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第131章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控鹤第四厢一万新兵,由某亲自率领,二十七日出发,与后军粮草辎重一起走。”

“诺!”众人齐声答应。

至此,所有出征将领都安排好了。

大军共分四路,分别出大梁,司超、王环率领的水军,李处耘率领的前锋精锐,王全斌率领的中军精锐,史从云亲自坐镇的后军辎重部队。

接下来就让他们解散回营,各自赶快去安排。

之后史从云单骑入宫,请官家安排监军使,官家对他的懂事十分高兴,一开始准备像老样子,安排潘美为监军使。

不过随即又改变主意了,毕竟总是安排潘美跟着他也不合适,便安排曹彬为监军使。

曹彬和官家也是亲戚,曹彬是先皇郭威贵妃张氏的外甥。

史从云心里有些失望,潘美无疑是他最想要的监军使,因为潘美是自己人,不过既然官家安排了,他也没法改变什么。

于是当天下午,所有军队出征的事情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二十五日正式出兵。

二十五日当天,烈日炎炎。

他亲自到大营中,主持杀牛羊祭中军牙旗仪式,随后发动巧舌如簧,发表一通鼓舞人心的讲话,之后李汉超率领的斥候营和李处耘率领的前锋精锐就开拔出大梁城了。

.......

史从云在发表演说时,再次被要如何称呼他们这个团体的事情而难住。

明天是王全斌的中军,他的大军两天后出发,所以回家一趟,晚上躺在床上,再次陷入沉思。

汉人这个概念出现是因为汉朝的强大,当时自称汉人是一种荣誉,慢慢就有了汉族这广泛的称呼。一开始狭义的汉人只有刘邦的汉王封地,那就是关中、四川,或许江苏人也可以算。

后来随着汉朝领土急剧扩张,汉朝的强大让人们认同感暴增,叫汉人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原本不是汉朝治下的广大地区,纷纷都开始叫汉人了。

可汉朝灭亡之后就说不清了,晋朝太拉胯,以至五胡南下,当时那些胡人是依附汉王朝那一半,剩下的一半已经被杀得所剩无几,被迫西迁。

当时的胡人南下之后多数都仰慕刘邦创下的汉王朝,毕竟他们曾经都是汉朝藩属。所以不少部族首领以汉高祖为偶像,开始遍地建国,搞得北方一段时间内到处都是汉,历史书上会做区别,可多数人打出的国号都是汉。

这就很麻烦了,因为晋朝的拉胯,精神汉人慢慢成了真的汉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符坚,北魏的好几代皇帝、王公,宇文泰等。

而原本一些北方汉人仰慕胡人的武力又成了精神胡人,如高欢。

到唐朝一统天下之后,大家又都叫汉人了。这个概念更加混乱,唐朝人还是叫汉人,因为汉朝影响力实在太大,可如果从血脉去追溯,这时候的汉人和汉朝时的汉人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要说血统论,李唐王朝的开创者李世民的奶奶和外婆都是鲜卑贵族女子嫁给汉人,那李唐开国皇帝都算有部分外族血脉了。

何况唐末之后,沙陀等民族又崛起,开始入主中原,到大周,虽然重新建立汉人王朝,可其实军中将领士兵,地方百姓官吏中,有不少人都有沙陀和其它民族的血脉。

而这些人里不少都是大功臣,往后宋朝建立之后,他们又都叫汉人了.......

史从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名族主义这回事,这时候他说什么都不合适,如果说大家都是汉人,那军队中的外族将领和士兵会有意见,说不定伤了大家的心。

比如郭威带着南下的精锐龙捷骑兵,老爹史彦超率领下所向披靡的部队,不少都是沙陀人,和沙陀将领。

他第一次察觉,有必要和梁启超一样搞一个中华民族之类的概念出来,否则大家烧杀抢掠都没心理负担的。

蜀国人是蜀国人,江南人是江南人,南汉人是南汉人,为什么楚国人,北方人要为烧杀抢掠江南人,烧杀抢掠蜀国人感到愧疚?他们打不过活该被杀被抢,这就是当下很多士兵和将领的想法。

因为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概念。

史从云心思百转,第一次觉得不从理念上去改变,光是从表面着手,他可能永远没法制止士兵烧杀抢掠的问题。

说不定就像当初北宋灭蜀一样,皇帝再三交代,军队一入蜀马上炸锅,烧杀抢掠遍地开花,毕竟反正你不是我的同胞,管你死活,在巨大欲望和利益面前,命也不要了,还怕什么?根本没有跟高层的精神纲领来约束士兵。

不过这事要从长计议,当下首要还是打荆楚,他的地位也难以施行,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193章 、上兵伐谋

五月底,史从云和三个媳妇做了最后的道别,其实他很想死在女人肚皮上,可惜时代不允许。

大军出发前夜,周宪忍不住哭了,说他骗人。

周宪也不是傻子,相反很聪明,只是以前一直在深闺之中,见识很少,到大梁之后,在赵侍剑那和其他人的接触中很快就明白过来自己当初被骗了。

大梁禁军总共也才十来万,而跟史从云过江的只有两万,却被史从说成二十万,还把她骗的乖乖的从命。

周宪说起来就委屈巴巴,骂他小骗子,眼泪汪汪,都把他胸口染湿了。

史从云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生气,心里明白周宪为什么激动,她其实是害怕。

对于女人而言,她已经失节一次了,如果自己再有三长两短,她难道还能回江南去么?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周宪而言,处境尤为艰难。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厉害上,她都最害怕失去史从云。

赵侍剑独立惯了,小小年纪经历家道中落,寄人篱下,脏活累活都干过,性格比较刚强。符金铃背后又庞大的符家,符家三代封王,魏王是及其尊贵的。

中国封王多数是按照春秋战国时的国号来封,大国对应的就是最尊贵的王,所以第一档次的王号是晋、楚、齐、秦四个,封这四个的皇子一般接下来就是太子。

随后就是魏、代、燕、蜀等,这其中魏王就是打头的,臣子能封到魏王,已经是非常高的分量了,之前符彦卿是卫王,高平之战后才晋升魏王,虽然都是都一个音,但卫国是春秋小国,而魏国是战国大国,从卫王变成魏王,地位是直线上升的。

所以哪怕他有三长两短,符六也没那么怕,她背后有符家呢。

周宪就不同了,她已经不可能再回江南了.......

史从云抱着她,把周宪的大长腿放在自己腿上,也没干坏事,好好的安慰了好一会儿,随后想烂事确实是他干的,是他把周宪从江南抢回来的,他又色心,有私心,也有为她考虑的部分,不过周宪不会理解,他总不能说我不抢你回来,你迟早被李煜气得英年早逝吧。

周宪信他的鬼才怪。

当然,精虫上脑是最大的原因。

史从云小声安慰,“别怕,我比谁都怕死,肯定能好好回来。”他把下巴放在周宪的头顶。

“再说家里有这么漂亮的媳妇,某怎么舍得死。”

“你就会骗人.......小骗子,一直都是这样。”周宪到底架不住他的花言巧语,最后乖乖的躺在他怀里。

史从云感触颇多,他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法真把女人都当成东西,这下他更怕死了。

临走前,他又去见了老爹,他再走之后,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还有他都在外面。

李重进镇守淮南,赵匡胤、张永德镇守河北,他又要出兵荆楚,到时老爹就是整个京城最高级别的武将了。

这时候史从云也反应过来,官家应该还是考虑过的,李重进、张永德虽然一家人,但始终是能威胁他帝位的,信任但不完全信任,所以把他们一个派到南方,一个派到北方去镇边。

而他也是有能力但不能完全信任,所以派出去打仗,把最好掌控的老爹留在京城拱卫大梁,同时也把他们父子分开,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如果万一他有什么心思,京城的老爹肯定会最先遭殃。

“去了荆楚好好干,别对不起官家对你的信任。”老爹一面把自己的宝刀拿出来,用布擦亮刀锋,一面转交给他。

史从云点点头,“爹,我这一走,你就是整个京城除了官家最位高权重的人了,可别听信什么小人的话啊。”史从云说的这句话不是瞎话,当今是五代十国,文官地位远远比不上手握兵权的武将。

而他一走,老爹就是整个京城最高级的武将,掌控侍卫司大军,侍卫司的军队除了被张永德带走部分,剩下的大头都还在,最精锐的龙捷骑兵也在,龙捷骑兵有不少身经百战沙陀骑兵,这些沙陀骑兵最早可以追溯到独眼龙李克用,十分强大,远比殿前司的铁骑军强,是大周最精锐的部队。

“屁话,某是那种人么,老子最恨那些嚼舌根的酸腐文人,鸟事做不出一件,只会胡说八道,你放心吧,某知道。”老爹骂骂咧咧的说着,把宝刀塞到他怀里。

其实兵器在战场上是极易损坏的,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神兵利器,像他们这些有钱有权的高级将领,差不多每场战都要换兵器,激烈的时候甚至一天换好几次。

即便是远程武器,损耗也很大,如后世出土的汉朝兵器库登记册中记载,穷兵黩武的汉朝,一个郡居然光弩就库存了五十多万张,不只是因为全民皆兵,还因为损耗大,万一打起来要求及时补充。

老爹交给他这把好刀,就是为他打这场战专门准备的。

史从云接过刀,“那我走了。”

老爹点点头,又连忙叮嘱:“你跟某长得一样壮实,但跟我始终不同,你爹只会蛮力,靠杀人吃饭。你是都招讨使,打仗的时候往后靠些........”

史从云愣了一下,没想到老爹会说出让他往后靠的话,史彦超治军很严,最恨懦夫,打起来总是身先士卒,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简直不可思议。

“爹。”史从云心里很感动,从高平到淮南,老爹一直都是支持他的,哪怕嘴硬,最后都会答应他,为了他甚至能破了自己的原则。

就像高平之战后,他想往军队里安插亲信,老爹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但都照做了。

在正阳,哪怕那时候老爹比他高几个级别,还是按照他的部署去打,否则就不会有正阳大捷。

这种毫无保留的支持,让史从云觉得自己不愧是史彦超的亲儿子,忍不住问出一个问题,“爹,如果有朝一日,我和官家.......万一起了冲突,你.......你会帮我吗。”

史彦超听到这话愣住了,史从云唯唯诺诺的看他一眼。

老爹一双大眼睛瞪着他,大概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爹,我走了!”史从云连忙转身,准备溜之大吉,觉得自己说错话了。

“你是我儿子.......”老背后老爹开口,就没多说了。

这句模棱两可的话,史从云也没明白老爹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他在老爹心中的位置重要,还是官家位置重要,不过他已经隐约有答案了,在老爹心里,应该没人可以和他比吧。

.......

五月二十七,史从云汇合李谷,曹彬,在大梁城外集结后军和辎重部队,正式出发,至此,六万大军已经尽数离开大梁。

路上,李谷问了史从云准备怎么打荆楚,他自然如实告知。

李谷欣慰点头:“你和你爹不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个道理你很懂,有你这样的人打仗,老夫也能轻松许多。”

得了李谷的称赞,史从云有些得意,不过不忘拍马屁,“都是李公的功劳,没你我哪次战都打不成。”

李谷抚这花白的胡须笑了。

史从云读的历史书比较多,他当然知道上兵伐谋的道理,演义故事,民间传说都喜欢夸大战争的作用,个人的作用,可大多数时候,在最能打仗的那一批人手中,战争一般是最后的杀招。

就好像李世民能征善战,人们记住他动不动带兵冲锋,好像都是以少胜多,一个打几百的天神下凡形象。

其实李世民敢这么打,是因为他多数时候早把功课坐在决战之前了。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策反,分化,断粮道,袭扰后方,分割敌人,拖住消耗粮草等等手段都用上之后,才是他发起决战之时。

所以他多数时候都处于防守状态,直到所有招数用上才会用正面军事手段决胜负。

为什么他兵少,很多将领和士兵都被派出去断粮道,打击敌人后方,稳定自己后方去了,个人英雄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众多精兵。

这就是李世民的取胜之道,典型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是他总能打胜仗的原因。打仗就是赌博,只知道一味豪赌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哪怕运气好连赢,时间一长就无以为继。

史从云当然想学李世民那样的人物,所以这次他准备了一连套的算计。

等大军出郑州后,消息肯定也瞒不住,同时要求,大量的消息开始往西飘,周军出兵二十万(对外宣称),以史从云为招讨使,准备借道伐蜀,惩罚狂妄自大的属国国主的消息,很快传遍南方。

淮南、江南、荆楚、蜀地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南方震动,不震动都不可能,首先出兵太多,其次史从云大名鼎鼎,之前败了蜀国,之后夺了淮南,这几年来他的民声也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第194章 、江陵风雨

五月底六月初,大周出兵六万,号称二十万,准备从长江上游往西,沿江而上,一路攻蜀国,直接取成都。

庞大的队伍,大量的人员,一路沿着大道前进,消息根本瞒不住。

史从云也没准备瞒,迟早会被人知道的,他已经有了一些部署。

六月初,大军到达南阳,史从云当晚去找李谷建议,让他不要再往南了。

李谷让人给他倒了热水,然后道:“此地距离江陵尚有五六百里,老夫停在这不合适,去襄州更容易调度。”

史从云道:“襄州距离前线太近,到那不太好,不安全,李公还会在这吧,反正都是一样的。”

李谷不满:“不必担心,老夫在正阳也是都部署,权领三军,当初你能过淮河,还不是老夫打下来的,说得好像老夫没见过刀兵阵仗似的。

况且咱们对外说的是要伐蜀,要伐蜀肯定要走峡州(后世宜昌市附近)、归州(后世秭归县附近)西进,既要骗过他们就要做戏做全,老夫要是停在南阳,他们得到消息谁会信?

至少也要到长寿或荆门一带去,才像是要沿江西进的样子。”

李谷话里颇为骄傲,也有理有据,这倒也是,李谷是文武双全的人,当初打南唐第一战就是他打的,最先率人抢渡淮河,击败南岸守军,后来大军才能渡河。

史从云呵呵一笑,“那是,李公文韬武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某也知道,不过荆门和长寿县距离南平地盘不几十里,不合适,还是在襄州(襄阳)吧。”他讨价还价道,李谷有什么闪失,他可担待不起。

李谷看了他一眼,随即点点头,“好吧,襄阳也成,这些事你不用多想,打你的战吧,老夫保你饿不到,人手也不用替我担心。

老夫已经让人调发复州、安州、鄞州、随州、房州、襄州、均州之地的乡兵了,少说也有数万人,加上沿途征发的民夫,绝对能保证大军供给,不过如夏之后多降雨,你也要多注意。”

史从云拱手:“我记着。”

.......

六月,果然如李谷所言,天降大雨,接连两天两夜,从南阳往南的道路泥泞难走,耽误大军行程,史从云有些担忧。

路上闾丘仲卿与曹彬和他讨论了接下里的计划,史从云也没有掩瞒,和盘托出。

“南平不是问题,他们只有三州十七县,精兵有数千就算不错,李处耘能摆平。”

“李处耘其人真有本事吗?”闾丘仲卿有些担心,“毕竟他是新人,更大帅也没多久,打仗或许是把好手,但人怎么样,也说不准........

或许王全斌老将军,或者李汉超,两位老将更合适些?”

史从云明白他的意思,闾丘仲卿说得比较比较委婉,确实,若说资历,李处耘是第二次淮南之战才跟随他的,对于他们这个集团来说,确实是新人。

“放心,李处耘这个人本事肯定有的,我并不担心,关键是武平的事。”

史从云说到这顿了一下,“关键还是九个州的武平,司超的大军很快就能顺江到达岳州附近,到时候就瞒不住了。

南平大致可以不打,高家如果识时务也该知道进退了,可武平就说不准,占据九州之地,至少也有三万人马,他们可能不会心甘情愿投降的。”

上一篇:开局交易宇宙战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