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隐相 第156章

作者:一江东月

  方孝孺甚至顾不得自己胳膊上的淤青,顿时大笑起来。

  “圣上英名!此举一旦施行,便是破坏四民,破坏好不容易来的稳定。全天下百姓若是全都沉浸在奇技淫巧之中,那谁去开垦土地?不如都去入这个格物学大门算了!”

  方孝孺这句话,说的分外有道理,甚至连朱标也不由得点头。

  当下稳定胜于一切。

  谁都想往上走,若是百姓沉浸在这种格物之中,想着提升一些工艺进步,突然发明某个东西,就能高升庙堂。

  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纵观千古历史,哪怕是未来,也不可能有这种景象。

  原因很简单。

  甚至李希颜此时,话语沉肃,对着苏闲就说出这些原因。

  “要达到方才你说的那一幕,你可知要历经多少困难?”

  “朝局从来不是画个饼就能到达,未来这天下百姓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工造,就能一步登天!”

  “技术的提升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虽然有看似灵光一现的闪烁结晶。但这中间,却是因为百姓需要,大势推动,很多利益者参与其中想要搏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才会在漫长的更新迭代中,突兀出现一次改变!”

  这一刻。

  李希颜恢复大儒本色,不再像方才焦急,而是逐渐说出理由。

  “确实,一旦某些技艺得到突破,正如铁器、造纸术、火药等等……一旦出现,便是足以改天换地的变化。”

  “只是这种成果,固然令人垂涎。可过程,却要耗费不知多少资源,经历不知多少漫长的时间。”

  “大明……能耗费的起吗?”

  李希颜声音一顿,又对着朱元璋恳切道:

  “大明的百姓又能不能接受这种改变?以后会不会有倾家荡产,借此朝廷所提议之格物,去满足自己的一己之利?会不会有官员推诿,在这里面取巧?这些都是扩大之后,要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着不慎,我大明恐怕还没有到达,其所说的朝有沧海暮苍梧,恐怕就要毁灭在这天下人的无所事事,以及对格物,如空中楼阁的狂热追捧之中。”

  “归根到底,选仕是要立好根基,让大明更好。哪怕是更稳定,也要比这未知要强上太多。”

  李希颜一叹,最后的一句话,他已经是跪地恳求着朱元璋。

  “陛下!千事万事,国事最大!”

  “涉及我大明六千万子民之身家性命,无论如何,也不能搏,而是要稳!”

  朱元璋看着李希颜的恳切态度。

  他没有犹豫,因为内心早已下了决定。

  “几位先生说的都不错,此法看似远大,但尚且还不能代替朝廷选仕。”

  朱元璋下了决定。

  顿时,几人再度大喜,结合陛下之前的态度,这句话一出,便是圣意不可改。

  而苏闲身旁,不知道为什么,方才明显被调动兴趣的朱椿、徐膺绪等人,却是闪过一抹失望。

  就连朱雄英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皇爷爷,有些不解,明明皇爷爷刚才情绪已经激动了,结果回答的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苏闲的表情倒是没有多少变化。

  因为他很清楚的听到了朱元璋那句话的,其中一个词——还不能!

  “还不能”和“不能”可完全是两个意思。

  而就在他心中浮现这些想法的时候,却见朱元璋忽然再度说道。

  “然而,格物虽然不能直接强加于,广义的选仕科举之中。”

  “但基于目前所见,却有必要在我大明当先开展。”

  嗯?

  此话一出,方孝孺和李希颜顿时抬头,其它皇子,也是纷纷朝着朱元璋看去。

  “不能扩大,那就凝练。”

  “百工之学,只探究于技艺,但对于民间管理地方,却并不实用。”

  朱元璋继续呢喃,此刻,他的思绪交错,似乎有万千道信息汇聚、挑选,总结……

  忽然,他看向苏闲等人。

  “尔等先回大本堂。”

  “妹子、标儿,你们跟咱来。”

  说着,其脚步匆匆,竟然是直接离开了此地。

  一众先生学子,却均是看的眉眼错愕。

  所幸,朱元璋三人,并没有离开太远,而是直接去了前方的文华殿。

  似乎有什么东西,需要单独思考。

  路途中,朱元璋唤来毛骧,轻声说了几句,后者顿时领命。

  随后毛骧看向四周,挥了挥手,方才赶来的禁军,全都消失不见。

  苏闲看着朱元璋离开的身影,虽然他有把握。

  但真到了这个时候,联想到自己此前的一些对于未来的设想。

  却也不免的感到期待起来。

  等待是最难熬的!

  ……

  不知过了多久。

  苏闲等人还在等待。

  期间,方孝孺等人终于找到窍门,先是按下了一点点肌肉,然后旋钮酒杯,等到气体进去一点点,这才将它们全都取下。

  眼看着发红极为明显的圈印,却是连他们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突然!

  门外,毛骧突然来访。

  “苏闲,跟我来!”

  说完这句话,其便在前方走着,几位夫子眼巴巴的瞧着,近乎是望眼欲穿。

  苏闲一脸迷惑,立刻跟上。

  而没一会儿,便是跟着对方来到前方的大殿之内。

  文华殿!

  “咱方才考虑了一下,将其普及到选仕上,操之过急,决然不成!稚子想象,那朝游沧海、摧城开山之类的话,几乎可以比拟光怪陆离的神怪之语!”

  “听起来着实让人心动,但真想要到达,恐怕也难如登天。正如那些夫子所言,漫长的时间以来,工艺技术,不过只是前进了这么一点!距离超出天外,恐怕我大明穷尽人力物力,耗费数十年功劳也达不到!”

  朱元璋开门见山。

  而苏闲却眼睛亮了起来。

  如果其真的不答应,甚至连考虑都没有,那也不会把自己叫过来。

  果然,下一刻,就见其继续道:“但虽说如此,立地要稳,梦也要追!”

  “若是咱如国子学一样,设立一学,不是研究学问,而是聚集有能耐的工匠之士,专门分门别类,研究格物!”

  只此一句话。

  苏闲心中终于大定。

  自己势单力薄,目前而言,本来就撑不起那么大的新学。

  “但丑话说在前面。”

  这时,朱元璋开口,“此新学,和其它学问不同,国朝上下定然将其视为异类!”

  有些话,刚才在大本堂说不了,也只能在此地说。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苏闲。

  “所以,咱对于这个新学之地,并不会特批任何学子,任何先生,甚至连最为基础的官员之位都没有。”

  “就和你们的三国纸钞一样。”

  啊?

  苏闲却是一愣,不过转眼间,他就亮起眼睛。

  “只会分一个地方,用的也是雄英的名义。”

  “至于怎么做,如何做,做什么?”

  朱元璋摇头,“咱对此也是一概不知,国朝若是问起来,咱也会用小儿玩闹来搪塞。”

  此话一出,苏闲却一阵犹豫。

  “有什么话就说!”

  旁边,马皇后看到苏闲的表情,很快笑着开口。

  苏闲很快道:“什么都不给,那不是什么都不是吗?”

  “就是什么都不是。”朱元璋点头。

  苏闲无奈道:“那总得给点什么吧?”

  朱元璋眼神深邃,定定的看着苏闲,忽然道:“的确,咱能给你们的,只有四个字。”

  什么?

  苏闲疑惑抬头。

  却见下一刻,朱元璋镇定开口。

  “百无禁忌!”

  苏闲愣在原地。

  朱元璋却笑了起来,“正巧,咱再给你们落个名字。”

  一边说着,朱元璋拿起毛病,在一旁的纸上落下三字。

  格物院!

  苏闲定定的看着这一幕,他现在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这百无禁忌,到底哪种程度才算是百无禁忌?

  而正在他想的时候。

  “你们也准备准备,格物院第一次的招新吧。”

  ……

  与此同时。

  中书省!

  户部尚书李文泰再度到访,与此而来的,还有礼部尚书吕本,两人前来并不是因为其他事。

  “刚才宫里的轰鸣声都听到了吧?”

  六部衙门就在承天门之外,距离皇宫也就是过几道门的事情。此地因为国朝重地,平日里本来寂静。

  有时候哪个衙门多放了个屁,其它衙门也能听到,类似刚才的禁军动静,由不得他们不注意……

  然而正是因为注意,此刻两位尚书都极力压抑着什么,分外不情愿。

  “宝钞提举司的事情还没论定,怎么又突然提出了一个格物?”最终,年轻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李文泰,还是不由得恼火道。

  但他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这里,而是再度看向胡惟庸。

  “丞相,这宝钞提举司新设的衙门,到底是准备怎么立?何时准备公布?”

  胡惟庸不语,只是看向一旁的吕本。

  后者脸色阴沉,看向李文泰,“李尚书,现在宝钞提举司的事已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