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400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吃饭问题无疑是现在最重要的事,转来转去,好像又回到了自己四字政纲的初级阶段了。

  归根结底,还是这一次的步子太大了,各方面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充分地准备,扯到蛋自是必然的。

  稍稍畅想之后,朱樉又回到了眼前重棘手的问题上来:如何解决农夫不愿出城,又要尽可能避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的问题。

  许星显然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且早已有了一定思考:“设乡建村吧。”

  “弟子也有此意,奈何……”朱樉极是为难,他总不能赶着民众出城居住吧。即使把他偃师也进行重建,没有大量的乡村为支点,一座城池的辐射范围也是相当有限的。

  众人当然知道朱樉的顾虑,陈鑫颇有些不解地道:“师弟啊,不是我说你,有时也未免也太过仁慈了。设乡建村是最佳甚至唯一的解决办法,天下皆是如此,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

  乡村振兴,这个词还是他高考时的时政热点之一,没想到自己也有面对这道难题的一天。

  高度的城市化不仅仅有助于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毕竟“集中胜于分散”嘛。

  所以在朱樉最初的掌权理念中,让所有人集中在城市中就成了发展的必选项之一。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人员集中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不仅可以节省管理的成本,更可提升各方面的效率。若没有一开始的归城建社,要靠这点人达成那些成就是不可能的。

  作为城市的补充,即使是他那个时代的发达国家,也不可能达到百分百的城市化,除去极少数芝麻小国外,乡村仍然广泛存在于各国之中。

  回忆着自己对乡村的有限认知,朱樉不由陷入了思考之中:如果设乡建村是自己绕不过的坎,那么自己该如何制订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乡村振兴计划呢?

  还没想出多少头绪来,杨竹又上门来找“麻烦”了。

  这其实是杨竹早就向朱樉表明过的,专利保护协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挑刺”,不管是以公侵私还是以公犯私,都是他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所以一般来说,被杨竹主动找上都不会是什么好事,上面两条总有一条适合你。

  不等他开口,朱樉先行吐露出当前的烦恼,看看杨竹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他这其实就有点病急乱投医了,杨竹虽然不是出生显贵,但绝对于底层平民沾不上边,对于乡村的了解程度,不要说农家,恐怕连墨家都要好得多。

  没想到杨竹耐心的听完之后,却点头表示:“这个不难办。”朱樉正想问个究竟,他话锋一转,语惊四座:“互助会社这种模式极为触法,是时候取消了!”

  这段时间由杨竹掀起的思想冲击已经够大了,现在他又把矛头指向了互助会社,不要说朱樉,在场的农家诸人也坐不住了。

  从最初由几个村子抱团取暖而建立的互助会社,到后面归城建闾的新模式,可以说互助会社这种形式在洛邑的发展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不说别的,洛邑能够迅速地达到全民脱贫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互助会社的基本保障+绩效分配模式。

  连杨竹的“科学树”里有也着三三三制的相关内容,他怎么转眼就认为得取消了呢?

  等众人的反对意见表达得差不多了,杨竹这才开始痛陈其弊:“我知道,缺乏劳动力的弱势家庭确实深受其益,可其来源却是对强势家庭的削弱。

  能干、肯干的民众不得不分出其理应获取的劳动所得,利益受损是有目共睹的。”

  许星刚要出口反驳,立即撞到了“枪口”上:“许兹在这里正好,农家此前将所有积蓄购买了国债。

  连樉子发放的专利金也准备全部用来补购,其行虽可嘉,可这却是对农家弟子权益的公然侵犯。”

  陈鑫听到可就不乐意了:“这是我们自愿的!杨子如此言论,实在令人心寒。”

  受数年挣扎求存的经历影响,为了保证整个团队能够生存下去,所有所找到食物都要归公,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分配,所以农家的公有制比墨家还要更进一步。

  到了洛邑之后,这一优良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不论是实验田里的产出,还是国府发放的薪资、奖励,都不能有任何私藏,全部上交给公仓进行分配。

  农家的总体收入不如工匠众多的墨家,可这次能够拿出的积蓄竟然相差不大,也正是因为这种严格执行的公有制带来的。

  杨竹冷哼一声,反问道:“自愿?每个人都自愿吗?利己是人之本性,农家果然好手段,竟能灭人欲乎?能制其一时,焉能制一世、万世乎?”1

  “师兄。”生怕他们闹得太僵,朱樉也无法坐壁上观:“我等之所为,莫不过于天下为公矣,过于强调私利,这不太好吧?”

  杨竹却是寸步不让,一点也不给朱樉面子:“樉子,天下为公所为何?利私矣!是的,你纯然无私,许兹亦高风亮洁,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这样,这也是不可能的事。”

  这话当然有其道理,一发觉自己惹火上身,朱樉连忙闭住了嘴。

  杨竹却是得势不饶人,火力全开,将在场几人一个个地数落:“先说樉子你,那一亿专利费里怎么没有你自己那份?

  不要说什么国府困难,暂时先欠着,你这不仅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行为,反而是因私废公的大坏事!”.

第906章 置身事外

  “你都不要自己该有的那份,其他人要了岂不显得卑鄙?若人人被这样的榜样所绑架,如何能激励奉献,如何能兴凡有创造便有收获之风?”

  这么严重的指责,朱樉只能唯唯诺诺,无法辩驳。

  他平时根本没有多少闲下来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享受的机会,日常开销并不大。觉得自己现在不缺钱花,专利分红又不多,便自作主张没拿自己应得的那份。

  现在想起,这不就跟梓恭赎人不领国家补偿而被空梓批评如出一辙吗?倒是子录救了落水者,安然接受其家人赠送的牛而被空梓大加称赞。

  无私奉献当然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值得颂扬和学习。可如果就此要求人人都无私奉献,不求回报,那就是道德绑架了,对社会风气不仅没有助益,反而有着恶劣的影响。

  后世连扶与不扶都成了争议的话题,甚至由此衍生出一套“扶文化”,不正是一个反面例证吗?做好事不求回报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可求回报就该被批评鄙视吗?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困于两难的选择,所以干脆选择置身事外。这对整个社会来说,绝非一件好事。

  见朱樉“知错”了,杨竹又将矛头指向许星:“农家弟子的所有创造都属于农家,可行一时,焉能为长久之策?

  聪明能干者与平庸无能者获得同等待遇,其真的心服乎?专利分红我列出了每一项有所贡献者的名字,为何许兹不将其分到应得者手中?”

  陈鑫还欲辩解,许星却拦住了他,只是沉着脸一言不发。杨竹有备而来,与他争辩最终也只是自取其辱罢了。当然,他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论是占国府便宜的欠单,还是其后的贡献专利分红,其实都是当初杨竹登门要求农家融入洛邑的延续罢了。

  此前朱樉邀请陈相出任伊阙县农,后者曾向他征询过意见,许星没有像以往那样进行最终“拍板”,而是让他自己做出决定。

  这其实就是已经有所松动,杨竹这一招接着一招下来,许星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

  “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事业?”杨竹却并没有收口的意思,略有些激动地道:“不是要把优秀的人拉到平庸,而是千方百计鼓励平庸者变得优秀!

  贡献越大,收获越多,天经地义!这才能让我们的事业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长身一揖,杨竹极尽恳切:“诸位,误己误人终至害事误国,利己利人方能利国兴邦,恳请思之慎之!”

  “可这样的话……”朱樉倒是明白了杨竹的意思,无非就是多劳多得、优质优酬,这样才能鼓励人们的积极性。

  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如果贫富出现悬殊、弱者不能得到保障,那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稳定,是发展一切的根本前提。

  掌权数年下来,朱樉对此已经深有体会,洛邑现在的欣欣向荣,正得益于内部的稳定。

  而这种稳定,是因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稳定预期所带来的,当一部分人无法预期自己会有更好生活之时,要想再维系这样的稳定就非常困难了。

  杨竹当然知道朱樉在顾虑什么,神情稍缓:“樉子也是当局者迷,这不正是你最显著的特点吗?以往我总困于无法妥善解决私益受侵,还是受君之启悟才能拔开迷雾。”

  自己竟然启悟了杨竹,这倒让朱樉略有些意外。

  迎着朱樉的目光,杨竹极是感慨:“利少而争,自然无解。财富就那么一点点,平庸如何能争得过聪慧,平民如何能与权贵抗衡。即使有再公平的分配方法,也无济于事也。”

  “农墨之一切公有,在财富较少时确实不失为了种解决办法,可却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如果‘少’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不管如何公平,又有多大作用呢?”

  “可如果我们鼓励创新者,他们就会更加努力,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者,创造更多的财富,国府也会有更多的收益,以此来保障贫弱者皆有所依啊!”3

  “这,才是我们必须尽力保证公私两不相侵的真正缘由。

  不要担心差距会拉大,差距本身就天然存在,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它,而是要利用这种差距的力量,增大我们可分配的财富数量,让更多的人受其惠及。”

  “老师不是传了你水之道吗?鲁颁不是受了你水力之学吗?水,何能驱动器械运转,不正是因为落差的存在吗?水平如镜,何来奔涌之力!”

  “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只要我们不让发展所得全部落入私之手,合理分配好共同的财富,又何必担心贫弱者会得不到保障呢?”

  杨竹这一课,简直让朱樉振聋发聩,好多之前困扰着他的问题也豁然开朗。

  “为什么说互助会社应该取消了呢?”见目的已经达到,杨竹终于把话题转到朱樉最初的问题上来。

  迎着朱樉若有所思的目光,杨竹展开了分析:“互助会社成立的初衷和农墨相同,解决的是在稀缺情况下,让所有人能够活下去的问题。”

  朱樉点头认可,不要说当初的周地,即使是诃萳与巩这两地,缺乏壮劳力的弱势家庭也不在少数。虽然没有什么战争为祸,可意外、疾病、人祸却不可能因此而消失。

  而这些,都是毫无公平可言的!

  不管你是天性纯良还是奸险狡诈,甚至不论贵族还是平民,灾祸都有可能降临到你的头上来,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

  不仅是夏国,世界上所有文明几乎都由此而诞生了类似的“护佑信仰”,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或祖先,以求消灾解难。

  又或是寻找其他诸如风水、德行甚至“原罪”等不着边际的原因,以图得到根本的解决之道。

  可问题真的解决了吗?没有!得到的无非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杨竹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可现在这种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还要继续用这种落后的方式呢?专业的事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这不正是樉子你说的吗?”.

第907章 明悟

  面对杨竹这种以己之予攻己之盾的盾战法,朱樉除了继续点头,别无他法。与农家诸人对视一眼后,更有了一丝明悟。

  同样的田地,农家自己的实验田总是能在产量上高出洛邑的平均水平一大截,其根本原因不正是农家弟子的专业水平有所不同吗?

  “互助会社以户为单位,将一家老小都绑在土地上进行劳作,这就是最不专业的行为!同样的工匠,为什么能以个人进入工坊,获得属于自己个人的报酬,农夫就不能呢?”

  这算是戳中了农家的“痛点”,皆不自觉地点头附和起来。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农家极为不满的地方。

  工匠个人的收入比起一户农夫已经差不了多少,可其家人还要继续在互助会社中享受种种福利分配。这样一来,工匠的家庭的收入便会普遍超出农夫,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在这样的不公平竞争之下,大量身强力壮、聪明能干的人都以进入工坊为荣,对从事农业的互助会社来说是一种相当大的打击。

  为此,许星不知道有多少次向朱樉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朱樉也做出了不少的妥协,可终究无法改变农家在这场抢人大战中的劣势地位。

  获得了农家的认可,杨竹的底气就更足了:“我们为什么不趁此机会,让专业的农夫负责耕作,将老弱妇幼从土地中抽离出来,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妇有所归?”

  朱樉终于完全明白过来,向杨竹一揖谢道:“多谢师兄拔开迷雾。”

  受夏国数千年传统的影响,朱樉也无法脱出农户与田地绑在一起的固有思维,以户为单位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农业发展困局,当然就是无解的了。

  可如果把农夫当作一种像工匠那样的职业呢?

  把国府看作一个大农场主,集中提供土地和工具,将一个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农夫分派到所属的田地之中,再制订合理的土地产出分配制度。

  这样的模式下,一个农夫的所得并不会比原来一户少多少,而其不适合从事农业的家人却能够得以解放出来。一旦畜力化在洛邑全面铺开,一个农夫的收入甚至会超出工匠!

  一发觉从事农业的竞争力终于有机会比肩甚至超过工匠,农家众人立即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之中,他们被压抑得实在太久了。

  很快,一种全新农业发展模式诞生了。

  虽然都觉得这种发展模式要比此前优越不少,可朱樉并不准备一下子全面强制铺开,而是采取伊阙新城试点,洛邑适当推进的形式。

  作为一种“新”的职业,伊阙的农夫将采用招募制,以获得相应农士资格者为招募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一个个的生产小组。

  作为管理者,陈相完全可以根据农时的要求,集中调配其下的农夫进行相应的农事作业。每年农闲之时,甚至还可以给他们放大假,不论是休息还是打打零工,都是个人自由。

  洛邑的冬小麦已经种下,这倒不好全面进行推翻。所以在自愿的前提下,同样开始招募新增土地的职业化农夫,一旦发展顺利,再全面取消原来的以闾为单位的互助会社。

  这样一来,民众不愿出城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经众人商议,城外仍设立村和乡两级单位。村庄将不再具备居住和生活的功能,而是一个生产小组的“工作地”,主要用来存放生产工具及农忙生产时的临时住所。

  这样一来,村庄的规模就可以大大缩小,只需要具备集体宿舍和工具房,再加上一定的防护功能即可。

  从某种意义上就类似于以往城中居民设在野外的临时棚屋,只不过更加完善而已。

根据畜力化实验的结果,按::1组成的一个耕、耙、耧三夫组合,一天就能够完成新周制一顷面积土地的全套耕种作业。

  陈相一心想要在伊阙实行的大田制也是由此而来,将田地划分为边长一百周米的方块,正好就是一个畜力小组一天的工作量。

  若要不误农时,按最佳的一个月的春耕时间计算,一个三夫组合将可完成三十倾地的耕种。再以十到二十个这样的组合组成一个生产小组,其最大耕种面积将达到三百至六百倾。

  这个面积大大超出了原来一个互助会社的耕种范围,收获自然也更加可观。

  即使按保守的产量计算,一年两季,稻麦轮作,一顷地的粮食总产量也可达到三千周斤。

  一个生产小组的产量将可达到九十万至一百八十万周斤,而平均到每一个农夫,其产出便有接近两万周斤。

  以目前洛邑每周斤十文计算,职业化农夫创造的价值便达到了二十万文。当然,这些收益不可能全部分配给农夫,将生产工具全部包揽的国府也比原来要占据更多的份额。

  可总得来说,即使按保守的计算,一个职业化农夫的收入也应该能够达到年薪十万,成为洛邑的“白领”阶层。

  在现有的物价水平之下,靠这份收入已经足以让全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除了粮食生产小组,还将会有专门的桑麻、蔬菜、草药、果木等经济作物生产小组,其产出价值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差距并不会太大。

  更重要的是,目前控制在周室手里的全部冲积平原加起来,也不到一千平方周里,即使全部开发成良田,所需要的职业化农夫也不超过两万。

  洛邑目前近三十万人,十四到五十岁的男性青壮足足超过七万人。若把妇女也计算在内,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朱樉要发展其他行业将拥有超过十万的可支配劳动力!

  农业不再是占据人口最多的行业,充分解放出来的大量人口将足以支撑起洛邑进行全方位发展。

  当然,这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达成的了。别的不说,要全面铺开畜力化,即使赵圣把“尾款”也付清,马匹的缺口仍然很大。

  洛邑能不能将这数以万计的马匹养好,又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