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165章

作者:最终永恒

“直到前几天这些数据才全部处理出来。这几张照片的异常也是计算机发现并给出的……”

“我们分析了一下,白色光点出现的可能总共有好几个。”

“是什么?”于易峰饶有兴致地问道。

如果这个白点确实是核弹引发的光点,那么……迪格114至少有一个现代文明的存在!

而且,还在发生内部战争!

核战争!

这就比较有趣了,一个有核弹的文明吗?于易峰托着下巴想着。

毕竟“迪格114”是人们接下来的第一目标。如果证实其存在,人们的策略就需要改变。

汤姆逊教授不急不慢说道:“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天文望远镜的自然曝光现象……我们深空号飞船的表面也有某些光线,或许就是它们干扰了望远镜的工作。”

“第二,可能是我们计算机图像还原系统的算法有些问题,在某些照片的处理上出现了BUG。这方面我们也在检查。”

于易峰点了点头。

“前两个都是我们仪器的内部因素,第三个可能,这颗星球确实在爆发核战争!因为……我们观测到的图像不仅仅是一次,而是3次!”

“……这种核弹必须是当量较高的那种,所以才会有这么强的亮度。”

于易峰眉头紧紧皱着。他正在思考另一方面的问题:新人类文明到现在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外交策略……如果遇到了科技程度较高的文明,应该如何处理?

是应该找个时机,讨论一下这方面的事请。

他下意识地问道:“还有吗,还有其他的理由吗?难道这样的光度必须要较大的核弹才会产生?”

“是的!”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认真点头道:“除非有人隔了6光年多,对着我们的望远镜照射集中度较高的激光……这几乎不可能!”

“或者说,类似于深空号的超大离子引擎也有这样的光度。他们总不会在测试星际飞船吧?我认为这个概率相当低……”

话虽这样说,于易峰可不会因为概率低就放弃这方面的思考。说不定“迪格114”也诞生了一个星际文明呢?

深空号的引擎,确实能发出明亮的光芒!

他将自己的疑惑说出,小心一点总是没有大错的。

不过汤姆逊教授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离子引擎?不大可能的。在录像中,这样的光点只持续了几秒钟,然后迅速变暗。离子引擎不可能只工作几秒吧……”

几人再次讨论了一下,没有任何结果。

最后于易峰才无可奈何地说道:“这样吧,你们先将技术方面的因素排除,再密切观察‘迪格114行星’,会不会再次出现同样的状况……”

“现在飞船表面已经没有曲率泡沫了,望远镜应该能直接观测到对方。我们还会在这颗行星停留好一阵子……你们在这段时间内密切观察!”

就这样,于易峰满怀心事地离开了天文台,同时他也联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他认为……更强的护卫舰,也就是“泰坦”级的开发必须要更快一些!

毁灭永远比创造更加容易,原始人就算依靠陷阱石头,也能让坦克瘫痪。

低级文明的武器,对人类也是有一定威胁能力的,那就是……核弹!

核弹这种东西,简单粗暴,人类到现在也没发明比它威力更大的武器。

新人类文明虽然是星际文明,但底蕴实在太差,也就一艘母舰!

深空号要是被大当量核弹当面击中,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要是被炸毁了,简直不堪设想!

它的防御能力还真的不行啊,根本吃不下万亿吨级别的四氢核弹。

于易峰不禁想起了黑的建议:就在这里,将金属星球改造一艘行星级别的飞船……

行星级别的飞船皮糙肉厚,面对普通的核弹,也就破点皮,无所谓了……

但一想到那个工程量,于易峰就头皮发麻,立刻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颗行星,光是质量就有七千亿亿吨啊,而深空号也就百亿吨级别……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而是相差了亿倍!

不是人类不想,而是无能为力!

第十九章 精英化教育

就这样,除了“疑似核爆”的突发事件外,其他工作一切正常。

在GB131行星大量资源的补充下,“泰坦”级护卫舰也开始正式制造。它将挂靠在深空号的后方位置,以人类的常规工业产能,两年只能造出一架……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或者说,居住区、工作区中的天气向来非常好。

从早上七点钟开始,人们纷纷起床,然后迎来新的一天。小孩们上学的上学,成年人也各自走向工作岗位。

事请很多,每天都很充实……

诺亚号中的大多数人口都是科研人员,体力劳动几乎完全消失,被机器人代替。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变得更有趣味,也让人更加愿意为之长期奋斗。

新政府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引导工作,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理想目标被提出。每当实现这个目标时,人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极度富裕的生活让人们变得更加单纯,没有以前那样的勾心斗角。什么炫富之类的事请根本不会有……好吧,现在的人们已经没有了金钱的概念,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了。

因为大脑芯片的存在,大家都很聪明,工作效率比以往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不过话说回来,最尖端的科研工作,还是要有天赋与直觉的,能奋斗在科学事业第一线的只是少数。

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特殊天赋,则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分布在不同的岗位,譬如说工程师、设计师、医生、记者等等。从这种角度看,这样的社会层次,反而比一百多年前更加合理……

目前诺亚号上的科研方向非常多,已经不是于易峰一个人管得过来的。不过归纳起来总共有三个大方向:暗物质理论、纳米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

它们分别代表星际文明中的L2,L3,L4级别,全部只是开了个小小的头,却让人类窥见了其中强悍的潜力……

科研工作暂且不说,一直都在有序地推进,GB131行星上规模浩大的挖矿、冶炼等工作也顺利进行。

这个庞大的工程,反而只用到了少量人口。

挖矿、冶炼这种事请,人们已经干了一百多年,整套工业体系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根本就不用人类费心的……

除了科学、工业,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事业,那就是……教育!

就在这一天,诺亚号与深空号的交接处,一位老师正在谆谆善诱地教导二十多位学生们。

“愚昧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并没有傲慢的理由。我们的生存依赖我们的母舰、依赖科学。”

“宇宙中还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譬如说诺亚号……我们要对未知充满敬畏。”

这是一堂宇宙学的课程,一位老师正在教导年幼的孩子们,灌输基本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这些孩子普遍十四岁,一个个交头接耳的,兴奋异常,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因为他们知道,从14岁开始,终于可以离开诺亚号,有权限迈入无重力环境的“深空号”!

诺亚号中的许多工作已经有机器人代劳,包括大量的服务业,唯有教师这个职业,一直没有被替代掉。教育,向来是新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

面对吵闹的学生们,这位女老师不以为意,14岁正是最顽皮的时候。而且塑造价值观这种东西,向来不是嘴巴说几句就能完成的……必须要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才行。

敬畏宇宙,不可能的!没有亲眼见证过,这群小孩怎么可能知道“敬畏”这个词?而且他们脑袋中没有大脑芯片,还是最原始的“自然人”,没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

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只有22岁成年,大脑发育完全后,才会植入大脑芯片。

在成年前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只会受到基本的初等教育,内容不会非常深奥,主要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个人兴趣爱好。

等到成年后,植入了大脑芯片,他们才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深奥的专业性的知识。

这位老师看到闹哄哄的课堂,微微笑了下,继续说道:“文明的发展具有相似性,比如在古代的地球,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黄金作为等价物。由于我们低微的智力,尚不能摆脱基因本能,所以我们依旧会步入相似的陷阱中……”

“只有以史为鉴,我们才能跨越出这些文明陷阱……我们必须要团结……”

就在这个严肃的课堂里,一位名叫汤姆的孩子,竟然咯咯笑了起来,其他的几位小女生好像也在偷笑。

“好了各位,我再怎么说……你们都不会理解。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宇宙!就当是一次太空飞行的课程!你们知道的,太空飞行可是16岁的课程。”

这位经验丰富的女老师渐渐停止了说教,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在她小的时候,也曾经接受过这种教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种刻骨铭心,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如今,轮到更小的一代了,她眼中泛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奇妙心理。

根据政府规定,这样的课程是每个孩子必须接受的。

他们这群人已经走到了深空号的观测台。诺亚号外边是没有重力的,所以这群学生一个个都穿着动力甲,依靠电磁力吸附在甲板上。

听到“太空行走”这四个字,他们一个个都停止了吵闹,纷纷来了兴致。因为这种危险的事情只在电视上见过,却因为年纪太小,不能亲身实践。

“好了,大家都不要动,让这些军人叔叔为你们系上安全带。”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乖乖站好了队,一群严肃的军人,在他们动力甲身后系上了纳米碳保险绳。

而保险绳的另一端系着一个滑轮,上面缠满了细细的绳子。绳子并不粗,也就只有耳机线粗细,但却可以轻易承受地球重力下,几吨的拉力。

确认大家都系上保险绳后,这位老师与士兵队长交接了一下,然后打开观测台的玻璃窗。

紧接着,空气飞速地从房间中抽离了出去,这里变成了一片真空。

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在耳机中大声叫嚷着,如同一次非常规的郊外探险。

他们还是第一次直面苍茫的宇宙,黑暗而又寂静,无垠的星空无穷的秘密,而现在……只有动力甲保护着他们。

由于身处“深空号”,这群人并没有任何的敬畏感,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索欲望,好奇心远远大于恐惧。

深空号脚下的GB131正在被人类征服,这群孩子心中产生了一种“人类非常强大”的感觉。

“好了!大家可以关闭动力甲的磁力系统,体验失重的感觉。甚至可以跳出深空号,体验一下太空飞行……允许大家使用离子引擎。”

“汤姆,你先开始吧。身后的安全绳会保护你的!十分钟后,我一定会把你们拉回来。”这位女老师笑着说道。

汤姆是这群孩子中最顽皮的一名学生,不怎么爱学习,可以说是资深的问题学生了,也就是他在课堂中吵得最凶。

他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心急难耐,老师的话刚刚说完,他就迫不及待跳了出去。

第二十章 离开母舰之后

随着这一跳,动力甲后边瞬间喷出了蓝色的离子火焰,让汤姆整个人产生一种地球重力般的加速度。

这样的场景曾经在电视上看到好多次,汤姆并不害怕,而是努力地调整着重心,让身体保持平衡。

十秒钟后,离子火焰才逐渐消失。

他现在的速度是100米/秒,正在高速离开深空号,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完全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的感觉。

这种高速移动,再加上周边快速后退的参照物,给他带来了风驰电掣般的奇妙感觉。

“快来啊,我在外面了,你们快来啊!”转过头,看到自己正在快速远去,汤姆在耳机中兴奋地大喊着。

这种喊叫,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刺激着其他同学的神经。

有几个胆小的也开始跃跃欲试,因为有人带头了!

这些少男少女一个个迫不及待跳了出去,动力甲后边的离子引擎还推波助澜般,帮他们加速了十秒钟,当然了,按照老师所说的,也只有十秒钟可以体验。

1分钟后,汤姆看到所有的同学都跳了出来,动力甲发出蓝色的光芒,如同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一样。

此时距离深空号6公里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见这艘飞船的全貌,它真的太壮观了,完全符合男孩子心中对星辰大海的向往……

只有这样的大型战舰,才能征服星辰大海,跨越恒星间的距离!它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战胜“大过滤器”的伟大象征!

就这样想着,汤姆心中泛起了一股浓浓的自豪感与文明归属感。

他觉得,老师的这次课程,应该是想教导他们这些东西……

而深空号的下方,是一个长条形的结构,直通下边这颗金属行星。

汤姆知道,那就是太空电梯,负责矿物成品的运输工作。不过从这个角度看,竟然只有这么一点大……

不时有零星的灯光闪过,意味着又有货物运上来了……货物嘛,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汤姆理如是想道。

2分钟后,距离深空号12公里,它看上去还是这么大。

汤姆亲眼看到一艘小型飞船从下方窜了出去,应该在执行某些巡查任务。

“这种小型飞船名叫宇燕,真是帅气啊!几乎和游戏中的一样,不,比游戏中的更帅气!”汤姆心中想道。

或许,长大了,参军当一名飞行员也不错。

“不过,当飞行员也是需要理论知识的,真麻烦。”

就在此时,耳机中的对话开始稀稀拉拉起来,可能是彼此间的距离,超过了无线电的通话距离。

“还有人吗?”发觉耳机中的声音越来越少,汤姆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有!”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