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84章

作者:御炎

“诸事繁杂,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卢植呵呵笑道:“来来来,我已经备下宴席,你从凉州回来,舟车劳顿,该好好吃一顿。”

“那是必须的!”

刘备笑呵呵的跟着卢植进了府,然后便是一顿胡吃海塞。

该说不说,虽然卢植家里用的盐没有凉州盐那么好,但是食物的精细程度、食物的种类和厨子对厨艺的理解是凉州那边不能比的。

雒阳到底是经济最繁荣的地区,经济越繁荣的地区,就越是讲究吃,凉州的原生态绿色健康饮食比起雒阳城内的精细饮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刘备在凉州的主要食物就是饼子和羊肉,偶尔还能吃到些狗肉或者是马肉,主要都是肉食,蔬果之类的能吃到,但是很少。

土地主要都是用来种植粮食,蔬果这类东西在凉州可算是稀罕品,比肉还贵,一般人根本吃不到,维生素之类的难以补充,所以严重的营养不良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寿命。

不过对于刘备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只要他想,就算外面饿殍遍野,大灾之年,他也能在凉州吃上一顿黄河鲤鱼焙面。

只是他要崇尚节俭,要带头减少官府伙食支出,所以蔬果之类的吃得很少,主要就是饼子和肉食。

刚开始还行,吃得很爽,后面就逐渐吃腻了,越来越想念雒阳那相对精细且种类花样较多的饮食。

饭后,一起散步消食的时候,师徒两个才开始谈论正事。

“郑公要离开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嗯,来这里之前,赶着去见了郑公一面,郑公很是坦然,没什么太多的牵挂,说走便走了。”

“郑公,何其洒脱啊。”

卢植感叹道:“反倒显得我等过于在乎功名利禄,以至于连士人的体面都不要了,郑公这一走,也不知道雒阳士人会如何揣测我等啊。”

“郑公志不在此,请郑公留下,无非是增加郑公的痛苦。”

刘备缓缓道:“您现在已经位列三公,无论如何都担得起这份职责,更是众望所归,郑公的离开,并不会对学派造成大的影响。”

卢植默默点了点头。

“事因吾辈而起,并不是因郑公而起,郑公在雒阳数年,是时候了……”

这样说着,卢植停下脚步,转过头看着刘备,微微笑了。

“老师既然已经处在了第一线,他最优秀的弟子自然没有理由躲在最后,玄德,答应与你那《左氏春秋》的传承,我便与你了。”

刘备站在原地,看着卢植看了好一会儿。

“弟子会竭尽全力,让这份传承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卢植深吸了一口气。

“玄德,你打算在凉州开馆授徒吗?”

“是。”

刘备点头道:“凉州与雒阳朝廷貌合神离已久,但是凉州对于大汉来说意义重大,否则当年孝武皇帝与霍骠骑也不会竭尽全力与匈奴争夺此地,凉州不可失,而雒阳朝廷对凉州的偏见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

弟子苦思良久,若要让凉州真正的不会离开大汉,唯有弟子在凉州开馆授徒,以《左氏春秋》传承给予凉州人通天之路,以弟子之身架起凉州与雒阳朝廷之间的桥梁,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要去改变世界了

听了刘备诉说他的志向,卢植抬头望向空中明月,沉默良久,缓缓一叹。

“玄德,你可能会为此遭到一些攻讦,会有些人就祝你和凉州人来往过密的事情,以此贬低你,甚至会以此为缘由阻止你登上三公之位,这对你来说是巨大的隐患。”

刘备也抬头看向了空中明月。

“明明我们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为什么要人为的分出三六九等呢?如果弟子因为收凉州人为学生而不能做三公,那么这个三公,不做也罢。”

卢植扭头看了看刘备的眼睛。

那是一双毫不动摇没有迷茫的眼睛。

卢植明白了刘备的意志。

而且那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地方远远不如刘备,他这个做老师的,面对弟子的时候,居然生出了这样的感觉。

他唯有一声长叹。

“玄德,你去做你想做的吧,事到如今,为师也没什么好追求的了,三公做过了,出将入相也实现了,能够追求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你且去做吧,趁着为师还能为你庇护一二。”

“老师……”

“再迟一点,不是为师不能庇护你,而是你根本不需要为师来庇护你了,想要庇护你的人,会非常多非常多的,你自己甚至不再需要别人的庇护,你一定能做到。”

“多谢老师成全。”

师徒两人相视一笑,在静谧的庭院中,一同把目光投向了天上的那轮明月。

那是亘古不变的月光,从古至今,从未偏心于任何一人。

如能以这般的月光遍洒世间,相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能露出由衷的笑容。

数日之后,在郑玄和刘宏之间三辞三让的政治游戏落下帷幕之际,卢植在雒阳城自己家的院落中举办了传承典礼。

在古文学派诸多同僚的注视之下,在古之圣贤画像的见证之下,卢植严肃衣冠,正式将《左氏春秋》之传承授予刘备。

刘备获得卢植的传承,获得众人的认可,至此成为真真正正《左氏春秋》的传承之人,涿郡涿县刘氏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大汉顶级高门——阀阅之家。

《左氏春秋》七大传承家族自此扩编完成,往后会不会有,就不太好说了。

七大传承家族之代表人正式在圣贤画像面前焚香祷告,敬天法祖,宣誓将共同维护《左氏春秋》之传承,将学问发扬光大,并以生命捍卫之。

传承仪式结束之后,众人纷纷向刘备表示恭贺,庆祝刘氏成为阀阅高门,庆祝刘备成为大汉顶级士人,并从此拥有开馆授徒的正当权利。

大汉全部的知识——无论是什么知识,从此对刘备和被刘备认可的人全部开放。

上层社会的一切人情往来、利益交换,不管涉及到什么,一般的利益还是最高层次的政治利益,刘备都可以脱离卢植,自己去经营。

他有自己的底牌,自己的筹码,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需要依托卢植来实现,只靠他自己就可以。

他成就了一个生活在东汉的人所能成就的最高等级的伟业,而且还是从一个不可设想的底层位置开始出发的。

十五岁起步读书,二十六岁接下传承成就阀阅之家,十一年的道路,他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围观这一切的古文学派的人们有的羡慕,有的感慨,有的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们可以向刘备学习,还有些已经开始筹划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刘备学习了。

他们纷纷指着刘备告诉他们的孩子——看,这就是天命所归、气运之子,靠近他,围绕着他,期待着他身上的气运能够洒出来一些给到你,让你跟着一起升天。

几乎没有人嫉妒刘备。

有资格嫉妒的人没有必要嫉妒。

没资格嫉妒的人也不敢嫉妒。

可不管是有资格的还是没有资格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可以通过十一年的努力达到刘备的成就,成为经典传承人,带着家族走向阀阅之路,立下百年千年的根基。

他们认为自己办不到,所以面对办到这件事情的刘备,他们唯有羡慕、佩服,还有一丝丝深藏于心中不能宣之于口的畏惧。

刘备面色平静的经历完了这一切,表情无悲无喜。

他所可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也全部达成了,他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他知道,他所追求的改变世界的前提条件,已经都齐全了,他作为一个个体所能在东汉末年达成的最高成就,已经全部达成了。

他做到了三国群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而这一成就,给了他无比重大的自信和勇气。

他再也不会怀疑自己能不能改变世界,他不会怀疑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他就是这个世界的气运之子,这个位面的位面之子。

从现在开始,他就要真正的去改变这个世界了。

仪式已经结束,却没有几个人愿意离去,他们全都围在刘备身边向刘备表示恭贺,言语之中所透露出来的意思,无非是想要确认刘备目前有没有正儿八经收徒的打算。

如果有,他们会把他们自家最看重最疼爱的子弟推荐给刘备,并且愿意为此支付他们所能支付的一切。

需要说明的是,阀阅家族在学术传承上是没有高低之分的。

每个家族在学术层面的地位都是一致的,他们对自家所传承的学术的解释权是不容置疑的,就算是贵为三公的袁隗、卢植,也没有权力去质疑另外一个阀阅家族对经典的解释权。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阀阅家族之间的现实地位还是有所差别的。

有族人占据高位的家族比没有族人占据高位的家族,是要拥有更高的人气和资源,并且营造出规模更大的势力集团。

学术资源是一种资源,并且是获得政治资源、进而获取经济资源的前提条件,但是这只是一个前提条件。

对于想要在政治和经济上有所作为的人来说,他所投靠的家族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没有作为,有没有更加具备优势,则是是普通士人们评价一个阀阅家族的重要指标。

很简单的例子,袁氏四世三公,龙亢桓氏没有四世三公,所以袁氏可以叱诧风云,龙亢桓氏只能在朝中默默无闻,充当背景板。

龙亢桓氏的弟子门生只是“数以百计”,而没有袁氏那种“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体量。

从现实角度来说,阀阅家族的官运是否亨通,也是世间人对该家族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并不是说得到经典传承之后就万事大吉了。

需知这个社会不单单是学术驱动的,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共同驱动的,仅仅只是掌握了排列位次最高的学术,并不能主宰一切。

但是很不巧的是,刘备不单单掌握了学术,还掌握了至关重要的——政治权力。

凉州牧,车骑将军,甚至于他还是汉室宗亲,深受皇帝刘宏的信赖与宠幸,他的这个学术传承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

大家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份政治权力,只要刘备愿意经营,并且善于经营,理论上,他就能在他的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家族势力扩展到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地步。

拿下了这份学术传承,事实上是把刘备身上的最后一块短板给补齐了,从此以后,刘备刘玄德,将再无短板,任何一个人想要攻击他,都要看看自身的硬实力够不够强。

阴谋诡计,已经无法奈何刘备了。

第三百四十章 刘备,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步啊?

在这场仪式的围观人群中,荀爽很轻易的就看穿了这一点。

在一边旁观的荀爽开始认真的思考要不要让家族的几个优秀子弟拜刘备为师,或者尽可能的接近刘备,就好象荀彧一样。

尽管他们当中可能有些人的年龄比刘备还要大。

但是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拜师这件事情经过孔子的正确引导,是不需要在乎年龄、资历的。

主要刘备现在的声势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本来就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军界排行第三的车骑将军,又是汉室宗亲。

现在再把学术上的短板补齐了,他个人的权势和声望会在短时间内更上一层楼。

而对于这一点,荀爽还有更深一点的猜测。

刘备或许是想要把凉州人当作他起家的基本盘,在凉州营建属于涿郡涿县刘氏的根本势力,然后通过自身的关系,在朝廷安插凉州人作为臂助,借此扩张属于他的权势。

刘备必然是会回到雒阳的,但是作为一个全新崛起的新势力,涿郡涿县刘氏该如何成就属于自己的伟业呢?

经过五经十四家法那么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原各州郡的精华地区和精英人群基本上都被瓜分一空,最有价值的人力、物质资源已经名花有主,并且多数形成传统,不会被轻易撬动。

作为新兴崛起的家族势力,刘备想要虎口夺食,并不简单,而且在根基没有稳固之前,刘备并不方便和这些老牌阀阅家族争抢资源。

他只能把目光放在那些老牌阀阅家族看不上的边境地区。

幽州固然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不妙的是,他的老师卢植也是阀阅家族领军人。

涿郡涿县卢氏在幽州有着比刘备的刘氏更大的名望,不会完全归属于刘备而忽视卢植。

而且就算卢植不在意,刘备作为卢植的弟子,也不会和卢植争抢资源,退避三舍才是正确的选择。

并州就不说了,那就不是一个正儿八经能经营势力的地方,豪强、军头、山匪、南匈奴在那片土地上精耕细作,把并州的局势搞得和过去的凉州差不多险恶。

若要经营并州,刘备还需要付出血汗工厂一般的劳作,打无数次的险恶战事,然后才能掌控并州。

所以刘备的选择唯有凉州。

凉州是关东士人势力的空白区域,凉州地区,关东士人的势力甚少染指过,凉州人和关东士人之间的关系不说形同陌路,也能算是老死不相往来。

仅有的两个被阀阅家族伸出橄榄枝的存在,现在也基本上不在凉州发展了,凉州现在是刘备的凉州,不是他们的凉州。

所以刘备极有可能是要把凉州和凉州人变成涿郡涿县刘氏的自留地,通过学术利益绑定凉州大族豪门,通过这层关系,把凉州人完全置于自己麾下。

凉州人没有雒阳城的关系,过去没有依仗,而现在有了刘备,实质上与刘备是一个互相成全的高度和谐的关系。

而凉州人和关东人之间的仇怨并不能简单化解,一旦进入雒阳,必然紧紧团结在刘备身边,成为刘备的刀枪棍棒,为了刘备的利益而冲锋陷阵。

届时,刘备集团绝对不会是遍地小奉先。

凉州人除了刘备,不会有更好的选择。

刘备虽然可能会面对其余各方势力的抵制,但是对他来说,只要凉州这个基本盘被他掌握了,他就有了辗转腾挪的空间,凉州人哪怕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拼了老命不要的把刘备推上高位。

当凉州人没有规则范围内的进身之阶的时候,地域黑可以抵制他们。

当凉州人有了规则范围内的进身之阶的时候,地域黑恐怕只能刺激他们,并且增强他们的战斗力。

而且刘备麾下可不单单只有凉州人,还有幽州人,还有三河之地的中小家族,豫州的曹氏家族也和他不清不楚,冀州中山的甄氏家族是他的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