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140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两百旗在八旗中拥有的牛录最多,出兵的数量自然也是最多,看到这样的局面代善和莽古尔泰也不好坚决反对伐明的意图,只说他们不赞同,但到底怎么做请大汗裁决。

  黄台吉连同岳托、济尔哈朗的一番表演就是为了逼迫两大贝勒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放弃四大贝勒贝勒议事制度。

  在得罪黄台吉以及众小贝勒还是继续坚持反对伐明的问题上,两大贝勒最终还是妥协了,请大汗裁决,那自然就是认同了黄台吉的决定。

  这天晚上,后金中军大营一直灯火通明,一直等到深夜,黄台吉在得到两大贝勒请大汗裁决的消息的后当即下令立即拔营。

  二十四日,后金行军到老哈河时,黄台吉的命令岳托、济尔哈朗率右翼四旗几古蒙右翼诸贝勒于二十六日夜进攻大安口。

  命阿巴泰、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几古蒙左翼诸贝勒带兵从龙井关攻入,而他自己则于代善、莽古尔泰率大军向洪山口进发。

  从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起,后金三路大军先后攻破蓟镇驻防的三处长城外墙隘口,然后从喜峰口突入大明北直隶境内。

  长城的某些区域因为不利于防守,因此象城池的瓮城一样修建了两道城墙,象喜峰口就是如此,它的外围还有一道墙,只有攻破了大安口,洪山口才能接近喜峰口。

  但往往大安口、洪山口一破,基本也意味着喜峰口无险可守,被破就是早晚的事。

  喜峰口一破,通过北直隶的障碍就被完全拔出,后金三路大军只用了两天就逼近了遵化城。

  十月二十六日后金破口从蓟州镇的防区进入京畿,各处的急报如雪片一般飞向了京师和山海关。

  十月二十八日,在宁远的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收到了后金从蓟镇破口攻入京畿的消息,不由心胆俱裂,当即派人命令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兵前去阻拦迟滞后金大军。

  要知道袁崇焕身上官职可是蓟辽督师,蓟镇、辽镇皆是他负责的防区。

  要说袁崇焕是此时大明第一良帅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自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手上崛起以来,能够屡败女真人的就只有他一个。

  努尔哈赤两次攻打宁远失败,黄台吉两次攻打锦州失败,女真人的败仗几乎都是袁崇焕造成的。

  要说大明境内最了解后金的应该有两人,一人是声名赫赫的孙承宗,一个就是袁崇焕.

第204章 背后的真相

  孙承宗是天启皇帝的老师,也曾做过蓟辽督师,被九千岁排挤罢官回了陕东老家。

  而袁崇焕的身份也不简单,当朝首辅韩爌是他的座师,韩爌在天启年间被九千岁排挤告老后,又被崇祯皇帝给请了回来,他可是东林巨擘。

  这两位在辽东做的事情几乎一样,修筑坚城,全力防御,绝不主动出击,两人因此也被天下诟病颇多。

  袁崇焕在平台召对曾经说“五年平辽”,世人多批评他妄言欺君,靠说大话赢得了年轻皇帝的欢心,可没几个人真正去了解他“妄言”背后的真相。

  孙督师和袁督师心里都苦,天下都道煌煌大明拥兵百万,为何被个偏远蛮夷部落屡次杀的大败。

  辽东的历任主官里有主张进攻的,有主张防守的,可攻守之间却全无定向,凡是主张进攻的全部都大败而归,但如何攻守却没有个定论。

  自当年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定略主守,但又和主攻的辽东巡抚王化贞意见不合,被逼着在广宁惨败,最后落得个传首九边的下场。

  自此以后大明再也没人提起主动进攻建奴的事情。

  王化贞也因为广宁惨败而去职,接替的孙承宗被任命为了蓟辽督师。

  孙督师和袁督师在经过详细的了解后都认可了熊廷弼的战略,因为他们深知,此时大明兵马几乎没有能力和建奴野地浪战,唯一的策略就是筑城稳守。

  袁崇焕向皇帝表态“五年平辽”有冒险的成分,但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此时距离他提出“五年平辽”的策略时不过刚刚过去一年多点。

  实际上这时候平辽已经看到了一丝曙光,大明北方严寒大旱,流贼四起,但是比山陕还要北的辽东能好得了多少吗?

  后金现在一样逃民无数,盗贼四起,有些原来归顺后金的古蒙部落又反叛逃回了古蒙,有些投降的明官也逃回了回来。

  加之黄台吉继承汗位以来还没有建立足够的威望,后金内部已经有了不稳的迹象。

  比如阿济格三兄弟深恨黄台吉逼死了他们的母亲大妃阿巴亥,比如代善、莽古尔泰、阿敏并不服气黄台吉登上了大位。

  比如这五旗实力加起来要远超黄台吉父子掌握的两黄旗,后金动荡,原来被他们征服的海西女真余党也在蠢蠢欲动,眼见后金就有崩塌的塌趋势。

  主动进攻后金不是对手,但后金要是自己乱开了呢?

  就在后金岌岌可危的时候,黄台吉却带着八旗兵马从蓟镇破口了!袁督师心里苦啊,辽镇自李成梁之后不断遭受打击,到萨尔浒之战时李家势力在辽东彻底断绝。

  随后就是辽镇进入了后李家时代,一批当年被李家压制的军官们走上了辽镇的舞台。

  比如祖大寿、赵率教,这些将领都是在李家衰败以后起来的将领,根基不深,不依附辽东巡抚、督师很难冒头。

  但蓟镇不同,虽然古蒙鞑子在边墙打扰不断,但始终是小股人马犯边,对蓟镇考验不大。

  没有经受过巨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驻守此地的军将多为大明将门世家出身。

  新贵们需要和文官密切关系,但这些世家出身的军将就不见得了,不是他们后台一系的文官想要他们听令就没那么容易。

  袁崇焕虽然贵为蓟辽督师,但蓟镇文武他却不大指挥的动,再比如东江镇的毛文龙。

  要知道蓟辽督师可不只管着蓟镇、辽镇,还节制登莱、天津,而东江镇又归登莱节制。

  毛文龙早年靠着辽东巡抚王化贞发迹,后来又靠上了九千岁,加上祖籍浙江,天然的浙党附庸。

  天启朝东林被阉党打压的时候,毛文龙混的风生水起,而今阉党衰败,东林起复,浙党也被压制了下来。

  和蓟镇那些世代将门不同,毛文龙瞬时就没了靠山,没有靠山就该小心做人,但毛文龙嚣张惯了,除了要粮饷,他对袁督师的命令一向都不怎么理睬。

  后金的内部风雨飘摇,正是需要加把火的时候,蓟镇和辽镇不接壤,加上这些将门世家袁督师也惹不起,可毛文龙一个失了依仗的总兵官还这么嚣张,这个袁督师就忍不了。

  于是今年五月底,袁督师把毛文龙从皮岛骗了出来,拿出崇祯御赐的尚方宝剑就把毛大帅给咔嚓了。

  虽然毛文龙被杀引起天下哗然,可袁督师的座师韩爌此时已是首辅,加上崇祯皇帝还陶醉在“五年平辽”的承诺之中,这事就被压了下来。

  可就在这样的大好时机下,黄台吉却抬手就给袁督师的腚眼来了一刀,宁锦我们打不动,但蓟镇就是个渣渣!

  要说此时的大明,敢于堂堂正正和建奴打野战的将领不超过五人,其中有三人在袁督师麾下,赵率教、满桂、祖大寿。

  为了给蓟镇掺沙子,赵率教刚刚被任命为蓟镇总兵,这时候蓟镇的军将都靠不住,只有靠赵率教为自己续命。

  赵率教是靠着孙承宗孙督师的赏识起家的,但发迹于袁督师麾下,历次宁锦战役他都奋勇拼杀。

  满桂号称此时的大明第一勇将,而赵率教则被称作“中兴良将”,恩主有难,赵总兵没有二话,点齐四千精兵就往遵化去了。

  赵率教的兵马驻节永平府,北上支援遵化要经过三屯营,大明奇葩的军事制度发挥作用了。

  三屯营地处要害,东北是喜峰口,西面是遵化城,东南则是迁安、永平,这么重要的地方,明廷在三屯营设置了总兵一员。

  赵率教带领的部队要去遵化必经三屯营,但蓟镇总兵对驻扎在蓟镇三屯营的总兵朱国颜并没有管辖权。

  四千兵马是疾驰援助遵化的,和带着辅兵慢慢走的明军不同,,赵率教的兵马三天走了三百五十里。

  按理应该在三屯营休整一下,顺便停下来看看后金兵马的动向,但三屯营总兵朱国颜不允许蓟镇总兵赵率教入城休整!

  三屯营距离遵化不足百里,见三屯营总兵朱国颜不许入城,他决定继续带兵猛扑遵化.

第205章 不予理会

  无奈啊,赵率教此时的功名几乎都在袁督师身上,袁督师显赫他也会跟着发达,要是阻止不了建奴的入寇,那么搞不好一切都要重新来过。

  拼命想要援助遵化的赵总兵在遵化城外遭遇了阿济格所部正白旗兵马的埋伏。

  赵率教当场中箭身亡,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主将阵亡和失败几乎是划等号的,袁督师第一次重兵救援就以赵率教的牺牲而告以段落。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三,八旗兵马在黄台吉的指挥下一战攻破遵化,蓟镇巡抚王元雅在衙门上吊殉国,至此,通往大明京师道路上再无险阻。

  攻克遵化后,黄台吉命参将英俄尔岱,游击李思忠,文馆范文程统领备御、兵八百留守遵化,他亲统大军向大明京师进发。

  明廷上下都没有人想到后金兵马会从蓟镇破口,并且这么轻易就攻克遵化,遵化距离京师不过四百里,君臣们顿时慌做了一团。

  崇祯皇帝在和大臣们商议之后,宣布京师戒严,并向全国发出急报,征调各地兵马前来京师勤王。

  同时命“各路援兵,俱听督师袁崇焕调度”,此时袁崇焕其实当上了大明来京兵马的“总司令”。

  得到后金入侵的消息,袁督师就从宁远疾驰回到了山海关,连忙调集麾下各部兵马严守城池,并亲自带领蓟辽军兵驰援京师。

  十一月十五,袁崇焕领兵到达河西务(今天津武清)时,驻防下来和部下们讨论救援京师的策略。

  而此时黄台吉率领的八旗兵马一路势如破竹,下蓟州、越三河(今廊坊一带),略顺义,破通州,突进至京师郊外二十里处之牧马场。

  大明宣府总兵侯世禄、大同总兵满桂屯兵德胜门,以抗拒后金兵马,但侯世禄的却带着宣府兵马躲在营寨里不敢出战,满桂只好独自带着大同兵马迎敌。

  满桂出战时,京师城墙上的兵士发射火炮助战,但石弹却落在了大同兵马的阵中,伤了不少兵卒,满桂也受了些轻伤,不得以只好休战。

  袁崇焕担心后金军攻破京师想要领兵赶紧救援,但副将周文郁却建议就地驻防,理由也说的很明白。

  北

  直隶总共驻扎有七十二卫,京师还有十万京营,加上大同、宣府的兵马,总数超过三十万,而且京师贵为天下第一雄城,城墙既高且厚,后金兵马决计不能轻易攻克。

  在河西务驻扎不仅可惜直接从天津获得补给,而且也可以根据后金兵马的动向在侧后攻击。

  要说周副将的建议其实非常的稳妥,因为即使这次破口极为顺利,黄台吉也没有生出一战攻破大明京师的想法,因此他绝不肯用兵攻城。

  可袁督师却不敢这么想,建奴从他防备的蓟镇破口已经是天大的罪过了,现在后金兵马已经逼近京师城下,他还带领兵马在河西务看着,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袁督师在政治上还是幼稚了些,他不知道此时的京师已经流言四起,连市井都在传闻是他故意放后金兵马进的蓟镇。

  被敌军直逼京师城下的罪过实在是太大,整个蓟镇防务形同虚设,这里面固然有督师袁崇焕的责任。

  但不论遵化、蓟州还是其他京畿州府,大多都是明军自行开门投降,这就不仅仅是布防不利的问题了。

  这样的大罪过等后金兵马退走之后一定是要被清算的,天下间都知道袁督师“五年平辽”的口号,而天下人也都在嗤笑他的痴心妄想。

  平辽平了一年多反而被后金打到京师来了,“平辽”没成果,一品大将反而被他擅自杀了一个。

  这时候的阉党余孽和浙党们跳了出来,天启年间整个大明北方的防务可是九千岁一党布置的,要深究起来还不知道要挖出多少人来?

  天启年至今的钱粮大半都丢进了辽东那个大窟窿里,但九千岁还在的时候,后金兵马缩在辽东不得寸进,可也没敢说什么“平辽”的事情。

  你袁督师上来就喊“五年平辽”,感情前面的重臣、大将们都是吃干饭的酒囊饭袋,可“酒囊饭袋”没也并没有让后金兵马继续侵入大明一分,你袁督师在位一年多就让建奴打了京师城下。

  这样的黑锅,除了袁督师其他人也背不起。

  于是流言就先从兵部传了出来,什么“欺君、资敌、私下议和、引敌入京畿”等等言论先在朝堂,后来又流向了民间。

  这些流言还伴随着一个事实,让官员和百姓越发相信袁督师大有问题,除了赵率教,袁督师亲领的兵马再没有和建奴遭遇过一次,而他也没有主动发起过任何一次进攻。

  可怜的袁督师对这一切虽然有所耳闻,但还是亲自带了九千精兵到了京师城下。

  此时后金大军在牧马场虎视眈眈,京师东北府县几乎全部陷落,到达京师的袁崇焕屡次被召进宫问计。

  袁督师心里也苦啊,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兵马不堪一战,大同总兵满桂又受了伤,身边可以信任的军将只有祖大寿一个,况且他也认为在城外野战明军绝不是后金的对手。

  于是督师大人又一次犯了混,一再向崇祯皇帝建议让他带兵马入城,坐等后金大军攻城。

  要说他这个策略是对路的,这时候在城外和后金厮杀不过是送菜,虽然也能给后金造成杀伤,但大明的损失更大。

  可是袁督师不在意非议,年轻的崇祯皇帝面子却挂不住了,他本就立志中兴大明,对袁崇焕解决辽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信任,可后金这一耳光实在打的太狠。

  大明虽然也被古蒙鞑子曾近打到过京师,可在皇帝都被俘虏的情况,于谦硬是组织兵马又把鞑子给挡了回去。

  现在敌人又一次打进了家里来,但他所信任并大力支持的袁督师不但不主动去把敌人赶出去,反而要求躲进京师任由建奴肆虐京畿。

  但最最关键的还是除了辽东事务,皇帝三次对袁崇焕的建议不予理会.

第206章 改变了策略

  崇祯元年,皇帝下令裁撤蓟镇冗兵以节省军费,袁督师赶紧写信劝阻,结果皇帝不予理会,裁军时又不注意后勤保障,只管裁汰,不管安置,结果造成蓟镇发生了两次兵变。

  然后皇帝又下令撤销对喀喇沁古蒙的抚赏,喀喇沁各部一向都靠抚赏的三四十万两银子购买粮食,安抚部民,也为此不主动大规模侵犯大明,靠着抚赏,喀喇沁古蒙和大明也算盟友。

  得到这个消息的袁督师还曾经回了京师一趟,劝说皇帝不要取消抚赏,结果还是被皇帝无视。

  今年九月,后金集结兵马的时候袁督师就给蓟州和朝廷发了警示,请求朝廷向蓟州增兵,要求蓟州巡抚做好防备工作,但再次被朝廷和蓟州巡抚无视。

  十月黄台吉出发时,得到消息的袁督师还曾派了四千精兵赶到遵化,要求进城参与防务,但被蓟州巡抚王元雅拒绝,退回了援兵。

  此时王元雅已经挂在蓟州衙门自行了断,也有消息被证实,这次后金破口,其实就是被喀喇沁古蒙引导到了大安口的,而蓟镇坐拥十万兵马,但各城几乎都是明军自行开城投降了。

  桩桩件件,似乎都证明袁督师是对的,皇帝做错了决断,但皇帝怎么能错呢?既然皇帝没有错,那错的一定是其他人。

  加上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兵部尚书梁廷栋一再上书弹劾袁崇焕的消极抵抗策略。

  崇祯二年十二月一日,皇帝以“议饷”的名义再一次把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召进了宫里。

  这次年轻的皇帝当着百官的面质问袁崇焕为何擅杀毛文龙,以及为何逗留京师不去和后金作战两件事。

  这事私下召对的时候可以跟皇帝解释,可在朝堂百官面前袁崇焕难道能说毛文龙只会骗朝廷的粮饷,其实从来不敢大规模袭扰后金?

  又怎么敢说大明现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出去和后金野战就是送菜?于是只好沉默。

  对于京畿被掠这事,崇祯皇帝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大明富有天下,黎民兆万,死伤些百姓根本不算事。

  但被人给堵在家门口,自己亲信的重臣大将连出都不敢出去,这就让他难堪了,况且现在看来,当初袁崇焕的建议都是对的。

  可现在要是允许袁崇焕进城,那就说明皇帝和大臣们前两年关于蓟镇和喀喇沁的策略全部都是错的,年轻的皇帝可拉不下这个脸。

  即使皇帝当堂质问,也不是一定就要处置袁崇焕。

  毕竟敌军就在城外,你袁督师随便找几个借口胡扯一番然后带着兵马出去打一打,打不过了再来说守城,那皇帝多少还有台阶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