭此獠,自然一切皆休!”张凤翼果然不愧是兵部尚书,出的主意也很兵部。

“计将安出?”崇祯当然赞同张凤翼的办法,只是关键不是还没能力剿灭“顺贼”吗?

兵部尚书张凤翼连忙报道:“陛下,刚刚有喜讯来报。虏中名王虎墩兔憨数次兵败宁夏,郁郁寡欢,欲走青海。遂病死在永昌卫西七十里大草滩中!”

那张凤翼所谓的“虏中名王虎墩兔憨”,其实就是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又被明人翻译为“凌丹憨”和“虎墩兔”。此人虽然名字听起来憨憨的,其实也是一位枭雄。

要说起蒙古的诸多渊源,还需要从明中期的达延汗说起。此人乃是导致土木堡之变的也先的外曾孙,只因他一统蒙古诸部,便获得了一个“达延汗”的尊号,大明史籍记载中则称之为“小王子”。

也即是史书上记载曾率领五万大军和明武宗朱厚照在应州对砍了五日,只死亡了十几人的那个“小王子”。

此人别的事迹暂且不提,只说他统一蒙古诸部以后,曾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

他将自己统一以后的蒙古分为六个万户,分别是:左翼三个万户,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部万户;右翼三个万户,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万户。

这六个万户之中,最为核心、实力最强的便是左翼察哈尔部和右翼土默特部。这两部分别占据了最为肥美的锡林郭勒草原和河套地区,历来兵强马壮,是农耕地区的大敌。

这林丹汗便出身于左翼察哈尔部。此地正好位于大明宣大以北,后金的科尔沁蒙古以西地区。蒙、金、明于此地正好呈三方鼎立的关系。

后金自占据辽东以来,始终面临着东门朝鲜,西面察哈尔部和南面大明的三面威胁。

为了解决三面受敌的不利战略环境,皇太极极力削弱察哈尔部和朝鲜的军事力量,多次征讨察哈尔部虎墩兔憨。

虎墩兔憨不敌洪太,遂率兵西向,攻打右翼土默特部。他很快便驱逐了土默特部顺义王卜失兔,占据了肥沃的河套地区。

等到天聪六年,也就是张顺开始起兵的崇祯五年,皇太极下定决心解决察哈尔部对金国东部的威胁,遂率大军西征。

金、明、蒙三方一通乱战,三方力量皆牵制在此,所以大明内部义军才得到喘息的时机。

不曾想等到虎墩兔憨败走河套地区以后,双方皆以为大明是软柿子可捏。

洪太回返大军遂围困宣府大同地区,而虎墩兔憨缺少粮食则攻打宁夏等地。

大明看别人笑话不成,反被金蒙两方拉着来个二打一。好在大明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在宣大地区吃了个不大不小的亏;不过三边总督洪承畴在宁夏地区连战连胜,仅仅崇祯七年就击破虎墩兔憨六次,斩首六千有余。

如今听闻虎墩兔憨败亡,崇祯焉能不喜?他连忙问道:“爱卿如此说来,那三边总督洪承畴岂不是便能抽出身来解决河南的‘顺贼’?”

兵部尚书张凤翼深知自己的姻亲陈奇瑜因为“车厢峡”之时闯下了大祸,还想挽救一番,便谏言道:“如今陛下所虑者,不过秦、豫二寇。”

“秦寇虽为‘走寇’,却有数万,一旦围堵不及,便能祸及数省。豫寇虽少,却为‘坐寇’,一旦行动迟缓,则势大难制。”

“如今虎墩兔憨虽死,其余孽未除,是故三边总督洪承畴不可轻动,以免事有反复。”

“陛下何不命五省总督陈奇瑜率众东向,专剿‘豫贼’。三边总督洪承畴守御,专剿‘秦贼’。此二人皆有大才,一旦一方事有不谐,另一方可在剿灭本地贼寇之余,再行支援不迟。”

“爱卿倒是打的好算盘!”崇祯闻言不由冷笑道,“既然如此,我且遂了你的愿。即刻拟旨,三边总督洪承畴御虏有功,擢升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原五省总督陈奇瑜剿寇有过,贬为河南总督,专职剿灭洛阳‘顺贼’,钦此!”

兵部尚书张凤翼闻言冷汗不由就下来了,这位爷可不是那心胸宽广的主儿。如今三方牵扯,朝廷腾不出手来,崇祯皇帝才勉强同意让陈奇瑜戴罪立功。这一次,若是陈奇瑜再办不好差事,恐怕神仙也难救了!

第140章 后续

北疆形势风云变幻,朝中争斗尔虞我诈。张顺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因此放松了心中的警惕。

他前世来自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对一个制度健全的国家能够发挥出来多大的力量,有很直观的感受和预料。

所以他在嵩县待了两日之后,顾不上伤痛在身,便要返回洛阳城。

返回之前,他先送走了陈长梃和竹儿。临别之前,张顺千叮万嘱道:“是非成败,在此一举。诸位的辛劳我皆知矣,还请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说到这里,张顺感觉自己的语气有点像某岛主,颇觉不详,便口气一转,辞别道:“义兄,珍重!竹儿,珍重!”

陈长梃闻言欲言又止。这一次他来嵩县,除了向张顺汇报工作,接受命令以外,其实还想打听打听自己和马英娘的亲事进展如何了。

只是如今风云变幻之时,若是提及儿女情长岂不是显得不合时宜?

竹儿闻言也是欲言又止。前天晚上,张顺说得明白,她也听到明白。她和三娘是张顺在这个世上最后一点保障了,他希望她们俩能够照顾好“小宝宝”和“十五”。

想到这里,竹儿不由问道:“孩子也都不小了,以后该如何称呼?”

说实话,张顺从孩子出生以来,奔波忙碌,哪里有时间思考这个?他闻言便顺口说道:“‘小宝宝’就叫做化吉,他既然能够遇到三娘,逢凶化吉,也希望他在以后也能继续逢凶化吉!”

“十五就叫做平安吧,一生无病无灾,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也就值了!”

逢凶化吉,平平安安!竹儿眼眶里噙着泪,低声道了句:“爷,你多保重吧,我和三娘在抱犊寨等着你!”

陈长梃走了,竹儿也走了,甚至他连李三娘最后一面也没有能够见上!

不过,张顺眼眶里并没有一滴泪,残酷的战争不相信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