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548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达成和平与发展成为压倒性主流的状态,可对于大修武备防御的各地来说,恐怕没有人会相信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真正停歇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洛邑给此前的韩魏之战列了个清单的影响,这一年各地倒是再没有什么大动作,仅有几处小摩擦也迅速得以平息,没有人想打大仗,都在铆着劲地修炼“内功”。

  毕竟经过了战争的检验,不仅亚加达继续加大构筑各战略要点的防御能力,其他各地也开始有所侧重地改进自己的要塞城防体系。

  除了对旧有的长城进行一定的维护改进之外,难以攻破的小型甚至微型要塞开始广受各地青睐。

  比如亚加达就一口气在新郑周边及上党地区兴建了十四专门用来驻军防御的小型“武城”,由此来缓解之前魏军在某些地域长驱直入,令主要城池沦为孤城的状况。

  这种小型武城一般占地只有几千甚至不足一千平米,大多建在关键道路附近的险要之处,一个千人队便可充分发挥其防御能力。

  就算只有几百人也可令想要拔掉它的敌人大费周章。可不攻克的话,势力会极大影响其后勤运输的安全,用来迟滞敌人再合适不过了。

  武城与民用城邑隔离开来,杜绝敌方间谍渗透破坏,平时便储备大量战略物资,又有专门的深井提供饮水,支撑上一年半载根本不成问题。

  一旦开战便可以成为顽固的“钉子户”。

  需求不同,对于要塞的要求也大不相同。赵国就对小型要塞进行了极大压缩,开始在北方边境,特别是饱受袭扰的河套地区修筑“碉楼”。

  利用周地的预制件搭建技术,最多只需三日便可建成一座微型防御要塞,即使只留驻一二十人防守,也足可抵挡技术落后且缺乏攻城手段的北方游牧。

  仅需数十座碉楼构成一道“碉链”,赵国便彻底改变了这几年不胜其扰的局面,令游牧部族的多次袭扰变成主动“钻口袋”的自杀行为。

  仅此一项,便大大减轻了赵国北方边境的防御压力,得以抽回大量军力用于中原攻防布局。毕竟北方苦寒之地的价值实在有限,逐鹿中原才是成就霸业的唯一途径。

  尝到甜头之后,赵永随之批准了赵圣提出的“步步为营”计划,准备继续构筑第二、第三条碉链,并在碉链之间修筑城邑。

  迁入民众以固定放牧的模式形成稳固控制,一步一步压缩游牧部族的生存空间,以求永久性地解决一直悬在头上的北方边患问题。

  一直以来,临近北方的各诸侯国都没有什么向北开疆扩土的欲望,哪怕是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也只需要得到一个口头臣服便满足了。

  可随着毛纺织业和畜力化耕作的发展,草原的价值也逐步提高,万里草原不再是鸡肋,而是成为可以为赵国提供源源不绝硬通货的财源之所.

第1422章 拼命修城

  由于朱樉总喜欢公开与各地合作交流的成果,以之来引诱其他诸侯国“入坑”,与大明朝合作展开的畜牧经济发展模式及化胡为华成功经验自然也不例外。

  看到大明朝向西北开拓且不断吸纳外族而大有斩获,赵国又哪能不心动呢?

  此前处于“落后”状态的赵国,也开始积极响应朱樉那些能够明显带来好处的入群倡议,派遣重臣赴洛邑商讨北方大开发计划一揽子协议的合作事宜。

  一举打破了夏国“不能种地的土地都不是好地”的传统思维。

  随着相关细节被朱樉照例公之于众,与碉楼类似的“微型预警防御体系”也开始出现在中原各地,边境要地、战略高地、容易被人忽视的偏僻之所纷纷纳入到新的监测预警体系之中。

  当然,微型的预警体系主要还是为后方赢得足够的缓冲时间,无法真正阻挡敌人的入侵,各地倒不至于像亚加达那样拼命修城。

  但这股修路筑城的风波还是席卷了整个天下,甚至在朱樉的有意推动下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样板工程”。

  和平的环境可以说是发展的必须条件,朱樉无法阻止各地发动战争,也就只好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升战争的难度和成本。

  若是收益与付出不成比例,甚至多半会“亏本”,至少各地在战争之前都得好好衡量一下其中的利弊。

  不管是朱樉的和平发展愿望还是各地的充实战备之需,几乎投入了整个天下过半人力物力的大基建浪潮在中原大地疯狂上演。

  而随着其各种促进效果的展现,深怕落后的各地也陷入这个无底洞中难以自拔。

  不仅中原的天空开始发生了变化,千里之外的西南半壁迎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崭新时代。

  “我们到来,没有带着刀剑和强权。”冉有站在主发言席上,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永久的和平,共同的繁荣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

  扫了一眼坐在左侧的几名下的濮人代表,跌鼻不由会心一笑,略带着揄揶的证据与身边的苌毅咬着耳朵:“冉子确实没带刀剑,他带的是武器!”

  在梓恭的努力斡旋之下,蜀王暂时打消了惩罚苴国及消灭芭国的打算,对于愿意臣服的周边各族也不作征讨,蜀地一时呈现出和平的局面。

  只剩最后一口气的芭国总算得到一丝喘息机会,正式出任太宰的冉有不再犹疑,立即开始着手实施已经拟定好的发展大计,开始对芭国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芭国人少地贫,为了将有限的人口集中起来发挥优势,冉有放弃了与蜀国接壤渝西平原,将芭国的第一经济中心选在了江州与枳邑之间的龙溪河流域。

  以此来解决填饱肚子这个头等大事。

  得到周地的进一步支援,特别是冶炼和造船等技术人员到来后,沿龙溪河而上的小块边岸冲积冲平原、大片浅丘地带迅速被开垦出来,为便于就近耕作的乡邑和临时休息点不断向上铺设。

  在多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割裂下,芭国的陆路交通极为艰难,大多属于难以行车的羊肠山路,发展水路运输便成了当前最佳的选择。

  当越来越多的载着巴人开垦团队的船只驶向上游的高滩河时,与散居在此的濮人产生摩擦便势不可免了。

  虽然与蜀国同为牧誓八国之一,濮人的日子却是每况日下,在蜀国的不断打压之下,连国的形式都难以维持,沦落为一个散居于蜀、芭、苴三国夹缝之间的部落联盟。

  巴人的生存环境就够恶劣了,只能捡其“残羹剩饭”的濮人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年芭国的活动中心集中在沿大江两岸。

  与寄身于各支流上游的濮人倒还没有什么冲突,倒还勉强能够相安无事。

  现在冉有这么一改,势力范围的重叠必然会导致矛盾的激化。考虑到芭国现在的情况,冉求无意树敌,哪怕是一个弱小的敌人。

  所以他一边停止向濮人控制区的扩张,一边派出使者前往濮人村寨,希望双方能够和平相处,共谋发展。

  濮人目前的情况与戎蛮聚盟极为类似,甚至因为长期缺乏对外交流还要落后一点,也因此对外界深怀戒惧。当冉有的使者造访其最大的村寨时。

  不知是言语不当还是敌意驱使,其带头人竟然驱走向导将三名使者全部杀害,其中还有一名周人佐士。

  这下子可惹恼了冉有,带着自己的五百武器兵便上门理论,要求濮人首领给个说法。可濮人觉得这几年巴人被楚、蜀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只能派出这么点兵来,不由起了别样心思,不仅拒绝与冉求商谈,反而聚集了三四千人想要痛打落水狗。

  可惜他们并没有想到,冉有可不是个善茬,年轻的时候敢带着一支偏师便突入U国军阵之中,而且还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若不是因为一路护送空梓游历诸国,说不定就是一个名震天下的猛将。

  好好跟你讲理不听,那就打吧!一场混战下来,濮人被打得满地找牙,当场战死数百人,还有包括几个首领在内的一千多人被捆成了粽子。

  冉有的五百武器兵却仅付出了微弱的损失。

  这下子濮人知道冉有不好惹了,只能乖乖地坐下来谈判。完全控制住局面后,冉有便开始立规矩了:针对杀害使者事件。

  当众处死做出决策的濮人首领、鼓动出主意的谋士及杀害使者的行刑人员;接着将率兵参与围攻的各村寨首领以战争罪判处死刑。

  其他人员则全部当众释放,伤者还予以精心治疗,并宣布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律参照此例。

  一时间,濮人村寨人心惶惶,不知道这个“魔头”接下来会干出什么样的事。

  不过接下来的事却大出濮人意料,冉有很快便撤军,既不贪图土地财货,也不另立傀儡,任由各村寨自行推举新的首领。

  直至新的首领出现之后,这才派出使者与其商谈双方合作交流之事.

第1423章 种种难题

  有了前车之鉴,这场谈判自然极为顺利,濮人这才发现,他们竟然真的是来寻求合作交流的,而且也不像以前的蜀人、巴人那样仗势欺人。

  每一份协议都相当公道,甚至很多都是濮人得了便宜。

  大半年的交往下来,濮人终于确定,这些人真的不一样,买卖公平、诚信守约,还热心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种种难题。

  频繁的人员物资往来之下,带来这一切改变,站在巴人背后周人也渐渐为人所知。

所以当巴人使者发出邀请,将在僰道举行加强各族合作交流,共谋发展的大会时,濮人立即闻风而动,最大的十余个村寨首领几乎一个不落,全都赶到江州坐上芭国船只赶来了。

  只不过不管冉有事后在与各首领交往时表现多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可其“凶名”却深深地扎在濮人心中。

  甚至还传播到了周边各族的耳朵里。冉有可是位列孔门十哲的大儒,可惜却怎么也洗不掉自己的“污点”了。

  “要想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靠抢掠争斗是没有出路的!”冉有中气十足地喊道:“只有奋斗,也只能通过双手奋斗,才会迎来美好的生活。

  在此,我代表大周、代表巴子国,也得到授权代表僰道苌氏,向百濮、宾卢、山獽、清江蜑、青衣羌、僰人、诸苗、百黎、诸苏等各部族村寨发起倡议。”

  “在过去,我们或许彼此征战了成百上千年,可结果是什么呢?日子并没有因此而变好,反而越来越差。这就已经反复证明了,这种模式是错误的。

  并不应该继续延续这样的传统,而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好好想一想,我们要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们又要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入盟是绝对自愿的行为,不会有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强迫。一旦宣誓入盟,便必须遵守盟誓,旧有的恩怨一笔勾销。

  从此以后不得寻求以武力来解决历史遗存或未来可能产生的任何争端,只能由盟正予以裁决。”

  “只要加入联盟,便可享受联盟的各种技术、工具和统一市场的平等待遇,遇上灾难或其他困难,也会得到联盟的救济。

  我可以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只要齐心协力,三年之内将无虑饥馑,五年之内所有入盟成员若不能衣食无忧,我自领罪!”

  “当然,不想加入联盟的,也绝不会遭到打击报复,同样会得到平等对待。可丑话要说在前面,一切都是相互的,你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联盟,联盟亦会同样回馈之。”

  “现在,请大家慎重考虑,若有疑问可向门外的十名释士咨询,若想离开的也绝不强留,一个小时之后,就在此处,我们将正式歃血为盟,从此亲如一家。”

  冉有的话音一落,大厅里面顿时热闹起来,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的,有奔向门外向释士询问的,也有察言观色想先看看风向的。

  还有一些没弄明白冉有讲的是什么意思的生番到处找人询问。

  僰道本就有替蜀国镇抚南方诸族的义务,与芭国又同为周人执政,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双方自然一拍即合,联起手来搞了一个西南发展合作联盟。

  秉承朱樉的互利平等原则,短短数个月间,僰道和芭国已经开始周边各族村寨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筹建工作一开始便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随后更一传十、十传百,周边数百周里范围内的大小部族一下子就来了六七百个代表。

  这并不是因为各族真的就完全放下了戒心,实在是从两地流出的各种工具、物品,对于一些甚至还处于石器时代的人来说,简直堪称“神器”。

  一听说这样的神器出自僰道苌氏之手,哪能不来看个热闹,顺便再换回去,也可以风光一番。

  可来了之后,受到苌氏热情接待,又与一些消息灵通之人交流之后,才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大多数部族其实都从属于各自的部落联盟,所以他们对联盟并不陌生,只不过旧有的联盟一般都是以进贡和响应的义务来换取安全保障。

  而冉有讲的这些却与他们的认知大相径庭。

  义务太过简单,不需要被盘剥,也不需要派出青壮,只是公平的交易,获取的好处却如此巨大。已经打过交道的倒还没什么。

  其他代表则有些难以置信,展开多方讨论和求证便成为必然。

  趁着这个空档,冉有下台走到跌鼻和苌毅面前:“我那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就看你们的成果如何了。”

  跌鼻拉了张板凳放到冉有面前,颇有些自得地道:“第一批三百个应该是没问题的,若是一切顺利,三年之内我们便可一统西南了。”

  苌毅却没那么乐观:“这叫什么一统,村寨事务自主,我们又不能干涉,唯一的收获就是自由贸易权,还要搭上诸多服务项目。

  支出的能不能回本都是不一定的事。这么多族加起来,人比我们实在多太多了,只怕到时难以控制。”

  有了周这个靠山,苌氏的境况简直是日新月异,生活不断好转之下,苌毅的担忧却越来越深:僰道城内外的外族人越来越多。

  早就超过了苌氏这个主人,即使有跌鼻的宽慰,仍然让他难以心安,毕竟双方之间此前可是敌对关系,不知背下了多少血债深仇。

  时不时的,苌毅就会扪心自问:真的能够和平共处吗?他的心中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在这场意想不到的浪潮裹挟之下随波逐流。

  来僰道不过数日,冉有已经看到苌毅至少有七八次表达了类似的担心,为了彻底打消其疑虑,只好安慰道:“明年你一定要去洛邑走一走。

  去了你就会明白,有这样后盾在支持着我们,足以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为轻而易举。”

  顿了顿,冉有指着跌鼻道:“你知道,你的佐官是赫赫有名的墨家门徒,墨子大师的亲传弟子.

第1424章 尽归其有

  墨家提倡兼爱,认为可以用爱的力量来消除世界所有的恶。我原本也对嗤之以鼻,可这几年却渐渐觉得这也并非不可能,甚至其比刀剑更能彻底征服人心。”

  一听到这里,跌鼻也笑了:“说老实话,以前我也产生过怀疑,还跑去问老师,兼相爱最重要的应该是相互。

  假如我对别人好,别人却不对我好,甚至利用这种好来伤害我,那兼爱岂不是自讨苦吃么?”

  苌毅正是有这样的担忧,不由自主地追问道:“墨子大师是怎么说的呢?”

  “老师说。”跌鼻泛起一丝向往之色:“我们都想生活在一个完美的社会里,可却总是想着自爱、自利,唯恐自己的利益受到一丝损害。

  朱樉以至于私心日重、利己日盛,然后再回过头来抱怨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世道所逼,却不知道自己也是造成这一切的一份子。”

  “这就好像一群工匠在共同完成一件器具一样,大家都只想着自己那部分,各依其矩,各行其事,做出来的东西不合格,责任到底在于谁呢?”

  “兼相爱存之于心,交相利付之以行,或许不是每一次善举都能得到正面回馈,可只要坚持下去,同道者自然会越来越多。

  总有一天能够实现。我们总不能因为憎恶卑鄙者,却反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却追随他们吧?”

  “可惜我那个时候总不明白,总想去与老师辩个明白,以至于被日渐冷落,幸好没被逐出师门。

  不过这几年我倒是想明白了,有些时候得与失并不是那么重要,或者像表面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想做什么样的自己。”

  冉有击掌而赞:“伟哉墨家!不理解之人总讽兼爱之表,却不及其里,我们或许看不到那一天,但我们都为此付出过努力,何忧之有?”

  苌毅知道二人都是在开导自己,虽然心结并未完全打开,却也不好继续纠缠于此:“这些大道理我不懂,反正兄长给我选了这条路。

  那就只能跟着你们走下去了,岂有他哉!”

  冉有与跌鼻交换了一下眼神,突发奇想:“老师曾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兼爱者,义也,以义相交方能天长地久。

  僰道这个名字实在不妥,不如趁机改为义宾,我们的目标不正是令四方慕义而宾服么。”

  二人暗自咀嚼一番,不约而同的拍手叫绝,义宾这个名字由此而提前登上历史舞台,而这一次想必它不用再为了避某个王的名讳而改名了。

  议论间,钟楼上的钟声悠扬传来,约定的时间到了。九大族五百多个村寨参与了这场歃血为盟,一个大异于以往,以平等互利、互助共赢为主旨的新型联盟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