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24章

作者:引火松果

“本就才刚收服北边没几年,大明还穷得很呢。只能先僵持着,休养生息几年,过些日子再想法子灭了蒙元了。”

“更何况……”这里的都是自家人,倒也没什么顾忌。老朱的语气带着满满的忧虑。“和咱一起打天下的这群老兄弟,也基本都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

“比如你们徐叔叔那几个国公,要是再有了灭元之功,那就该封王了……”

“异姓王……此乃取祸之道啊!”

正是因为这层顾虑,所以在北征之中,老朱才让徐达的中路军做了诱饵。就是想让东路的李文忠,吞下这灭元的大功。

李文忠毕竟是自家人。是自己的亲外甥。

“爹您的意思……是想压一压武勋?”朱标问道。

“嗯。”老朱点点头。“我大明建国之后,仗也打的差不多了。先积攒点国力,等蓝玉那一批武将成长起来,让他们去拿灭元之功吧。”

“暂时,还是先防守。”

“更何况,那‘三百年魔咒’,还在我大明头上悬着呢。不从地上弄出更多的粮食,就是现在灭了蒙元,以后也是白搭。”

“唔。”朱标沉重的点点头。确实,大明如今正是该发展内功的时候。未来,还要养活一大堆在小冰河时期流连失所的难民呢!

他感叹道:“凡大军出征,靡费必重。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可是。”朱肃却打断了沉重的老朱和大哥。“不打仗,那去哪弄更多的粮食?”

“自然是休养生息,鼓励农桑……”老朱理所当然的说道,但马上意识到了什么,猛的转过头来:“老五,你有法子弄来粮食?”

“弄粮食,说白了不就是要更多的地嘛?”朱肃一脸理所当然。“不打仗,又要上哪去搞地?”

本以为他会说出什么高论,没想到竟然如此肤浅,老朱脸上的期待迅速褪去。朱标替老朱解释道:“五弟啊,这华夏之外,多是蛮荒之地,取之无益,反靡费钱粮。”

“且我大明地域广大,大明的田地都还没开垦完呢,又何须去搞外面的土地?”

“屁的蛮荒之地,屁的地域广大!”朱肃激动道。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套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说法。“交趾、暹罗,那地方够蛮荒了吧?他们的水稻,一年可以熟三次呢!”

“噗!”老朱本在喝着茶,闻言一口茶汤直接喷在了朱肃的脸上。

他顾不上擦掉嘴角的茶渍,越过茶桌探过了身来:“什么?一年三熟?”

“不应该啊!交趾、暹罗,不是在岭南更北面的地界吗?岭南都满地瘴气了,他们那里,又怎么会如此富饶?”朱标不信道。

“大哥你就是被那群先生们教傻了!”朱肃翻了个白眼。“那群先生都没出过中原,听人说岭南北漠蛮荒,便以为离中原越远,环境越是恶劣。”

“其实这世界之大,又岂是那群腐儒所知道的。能种地的地方,那可多着呢!”

他转向老朱说道:

“孩儿这几天没睡,便是在凭着脑内记忆,为您作‘坤舆万国图’。那图昨晚才粗略画成,就在我屋里的书桌上呢!”

“坤舆万国图?”老朱振奋莫名。拉住朱肃的手:“去,马上将图取来!”

想了想,干脆自己也站起身。“不,咱和你一起去!”

“咱一刻也不想等了,必须要第一时间看到这‘坤舆万国图’!”

听到世上竟然还有更胜中原的农耕之地,农民出身的老朱眼睛霎时就红了。他现在本就因为“三百年魔咒”的事,想囤粮想到魔怔。

现在更是巴不得,将这天下间所有能种出粮食的地方,全部都收入大明的囊中!

老朱也顾不上影响了。左右都是在自己宫里。他嫌龙舆太慢,干脆拉着两个儿子大步流星。父子三人连带着一群侍卫宦官,浩浩荡荡就来到了朱肃的小院。

“殿下,这……哎呀,皇上!”留守在院里的祥登一见皇帝亲临,立刻跪在门前瑟瑟发抖。

“滚!”老朱直接远远打发了祥登,让二虎接下了小院的防务。“给咱守好这院子,任何人不得出入!”说着,带着朱标和朱肃走了进去。

朱肃的房里一片狼藉。因为害怕记忆变淡,他决定第一个,就先把自己还记得的世界地图给画下来。不过世界地图这名字太现代化了,还是“坤舆万国图”听上去比较霸气外露。

因为不清楚这个时代的国家分布、局势,估计有不少错漏之处。不过要用来唤起大明上下的对外征服之心,想来也够了。

“这……这便是,坤舆万国图?”朱标看着朱肃摆出来的那张图,一时间竟有些怔住了。

第42章 倭国有黄金,东陆有神种!

与霸气的名字不同,朱肃所画的“坤舆万国图”很有些寒酸。主体是由四张宣纸拼凑而成,因为朱肃画功的原因,上面甚至还有些不小心滴上去的脏兮兮的墨迹。不过这些都无伤大局,朱肃将四张宣纸在地面上拼凑起来之后,老朱、朱标两人顿时都愣住了。

朱标一脸不敢置信,指着图上写着“大明”的区域,难以置信道:“我大明,竟只有这么一丁点大?”

“怎么可能!”

“一丁点也太夸张了。大明还是很大的。”朱肃道。“只是这个世界,比大哥你想象的更大就是了。”

“这交趾、暹罗,不够大啊。”老朱看着大明南方的两个国家,有些纠结的样子。“虽说勉勉强强,倒也能种些粮食……”

“可……为何交趾之地能种粮,岭南却不行呢?”朱标依旧疑惑。

“大哥,气候什么的,可不是只按南北划分的。”朱肃解释道。“这涉及‘地理’等等学科……”

“地理?内容为何?你且说说。”朱标更疑惑了。

“地理就是……呃。说了你也不懂。”朱肃想了想,三言两语哪能概括一门高深的学科的,干脆直接放弃了,转而从另一个方向给朱标解释起来:“大哥,之前我们说过,小冰河时期,天候会由北到南,越来越冷,对吧?”

“是。”朱标点点头。“那和岭南又有什么关系?”

“哥啊。你想过没有,越往南越热,而小冰河时期气候又总体下降。”

“那按这个趋势,这时候显得有些过热的岭南,到时候岂不是……”

“啊!”朱标如梦初醒,老朱也一脸激动:“老五,你是说,咱大明南边这些地界,都能变成江南那般,全部可以种上粮食?”

“呃,差不多是这意思。”朱肃点点头。心说反正要先打消老朱闭门自守的想法,就当是这么回事吧。

“这叫大越的,能种田不?”

“能!”

“这什么什么伯夷,也能种?”

“能!”

“那这印……印……度?”

“都什么破名儿,还阴毒……这地方咋样?”老朱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问道。

“噢,这地方,就是书里说的天竺!”汗,三哥的地界一不小心古今写混了。“这地儿全年高温,光照充足……”

“哪那么多屁话,你就说能不能种地不就完了?”

“能!而且种出来的菜,个头贼拉大!”朱肃比划了一个“大”的手势。

“好,好啊!”老朱激动的搓着手,看着这图上大明之外的一大片土地。“看来,还不到天德他们休息的时候。”

“这一大片一大片的好地方,都得是咱大明的才成!”

就连刚刚还觉得“好战必亡”的朱标,也吞了吞口水,认真的开始思考是不是要支持父皇穷兵黩武的事了。

“爹,你别老看着南边啊,看看这边。”朱肃的声音如同诱人堕落的恶魔,将老朱的视线牵引到了东面的一个弯弯曲曲的岛国。“这里,这地方盛产金银矿。贼拉有钱!”

“爹你不考虑考虑吗?”

“钱?”老朱眼睛一亮。钱好哇,钱和粮一样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手中有钱,别人就慌啊!当年自己之所以把张士诚当心腹大患,不就是因为他有钱吗?

只不过,那地方不是倭国嘛?蒙元曾经尝试着打了几次,却都铩羽而归……

毕竟隔着海……

“爹啊。”朱肃继续在老朱耳边加码。“您想过没有,咱大明要是收了那么多地,一时半会种不过来哇!比如那天竺,他们地虽然肥,可人都懒得很!拿鞭子抽他们都不带动弹的。”

“但是这倭国人好啊!他们唐朝时就与中原颇多往来,且祖祖辈辈也是种惯了地的。”

“使唤他们给大明种地,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哦?”老朱看着朱肃。“可他们毕竟隔着海。海上往来,多有不便……”

“那就建立海军,大力发展海事啊!”朱肃露出了狐狸尾巴。

“大力发展海事?”老朱一愣,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海上风浪频急,难以预料。昔日蒙元出征倭国,就是被台风所阻,大军还未交战,十成直接去了九成。”

“南边那些国家倒也罢了,虽然也硌牙,但细细筹谋,或许还有机会吞了。可隔海出征,若是有个闪失,咱大明发展海事的钱粮和出征的大军,可就要都如蒙元那般,全打了水漂了!”

老朱这反应,本就在朱肃的预料之中。朱元璋本来就看不上大海,如若不然,也不会留下那则被诟病万世的“海禁”祖训了。

见倭国引诱不了老朱,朱肃果断抛出了杀手锏:“爹啊,发展海事,可不只是为了一个倭国。”

“您且看这里……”

“嗯?这是何地?”顺着朱肃的手指,朱元璋的目光看向了更为东边的方向,到了跨过重重海洋的另一面。

“唔,这地方倒是颇大,比咱的大明还大一些。怎么,这地方也能种地?”老朱问道。

“种是肯定能种的。不过最关键的是,这里有一种‘神种’!”朱肃故意神秘兮兮的说道。

“神种?”老朱眉头一凝。“哼,能有多神?”

“亩产一千八,够神不?”朱肃道。

“什么!”老朱猛的站了起来,把椅子都给带飞了。椅子正巧倒在地图上美洲的区域,本就不厚的宣纸被压的破了。

“你说什么?多少?”

“一千八,只多不少!”朱肃嘿嘿笑道。土豆后世产个三五千斤不在话下,就算品种还没后世那么优良,产个一千八也应该是有的吧?

“而且,那这片地方的金子也不少。”朱肃继续道。“最关键的是,这地方地广人稀,此时只有少数几个极为落后的部落存在,形同野人,几乎就是无主之地。此乃天赐我华夏之地,天予不取,必遭其咎啊爹!”

见老朱脸色涨红,似乎颇为意动。朱肃又加了把火:“这一大片土地,现在虽尚无主,但再过几年,可就要被西方诸国发现了。”

“这‘神种’为西方所得,又在我大明灭亡之后,辗转传到了那鞑子朝廷。”

“正是靠着这‘神种’,鞑子才在小冰河时期的余波中,站稳了脚跟!”朱肃极尽煽风点火之能事。

“啊!”老朱惊呼一声,一脸震怒。“你说,这‘神种’最后被鞑子得了?”

“那可不!”朱肃继续道。“不止如此,西方诸国,更是从这片大陆上,取得了数之不尽的好处!”

“日后,更有一大国在此地崛起,成为了我华夏子民之心腹大患!”

“竟有此事!”老朱不得不重视了。他连忙将椅子扶起,心疼的看着被倒下的椅子压破的地方,似乎生怕美洲就因此飞了一般。

“西人能渡,咱大明离得还近一些,大明自然也能!”

“这样看来,咱大明整备海事远渡重洋,是刻不容缓了!”

第43章 变革之始

老朱又问了朱肃关于“神种”所在大陆的细节,朱肃对这个时代的美洲所知不多,很快就把所了解的知识倾囊相授。同时告诉老朱,出海除了可得“神种”之外,亦可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将大明的丝绸、瓷器等物倾销西方,牟取暴利。

但老朱却对此兴趣缺缺。许是不相信,也可能是在他心里,农事远比区区商事重要。只一门心思的思考起了组建舰队、寻找“神种”事宜。

朱肃见状,也就不多说了。反正,他的目的就是引导老朱把目光转向大海,不要再拟下那则“片板不得下海”的祖训就行。

只要日后有舰队出海归来,老朱迟早会知道海贸的好处的。

不知不觉,已到了用膳的时间,外头传来通禀,言道马皇后催朱标和老朱前去用午膳。老朱便支使朱标,将那四张宣纸拼成的“坤舆万国图”小心收好,便要离开朱肃的小院。这次来此,他收获颇多,需要好好捋一捋脑中思绪,好确定接下来的朝廷大政。

“爹,您答应我的事,可千万别忘了!”朱肃忙嘱咐他。

“知道了知道了。”老朱摆了摆手。临走还不忘吐槽朱肃一句:“不学无术!”

等老朱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之后,朱肃不禁兴奋的一握拳。

终于获得了老爹的首肯,不用再去大本堂了!

自己的安逸生活,终于……终于要……

“祥登,祥登!”他春风得意的推开门,大声喊道。

“哎,哎,殿下,咱在呢!”祥登塌着腰进来了。“殿下有何吩咐?”

“去,去御膳房,给本殿下弄几个鸡翅膀来!”

“本殿下下午不去大本堂了!就在这院子里,吃烤鸡!”

“还是鸡味儿美啊!啧啧。”

……

当夜,皇帝朱元璋与太子朱标彻夜密谈,朝臣议论纷纷。几日后,宫中传出皇帝圣旨,命左丞相汪广洋左迁广东参政,海渊左迁福建参政。胡惟庸顶替汪广洋之位,任左丞相。朝野震动,议论纷纷。

清流继杨宪之后,再次遭受重大打击。无数言官上书直陈利害,言道以胡惟庸为相,淮西勋贵军政皆掌其手,恐再难压制。如今天下初定,正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实不宜过多仰赖淮西勋贵。

便连诚意伯刘伯温,亦隐晦的劝诫朱元璋,说胡惟庸“小犊耳,将偾辕而破犁。”

意思就是说,这是只心高气傲的小牛犊。让他耕地,恐怕犁都要被他弄坏。

上一篇:封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