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236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不要说大明了,夏商周秦汉唐宋,你想恢复哪个朝代都行,给你地方自己带人建设去,前提是有人自愿跟着去。

  “总督真的同意我去渼州?”

  董贤有些惊喜,人谁没点私心?听朱樉的意思是允许在海外称王的。

  虽然自己这辈子不太可能,但不是还有子孙吗?有一块自己家族能说了算的地方,这简直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了!

  “当然同意,渼州、西洲任你选,巴拿马除外,其他地方想去哪里我都支持你,说不定到时我还入你一股呢?”

  渼州先遣舰队在旅顺休整了十天,十二月初一,丁芫带着舰队向长崎出发了。

  十二月初三,一条消息从北直隶传到了金州,登莱巡抚孙元化属下李久成、孔德率部在北直隶和山栋交界处的吴桥造反了。

  得到消息的朱樉立即派飞剪船去追丁芫,并且命令辽东军团的三个团在旅顺集结待命。

  才到济州岛的丁芫被一头雾水的和卫队一起,坐着飞剪船又回了旅顺。

  这次还是在小会议室里,但马康就没有参与谈话,三人只交谈了不到一个小时,马康就看到丁芫红着眼睛和朱樉、董贤一起走了出来。

  十二月十四,登莱招远县向巡抚衙门急报,一支打扮怪异的兵马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出现,在招远县的辖地过境向西南莱州方向去了。

  董贤和丁芫就在这支兵马之中,本来从旅顺到山栋半岛一天就够了,可如今海岸封冻,除了近八千官兵,还有大批的马匹需要运送上岸,这就足足耗费了近十天时间。

  为了不惊扰登莱方面,登录的地点选在了王徐寨前所,通过关系,这里的卫所军将早就换成了联盟自己的官兵。

  完成登录集结后,董贤只让部队休息了一天,然后全军轻装就向青州奔袭而去。

  说起来这个时空大明到现在为止的历史走向,因为朱樉的出现已经大半偏离了原时空的历史。

  因此朱樉也就没有想起孔德叛变以至于投降建奴的事情,现在尚可喜都已经做了夏国军的团长。

  和原时空历史不同,这里毛文龙的死东江也没有发生大的动荡,逃向山栋的兵马和辽东人也比原时空少了许多。

  但不想有些事情还是沿着历史的惯性在发生,即使是被逼迫的,黄台吉也还是带着八旗兵马去攻打大凌河城了。

  而因为大明也确实抽调不出兵马去支援大凌河,孔德和李久成部照例还是被抽调支援去了。

  虽然因为朱樉的出现,从辽东流落到山栋的人数大大减少了,但这些辽东逃民在地少人多的山栋依旧还是没什么活路。

  没有活路的辽东逃民还是只好在山栋沿海各处要么靠偷抢为生,要么干脆就占山为王,或者加入了山栋的绺子四处抢掠。

  这样的辽东逃民自然被山栋官民十分痛恨,投奔孙元华的孔德部要不是孙元化庇护,说不定早就反了。

  从东江逃来山栋的孔德、李久成自然知道自己的兵马不是建奴的对手,因此对于北上支援大凌河城自然万分不愿。

  本来还想着拖拖拉拉的,要么等大凌河城被建奴攻占了,要么等建奴撤军。

  可大明的客兵体制却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在登莱、山栋境内还好,虽然登莱被划拨成和山栋同级的军镇,可毕竟系出同源。

  即使孔、李二人带领的辽东兵马很不讨人喜欢,但沿途府县也将就着供应了军粮。

  可吴桥隶属北直隶管辖,本就不缴纳税赋的地方根本没多少存粮,加上看不上山栋兵马不说,一打听这是前东江镇的辽东兵马,顿时就更不待见了。

  袁崇焕最大的罪名就是伙同辽镇兵马私下和建奴议款,以至于纵容建奴兵马入寇京畿。

  北直隶的官民无不对他恨之入骨,东江虽然独成一镇,可谁都知道他们是归袁督师管着的。

  对上这样曾经害了北直隶的辽东兵马,地方官府耍起了无赖,找各种借口就是不供应军粮。

  本来被派去支援大凌河城就一肚子不乐意,在北直隶又被断了粮饷,孔德、李久成一商量,往北去是死,抗命回登莱还是死,干脆的就反了。

  山栋青州府城里乱成了一片,除了孔德、李久成的叛军,还有大批的青皮、流民。

  一路从吴桥杀过来,连破了六座县城,青州是第一个被叛军打破的府城。

  辽东人在山栋被欺压的太狠了,当年抱着根木头跳海逃来山栋,就是不想给建奴做奴仆.

第472章 书信往来

  可大明上下都没把这些逃民当做自己人看待,逃民如此,原东江镇的军兵更是如此。

  虽然被孙元化好意收留,可在登莱照例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都比不上在东江。

  孔德在毛文龙被杀之后本就担心被调去辽镇当炮灰,因此才匆匆逃到了登莱。

  原来在东江还有木材和毛皮生意可以补贴粮饷,来到登莱以后,除了朝廷的粮饷这些都断绝了。

  原东江旧将们据说现在都过的不错,这也是孔德越发不忿的原因的之一。

  当初自己惶急着带兵就逃到了登莱,得到董贤镇服东江的消息时他是有心想回去的。

  可没来登州便罢了,来了却是没那么好走的。

  孔德大字不认识几个,倒是和几个前东江旧将,现辽右军将一向交好,彼此间也时常有书信往来。

  不认识字书信就要靠书办、账房来写,平日里除了叙旧、抱怨倒也不好写些别的什么。

  登莱巡抚孙元化说起来其实对来到登州的东江旧将很不错了,特别是辽右可以自己自足之后,有那么两个月在登州的东江旧部甚至吃饱了肚子。

  可朝廷太窘迫了,被辽右省下的粮饷粮立即就被户部征调走了。

  孔德现在后悔极了,不是后悔造反,而是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再东江再等等看?

  和其他不了解东江镇的人不同,现在的辽右镇军将大多都是他的熟人,建奴被董贤的兵马按在耀州不敢动弹,这些事情他比大明的朱樉还有其他人都清楚的多。

  辽右建奴是不敢打了,那就只好下力气打锦州、山海关。

  作为盖州人的孔德自认为无比清楚董贤的意思,和当年的辽东王李成梁一样的,养寇自重。

  手握强军,那些鞑掳想不打都不行,就算朝廷知道有些攻伐根本就是李成梁谋划的,也只能任由他不断积功。

  孔德也不是没有找过人探寻董贤的意思,可回复都是不置可否,这就让他很难受。

  没有董贤首肯,他私下带兵马过去就是叛乱,私带兵马逃来登州已经反叛过一次了,当年也幸好是孙元化初上任,急需人马,这才打点着抹过了反叛的罪名。

  本来这次造反他一开始是不担心的,天下叛乱四起,他麾下兵马造反也是因为没有粮饷。

  兵部催促支援辽东的文报也是下了好几道,孙元化才命令他带着两千兵马入援。

  倒也不是孙元化不想派更多的兵马,但登莱能调集的兵马本就不多,其中大半兵马还归着镇守太监节制。

  孔德原本的打算就是拖,慢慢走上三个月、半年,等到开春建奴也是要耕种的,自然就会撤兵。

  没想到在临邑遇到了李久成,这贼斯鸟带着孙元化给的两万两银子,本是被派往北直隶、讪習买马的。

  可李久成却带着千把人在路上花天酒地的把买马的银子花光了,登州不敢回,这才干脆跟着他一起北上。

  李久成也是东江旧将,比孔德还先到达登莱,衔职还比他高一级,是个参将。

  能被派出来买马,也说明比他孔德还得孙元化的信重。

  况且李久成和儿子李应元在东江时就以悍勇闻名,手下也还带着千余兵马,怎么也是个助力。

  大家都是辽东人,在山栋、登莱又一向被排挤,自家人都不帮衬自家人也说不过去,于是两人在临邑就干脆合兵一处。

  给孙元化送去消息,说是把买来的马匹干脆供应给孔德部,然后一并支援大凌河去了。

  这个主意本来是很妥当的,李久成也不是没有买到马匹,不过数量和两万两应该买到的差距甚大就是。

  大冬天的在北直隶、辽东行军,军马死伤在所难免,如果再谎称和建奴交过战,那军马再死伤一批,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可想归想,孔德出兵的文书是按照他游击一营两千人注明的,也就是说孙元化如果不同意李久成部跟孔德部合兵,沿途府县就只按照两千人马供应粮饷。

  可李久成却怎么也不敢回登州,于是只好沿路抢掠些村寨。

  孔德部原来也是要抢掠的,但好歹山栋的府县还给供给粮秣,下手也就没那么狠辣。

  可等出了山栋,事情就完全变了样子,在吴桥遭遇大雪不说,没有三千人的粮秣就算了,但凭照上两千人的供给都不肯给。

  吴桥虽然是个镇子,可地处山栋、北直隶交界的地方,濒临运河,往南去济南府也很便利,因此很是富庶。

  可这次却遇到了麻烦,吴桥镇的官府不仅不供应粮秣,还把镇子里的街市都给关闭了。

  北直隶人本来就痛恨辽东兵马的,见官府下令闭市,吴桥的店铺全都大门紧闭干脆放了假。

  原本两人手里都还有些银子可以买粮度日,这下就彻底断顿。

  没有粮秣供给,那两部登莱兵马也只好自己想办法,手拿刀枪的大头兵能有什么办法?无非偷抢罢了。

  孔德的一个兵卒就这么偷了前N京吏部侍郎王向春家的一只鸡,不巧还被王家的家仆看见。

  王家可是大明豪族,历代都有子弟在朝廷担任要职,王向春更是东林干将,虽然已经被罢官,但势力却不容小觑。

  家里被个臭辽东兵卒闯入偷窃,这还得了?

  一个王家管事当即就带着两个仆役进了孔德的军营,要求孔游击严惩偷鸡的兵卒。

  孔德没办法啊!王家不是他能惹得起的,在王家管事的极力要求下,偷鸡的兵卒被穿颊游街。

  本来以为事情这样就算抹过去了,孔德也给了偷鸡兵卒二两银子,可兵卒愤恨不过,当夜就潜入王家把告发他的仆役给杀了。

  这下事情就大发了,发现家仆被杀的王家第二天又来了军营,非要孔德把杀人的兵卒也杀了了事。

  担心事情闹大的孔德又照着王家的意思把偷鸡的兵卒给杀了。

  偷鸡这种事情就是告到官府也不过赔偿或者被打几板子的事,兵卒却被箭矢刺穿双颊游街。

  受到这样的侮辱,偷鸡的兵卒愤恨杀人本就不算稀奇,孔德不仅不护持自家麾下,反而被王家牵着鼻子任由兵卒受辱.

第473章 吴桥造反了

  天寒地冻,粮秣断绝,加上这两年在登莱受尽排挤,被别有用心的李久成一鼓噪,孔德部就这么在吴桥造反了。

  崇祯五年(1632)正月初四,羊日,这天也是大明的“国庆日”,皇帝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接受百官朝贺。

  虽说礼法规定春节期间皇帝百官都有十天休沐,可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情。

  初一要举行大朝会,在京或者奉旨入京的官员、宗藩、勋戚全部都要进宫来参拜皇帝,大家互相说些吉利话,然后皇帝给群臣发些“红包”。

  上午接见完臣子,皇帝接着还得祭祀太庙、世庙。

  太庙指的是是历代供奉先皇的灵位,而世庙则是皇帝一系先祖的灵位。

大明到了嘉靖朝又改变了一次世系,因为正德皇帝没有子嗣,嘉靖皇帝是由藩王被选为皇帝。

  这样的世系变更就让嘉靖之后的皇帝正月特别忙碌,只是正月初一就要祭祀三系先祖。

  初二、初三则是接见宗藩和勋戚,也就是忙着招待亲戚、干亲的日子。

  朱元璋是在正月初四建立的大明,虽然礼法上没有什么“国庆日”这样的说法,但初四对于大明来说依然是个极为重要的庆典日。

  收拾停当的皇帝是不可能直接去皇极殿的,他得在中极殿再换一次服饰。

  从寝宫到中极殿穿的皇帝常服,然后在中极殿再换上上朝的礼服,羊日加“国庆”,今天皇帝的礼服也必须是特制的。

  除了在中极殿换衣服,皇帝此时还要阅览文报,相当于在“晨会”前再次确认一下要下讨论、解决那些事情。

  今天皇帝看得就不是题本了,而是大臣、宗藩、勋戚们上的贺表,重臣或者亲近的亲戚们上的贺表皇帝还得在批示一下。

  除了表扬“写得好”,也要简单“商业互吹”几笔。

  要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那么大臣亲戚们就得花心思使劲吹捧一下皇帝。

  可当今的大明和那两样都挨不着边,治理的功劳没法夸,那只好吹捧皇帝本人。

  什么勤勉、节俭、果决、颇有太祖遗风等等夸人的词句、典故那就怎么顺眼怎么写。

  当然几百封贺表皇帝也不会都看,捡几个自己看重的大臣,或者看看那个在N京坐镇的国公的贺表,瞧瞧他们都写了些什么?

  他坐在案几边看贺表,内侍在身后给他梳理头发,大朝会的冠冕很沉,不把头发收拾利索在臣子面前失仪可是会被非议的。

  朱由检很不喜欢大朝会,因为袍服、冠冕会让人不自觉的紧绷身体,穿戴上这些东西想做大点的动作都不行。

  衣袖肩背都被袍服牵扯着,哪怕抬手都要放缓动作,有时朝会生气了想拍个扶手表示愤怒都做不到。

  更别提什么猛烈的转头了,用金银珠玉编制的冠冕头转的快一点都能飞出去,就算没飞出去哪怕歪了也是大大的失仪。

  可不喜欢归不喜欢,和臣子们的朝服一样,这就是礼制,起居穿戴,坐立行走,祖宗们早早就把规矩立好了。

  看着臣子们贺表里的谀词,朱由检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大明在他做皇帝的时候真的失土了。

  国初安南虽然反叛自立,但那不过是蛮荒之地,而辽东即使在万历朝就已经丢失,虽说一向是国土,那也不过是羁縻之地。

  可如今的大明在他手里确实实实在在的丢掉了讪習和杉西的大半,讪習的晋王虽然依旧上了贺表,却在大同闹的不可开交。

  天下已经纷乱成了这样,讪習的宗藩们却在各处向皇帝讨要俸禄和封地。

  “皇爷爷,山栋六百里急报。”

  心里正想着要不要趁着今日大朝再跟臣子们合意一下今年要怎么做?一个内侍高呼着就从大殿外面飞奔了进来。

  山栋?年前山栋不是上题本说孔德和李久成叛军突然就失了踪迹吗,这又出什么事情了?

  朱由检的伴当王承恩得了眼色,快步走到跪在地上高举着题本的内侍跟前,伸手把文书拿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