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大圣人 第640章

作者:佛前献花

它在这山中会很安全,也很自在。

当即,李修远脚下腾起祥云向着山下飘去了。

这就是修行了法术的好处。

天下大可去得。

这次入山修行法术,也并非什么收获都没有了。

下了山之后,见到天色也差不多有些晚了,便准备回去休息。

路过道观一处的时候,却见到成乐身穿道袍,正坐在一处山石上,饮水,而且动作古怪,时不时的发出咯咯的声音。

“成兄,你在做什么?怎么喝水如此的奇怪?”李修远问道。

“是李兄啊,我在修行呢,这是师傅传授给我的饮水修行的法子,是用来排除身体内的污浊之气,饿死身体无虫的。”成乐说道。

李修远问道:“喝水也能修行?这是个什么法子,不介意说说么?”

他不是打听别人的修行法门,而是好奇这样的古怪修行之法。

“当然,这法子很简单,就是含一口清泉在口中,不直接吞下,然后打坐呼吸,口水自生,每隔半个时辰徐徐吞下一小口,如此反复,如果一口清泉能饮一日,这修行便算是小成了。”成乐说道。

“一口水喝一日?这人不是要饿死么?”李修远说道。

成乐笑着说道:“师傅说了,人未饿死之前,腹内浊气,五脏五虫就已经先死了,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修道之人才能呼吸吐纳日月精华,吞服霞气,此法入门难,但却若学会的话却是能很快修炼出道行和法术,这是我要求的。”

李修远点了点头:“这是苦行僧才愿意选的法门啊。”

只饮一口山泉,并且还要含一日,这得多大的毅力才行?又不是睡觉,口水在口中能过一宿。

成乐选择这样的修行方法,是要吃很多苦头的。

不过要做神仙,必定是要经历凡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修行,这一点对哪个修道之人都是一样的。

虽然每个人的修道之路不同,可是其中的艰辛都是相同的。

“那成兄你就努力修行吧,我就不打搅你了。”李修远说道。

成乐点了点头,然后又眼神坚定的喝下一口清泉,盘坐不动,继续修行着。

他已经失败了不止一次了,记得第一次的时候只坚持了片刻就将泉水吞下,第二次能坚持小半个时辰,第三次,第四次……这段时间来,他一次比一次修行的时间坚持的长,可见他的进步是明显的。

但想要做到坚持一日,小有成效的地步还有一段路要走。

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仙三怪

渐渐适应了山门之中这种安静的生活之后,李修远发现这种远离凡尘,简单纯粹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至少不用和鬼神斗智斗勇的,至少可以远离凡尘间的那种蝇营狗苟,也不用整忧国忧民,记挂百姓的疾苦,愤恨神明的不公,每日只需要发呆,静坐,学习法术,睡觉……时间过的很快,人却格外的悠闲,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

今日,李修远如往常一样在道藏大殿之中修行。

他今日修行的是入梦术。

古人记在的黄粱一梦就是用的这法术,既能给人托梦,也能操控别人的梦境。

这不是正统的法术,算是旁门小道之术。

本来李修远是不想学的,但觉得自己将来或许有用得上的地方,毕竟有时候言语还比不上一场梦境来的更有说服力。

而要修行这门法术,就得先自己入梦,只有让自己入梦了,才懂得如何给别人入梦。

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呼呼大睡,自己给自己制造梦境。

说难很难,因为人在睡着之后如何能控制做梦?

但说容易也容易,一旦入了门,这法术很快就能学会。

就在李修远侧卧在道藏大殿酣睡的时候。

长寿镇外,仙人山下却多了三个不速之客。

一位身穿白衣,白发垂地,长须齐腰,像是一个长寿的寿星,但却没有半点衰老的姿态,而是鹤发童颜,宛如神仙中人。

第二位,是一位中年男子,头生独角,面生恶相,魁梧有力,像是道人,但更像是力士。

第三位是以为黄袍道人,面容清瘦,目露精光,手持一把羽扇,有种文人的样子,不过神情有些倨傲,仿佛不把周围的凡夫俗子看在眼中。

三个人这般古怪的样子引起了长寿镇不少百姓的观看。

尤其是那个头上长角的中年男子还有那个一副老寿星样子的白发老。

前者似妖怪,后者似神仙。

而两则出现在一起,怎么能不引起人的好奇之心。

但是对与路人的观看,这三人却是至若惘然。

“仙人山?这便是道童仙人传下的道统之地么?”

白发老者中气十足,扫看了一眼眼前的大山,开口道。

“不会有错的,多方打探之下才确认了道童仙人的山门。”旁边的头生独角的中年男子道:“而且可以肯定道童仙人已经去天姥山了,现在绝对不会出现在此地,若是我们下手够快的话是来得及离开的,不会被道童仙人降服。”

“哼,道童仙人?便是来了又如何,他是仙人不假,可是真斗起来我等还不一定会输。”最后那个手持羽扇的黄袍道人道。

“既如此,那便入山拜会一下道童仙人坐下的这些弟子门吧,看看他们得了道童仙人的多少法术。”

“理当如此。”

三个奇奇怪怪的人便相邀一起进山而去。

山中有雾气。

可是这雾气只是迷惑凡人用的,为的就是将凡人和道观隔绝开来,可这三人看上去却不像是凡人,都是修行中人,这迷雾度修行中人却是没有作用。

只需一眼看去,迷雾就直接看破,隐藏在山中的道路便是立刻出现在了眼前。

三人顺着山道,一步十丈的迅速的上山而去。

很快,三人便出现在了道观的山门前。

“这就是道童仙人的道门?看上去很寒酸啊,门下弟子也少,只有寥寥二三十人。”白发垂地的老子眯着眼睛看了一眼。

他观人望气,山中有二十余道清气起伏。

其中不乏有修行有成的人把自己的气息隐藏下去,使人看不到他的气息。

上一篇:极品吹牛系统

下一篇:机械王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