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 第586章

作者:庄不周

毕竟蔡琰是女子,将来要嫁人的。

他甚至考虑过迎娶蔡琰,一举两得。

他与蔡琰同年,而且至今没有婚配。

只是蔡琰却已经嫁过一次人,又有失陷西凉军营的经历。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一点让他犹豫了很久,一直没有做出决定。

今天巧遇,他觉得有必要和蔡琰聊一聊,叙叙旧。

蔡琰原本也没想太多,得知王粲求见,当下就应了。两人站在路边,聊了几句,却发现话不投机。

蔡琰关心的是蔡邕的藏书,以及王粲现在的情况,主要是学术。

王粲关心的却是天子对蔡琰的信任,以及她对未来的打算,着重在仕途。

蔡琰也是个机灵人,迅速明白了王粲的潜台词,也因此大失所望。

她的父亲蔡邕潜心向学,却对仕途不太热心。他欣赏王粲的才气,希望王粲能成为学者,这才将一半藏书相赠。没想到看走了眼,王粲热衷仕途,远远超过对学术的兴趣。

以王粲目前的心态和情况,不出意外的话,他这辈子就是个文人了。吟诗作赋之外,不会有什么成就。

对蔡邕来说,这简直是耻辱。

尽管如此,蔡琰还是给王粲指了一条路。

“我听说,仲宣有过目不忘之能?”

王粲笑了两声,倒是没有太得意。

据他所知,张松也有过目不忘之能,祢衡、杨修也有这样的天赋,而且那几个人的仕途都比他通畅,他没什么好得意的,反而有些丢脸的感觉。

“这么好的天赋,何不研习西域文字、典籍?”蔡琰淡淡地说道:“天子虽重儒学,却更重睁眼看世界,对西域的文字、经籍颇有重视。仲宣若能潜心研究,必能出类拔萃。”

王粲心中一动,压抑了许久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

今天来找蔡琰真是找对了,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找到了新的方向。

天子虽说重儒学,却对现有的儒学并不太满意,自己就算研习得再精深,也无法引起天子的注意。反倒是研习西域的学问,更投天子的脾气。

“多谢令史指点。”王粲随即又道:“令史研究西域学术多时,能否指点迷津,引我入门?”

蔡琰笑了笑。“你若真有意,不如去同文馆,那里收集的西域典籍最多,西域来的学者也最多,非兰台可比。说到底,兰台只是收藏宫里的文书而已,不是研究学问的地方。”

王粲听出了蔡琰的意思,也没有再坚持,拱手告别。

袁衡走了过来,轻声说道:“想不到王公会有这样的子弟,山阳王氏的遗泽不多了。”

蔡琰想了想,忽然啧了一声。“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趋易避难,所以人人好为儒生、文士,圣人学问渐渐流于空谈,唯有智勇双全者能迎难而上,锤炼身心,知行合一。”

“可不是么。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如此,学问亦然。”

蔡琰抬手拍拍袁衡的肩膀,笑道:“好在汝南袁氏有你们父女姊妹,能大难而不死,因忧患而重生,将来可期。”

袁衡白了她一眼,相视而笑。

——

腊月初,刘协接到刘备送来的捷报。

大军由海路进入马韩,连战连胜,斩首千余级,灭五国。其余诸国大恐,纷纷遣使请降。眼下双方正在谈判,不出意外的话,马韩将臣服于大汉。

经过勘探,刘备相中了一个地方,准备在这里建国。

这是一片平原,有一条大水由东面的高山流下,土地肥沃,便于耕种,人口也相对多一些。

刘备请旨,名其水为汉水,名其城于汉城,为封国之都。

捷报中附了一份地图。刘协与记忆中的半岛对比了一下,估计刘备所说的汉水应该是汉江,汉城就是后世的首尔,这片平原大概率就是汉江平原,的确是个立都的好地方。

说来也巧,在成为首尔之前,这座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被称为汉城。

如今刘备又打算以此为都,并命名为汉城,或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水名城名问题不大,但刘备的封国叫什么名字,却引起了不少人的争论。

有人说,刘备命水为汉水,城为汉城,固然有不忘大汉之意。但天子在位,大宗在中原,他充其量就是小宗,如何能争汉之名。

他还想争正朔吗?

刘协本来也没当回事,可是一想到孔融对刘备的支持,以及一群寄寓辽东的儒生随刘备南下,就在刘备左右,不得不考虑这种可能性。

他不在乎,不代表别人不在乎。

或许那群儒生就是利用刘备学问不好的机会,暗戳戳的玩文字游戏,以示正统在彼。

这封捷报不太可能是刘备亲笔,而是某个文人撰写,然后给刘备看一下。里面只提了水名、城名,唯独没有提封国名,不排除有试探的意思。

如果朝廷认可了汉水、汉城的名字,接下来他们就会请求在封国名称中加上汉字。

读书人嘛,不就喜欢这些小九九。

经过一番商议,周忠提了一个建议。

封刘备为中山王。

刘备本是中山王之后,如今在海外再建中山王,也算是光复祖宗的荣耀,没有拒绝的理由。

去年,中山国已除,冀州只有中山郡,没有中山国,命名上也不冲突。

此外,将原本那封在内地的封国转到海外,也有京畿扩大,不再封国的意思。可以以此为例,将来再封王,优先选择海外,以示大汉开拓之雄心。

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醒刘备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人,你们实力再强,也只是大汉的一个封君,不要有非分之想。

第1087章 围三阙一

讨论了刘备的国号后,刘协召集贾诩、虞翻等人,重点审议了刘备的战纪。

为了方便讨论,虞翻安排陆议、徐庶等人做了一个沙盘。

当表示诸将的兵俑摆在沙盘上,随着战局变化不断称动,战场态势就变得直观起来。

刘备为什么能打得如此顺利,也就有了解释。

这群人都很能打,而且攻守兼备。

张飞、张郃善攻。张飞猛,擅长攻坚。张郃巧,擅长奇袭。两人交替配合,所向披靡。

田豫、牵招善守,牢牢的护住刘备左右两翼,并及时为张飞、张郃提供增援。

赵云则指挥中军,随刘备行动,作为全军的预备队。

在他们的面前,马韩接连遭受重创,溃不成军,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相比之下,倒是袁熙与军功簿上的排位不太相称。他的位置几乎没有动,而且一直在中后方。

应该是将张郃等人的功劳全部转到了他的名下,这才让他占据了首功。

由此可以推测,张郃的功劳可能比写出来的还要大,只是为了袁熙,他不得不往后挪一挪。

“看来征讨高句丽之战让张郃受益匪浅。”虞翻抚着胡须,有些惋惜地说道:“此人用兵能力在颜良、文丑之上,还是被家世拖累了。”

众人沉默以对,没人接虞翻的话题。

不管怎么说,张郃毕竟是袁绍的旧部,又随审配反叛。当初投降时,也曾有人向天子建议留下张郃、高览,却被天子拒绝了,一律流放海外。

现在说这话,岂不是说天子错过了?

贾诩不紧不慢地接上了话题。“既是名将,就当征战沙场。中原已定,只有海外才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天地。张郃虽经蹉跎,如今能跟着刘备征战三韩,也算是得偿所愿。”

虞翻表示赞同,随即又笑了起来。“有这些良将随征,想来用不了多久,刘备就能平定三韩,进军倭国,大儒们也有了用武之地。那么多蛮夷,够他们忙一阵子的。”

众人会心而笑。

刘协也笑了,心里却有一些说不出的古怪。

军功簿上,不仅有张飞、张郃等人的名字,还有陈琳、诸葛瑾等文士。再考虑到国号背后的那些小心思,随刘备东征的儒生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一旦战事结束,将士们放马南山,儒生走上舞台,势力会更大。

到了那时候,他们会不会以小华夏自居,觉得儒门正统在彼,甚至和中原争一争道统?

按照他对儒生们的了解,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他们是不会得逞的。

在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他们那点可怜的实力支撑不起自尊心。

正统的儒家能守成,维持稳定,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富强。如果再考虑到儒家重礼带来的铺张浪费,他们主导下的社会必然走向贫富分化,最终入不敷出、财政枯竭。

东汉就是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后来的宋、明也是如此。

汉唐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儒生没能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还能维持尚武之风。

“说说袁熙吧。”刘协挥了挥手,拉回正题。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既然刘备将袁熙抬得这么高,朝廷就不能坐视不理,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奖赏。

话一出口,不少人的神色就庄重起来。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仅仅是袁熙本人,更关系到汝南袁氏。

具体的说,就是那些原本追随袁绍的袁氏门生故吏。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袁熙能有这么大的功劳,和追随他的袁氏门生故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奖赏袁熙,表示朝廷对这种情况的默认,会导致更多的袁氏门生故吏聚集在中山国。会不会留下隐患,这是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虞翻最干脆,首先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建议刘协按照军功簿进行奖赏。一来尊重刘备的意见,树立刘备身为中山王的权威;二来也鼓励心存不满的袁氏力量出海。

既然到了这一步,他们还不肯放弃与袁绍的君臣之义,与其强留在中原,成为隐患,不如让他们出海,相忘于江湖。

至于中山国,反正是海外,就算出事,影响也有限。

换句话说,就把中山国当作一个放大的渤海吧。

贾诩支持虞翻的看法,又补充了一条。

可以将中山国的情况通报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朝廷的胸怀,怀念袁绍的人都可以去。与此同时,也能促使益州称臣。

兵法讲围三阙一,穷寇莫追,政治上也是如此。

给不合作者一个出路,比逼着他们反抗有利。

太尉和讲武堂祭酒意见一致,其他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补充了一些细节后,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

刘协接受了这个方案,随即命人拟诏,并将刘备上报的军功簿同步发表在邸报上。

正如贾诩、虞翻所说,刘备东征的捷报不仅给了普通百姓一个谈资,更让那些对袁绍心怀残念的人一个希望。更不乏不得志的人浑水摸鱼,表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去,我要去中山国,为中山王效力。

对于这类人,刘协从来没有正眼看。

他更关注的是益州。

腊月二十八,一匹快马冲进了宛城,带来了益州的消息。

益州牧刘璋亲自赶到雒县,向北军中候士孙瑞递上降表。士孙瑞接受了降表,率部进入成都,在成都升起了大汉的战旗,宣布益州的割据状态结束。

刘璋等人已经在奔赴宛城的路上。

士孙瑞建议优待刘璋,以此削弱益州南部的抵抗,为教化减小阻力。大量的士人已经集中在成都,只待朝廷下达命令,就可以进入南部诸郡,推行教化。

战争结束了,但教化的脚步不能停止。以当地人为主力,推行教化大业,既有利于益州的稳定,又能加快教化的进程,一举两得。

看完士孙瑞的奏疏,刘协就明白了士孙瑞的言外之意。

他已经和成都大族达成了协议,会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与此同时,他又不希望张济留在益州,更不希望由张济来负责进攻益州南部的战事。

天下要太平,益州士族要机会,而他本人要首功。

不得不说,他眼中毒辣,摸准了朝廷的脉博,知道刘协也不愿意张济再立大功。

于是,与三公商议了一番,走了一遍流程后,士孙瑞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士孙瑞暂驻成都,领益州刺史,全面主持益州的度田事务。

张济部撤回江南休整,着手准备进军交州的事宜。

第1088章 《春秋》之义

皇嫡子诞生,益州称臣,宗室刘备在海外建国,一连串的喜讯为建安九年的春节带来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上一篇:归藏剑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