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159章

作者:寒庐煮酒

朱厚熜目光深沉,仿若沧海幽深难测。

“还需要名与义与之捆绑,最终让天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一部分。”

“陛下,可有办法?”

第151章 皇权至大

追本溯源纸币存亡取决于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朱厚熜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道亮光,“或可以称之为公信力。”

王阳明点头表示赞同,随即便问道:“如陛下所言我朝历代先帝大肆印发纸币,导致大明宝钞在民间形同废纸是因为朝廷缺失了公信力?”

朱厚熜先是点头又淡淡摇了摇头,“大明宝钞被民间抛弃原因诸多,这只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因素。”

王阳明陷入思索,很快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依陛下之见,朝廷该如何支持大明天宝?”

“税收。”朱厚熜轻语,眼神中拂过异彩。

“税收就是百姓能看到的朝廷最直接的承诺,用大明天宝来抵税就是朝廷对天下作出的承诺!”

朱厚熜龙袍一震,“此举上效先祖下福万民,势在必行”

他看了一眼沉声不语的王阳明,颇有感慨地说道:“太祖建元洪武就定下用纸币收税,可惜事随世异宝钞大幅贬值,朝廷不得不默认用白银来收税。”

王阳明细细咀嚼着朱厚熜话中的意思,朝廷默认用白银收税,但在大明规制当中纸币仍然是官方规定的抵税货币。

那么如今用天宝抵税,就是遵从先祖法制顺天应命!

在法理上,谁能说个不?

王阳明掌权户部之后,也不是没有想过用大明天宝充当税收,奈何现实没有充足的条件。

百姓用天宝去交税,首先就要保证天宝能够顺利流通到百姓手中。

仅仅这一条就是一道难关。

大明土地广阔而天宝只在北京印发,将一车车的天宝安全送到大明各地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其次,白银成为民间与官方默认的税收抵偿物,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关系。

稍稍一动,牵连的不止一家一姓。

看着王阳明的目光,朱厚熜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又何尝不知道天宝在州县推行阻力很小,难的是天宝下乡。

王朝直接管辖的范围只能到县,在这之下只能通过宗法和礼制,借助有形无形的触手去掌控。

乡绅和地主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一旦中间连接的这一环出现了问题,那么天宝就会出现无法流通的困境。

朝廷大政虽好,但总要有人去施行。

这具体操作的人就是一位位小吏,一颗颗平日连棋盘都摆不上的棋子。

“用天宝去抵税耗费巨大,陛下可有决心?”王阳明问道。

王阳明曾经被贬到贵州,很清楚当地百姓的生活。

天高皇帝远,令权不下乡,就是百姓最真实的写照。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士绅,这种土皇帝比国家法律还要有权威。

“朕曾经说过大明之病非刮骨疗毒不可治,天宝推行无人能挡!”

朱厚熜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这是一种统治者特有的果断。

“官员阻挠地方推诿陛下可惧否?士商勾结裹挟民意可惧否?千夫所指万人痛骂陛下可惧否?”王阳明的话又快又急,一连三个问题刀刀见血。

改革不是胡闹!

朝廷的一个动向都能决定千万人的性命,更何况是要奉行的大政。

天宝抵税,短短四字背后尸山血海。

王阳明回到了和宁王决战的午后,他端坐在飘摇的战船上鼻翼间飘荡着若有若无的血气。

喊杀之声充斥两耳,滚滚浓烟扑向双眼。

但此刻他却比那时来得镇定,心中还潜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期许。

“哈哈”朱厚熜笑了两声,“朕有何惧?”

朱厚熜眼神一寒,“大明承平日久,有些人已经忘记了帝王威严。”

他负袖望月淡淡道:“皇权至大,挡道者诛!”

朱厚熜几字岀口,王阳明便顺势长揖。

“陛下!”

朱厚熜今日的言语,让王阳明长久以来的担忧逐渐放下。

帝王,拥天下之权柄,操万民之生死!

皇权威慑,天下咸服。

使用计谋没有错,阳谋更是堂皇正大。

但有些时候能动手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多费口舌。

王阳明深知一手砖头一手书,少了哪个都不行。

一位伟大的帝王不光要深谙权谋,还需要有强硬的手段和实力。

必要时刻,强权比妥协更有力。

“朕决定借李隆反叛整顿大明军务,军队的战斗力必须要提升。”

“明日大朝会朕会亲自宣布天宝抵税”

朱厚熜说着又抛出了一道惊雷,好在他对面站的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以接受。

“天宝司将统管税收,户部也要开始做准备将来进行税制改革。”

“各地天宝寺都要派兵驻守,一则守卫天宝安全,二则保障天宝推行。”

他抬头望向北方,北极星闪着淡淡微光。

“未来军队的物资保障要由户部负责,钱财直接由中央下发。”

王阳明目光一凝,便问道:“陛下是想废除屯田制?”

朱厚熜猛地转过身来,眸中金光浮动,“先生以为屯田制不可废吗?”

王阳明哈哈大笑,双手一拍便应到,“陛下愿想,无有不可。”

他正了正红色的官服,两鬓跟着微微颤动。

王阳明修长的双手舒展又合于身前,“愿为陛下万死不辞。”

王阳明的承诺掷地有声,朱厚熜心中多出了一股深深的熨烫。

他赶忙上前双手搀住王阳明,“先生言重了,朕只是做了该做的。”

他看向身形消瘦的王阳明,思绪百转。

于此世而言,他只是一个漂泊的异客。

于他而言,他所见所感皆为真实。

陡然穿越朱厚熜心中难免惊疑,时常感觉与这个世界有着一股疏离感。

除了父母亲情的滋润,王阳明千里书信的交流让他感觉到了这个时代的温度。

先生二字。

王阳当得。

看着挺拔的少年,王阳明颇为感慨。

上天终究眷顾了自己。

他立的是成圣的大志,求的是万民的幸福

遇见一个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帝王,是臣子最大的幸运。

同样与朱厚熜一个能懂他想法亦师亦友的臣子,又何尝不是最大的幸运。

君臣对坐一边品茶,一边吃着糕点。

王阳明饮了一口茶水,嘴唇感受着瓷璧的温热,。

二人一番交谈不过盏茶的工夫,却能决定一个帝国的走向,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陛下重任托负,臣恐有负圣恩,还望陛下派人协助。”王阳明说道。

朱厚熜闻言莞尔一笑,“这连日以来到底是累着先生了,事关机要满朝文武唯有先生能做到。”

“臣观翰林院中倒有几人颇具才干,不妨让他们到户部历练历练”

“哦”朱厚熜哈哈一笑,“先生是要向朕要人了?”

王阳明毫不局促,微微点了点头。

“也罢,既然先生看中那就让他们去户部历练。”

“如此,臣谢陛下隆恩。”

朱厚熜顺手尝了一块云霞膏,忽然心中闪过一道灵光,随即问道:“先生,国子监情况如何?可有堪教化之人?”

“良莠不齐,但好在本性不坏”王阳明顿了顿,“出类拔萃的苗子倒有不少。”

“算学考试之后倒有不少学子钻研杂学,也弄出了一些实用的工具,过几日我送进宫来让陛下观看。”

朱厚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么说来他的三宫计划可以开始了。

“嗯”王阳明注意到朱厚熜的神态,心中略一思索便笑了笑,“民间有大才,陛下何不将天下英雄尽收囊中?”

朱厚熜脸带笑意,“天下有才者何其多,朝廷能收纳的不过其中一二。”

“朕所求不过是让他们皆能一展才能,大明就有兴盛的可能了。”

王阳明闻言心中一道朦胧的感觉闪过,他又看了看朱厚熜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要借助新礼,对科举下手了。

“左右时间还长不急于一时,先生且先看看新礼力量如何。”

君臣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朱厚熜与王阳明在月下对饮,只苦了严嵩被麦福引到文渊阁埋首于书卷中。

第152章 学宫卷

残月如钩,伴着点点繁星。

严嵩第一次走进了紫禁城,在走过文渊阁前的石桥时他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

虽然月光不怎么明亮,牌匾上的文渊阁三字比起白日也暗淡了许多,严嵩却依旧心情激动。

他那接近衰老的身体里一颗炽热的心正剧烈地跳动着,不同于科举时惴惴不安,也不同于遭遇宁王叛乱时惊慌失措,这是一种遭受现实毒打之后发自骨子里对权力的渴望。

他看了看紧闭着的精雕木门,心中陡然生出一种想要推开的冲动,但下一刻他就将头微微低了下去。

眼下还不是时候!

“麦公公,不知陛下让我到文渊阁有何指示?”严嵩问道。

麦福笑了笑,手指了指文渊阁东阁的方向,“到文渊阁,自然是看书去。”

严嵩心中困惑脸上却显露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我幼时家贫无书可读,今日能到这天下最负盛名的藏书之所,也算是我的荣幸了。”

麦福闻言不由得感同身受,他也曾经为了出人头地苦读诗书,甚至不惜遭人毒打也要借书去。

只是后来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机缘巧合进了宫中。

麦福瞧了瞧自己大红的官服,心里那淡淡的失落也逐渐散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伴,如果不是进了宫自己还遇不到陛下。

“咔——”

文渊阁的大门被麦福缓缓推开,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罗列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