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455章

作者:高月

完颜昌淡淡道:“起火原因我们也不清楚,估计是白天有些人愤恨难消,用金国馆来发泄吧!”

“不知有多少伤亡?”李光又问道。

“刚刚统计下来,失踪了三十二人,估计都凶多吉少了。”

完颜昌说的三十二人,并不包括李轻舟率领的三十五名武士,若明天官府清点死亡人数,没有那么多尸体,会让人生疑。

李光神情凝重,他连忙道:“我会责令临安府尽快破案,给贵国一个交代。”

完颜昌摆摆手道:“破不破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双方赶紧谈判,有人盯住我完颜昌了,再不赶紧离去,我小命都会丢在临安。”

“行!明天一早,我把完颜相国的诉求转告天子。”

这时,一名随从跑来,附耳对李光说了几句,李光点点头,又对完颜昌道:“我们已经在旁边校场搭建了帐篷,请完颜相国先带去去休息吧!”

“好吧!我还有不少手下烧伤,也需要治疗,让李相公费心了。”

完颜昌一挥手,“我们走!”

他带着数百人向百步外的大校场走去。

……

天渐渐亮了,火势终于被扑灭了,一大半已经被烧毁,但围墙却完好无损,里面到处是残垣断壁,砖块和泥土还烧得滚烫,士兵不断向废墟上浇水降温,腾起一阵阵水雾。

杨沂中指挥士兵清理废墟,一具具烧焦的尸体用席子卷起抬出去,值钱的物品也要拿出去,但最后幸存的几座小院却有女真士兵在站岗,不准宋军进入。

一共搜到十八具尸体,基本上都是女真士兵,其他有五名使女蹲在水池中得以幸存,还有九人躲在没有被烧着的小院里,也逃过一劫。

这时,有士兵骑马奔来,在杨沂中耳边低语几句,杨沂中着实惊讶,在西湖游船上发现了三十几具尸体,这是怎么回事?

他当即令道:“看看去!”

他给副将交代几句,便翻身上马,带着数十名手下向西湖方向疾奔而去……

御书房内,天子赵构和几名相国在听取李光关于金国馆大火的详细汇报。

李光当然不会用完颜昌的一面之词,他自己也做了大量调查走访,掌握了不少线索。

“回禀陛下,完颜昌告诉微臣,金国馆被烧是白天太学生和百姓为发泄怒火所为,但根据卑职调查,事实并非如此!”

李光停一下,见众人听得很专注,又继续道:“微臣走访了周围大量百姓,他们都说,在四更时分,有很多黑衣人围住了金国馆,用黑色皮囊喷射什么,事后微臣从墙上发现残迹,这些黑衣人应该是喷射火油。”

“火油!”

众人面面相觑,都立刻想到了陈庆军队,西军不就是以使用火油出名吗?

李光明白众人的想法,摇摇头道:“事实上,使用火油的军队不少,岳飞、张俊、韩世忠,他们都在战争中使用了火油,当然,陈庆手下的嫌疑偏大,但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是他们干的。”

赵构摆摆手道:“完颜昌不愿追究吗?”

“正是!”

李光躬身道:“微臣感觉得到,他说是太学生和百姓所为,明显有点言不由衷,微臣认为,他心知肚明。”

“然后呢,他后续又怎么说?”赵构追问道。

“完颜昌说,希望早点结束谈判,他说临安不安全,想尽快离去。”

赵构眉头一皱,问朱胜非道:“现在还在谈什么?”

朱胜非躬身道:“昨晚微臣和对方副使萧毅接触了一下,好像他的意思是说,如果实在不愿意联手剿灭川陕西军也不勉强,可以签署一份五年期限的停火协议,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停火五年也不错,朕完全同意,尽管达成协议。”

“微臣明白,微臣今天就去和他们谈,陛下,金国馆可能需要重建。”

赵构点点头,“重建金国馆之事交给秦相国,和他们商议,看他们是什么意见。”

秦桧躬身行一礼,“微臣遵旨!”

这时,宦官康顺上前给赵构低语几句,赵构点点头,“李相公留下,其他三位相公都去忙吧!”

秦桧三人行一礼,退下去了,御书房内只剩下李光一人,这时,康顺将杨沂中领了进来,李光心中明悟,杨沂中必然有所发现了。

杨沂中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杨都统不必多礼,起来说吧!”

“谢陛下!”

杨沂中起身道:“就在一个时辰前,微臣接到士兵禀报,他们发现西湖上有一艘画舫,画舫中全是尸体,卑职立刻赶去,画舫中却是堆满了尸体,都穿着黑色武士服,身上都插着箭,大部分都是被箭矢所伤,还有一部分是被更锋利的尖刺穿身体,一共有三十五人。”

“这些都是什么人,谁杀了他们?”赵构着实有些恼火道。

李光忽然道:“他们不会是完颜昌的人吧?”

第八百七十八章 梳理

杨沂中点点头,“李相公说得一点没有错,根据卑职调查,他们确实就是完颜昌的手下,在卑职的登记簿中,这次完颜昌带来的护卫,除了三百女真骑兵外,还有三十五名近身武士,都是汉人。

但昨天晚上,金国馆内不管是幸存的人,还是被烧死的人,这三十五名武士都不在,卑职又找来见过这三十五名武士的人,一名被金国馆雇佣的杂役,本地人,卑职让他辨认,他认出了为首之人,叫做李轻舟,绰号李半眉,他只有右眼有眉毛,左眼无眉,所以卑职可以确定,这三十五人就是完颜昌的武士。”

“他们是被何人所杀?”赵构又问道。

“陛下,卑职又去了三桥调查,有几名住户说,昨晚三更左右,他们听见报馆里有惨叫声,还有一人看见大批黑衣武士翻墙进入报馆,卑职刚才去了报馆,报馆里很忙碌,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卑职还是在中庭花坛缝隙内发现了很多新鲜血迹,可以肯定,昨晚报馆内发生了一场恶战,那三十五名武士就是在报馆中被干掉。”

李光鼓掌赞道:“杨都统果然细致,这么快就查出了真相!”

李光回头对赵构道:“陛下,整个事件到此就很清晰了,昨天中午,《临安京报》披露了金国逼迫宋朝结盟,共同对付川陕西军的消息,引发了太学生和百姓的大游行,最终导致朝廷放弃和金国结盟,完颜昌便迁怒于《临安京报》,半夜三更时分,派三十五名武士去袭击报馆,哪知道陈庆手下早有准备,三十五名武士中了埋伏,全军覆灭,陈庆的手下随即在四更时分反击完颜昌,火烧金国馆。”

赵构冷冷道:“为什么就只有朕看不到《临安京报》?”

李光意识到自己刚才失言了,他反应极快,连忙解释道:“《临安京报》并非时政报纸,只是偶然会刊登一些时政内容,大部分都是各种市井鸡毛蒜皮小事,各种女人服饰、化妆,各种美食制作,还有店面的广告,还有小说,都是一些无聊的内容,陛下日理万机,哪有精力看这种报纸?”

“但关键时候,朕都会被瞒住,是不是?要不是李相公刚才失言,朕还不知道太学生大游行居然是《临安京报》引发的,你们真会隐瞒啊!”赵构的怒火已经快抑制不住。

“陛下,没有人要故意隐瞒陛下,微臣也是晚上回家才看到了《临安京报》,其他相公也是一样,之前政事堂有规定,不准《京报》进朝廷,大家都以为是谁跑去太学挑唆,结果今天一早又发生了金国馆事件,大家压根就没有想到昨天游行之事,自然也想不起《临安京报》,绝非要故意隐瞒陛下,恳请陛下明鉴!”

李光的解释让赵构脸色稍稍和缓,便道:“以前之事,朕不追究了,但从今天开始,必须每天把《临安京报》放到朕的御案上来。”

他目光凌厉地盯着宦官康顺,康顺吓得战战兢兢道:“陛下,内宫里就有,吴贵妃、张贤妃她们几乎人手一份。”

这个回答着实出乎赵构的意料,他半晌冷冷道:“朕再说一遍,从今天开始,必须每天把《临安京报》放到朕的御案上来。”

“奴才明白,奴才这就让人去买今天的报纸。”

康顺吓得连滚带爬跑了,赵构这才问李光道:“此事该如何处置?”

“回禀陛下,既然完颜昌不想追究,我们也尽量装糊涂吧!事情闹大了,我们也无从抓捕凶手。”

李光暗示天子,两边都是强悍对手,朝廷参与进去,最后会惹祸烧身,首先根本就抓不到陈庆的手下,也就无法向完颜昌交代。

赵构明白李光的意思,点点头,对李光和杨沂中道:“此事就到此为止!”

李光和杨沂中告退走了,这时,康顺将一份昨天的报纸放在桌上,“陛下,这是昨天的《临安京报》,今天的报纸要中午以后才会出来。”

赵构接过报纸放在桌上,他一眼便看见了头版头条,‘宋金密议杀义士,父子啼血说靖康。’

赵构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父子啼血说靖康’,这是在说谁呢?

……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陈庆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成都,知府郑爱农和都统制郑平前来迎接陈庆的归来。

陈庆见郑平的眼光有些躲闪,便知道他的父亲已经送到了,他也不说破,简单询问了成都府的情况,便前往军营休息,数万大军随即在城外扎下大营。

“郑知府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陈庆喝了口茶,笑眯眯问道。

“最大的好消息是盐税恢复很快,达到前年的数额了。”

陈庆点点头,“看来各地打击私盐贩子很得力!”

“正是,这几个月各地连续剿灭私盐贩子,杀了好几批,不过这个月又有所缓和。”

陈庆一怔,“为什么?”

郑爱农苦笑一声道:“因为殿下和朝廷签订的协议,涉及到了四川路。”

“已经开始影响了?”

“怎么可能不影响呢?州府任命归朝廷,通判和县归川陕宣抚使司,大家都明白,殿下是要准备架空州府了,所以人心惶惶,就连卑职也想改任通判,殿下能否成全?”

陈庆摆摆手笑道:“真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天下的事情不是黑就是白吗?你郑爱农是成都知府,难道我就会把你架空?我一刀切下去,所有的知府都统统架空,会这样吗?”

郑平在旁边笑道:“我就说郑知府是白担心,殿下只是给朝廷一个面子,哪里会让朝廷来干涉四川?”

陈庆笑着点点头,“这句话说对了,只是给朝廷一个面子。”

“可问题是,如果朝廷又任命一个成都知府,有两个知府了,卑职该怎么办?”

陈庆冷笑一声道:“你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难道你会把自己位子拱手让给别人?新来的知府就让他站在大门口站岗好了,官房也别给他,让他住客栈,等他盘缠花光,他自然会上街讨饭去,你担心什么?”

郑平哈哈大笑起来,郑爱农满脸羞惭,起身长施一礼,“殿下教诲如醍醐灌顶,卑职明白该怎么应对了!”

陈庆又淡淡道:“架空不是不可能,我知道有些州官心向朝廷,人数还不少,我就冷眼看朝廷的任命,要被替代的,必然是忠心于我,继续用原任,必然是心向朝廷,这样我就知道了,哪些该被架空,哪些该继续重用,这其实是一块试金石,让我看出了黄金的成色。”

郑爱农叹息道:“殿下的手腕令人敬佩,就可惜川陕宣抚使司太远了一点,对巴蜀有些鞭长莫及,如果周参事能长驻四川路,大家就有主心骨了。”

陈庆笑了笑道:“这一点不用担心,很快会成立四川路尚书行台,我兼任总管,而由吕青山出任长史,他就是四川路的最高政务官。”

第八百七十九章 架空

郑爱农先告辞走了,郑平犹豫一下道:“天子逼迫我父亲当说客之事,殿下知道了吧!”

“这件事我知道,你父亲也写了一封信给我,朝廷转给你的信,你收到了吗?”

“昨天刚刚收到,是礼部员外郎张斌来送的信,此人将同时出任成都知府,但郑爱农还不知道,我没告诉他。”

“这个张斌如何?”

“这个张斌是徐先图的人,情况有点复杂,我知道殿下今天会到,所以也没有立刻答复他。”

陈庆心中略略有些不快,他对徐先图的印象还不错,怎么也涉足四川的事情,而且一上手就是成都知府,难道他真以为自己会让步?

“你是怎么想的,我是说你父亲的事情?”

“我当然不稀罕什么郡王,我父亲也是这个意思,他私下写信给我,让我一口回绝,我回绝肯定没有问题,我就担心会不会连累我的家人。”

“所以呢?”

郑平苦笑一声道:“所以我想了一夜,最好的办法是殿下把我调走,调去夏州或者灵州,我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陈庆摇摇头,“你必须把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搞清楚,天子对你一点也不稀罕,他要的不是你,而是四川路,我把你调走没有关系,但天子得不到四川路,必然会迁怒你父亲,认为你们父子暗中串通,他一定会找你父亲麻烦。”

“那卑职该怎么办?”郑平苦恼道。

陈庆微微笑道:“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不用担心,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你不用调走,你家人也会平安无事。”

“什么办法?”

陈庆不慌不忙道:“第一个办法是,你父亲带着家人连夜离开临安,你父亲也想出海躲两年,但这个方案被我否决了,我不希望你父亲离开临安,报馆需要他。”

郑平叹口气,“离开临安确实不现实,家族的大量财富都会毁于一旦。”

“所以我想用第二个办法,你登报斥责你父亲背信弃义,公开声明脱离父子关系。”

“什么!”郑平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你别这么焦虑,这只是一个策略而已,表面上脱离父子关系,做给朝廷看的,实际上,你们依旧是父子,等将来时机,重新登报恢复父子关系就是了。”

“这个……”

郑平踌躇道:“怕我父亲接受不了。”

“你错了,这就是你父亲想到的办法,他让我来劝你。”

陈庆取出郑统全的信,递给郑平,“你自己看吧!”

郑平接过信看了一遍,父亲果然在信中提到了这个方案,虽然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他的父亲和家人就不会受自己连累了。

“殿下,这件事让我再考虑考虑!”郑平在感情上一时还难以接受。

陈庆点点头,“我会在成都休整两天,走之前你再做决定。”

……

次日上午,陈庆在军营接见了礼部员外郎张斌,确切说,是张斌前来拜访陈庆。

他是徐先图的门生,绍兴二年的进士,看起来年纪不大,三十岁左右,长得倒是仪表堂堂。

“这是吏部的任命书,请殿下过目!”

张斌在陈庆面前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将一份任命书交给陈庆,陈庆接过看了看,淡淡笑道:“不是说好怎么任命要和我先沟通吗?吏部也太性急了吧!现在成都有两个知府,会让成都官场无所适从,也会显得我和朝廷不团结。”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