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572章

作者:高月

次日一早,王浩将种桓找来,将雍王的任务交代给他。

种桓笑道:“去县衙查一下,或者问一问大掌柜,不就知道了?”

王浩摇摇头,“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殿下就不会觉得狐疑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你小子不要大意,尽快把殿下想知道的情报查个清楚。”

“卑职明白了,这就开始着手调查。”

“你准备从何入手?”王浩问道。

种桓想了想道:“卑职决定还是从县衙着手,先不惊动对方,从外围查一查,没有收获再向内收网。”

王浩欣然点点头,“可以!就这么查。”

种桓躬身行一礼,匆匆走了。

……

中午的《京报》出来,陈庆还来不及去吃饭,立刻打开报纸寻找,果然在每一个角落都找遍了,没有昨天亩价四万贯成交的新闻,让陈庆松了口气。

他又看了看头版头条,居然是吴阶被朝廷追赠为少师的消息,这个消息最多是下面一个简讯,当不起头版头条的分量,那应该是临时撤掉了四万贯亩价成交的报道,那个才是劲爆的头版头条。

就在这时,周宽一阵风似的走了进来,一进房间便扯着大嗓门问道:“殿下,听说易安茶馆卖了十二万贯?”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调查

陈庆眉头一皱,“老周,拜托声音小一点,你这一嗓子,天下人皆知!”

周宽呵呵一笑,“我有分寸呢!外面都去吃饭了,没有人。”

“走吧!我们也去茶馆吃饭,吃完饭再说。”

两人来到茶馆,陈庆点了两份同州烤羊饭,又要了一壶凤茶,这里的同州烤羊是真的苦泉羊,肉质非常细嫩,没有一点羊膻味,但价格也特别高,两份饭就要五十贯钱了,加上一壶凤茶百贯钱,这一顿午饭就要吃掉一百五十贯钱。

周宽小声嘟囔道:“太奢侈了,这够普通人家挣两年的。”

陈庆瞪了他一眼,“要不这顿你请?”

周宽打了个哈哈,“吃人家嘴短,我废话太多了。”

“你知道就好!”

不多时,两名年轻侍女端来两大盘餐食,羊肉也是刚刚烤好,还滋滋冒油,一般由侍女帮忙切,但陈庆的亲兵怎么允许陌生女人拿着刀靠近雍王,两名侍女连进屋的机会都没有。

亲兵试过毒,把餐盘端了上来,周宽又忍不住叹气道:“二十五贯里面,至少有十贯是侍女……”

“快吃吧!哪有这么啰嗦?你以为我真会花二十五贯钱?”陈庆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周宽忽然若有所悟,陈庆是东主,东主来吃饭当然不用花钱。

两人吃完饭,陈庆在官窑茶盏中斟了两杯茶,淡淡道:“你说吧!怎么知道王妃卖茶馆一事?”

周宽喝了口茶,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建盏官窑,对陈庆笑道:“我是听蒋彦先说的,蒋彦先要么是听知县韦清说的,要么是田宅署署令高昆说的,估计是韦知县,要交换地契,必须要通过县里,还要交税,县里当然就知道了,这可是目前为止最高的亩价,价格和临安的丰乐楼有一拼了。”

“丰乐楼也是亩价四万贯?”

周宽点点头,“丰乐楼连同建楼在内,一共花了二十五万贯,当然,人家几年就挣回来了,据说一夜要花千贯钱,京兆会有这么奢侈花钱?你这一百五十贯钱,在丰乐楼恐怕连喝杯茶都不够。”

陈庆摇摇头,果断道:“我绝不会允许京兆出现一座丰乐楼,那只会让西军将领变得腐化堕落,让文官们个个向钱看,现在大家热衷抄房宅地皮已经够让我头大了,如果再让临安的奢靡之风传入京兆,不出三年,金兵的狼头旗又会重新插上京兆的城头。”

周宽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问道:“殿下是想遏制这股炒房宅之风吗?”

陈庆毫不犹豫道:“当然!虽然我的家人也热衷于买房宅地皮,但不代表我就能容忍它。”

“殿下要明白为什么京兆地皮会价格爆涨,其实主要原因是天下豪门世家对京兆的看好,他们不缺钱,就像一个小小的盐枭张泰,就能从他身上抄到价值几百万贯的财富,之前临安地价大涨就和他们有关,张泰花了二十万贯在临安买土地,郑统全在临安投下的钱也超过五十万贯了。

现在西军越来越强势,一步步东进,天下这些富豪岂能看不到?他们当然也想在京兆为家族买一座宅子,所以十亩大宅的价格为什么能涨到十万贯一座,原因就在这里,现在五亩以上的宅子是最珍贵的,出来就被人抢光。

那些积攒了几十年财富的豪门,那些巨商大贾,他们的数量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所以我劝殿下不要用堵的方式,而要疏,尽可能多的修建一亩以下的院子,在汉长安城,在城外,用足够多的数量把小房子的价格压制住,保证普通百姓住得起房,至于三亩以上的宅子,那不是普通百姓能考虑的,只要有需求,就随它上涨吧!反正大部分宅子都掌握在田宅署手中,用大宅来收割天下富豪的财富,有何不可?”

周宽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了,至于陈庆能否听得进去,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

种桓在县衙后堂等了一刻钟,知县韦清带着一名文吏来到了后堂,文书手中抱着一只厚实的卷宗袋。

“种将军想要的资料这边都有,种将军可以查阅!”

韦清给文吏使个眼色,文吏退了下去。

种桓慢慢打开了卷宗袋,他是内卫统领,按照规定,内卫指挥使以上将领只要拿着执行银牌便可以查阅官府的任何资料。

种桓取出了一叠文书,第一份是最新契约,太白酒楼购买易安茶馆的契约,还有地契和房契在县衙的留底。

种桓仔细看了看,契约的一方是田文志,这是田大管家,王妃授权给他代表自己签署契约,另一方的签字画押人是刘贵,还有居间牙人的画押签字。

“这个刘贵是太白酒楼的东主吗?”种桓问道。

韦清摇摇头,“我不知道,等会儿你会看到,太白酒楼买地的签字人也是刘贵,而且……”

“而且什么?”种桓追问道。

“而且太白酒楼的大掌柜也姓刘,我好像听人说过,他也叫刘贵,这里有点蹊跷,或许是同名同姓!”

“难道不是一个人?我是说,签字人就是大掌柜。”

韦清还是摇头,“太白酒楼的刘大掌柜我认识,这次买土地签字的刘贵我是第一次见。”

“那是不是说明,这份契约无效?不是真实的姓名。”

“这个倒无妨,只要他们足额交税,然后及时把房钱交付对方,这个人是不是叫刘贵不重要,但有一点,将来再出售茶馆土地,或者地契更名,必须由这个刘贵本人来办理,因为要核对指印。”

“如果刘贵死了呢?”

“死了是另外一回事,要有官府开具的刘贵的死亡证明,然后他的继承者要在报上刊登声明,等上三个月,没人来争抢财产,那么官府就可以变更地契。”

种桓又取出太白酒楼土地的购买契约,果然也是刘贵签署的,旁边也按有指印,种桓将两个签名和指纹对比,一下子愣住了。

“韦县君,你们没有发现这两个刘贵不是同一个人吗?笔迹和指纹都完全不一样。”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刘贵

种桓借了两份签有刘贵名字的契约离开了县衙,他终于开始意识到这里面的蹊跷,雍王殿下不会无缘无故让他们那调查,一定也是雍王殿下感觉到哪里不对。

种桓找到了负责居间牵线的庄宅牙人,宋朝买卖房屋不允许私下交易,必须要通过庄宅牙人居间牵线,而庄宅牙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必须在县衙备案,得到资格,也就是拿到牙人执照,才能从事房产交易。

房屋买卖契约也是从官府领来,编有号码,每一份契约成立后,都要官府备案、交税,才能更换地契或者房契,这才算交易完成。

如果做阴阳合同故意偷税漏税,一旦被查到,后果非常严重,买卖双方补交税重罚不用说,庄宅牙人还会被吊销资格,被砸了饭碗。

也是这个缘故,房屋买卖作假的比较少,主要是庄宅牙人的资格比较难拿,他们当然不愿意为一点蝇头小利砸了自己饭碗。

负责这次商铺成交的庄宅牙人姓戴,大家都叫他戴老七,三十余岁,身材瘦小,但能说会道,祖孙三代都是庄宅牙人,借助父祖积累的声望和信誉,戴老七在这一行名气很大,自己开了一间牙行,雇了七八个小牙人,专门从事房地产交易。

种桓带着两名手下在牙行内找到了戴老七,戴老七听说是内卫找自己,吓得他腿都有点发软了,内卫凶名在外,在巴蜀和荆湖南路打击私盐时,内卫不知杀了多少人,以至于巴蜀和荆湖南路提到内卫,夜里小儿都不敢啼哭。

当然,戴老七这两天心中是有点紧张,自从他做成易安茶馆的交易后,拿到了两百四十贯的佣金,关键是他能名声大振,戴老七心中着实得意,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第二天《京报》居然没有登这桩交易,要知道这桩交易肯定是要上头版头条,但居然一点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反而那些成交几百贯的小买卖都登报了。

戴老七心中就有点犯嘀咕了,他也意识到,没有登报或许和王妃有关,易安茶馆的东主居然是王妃。

直到内卫找到他,他立刻想到了,一定和前天的巨额交易有关。

戴老七把种桓请到里屋,站在一旁心情紧张,种桓语气温和道:“我来找你,是为了前天的那笔交易,你应该知道我指的是哪笔交易吧!”

戴老七点点头,“我知道!”

“你也不用紧张,县衙已经告诉我,前天的交易合理合法,已经完成了,我今天找你不过问交易的事情。”

戴老七顿时暗暗松了口气,连忙道:“不知我能为将军提供什么协助?”

“我是来了解买方!”

种桓取出契约,问道:“买家叫做刘贵,没错吧!”

“没错,他是叫刘贵。”

“你认识此人吗?”

戴老七摇摇头,“我第一次见到此人,是酒楼刘大掌柜介绍的……”

戴老七忽然脸色一变,他猛地反应过来,“哎呀!不对啊!刘大掌柜好像……也叫刘贵。”

种桓淡淡道:“你现在才发现吗?”

戴老七惊恐地点点头,“小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怎么叫一个名字?”

“你先告诉,签署契约的刘贵究竟是什么人,大掌柜怎么给你介绍的,是东主吗?”

戴老七摇摇头,“没说是东主,只是说此人可以全权做主。”

“此人是哪里人?现在人在哪里?”种桓又连续追问道。

“此人的口音是汴梁官话,住在哪里我不知道,是刘大掌柜带他来的。”

种桓收起契约问道:“再想想,还有什么线索可以提供给我?”

戴老七想了想道:“将军可以去宝记柜坊查一查,最后是在宝记柜坊交割钱,十二万贯的柜票是从哪里开出来,宝记柜坊应该有记录。”

“哪个宝记柜坊?朱雀大街上那家?”

“正是!”

……

宋朝的朱雀大街虽然名字没有变,但已经不是唐朝那个无比宽阔的中央大街了,它依旧是京兆城的中轴线,只是坊墙消失,两边沿街修满了店铺。

宝记柜坊在京兆城有三家店,最大的一家店就位于朱雀大街上。

内卫查案,没有人敢怠慢,宝记柜坊的大掌柜一样很恭敬地将种桓请到内堂,不多时,一名管事匆匆走进来,将一张柜票交给大掌柜。

大掌柜将柜票递给种桓笑道:“这张柜票的钱已经转移,所以柜票就注销了,将军请过目。”

种桓看了看柜票,上面金额是十二万贯,抬头是宝记柜坊高额柜票,种桓知道,这种柜票非常严密,一式三份,开出柜坊留一份,另一份要连同验玉和口令一起送到取钱的柜坊,取钱的时候,两张柜票要完全一致,半块玉珮也要合得上,口令也必须一致,就算不是本人取也可以,柜坊认票不认人。

所以基本不会有问题,种桓问道:“是从哪里开出来柜票?”

“平江府开出来的。”

平江府就是苏州,原来太白酒楼的东主在苏州。

种桓又问道:“能查得到是谁存的钱吗?”

大掌柜摇摇头,“平江府那边或许能查到,但我这边肯定不知道,我们只认票不认人,甚至来移交钱财的持票人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收钱一方,但这是机密,恕我们不能说。”

“好吧!这张柜票能不能借给我用做调查?”

“如果是借,那没有问题,反正已经注销了,但种将军要在年底前还给我们,我们必须在明年年初上交给临安总店。”

“可以!年底前我会还给你们。”

种桓写了一张借据,把柜票放进档案袋中,起身告辞走了。

大掌柜目送种桓远去,他立刻叫来一名心腹,低声道:“赶紧去太白酒楼通知刘大掌柜,就说内卫开始调查东主的底细了。”

……

从柜坊出来,种桓返回署衙整理了一天的调查成果,最大的疑点是他发现了三个刘贵,太白酒楼的大掌柜叫做刘贵,前天的签约交易人也叫刘贵,当初购买太白酒楼的人也叫刘贵,只是种桓没有太白酒楼刘大掌柜的笔迹和指印,他无法确定,当初买太白酒楼地皮的刘贵是不是就是刘大掌柜。

其次他在柜坊又得到了两个收获,一是太白酒楼的东主在平江府,平江府可是宋朝核心地带之一,从汴梁逃来的皇亲国戚以及巨商豪门,在平江府居住者极多,传闻太白酒楼的东主是汴梁的四大粮商之一,而平江府又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刘氏的家族逃到平江府,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柜坊的第二个收获就是对方开出了十二万贯的柜票,而易安茶馆就是以十二万贯成交,这仅仅是巧合,还是对方早就准备出这多么钱?

当然,调查结果不一定是坏事,说明北宋的豪门巨富开始看好京兆的前途,开始把钱财逐步转移过来,购买房产土地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想来想去,种桓决定明天一早去拜访太白酒楼的大掌柜。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求援

次日一早,种桓来到太白酒楼,一进门,迎接他的是一名矮胖的中年男子,“欢迎贵客光临鄙店!”

种桓微微一怔,他来过太白酒楼,几次见过大掌柜,是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怎么变成矮胖子?

“你们刘大掌柜呢?”

“我家大掌柜不在店里,回总店去了,鄙人姓吴,是管事,暂时代他几天。”

“胡说!他昨天还在店里。”

种桓昨天下午还派人来店里看过,明明下午还在,怎么一夜之间就走了?

种桓有点急了,瞪大眼睛盯着眼前这个吴管事。

矮胖子一脸茫然,“掌柜经常出门,不奇怪吧!客官找他有事?”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