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登陆武侠世界 第185章

作者:王存业

“诶,顾大人这种大忙人忘记这种事情很正常,听说昨夜顾大人又在京城之中办了一起大案?真是后生可畏啊。”

冯大人呵呵笑道,满是褶皱的老脸笑起来皱纹堆在一起,有几分渗人。

“还请大人莫怪罪,下朝之后晚辈亲自上前找大人赔罪。”

顾长安笑着赔罪道,可是心中却在不断吐槽这老家伙的小肚鸡肠。

“老朽家中庙小容不下顾大人这尊大佛,这次来只是想见见到底何方神圣。”

冯大人说完,示意车夫继续让马车向前开,两辆马车错开。

放下了车窗的窗帘之后,冯大人的脸色有些阴沉。

“那个冯老头的脾气就是这样古怪,你不必在意。”

前面一辆马车刚走,后面一辆略显朴素的马车又接踵而至。

“老朽金有德,与那老头儿也算是同僚,若是顾大人不嫌弃的话,称呼老朽一声金大人即可。”

这回从马车窗口探出来的是一张充满和熙的笑脸,让人见了如沐春风一般。

“见过金大人,小子这厢有礼了。”

顾长安拱拱手道。

不知为何,刚才面对那冯大人,纵然心中有些腹诽,却没有下面对金大人这样感到一阵不适。

“顾大人初来乍到京城若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可来找我金某人,虽然你我之间隔了不少年岁,但是同朝为官,互助互利才是道理,顾大人以为如何?”

金有德笑呵呵道,顾长安也只能点头称是。

前者正打算再说些什么,忽然一声钟鸣响彻整个京城。

那是报时钟,钟响之时,代表宣武门着即将开启,各大朝廷官员也应该准备好入朝。

“不凑巧,今日上早朝好像要比以往更早一点,顾大人不若与我一同进去?”

金有德笑道。

年纪看起来与冯大人差不多,在车夫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下了马车。

“不必了,小子初来乍到,怎敢与大人并肩而行,还是最后再进去吧。”

顾长安也下了马车,不过身旁的金大人还没有进宣武门,这门口就为那一大片的朝廷官员。

只有少数几位身着大红袍的老者坦然自若的进去。

朝廷上朝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按照官员品级进入,但是这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潜规则。

“顾小子磨叽什么?这个金老头虽然说一肚子坏水,但是你还是应该跟我们一起进去。不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皇上少等一会儿。”

冯大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顾长安的身后,咳嗽一声道。

虽然看起来跟金有德一样的年纪,但是身子骨却要比后者硬朗的多。

顾长安有些左右为难,但是身后的众多官员就这头看着他们三人,等着跟随进入。

拗不过两位倔老头的顾长安只能点点头,跟随两位老大人一同进入宣武门。

“顾长安,今次是你第一次面圣,你记好了这宣武门有多少步,我希望你日后再来时,步数不变。”

冯大人突然说了那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顾长安不解其意,却也只能点点头。

宣武门下,顾长安一身黑色官衣与众不同。

左右两侧各是一红袍老者。

身后文武百官,如滔滔大江入瓮。

第243章 面圣

朝中的一品大员自然不止这二位,不过多是在今年被派往各州监察,并不在朝中。

以至于如今早朝,一品的大红袍是大猫小猫三五只,聚拢在一块,在满朝官员之中显得独树一帜。

虽然高喊了一声上早朝,可是圣上还没来,队伍便显得有些散漫了。

冯大人与金大人在这仅存的几位大员之中,也是位高权重之辈。周围不自觉的形成了气场,围了一圈后辈,保持着距离,却又不离太远。

而此时的顾长安却被这样一群老家伙围住,像看猴一样,彼此之间指指点点,不时评头论足两句。

“先前听说青阳州会来一位英豪公子,果真闻名不如见面,顾大人倒像极了我年轻时候。”

先前在那蓝袍男子身侧的老者上下打量道。

“胡大人当年可是出了名的美鬓公,只不过终究岁月不饶人,常言道鹤发鸡皮网去了多少英雄美人呐。”

金大人极为捧场,好似不论对象是谁,他都能应着对方的话把那人给捧到天上去。

“小子,我叫冯月升,之前没有跟你说,别误会,单纯的看不起你而已。觉得不过仗着徐奉贤的名头而已,但是现在觉得你终究是后辈,与你太多斤斤计较,倒是显得我小气。”

“老朽胡有量,美鬓公不是当年年轻的事情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虽然嘴上如此说道,但是这位胡大人脸上却笑得开心。

而其余几位,红袍大人则对顾长安爱搭不理的,有的抱着手中文书打盹,有的则低头或者扬首,装作视而不见。

他们大多在朝廷之中,属于中立派,在这个时候,顾长安进城背后所牵扯的利益关系究竟是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所以也不敢胡乱亲近,唯恐多说两句话就会惹祸上身。

而冯大人一行,要么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可以在朝廷上随意一些,要么便是擅长左右逢源,这一刻还站在你身边,兴许下一刻就已经抽出刀刃对准你。

朝堂之上,虽有文武千员,可是左右着朝廷动向的却只有这红紫二色,及那帝位上的明黄。

“洪某,见过顾大人。”

不知何时,那身穿蓝袍的中年男子也混入了一群大红袍中间。

周围一些小官议论纷纷,却没人出言指责什么,毕竟皇上还没来,战列扎堆全看个人。

但是换了寻常的蓝袍官员是断断不敢靠近这一群大佬的。

“诶?刘大人,那人是谁呀?怎么敢钻入冯大人那一群的圈子里?莫非是他们的后生晚辈?”

有新晋上朝官员向周围的同级悄然问道。

“嘘!噤声!你是新来上朝不知道,那位当初也是一位大红袍啊。”

身旁同伴连忙招手打断了对方问话。

“啊?”

新来那人有些纳闷,但是声音也不敢大了,又悄然道。

“小弟是刚从边关调回来的,消息不同,您给指点两句?”

他只记得走时,只要是身穿红袍的官员,要么大富大贵,享受至死。

要么犯了滔天大罪,被贬谪边关充军,亦或者被压入午门斩首。

这降级的官员还真是第一次见。

毕竟已经官高致此,小罪嘛犯不上,多少有些功劳,大罪嘛,现在应该已经在朝堂之上看不见了。

“这人当初是与名称‘笑面虎’的金大人站在一块儿的,这……您总听过吧?”

“青松狮洪阅廉大人?”

那人一愣,脱口而出一个名字。

“不错!大人当初在朝堂之上说错了一句话,就被贬谪到了三品,虽然看起来是落魄了,但是要碾死我们这样小蚂蚁,还是轻而易举。”

那人有些可怜兮兮地看了一眼身上的青绿色官袍,站在庙堂之上,只能处末尾之列。

“小子见过洪大人!不过一日功夫不见,大人脸色好了不少。”

顾长安笑道。

在昨日的拜访名单之中,此人就在其中,不过出乎镇抚使的预料。

这人没有等着顾长安的登门拜访,而是主动带着随从礼物前来拜访顾长安,并且还嘘寒问暖的一番镇抚使的身体情况。看起来与镇抚使的关系颇为要好。

“托金大人的福。”

洪阅廉回头悄然看了一眼金有德,后者依旧一副笑面模样。

几人随遇闲谈了几句,就在接下来一声皇上到散了去。

洪阅廉依旧站在一堆蓝袍中,身姿挺拔,那几位一品大员站姿便有些随意了,毕竟光是的年纪就已经不容太多计较。

而顾长安则被冯月升安排到了一品大员之侧。

那皇帝瞧着年纪不过四十,一身五爪金龙蟒袍得体,衬托得神武不凡。

“上朝——”

身侧的随行太监一声叫喝,像是把天下唱响了的雄鸡,满朝文武官员瞬间肃立,与先前在等待上朝时的模样判若两人。

百官一齐拜倒,高呼万岁。

皇帝摆摆手示意平身,眼神先是向下扫视一遍,一眼便瞧见了五彩斑斓中,顾长安一袭黑衣庄严。

“这位便是顾长安,顾大人吧?乃是奉贤选的悬镜使?果然是仪表堂堂,不输他当年风采。”

皇帝笑道。

顾长安也颇有眼力见,听到皇帝叫自己,便迈出一只脚,向前踏了一步。

先前听,甚至无需行跪拜之礼。如今当面叩见,自然是大礼不可少。

跪拜下去,高声道,“下官青阳州悬镜使顾长安,拜见圣上。”

其余当朝大员听闻皇帝话语,彼此之间面面相觑,不知作如何念想。

什么叫做不输当年的风采?

当年有白衣之名的徐奉贤对如今皇位上坐着的那位做了些什么,在满朝文武的心间那是如同明镜一般。

而如今顾长安有不输前者风采,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夸他也是一颗造反的料子?

其他官员有如此猜想,顾长安心中自然有这个顾虑。

皇城之中,他终究还不是昔日白衣。

若是皇帝一时起了歹念,要将他永远留在京城中,也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好一个俊朗的后生晚辈,奉贤这些日子的身体如何?昔日的老毛病如今应该不再犯了吧……”

皇帝轻声道。

顾长安心头咯噔一下。

第244章 刁难与考验

不可直面君主。

因而顾长安瞧不清皇帝的神色,也判断不出对方心中究竟是如何想法。

一时间有些难以琢磨。

只是,在这刻,他忽然间想起这问题好像之前洪阅廉也问过,不说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思,但是问起来的时候那神情终归是关切。

顾长安静下心来,把当初对着洪阅廉的回答略作修改之后再对着皇帝念了一遍。

后者点点头,便让顾长安退回去,说是将要下朝之前再把给他的赏赐颁布。

“诸位爱卿,有本便奏,无本退朝。”

随后,皇帝看向下方,朗声说道。

底下众大臣中,有不少跃跃欲试者,可却无一例外都因为顾长安这异数不敢支声。

“陛下,臣有本启奏。”

从那一群蓝袍的三品大员中走出一人,先前是站在洪阅廉身旁。

一脸络腮胡,面目粗狂,在官员之中少有如此打扮。

若是将这一身官衣脱了去,哪里像是为官的样子,恐怕说他是西市的张屠夫,也有人信。

“哦?杜爱卿,有何本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