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39章

作者:肥鸟先行

  “汝默,你算算,仅剩下山东、京畿这两个工业中心,靠着山西一省的资源,就算是有部分走私海上贸易补充,明廷不进行大决战,还能支撑多久?”

  申时行沉默了。

  苏泽又说道:“明灭元的时候,元廷还能跑到草原上,如今大明还能跑到哪里?草原还是关外呢?”

  申时行说道:“既然如此,只要拖下去就能赢,为什么还要打大决战呢?我们只需要继续拖下去就行了啊。”

  苏泽摇头说道:“不,如果单单从军事上说,确实是明廷更需要这场大决战,但是从政治上,我们更需要这场大决战。”

  申时行都快要被绕晕了,苏泽说道:

  “首先是我们内部的因素,陆军部需要一场大决战,无论如何,军官也是我们东南的一股力量,这是他们的诉求,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基层的军官,都渴望这场最后建功立业的机会。”

  申时行想了想,还是点点头,作为一名文官他反对军事因素介入政治,但是如果过完全排除军事对政治的影响,那也太过于玄幻了,特别是在一个国家建立初期,军队都是相当支柱性的力量。

  虽然东南靠着苏泽的个人威望和初期的制度建设,让陆军部海军部在内阁的话语权不高,但谁也不能否认将领和士兵们的政治影响力。

  这也是虽然申时行反对这个决战山东的计划,但是在内阁表决的时候却投了弃权票的原因。

  苏泽继续说道:“当然,这个理由汝默你觉得牵强,还有理由,我们也需要一场决战,来让所有人看到旧秩序的粉碎,以及我们建立的新秩序。”

  苏泽放下手里的东西幽幽的说道:“万事万物都有终结的一天,明廷也需要这么一场葬礼。”

  “这场葬礼可以让那些旧时代的人有一个凭吊的地方,给那些遗老遗少办的最后一次仪式,这之后再眷念旧时代的人,也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浪了。”

  “这场葬礼也是给新时代的人一个墓碑,让大家知道日后的新生活是怎么来的,给那些在最后之战前,以及最后之战中牺牲的人一个立碑纪念的地方。”

  “我们需要这么一场葬礼,大明也需要,既然如此,这场决战就一定会打。”

  在京师,等到李成梁念完了数据,说明了局势之后,就算是李太后也已经明白,如果继续干耗下去,明廷就彻底没有未来了。

  一场决战胜利也许不会让大明摆脱困局,但是如果继续不战,那就再也没有翻盘机会了。

  明廷和东南大都督府,同时下发了总动员的命令。

第667章 张居正的地域黑

  双方都需要一场决战。

  但是这个决战的战场选择其实并不多。

  可这个世界最大玩笑就在于,在给出决战的必要性后,历史也给双方划定了决战的地点。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双方都决定了决战之地就在山东。

  对于这个决战地点的选择,大臣们的意见不多。

  徐渭这种懂得战略的大臣,自然明白山东决战的重要性,对于申时行这类没打过仗的,并不觉得决战地点有多么重要。

  在天津,王世贞再次带着礼物探望张居正,此时张居正用了一些新的药物,身体又康复了一些,现在已经能够在本家子侄的搀扶下站起来活动了。

  今天春光正好,张居正坐在后花园看报。

  王世贞已经在张家很熟悉了,张居正寓居在天津的宅子也不大,他直接走进后花园。

  张居正放下报纸,引着王世贞坐下。

  “叔大兄,你看报纸了吧,看来朝廷是选择在山东决战了。”

  张居正点头说道:“我已经看了报纸,山东决战是朝廷为数不多的选择,如果我是李成梁,也会选择在山东决战的。”

  “这是为何?”

  张居正说道:“敌强我弱,那自然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决战,关外之战虽然宣传是大捷,咱们这位大将军还从关外运回来了大量女真人的头颅堆成京观,但是这些都是假的,官军退守山海关,这才是战争真实的结果。”

  “李大将军连自己起家的关外都丢了,再不决战就没有机会决战了。”

  两人语气中都透露出一丝惆怅和惋惜。

  无论明廷如何,这都是他们前半生为之效力的地方,眼看着旧时代将要被埋葬,总让人有些惆怅。

  张居正又说道:“李大将军手上两个嫡系,一個是从关外带进来的辽阳铁骑,不过这些年南征北战也消耗了不少,在大沽决战的时候更是损失惨重。”

  “后来重新组建的辽阳铁骑,也已经不复原本的战斗力了。”

  “第二支力量,就是他在山东编练的新军,这才是李大将军的嫡系中的嫡系,所以关外可以丢,山东不能丢,要决战只能选择在山东!”

  王世贞恍然大悟,也难怪如今报纸上都在给山东决战宣传,原来是这个原因。

  在明军势力最强的地方打一场山东决战,这是李成梁的计划。

  这场战争如果败了,那东南军队长驱直入京师,明廷彻底灭亡,李成梁无论生死,也算是给明廷的史书写上了结局,也算是某种方式的名留青史了。

  如果打胜了,那明廷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李成梁可以靠着这场胜利的威望整合军队和民生,期待下一次的战争。

  王世贞突然说道:

  “其实这场决战对大明意义更大?大明不能输只能赢,但是东南输赢并不重要?所以反而是东南更需要这场决战?”

  张居正赞许的点头说道:“是的,其实东南那位大都督,要比李大将军更渴望这场决战,所以也就由着他选择决战地点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层的考量,王世贞感觉自己又对政治多了一些理解。

  张居正又说道:“其实李大将军有一点还是想当然了。”

  “什么?”

  “山东。”

  “啊?”

  张居正指着报纸说道:“你看看这几份大明官方的报纸,都在夸山东对朝廷的忠心,说齐鲁是忠顺之地,和东南那些反贼根据地不同。”

  “我也是从东南报纸上学到一个词,叫做‘地域黑’,咱们这位大将军就是‘地域夸’,是为了笼络山东的豪族和军人,为了这场山东决战来造势。”

  “但实际上呢?”

  王世贞和张居正都不是山东人,讨论这种地域话题自然没有什么负担。

  王世贞说道:“难道不是吗?齐鲁之地乃是文圣故乡,对朝廷一向恭顺,我当年在刑部当官的时候,就听说天下推官半山东,山东举人出来当官也是最多的,难道不是对朝廷最忠心的?”

  张居正笑了一下说道:

  “我且问你,当年秦灭六国,最难的两场战争是和谁打的?”

  王世贞熟读史书,直接说道:“自然是灭赵和灭楚之战了。”

  灭赵就是长平之役,这场战役坑杀赵人二十万,几乎将一代赵人青壮屠杀干净。

  灭楚也非常惨烈,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和秦争霸多年的楚国,等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只能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这自然是包含了楚国对秦国的反抗,但是“三户”也同样说明,楚国在秦灭楚战争后人口的急剧减少,也可以看出楚国抵抗的激烈。

  张居正说道:“那齐国是怎么投降的呢?”

  王世贞愣了一下说道:“秦军入临淄,齐王降。”

  张居正点头说道:“齐国可以说是战国诸国中投降最顺利的,同时也是损失最小的。”

  张居正说道:“山东之地,虽然是文圣故里,但是山东之地一向是无险可守,几千年来都在天下归属的战争中没有出过决定性作用。”

  “是因为齐鲁之地不强大吗?是因为齐鲁之地不富庶吗?”

  “要我说,齐鲁之地可以作为帝国之肱骨,却不可以做帝国之肝胆。”

  王世贞立刻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人心这个东西虽然有时候虚无缥缈,但是在战争中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如果山东的民心并不如张居正所说的那样可靠,那决战的结果可能也不如李成梁预想的那样乐观。

  张居正随即笑了笑说道:“我说的不过是民心风俗,也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只是山东之地本来也是无险可守,并不适合决战,在山东决战一旦败了,那整个京畿和河北就都要丢了。”

  王世贞突然说道:“那天津?”

  张居正点头说道:“京津一体,如果山东一丢,天津肯定是首当其冲的。”

  王世贞叹息一声说道:“看来咱们这位大将军,也是迫不得已才决战的啊。”

  在朝堂上,李成梁调集一切资源,甚至还向土默特的新汗黄台吉汗借兵借马,终于凑出了最后一支军队。

  .

第668章 另一个战场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的筹备最后一战的时候,草原。

  面对明廷的使者,被明廷册封为顺义王的土默特可汗黄台吉非常的恭顺。

  自从取代父亲俺达汗成为蒙古可汗之后,黄台吉的感觉是如坐针毡。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位置,如今是多么的烫手山芋。

  蒙古,实在是衰败的太快了!

  火枪和火炮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蒙古骑兵的发挥空间,这种改变并不是单纯军事上的胜负。

  在野外决战,一支骑兵和一支火枪兵遭遇,火枪兵更大可能获胜,但是火枪和火炮让骑兵无法攻献汉人的城市。

  而筑城,才是“自古以来”的绝活,也是从先秦开始建造长城抵御游牧民的老祖宗之慧。

  在火器和火枪,以及更现代的防御工事下,汉人的堡垒几乎成了蒙古人的噩梦。

  也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失去了很多地盘之后,明廷很自然的将蒙古作为了自己倾销货物和掠夺资源的附庸。

  最让蒙古人绝望的在于,这一次明廷对草原的侵入,并不是明廷主动而为,甚至可以说是无意为之。

  草原和明廷的纠葛从明初就开始了,长期以来,北方一直都是明廷的主要敌人,从明初迁都京师以来,明廷也一直在投入加强北方的防线。

  千百年来,草原上不断兴起的游牧民族,本身就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大敌。

  俺达汗在强盛的时候,曾经带兵突入长城,在京师城下向嘉靖皇帝耀武扬威,索要战利品,强迫明廷重开贡市,和草原上进行交易。

  这也不过是十几年前时候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大明的贸易站遍布在草原各地,这些贸易站只需要简单的火枪火炮就能够守住,这些星罗棋布的贸易站将一个个部落钉在草原上,草原已经离不开这些贸易。

  汉人商人们用马车和火枪组成商队,一些中小部族还想和以前一样,故技重施装作马匪劫掠明廷的商队,但是都被躲在厚重木板马车后的火枪手打成了筛子。

  这也让那些蒙古部族非常的惊骇,再也不敢招惹这些大明的商人了。

  随着贸易的深入,黄台吉发现整个草原的物资越来越匮乏,整個草原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沦为中原的附庸。

  而这种变化是如此之迅速,迅速到让人绝望。

  一些距离大明比较近的地方,羊毛成为大明主要的需求品,这些部落开始更多的饲养能够产出羊毛的羊,用来换取和大明的交易。

  可是羊需要的草是很多的,羊在没有草吃的时候,甚至会将地里的草根都啃食干净,饲养过多的羊会对草场造成巨大的负担,在以往的时候,草原各部族通过大会来规定草场,就是为了解决草场分配的争端。

  历史上,在专门种植牧草的技术出现之前,草原的生态承受能力是很差的。

  牧场需要一定时间休养,才能重新长出牧草来,超过草场承担的牲畜,会让草场退化,甚至变成荒漠。

  而在专门培育牧草的技术出现之前,草原民族都是通过迁徙牧群的方式,给牧场一定的休养时间,通过一个强势草原部落的仲裁和划定,给草原牧场休养的空间。

  另外草原上的部族,大部分时候是没有扩张畜牧种群规模的需求的。

  草原上最重要的是牲口和人口,但是两者都是在平衡中的。

  部族没有足够的人手就养不起足够的牲畜,没有足够的牲畜也活不下去足够的人口。

  一场雪灾可能导致部落的牲口减少,而牲口的减少就会让部族的人活不下去,这时候要么去抢劫别的部族的牲口继续生存下去,要么抢劫失败然后人口减少也能活下去。

  草原、牲畜、游牧人口,这些构成了一种生态上的平衡。

  大部分部族也是没有野心扩充太多的人口的,因为太多的牲畜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低的抵御灾害的能力,在草原上的大部族固然好,但是一些小部族也能生存的不错,因为这些小部族还不需要承担维护整个草原的责任。

  所以各大部族都只会维持自己人口能够满足需要的牲畜们,这是一种古老传承下来的生存智慧。

  那些身体不够好,生产过多的羊羔往往会被杀掉,这就和草原上对待游牧民一样的残酷。

  但是现在这个平衡被打破了。

  羊毛。

  大明的商人们收购羊毛,有多少收多少。

  羊毛能够换来麻痹精神的烈酒,能够换来感叹的糖,能够换来粮食,能够换来茶叶,能够换来各种便利的生活用品。

  饲养羊的意义完全改变了。

  无论多少的羊,只要羊毛都能换到各种好用的资源,大明贸易站遍布草原,只要在贸易站附近就能享受更方便的生活。

上一篇:我就是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