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374章

作者:御炎

有人觉得他迂腐,有人觉得他软弱,有人觉得他喜欢和稀泥,不管事,但是当他要离开青州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拥有刘虞这样一位长官,对他们来说或许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于是民众偕老扶幼相送刘虞,临淄驻军也在太史慈、管亥等人的带领下送别刘虞,人人流泪相送,随着刘虞的车架一路走一路送,走了五六里路还是不愿意离开。

但刘虞最后还是走了,眼含热泪,带着强烈的满足感离开了青州,奔赴他所渴望的前程。

他觉得他值了,能在青州留下那么好的名声,有那么多人感恩于他,铭记于他,他很满足。

相对于刘虞来说,董卓的快乐丝毫不少。

他知道大鸿胪只是一个礼官职位,搞一些有的没的面子工程,和他之前所担任的武职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完全不需要去打仗。

所以,他的女婿牛辅和部下郭汜、李傕、华雄等人都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董卓为什么那么高兴。

“你们以为大鸿胪不是什么很重要的职位?那你们知不知道想要出任三公职位,就需要曾经担任过九卿之职?只有担任过九卿之职,再担任过地方郡守、刺史,如此,等到资历足够、威望足够,才能被推举为三公!”

董卓这一解释,部下们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么回事?

“丈人,这样说起来的话,刘玄德想要您回去出任九卿之职,难道是在为您运作三公之职?”

“办理公务的时候称职务,私下里是私下里的事情。”

董卓一脸庄重的看着牛辅:“作为朝廷命官,这都不懂?你也不是什么年轻人了,这种小事还要我提点你?”

牛辅眨了眨眼睛,立刻会意。

“属下知晓,还请大鸿胪恕罪!”

“哈哈哈哈哈哈哈!”

董卓快活地笑了起来,脸上满意得意之色。

“刘玄德还是个厚道人啊,讲信誉,说到做到,说为我运作,就为我运作,这是个可靠的人,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我也算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不过能回去,还是多亏了刘玄德的运作,多准备一些礼品,等回到雒阳之后,去感谢一下刘玄德。”

“唯!”

牛辅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

到此时此刻为止,整个限奴令已经在大汉绝大部分地区推行了,接下来,只有江南二州——荆州和扬州了。

至于那个现在还不能算是交州的交趾……对大汉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影响,不说太大吧,至少也能算是个零。

所以只要搞定了荆扬二州,交趾自然不算什么。

当前来看,荆扬二州是刘备的影响力最薄弱的两个州,一条长江横贯东西,滔滔江水确实拦住了很多东西。

刘备执政之前,东汉帝国政府对江南地区的影响力和经营水平就远远不如西汉时期。

当然了,这也和此时此刻江南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

大片大片的沼泽、原始丛林和丘陵严重影响了开发,且汉帝国本身掌握的人口也相当有限,北方的开发尚且不充足,又谈何交通状况更加困难的江南呢?

就算是今时今日的刘备也认为,自己能够把北方掌控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荆州和扬州,他还真是有点鞭长莫及的无力感。

就算是北方大草原,他也可以利用战马之类的牲畜纵横驰骋,而南方到处都是纵横的水网和密布的沼泽,气候变化之前,南方的整体气候对于大规模开发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考验。

想要开发,只一个排水工程就要耗费三五年的时间,想要等到粮食产出,又至少需要三年,也就是说如果要开发江南,至少也需要承担开发队伍六年的食物消耗,然后才能得到收益。

这在过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资金回笼速度太慢,放在现代都很少有人能够承担六年的连续支出、期待着六年之后的未定回报。

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组织相当大量的人口和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个人自发的力量对于江南的开发来说,还是太难了。

这个时代,北方的交通环境总体来说远远优于南方,且气候方面也比江南要更加适合人类生活,所以北方的开发先于南方是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他的经济三板斧同样影响到了荆州和扬州,但是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刘备从未对江南施加过什么影响力。

而且他也认为自己的军队不能贸然南下,否则很有可能重蹈曹操的覆辙,因为水土不服而导致大规模的疫病伤亡,那对于他千辛万苦打造起来的军队而言实在是影响太大了。

所以刘备认为,如果想要经营江南,还是要采取之前循序渐进的手段。

逐渐掌控一个两个三个江南地区或者靠近江南地区的郡国,在当地招募熟悉江南气候和水文环境的士兵,重新组建军队。

不仅要习惯当地的气候饮食,还要熟识水性,更要会操船。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江南训练属于朝廷的水师,以强大的舟船部队对江南进行强有力的威慑,如此,方能实现他的目标。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同时,也是政治最强的后盾,军事上办不到的事情,政治手段一样办不到。

而对于经营江南军事的事情,刘备还真不是没有办法。

他有一支军队勉强算是熟悉当地的气候。

賨人。

賨人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山野之中,当地闷热潮湿,整体环境和荆州扬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类似,处在同一个纬度上。

且賨人不仅熟悉水,也熟悉山林,擅长山地作战,在加入刘备的军队之前,就是山地战的好手。

相比于在南方,賨人在加入刘备的军队并且被大规模调动往北方之后,反而有一些不适应。

前几年,每到冬季寒冷的时候,军队里賨人的患病率都会大规模上升,经常有感冒咳嗽发烧的,需要军医团队的全面介入才能压制住患病率。

这几年才稍微好了一些。

看起来,相对于北方,賨人还是更加习惯于南方的生活与作战,把他们用在北方,虽然一样能打,但是发挥不出他们的作用。

同样的,生活在川蜀之地的川蜀汉人士兵也是可以放在南方作战的好手。

刘备意识到这个关键点之后,就打起了江南的主意,认为可以适当的把賨人安排在江南郡国,使之成为朝廷势力在江南的先锋军。

目前整体来看,整个扬州和荆州都没有刘备亲自安排的亲信出任郡守,现任扬州刺史桂褒和现任荆州刺史王睿都不是刘备的亲信,也和刘备没什么太多的关系。

两州的郡太守们倒是有几个和刘备有关系。

第六百八十二章 许褚和典韦

之前对付袁术的时候,有南阳太守羊续等人和刘备联手讨伐袁术。

当时南阳郡太守羊续、庐江郡守陆康和九江郡守荆修都和刘备有过不错的关系,刘备对他们的感觉也不错,打算重用他们。

于是之后没多久,羊续被就被刘备调任到雒阳出任太常的职位,可惜没过多久,羊续就染病,去世了。

刘备对此感到非常惋惜,就以太常的礼仪给他筹备了后事,把他的尸体送回了他的家乡。

九江郡守荆修也差不多,在刘备想要调任他前往雒阳之前,患了重病,没治好,病死了,愣是没有等到飞黄腾达的时候。

唯有陆康苟住了,被任命为兖州刺史,以江东人的身份到中原核心区域做官,还是刺史这种重要的职位,实现了政治生涯里的跨越式发展。

而目前,南阳郡守、九江郡守和庐江郡守这三个职位都是空缺的。

之前朝廷忙于限奴令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能够担任这三个职位,到了现在,这三个职位却成为了刘备针对江南的突破点。

于是刘备在自己的人才库里面找了一圈,找到了三个合适的人。

建安四年的六月底,刘备在雒阳上表推荐大将军掾王商出任九江郡守,推荐大将军掾秦宓出任庐江郡守,推荐大将军掾张既出任南阳郡守。

王商和秦宓都是在刘备最早入蜀的时候跟随刘备的资格比较老的部下,这些年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为他鞍前马后处理事务,积攒了丰富的处理事务的经验,且任劳任怨,刘备对此非常满意。

于是九江郡守和庐江郡守的职位,刘备就打算托付给这两人。

另一边,南阳郡是大汉帝乡,地位特殊,非常重要,刘备选来选去,从自己的大将军掾群体中选择了能力很强、性格坚韧、允文允武的张既出任了这个职位。

张既是在益州之后第三批次加入刘备团队的部下,论资格不算很老,论功劳不算很大,不过根据刘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可以确定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且性格坚韧,有极强的抗压能力。

南阳郡有很多地主豪强,和雒阳的关系非常微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能算是反动力量的大本营之一。

作为一个荆州所属的郡,其整体人口经济实力毫无疑问是荆州第一,第二第三加起来都不如它。

刘备需要一个性格坚韧、能扛住压力的人去南阳郡担当郡守之职,为他把控住南阳郡的基本局势,否则南阳郡的限奴令根本谈不上执行。

与此同时,刘备还安排了甘宁、阎行和史涣三名担当校尉军职的优秀部将分别出任南阳郡丞、庐江郡丞和九江郡丞。

三名校尉各自率领一个营的蜀人营兵进驻当地,给三名郡守带去底气。

与此同时,他们还有特殊的使命。

任命下达之后,刘备召集六人开会,告诉他们这一次去赴任的核心因素,是要成为刘备踏足江南地区势力范围的先锋军,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才会给他们配备足够的军兵。

三名新任郡守的任务是把持住基本的行政权,并且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后勤支撑,帮助军队在那边站稳脚跟,然后招募当地新兵,各自再训练一个营的本地军兵。

本地军兵的要求就是要熟悉水性,且能够操船,成为舟船部队,为刘备军中的水军建设提供帮助。

发展至今,刘备的军队里只有步军和骑兵还有其他的技术兵种,水军至今为止还没有建设过,这是让刘备感到有些不合适的地方。

对此,张既似乎心有所感。

“君侯,您的意思是不是让我们开始建设水师?您是不是认为朝廷还要在江南有一战?”

刘备满意地看着张既,笑着点了点头。

“德容所言,正是我所想,江南二州是朝廷势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我此前经营所没有经营到的地方,更是此番限奴令执行的最大问题之所在,如果没有先期准备,荆扬二州的限奴令执行估计就是走个过场,应付应付朝廷。

偏偏对待江南,我没有什么底气,如果江南闹造反,我让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军队贸然进入南方,恐怕水土不服病死的人会比战死的人要多得多,那不是我能接受的结果。

所以我需要你们为我打个前哨战,我安排军中的賨人和蜀中汉人跟随你们南下,他们习惯闷热潮湿的气候,以他们为基础,招募新兵,训练水师,当朝廷在江南有了一定的可用之兵,才能推动限奴令。”

听到刘备的规划如此有章法,张既等人都非常佩服刘备的考虑周全、思虑深远。

他们纷纷应下了刘备交付的任务,表示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刘备执行好这些任务,绝不让刘备失望。

他们离开的时候,刘备也不忘握住他们的手,一个接一个的嘱咐,军队要注重水土不服,他们也需要,所以他们一定要注意,千万要遵守军队里的卫生条例。

不能喝生水,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必须要喝煮开的水,还要吃煮熟的食物,夏季还要多使用艾草,一定要记得多使用艾草熏蚊虫,不要把蚊虫叮咬看作小事之类的。

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出自刘备的嘱托就是会让部下们感到心中温暖,感到给刘备办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感觉到刘备正在惦记着他们,那种真情实感让他们颇为在意。

这件事情吩咐下去之后,没几日,张既等人就启程南下了,随行的还有三个营的蜀人士兵,他们将伴随着一起南下,成为刘备的势力进入南方的先锋军,他们将在当地深耕,争取扎根。

话虽如此,但是无论是南阳郡还是九江郡、庐江郡,都不算是正儿八经的江南,庐江郡和九江郡能算是淮南,广义上算是南方,但是距离真正的江南,还隔着一条大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政治势力的进入需要慢慢的来,对于没有政治基础的地方,急躁冒进要不得。

好就好在这三个郡也能训练水师就是了。

他们离开之后,刘备也没闲着,一边和满宠一起折腾中书台的成立和一些安排事务,一边则是亲自为自己的亲卫部队的建立做一些工作。

之前,在部下们的建议下,刘备决定要为自己建立一支亲卫部队,为此,他派人去辟召了许褚和典韦。

这一次运气还不错,这两人都被他辟召到了。

典韦当时正在兖州的军队里充当一个基层军官,得知大将军刘备要辟召自己,惊得目瞪口呆,他的同僚、战友们也是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个傻大个儿到底是怎么入了大将军刘备的眼。

但是这不妨碍典韦哼哧哼哧狂奔着跑来雒阳。

许褚也差不多,他当时没有入仕,家里只是谯县当地的一个颇具规模的地方豪强,在当地有些势力和影响力,放到更大的区域来看,则不尽然。

值得一提的是,许褚被辟召的时候,正值限奴令颁布的时候。

许氏家族是一个武德充沛的家族,当时有族人提出要反抗,不想那么简单的就把自家奴隶都给交出去。

但是许褚的辟召令一来,许氏家族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交,全都交出去,大将军看得起我们这些大老粗,我们难道还能给脸不要脸?

奴隶没有必要再要了,只要有大将军的眷顾,许氏宗族还怕没有前途?

于是许氏家族成为全县第一个主动前往官府交割家中奴隶的地方豪强家族。

他们交出了所有朝廷需要的奴隶,还开放家族驻地邀请官府的人来检查,待他们走遍了许氏族地的每一个角落,还给人好吃好喝的安排着,临走了还赠送土特产……

第六百八十三章 虎卫军

建安年之前,刘备的名声很大,但是也没有那么大。

建安年之后,刘备的名声一年比一年大,很快就遍及全大汉、如雷贯耳了。

并且随着他的名气传播,关于他对待属下、尤其是亲信属下很不错的讯息也传播得很广,人人都说如果能被大将军刘备辟召,就是一件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一般人辟召属下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这位大将军辟召属下讲究一个随心所欲,管你什么出身、什么年龄,只要大将军看中了,直接就给你辟召过来。

旁人根本不知道刘备为什么要辟召那些人,问就是做梦梦到了,根本不讲道理。

偏偏这些被他做梦梦到的家伙还一个个的都有点本事,都不是简单货色,哪怕出身寒微、普通,居然也是个人才。

治理政务,行军打仗,每个人都能派上用场,都特酿的有一点应梦贤臣的意思。

于是雒阳城内就传出了刘备善于在梦中相人的东汉都市传说。

甚至还有人调侃,说刘备醒着的时候不太能识人,所以被公孙瓒坑了,但是在梦里面,他一挑一个准。

所以现在很多自认为有点本事的人最渴望的事情莫过于被大将军做梦梦到,然后被辟召,那就立马天下闻名、身价倍增、扭转命运、开辟新时代。

许褚和典韦原本是没什么名气的小人物,一朝被刘备梦到,直接成为当地的话题中心人物,直接上了头版头条,为人所热烈议论。

不过这对于那两人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他们现在只想尽快飞到雒阳去,投入刘大将军温暖的怀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