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59章

作者:御炎

所以你要乖乖听话,老老实实的臣服,不准搞事情。

懂?

这是一切合作的前提。

那多慑于刘备的威势,果然降低姿态前来拜见刘备。

见刘备的时候,刘备骑在高头大马身上俯视那多,那多站在刘备面前,姿态谦卑,并不敢直视刘备。

“大汉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认得清局势,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决断的人,就是俊杰,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多,你也是个俊杰,我很欣赏你。”

刘备挥了挥手,让士兵把两个大布袋子交给了那多的护卫,那多走上前看了看,发现是两大袋子之前见到过的细盐。

他又惊又喜。

“刘将军,这是?”

“赏你的,赏你识时务。”

刘备笑着说道:“你要继续做正确的事情,遵从本将军的号令,不要与汉军为敌,如此,赏赐是不会少了你的,本将军知道你们素来缺盐,盐,不会少了你们的。

当然,你要约束部众,不得进入禁区一步,要是有什么人想要对官府不利,你若提前通报,也是大功一件,本将军素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刘备忽然提高声音喊了一嗓子,把那多轻轻的吓了一下。

那多直接抬起头,迎着阳光,看着满脸核善之意的刘备,心头不自觉的掠过一丝凉意。

“将军说的话,我记住了。”

“那最好。”

刘备笑着跳下马,走到那多身前,伸手拉住了那多的手,邀请他到自己的行营里享受炖羊肉和烤羊肉。

“有了细盐之后,吃东西再也没有苦涩的感觉,吃肉就成为了一种享受,羊肉的鲜嫩和美味被细盐充分激发出来,那种感觉,真的会上瘾的。”

刘备换了一幅面容,热情的邀请那多吃羊肉。

那多带着一丝丝的拘谨和刘备一起坐着吃烤肉,吃着吃着,也不觉沉醉在了羊肉鲜美的味道之中。

他当然已经体会过了用细盐烹煮烧烤食物的美味,和之前吃肉的时候的感觉真的是完全不同,以至于当时关羽给他的那一小袋子盐成了他的宝贝。

无独有偶,他身边的那些实力派部下们自从吃了他做东的细盐烤羊肉和细盐炖煮羊肉之后,也开始变得无法忍耐原有的盐的那种苦涩的味道,却又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凉州细盐而不得不忍受那种感觉,食不甘味。

这一次这两大袋子,足够他们用很久了,那多也打算回去给部下们分配一些,好让他们稍微满足一下,也可以安抚一下部族中关于那多对刘备采取臣服姿态的反对声音。

那么好的东西,因为臣服就能得到,何乐而不为?

非要和汉军打个你死我活,还什么都不能得到,就满意了?

那多可不是什么武斗派领袖,相比于打生打死,他更喜欢奢侈的安稳的生活。

美美的吃了一顿羊肉之后,刘备执手送别那多,返回之前,那多又向刘备询问起了互市的事情。

刘备闻言,一拍脑袋。

“差点忘了,互市不仅你们需要,我们也需要,你们需要凉州的什么货物,递交一个清单来,我们需要你们的牛羊马,也会列好清单,除了每年赠予你们的细盐之外,还有什么需要的,就在互市上完成。

互市的原则是公平公正,一切货物的价格都按照目前的价格来算,我们可以在互市之前互相协商价格,食盐,绢布,锦缎之类的,还有牛羊马之类的,然后再根据价格进行互市,每次互市,我会在场,如何?”

“若是如此,再好不过了,您在场,我也一定会在场。”

那多很是高兴,握着刘备的表示感谢:“但愿从此,烧当羌和刘将军之间再也不会产生争执和战乱。”

“那是最好不过的,虽然我杀人不少,但是我可一点都不喜欢打仗,哈哈哈哈哈哈!”

刘备发出核善的笑声,送别了那多。

这次会面结束之后,那多那边就派人来到了冀县凉州牧府和负责互市等事务的甄俨对接,并且提交了他们需要的货物清单。

甄俨审查了一遍,觉得是没什么问题,就让刘备过目,刘备看了看,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就通过州府渠道将此事公布,让负责从事这些货物生意的本地商人做一番准备,来州府报道。

对于参加互市的商人和货物,州府要亲自把关,商人需要提交货物给州府查验,然后报上价格让州府判断是否合理,等一系列流程走完之后,才能从州府拿到互市准许证。

这一系列的流程在部分官吏看来是没什么必要的,尤其是州府要求价格明显虚高的货物降价的行为,被一些官员认为是不合适的。

为此,阎温还建议刘备不需要这样做,对付羌人,多赚一点未尝不可。

刘备则认为不可以。

“我说过,对于服从政令的人,我一视同仁,这个世上存在名为信誉的东西,信誉在,无论是汉人还是羌人都会相信一个人,信誉不在了,无论是汉人还是羌人,都会怀疑一个人。

我身为凉州牧,为国家安定边境,有这样的一个身份,我又怎么能成为一个没有信誉的人呢?为了一些不义之财而损失自己的信誉,古人不会这样做,那么我又如何能够这样做呢?”

阎温无言以对,感到惭愧,很快退下,不再反对。

之后他向身边官吏感叹,刘备虽然年轻,却有古之贤者的风范,公正严明,这样的人,才是他们应该追随并且赋予信任的人。

一个多月以后,中平四年二月初,第一批将要参与和烧当羌部落互市的商户名单全部敲定。

于是刘备亲自领队带着他们前往金城郡西部都尉驻地龙耆城,与那多亲自带队的烧当羌互市队伍展开互市。

刘备和那多在龙耆城外地互市场所见面,双方共同敲定了双方商品货物的价格和交换比例。

烧当羌一边主要的交易货物是活着的牛羊马和骨制品、皮毛制品、马奶酒等特色产品,而凉州官府这边主要是食盐、绢布、锦缎、瓦漆瓷器等生活和手工艺品。

刘备和那多一起对这些商品的互相交换比例做了规定,并且仿照结盟的形式进行宣誓,宣誓双方互相以诚心作为交易的基础,不欺骗,不背叛,不以次充好,违者必将得到该有的惩罚。

于是交易正式开始。

第二百九十章 技术保密原则

这次互市一共持续了五天,凉州官府和烧当羌双方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从结果来看,烧当羌那边购买的最多的是凉州细盐。

除了双方约定的免费赠予的三千斤细盐之外,他们还购买了数量更大的细盐,那多自己都出手买了一大批的细盐,好像生怕以后不够吃似的,恨不能把目前整个凉州州府的库存都给买空。

而凉州官府这边则是对活的牲畜进行大量购买,尤其是质量不错的马匹,凉州官府也出手买了不少,以弥补官府对马匹的需求量。

用盐换马也成为了凉州官府和烧当羌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互市交易期间,大家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对大宗商品的购买交易进行一定程度的折扣,彼此都让一步,给点面子,积攒一点人情往来关系,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第一次互市达成圆满成功之后,刘备和烧当羌的几个头面人物喝了一顿酒。

大家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烤羊肉,谈笑风生,刘备还用自己刚学会的几句羌话和他们说了几句,使得这几个人很是惊喜。

最后双方约定这样的互市每年进行两次,如果临时有什么需求,则由那多和刘备直接联络,双方最高层直接对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省去诸多事端。

这场互市算是胜利结束了。

刘备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烧当羌也兑现了他们的诺言,双方有了一次很愉快的合作,之后的合作想必也能开展下去。

金城郡的事情办完之后,刘备直接去了武威郡,在武威郡新的煤矿工地上视察了重新开始运行的采矿工作,对于全新的管理模式比较满意。

新的煤矿作坊管理者是原先庶务部干事司的成员陈钧,根据刘备的要求,他给采矿工人们定下了每日的工作时限、休息时限、一日三餐的规则和按月领工资的规则。

比起之前当奴隶的时候,现在当工人的待遇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刘备在前任武威太守跑路之后清算了郡府官吏,严查他们的过往行径,查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将他们全部治罪。

而直接参与到之前矿工事件中的官吏被严肃问罪,两个主要负责吏员被杀,十三个杀人役卒也被杀。

当地人被官府镇压之后的怨气也在官府给予补偿并且清算犯事吏员、役卒之后得到了平复——不平复也没办法,官府难得的给了个交代,破天荒的给了点补偿,再不上工,家里也没余粮了。

于是有经验的采矿工人很快返回工作,把拖延了不少时日的采矿工作重新拉了起来。

一车一车的煤矿被运送到制煤工场里进行加工,而在刘备的要求下,原先的压制煤饼被钻了不少孔,变成了蜂窝煤的状态,然后再运到需要的地方进行使用。

煮盐和冶铁的原材料多是本地开采出来的煤,以此降低了燃料成本。

冶铁方面,凉州好几个郡都有铁矿被发现并且进行开采,武威郡有,汉阳郡有,陇西郡金城郡也都有。

这些地方都有冶铁的机构,不过战乱之后大量荒废。

刘备进行重新整顿之后,将其全部纳入了凉州州牧府的工匠从事司管辖之下,进行统一生产,赋予第一冶铁作坊、第二冶铁作坊之类的名号,并且对主要冶铁方式进行了改进。

西汉中晚期,炒钢法开始在中国出现,随之而来的百炼钢技术也开始出现。

不过炒钢法和百炼钢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比如炒钢工艺复杂,很不容易掌握,而百炼钢费工费时,锻造时做了大量无用功,比如曹操要造好刀,三年才锻成八口。

当然,尽管如此,这些技术产物也只有高层人物才能享受到,绝对没有普及到升斗小民也能享受到的地步。

新的技术方法出现和完全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始终是有差距的。

在中原核心发达地区,各种技术都比较先进,也有普及,什么地方有了技术革新,只要不特意隐藏,由于交通便利的缘故,数年之内就能传开。

而在边远地区,因为交通的不便利和地方官府事实上的半独立倾向,以至于边远地区享受不到技术革新带来的好处,甚至还在用上个时代的技术。

发达地区可以用牛耕,用耧车,豪强大户的农庄内能够给庄户使用好用的铁制农具,而边远地区有的农庄只能用木制农具,花费更多的体力和时间去完成简单的农业生产。

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农业如此,工业技术也是如此,东汉末年的中原核心发达地区甚至由于对炒钢法长期的技术总结而出现了灌钢法的原始形态,而边远地区的铁匠甚至还在用块炼法炼钢。

凉州地区因为战争的缘故,农业荒废的严重,不过炼铁技术普及的比较好。

刘备在战后搜罗到的铁匠有相当一部分是掌握了炒钢法的,甚至还因为曾经发达的对外贸易路线的缘故,还有一些铁匠家传了据说是西域某些国家的冶炼技术。

不过这些铁匠所掌握的技术距离刘备从幽州老家带来的铁匠所掌握的技术还是有所差距的。

因为刘备在幽州老家培养出来的铁匠已经基本掌握了灌钢法的精髓,虽然刘备从不怎么专业的角度无法判断这一技术走到了什么地步,但是百炼钢这种事情在他的铁匠系统里就没有发生过。

幽州老家的这些铁匠掌握了灌钢法精髓之后,甚至还折腾出了双液淬火法,使得炼钢之后的锻造过程变得更加精炼,用来打造兵器的钢铁的质量非常之高。

但因为刘备严格的技术保密原则,他们始终也没有对外交流就是了。

其他人不知道保密,但是刘备对技术这种事情非常看重,保密原则也是很早就搞出来了。

他给自己麾下那些掌握优秀技术的铁匠很不错的待遇,对他们的家人也非常照顾,对此的要求就是他们不能随意和外界接触,对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需要守口如瓶,绝不外传。

他们这些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眷都是集中居住在刘氏庄园的固定区域,进出需要铁制名牌,物资采购什么的都是专人负责,以此进行保密。

至少在刘备登顶权力巅峰之前,这种物理性质的保密都是很有必要的,他可不想自己辛苦砸钱砸资源总结出来的先进技术被人家轻而易举的就弄走了,那太亏了。

和制盐过滤技术一样,灌钢法也是刘备着力于保密的技术,甚至于刘惠和他的情报部门最早之所以诞生,就有那么一部分原因为了给技术搞保密工作,暗中监视并且保护掌握先进技术的匠人。

虽然说以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技术的那种轻视的态度,刘备也不太担心泄密,可是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到位的,尽人事的办事态度是要具备的。

他们可以不重视,我不能没有保密原则。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重视科技的人,终将受到科技的惩罚

此番刘备入主凉州,就按照过去的方式操作技术,组建自己的技术人才团队。

他挑选技术精湛有力气的铁匠,派保密部门和他们面谈,将给予他们的照顾福利和对他们的要求说的明明白白,问他们愿不愿意接受他的保密原则。

愿意的话,以后他们一家子的生老病死就被刘备承包了。

伙食待遇、工资待遇、家人福利待遇等一系列待遇都是这个时代匠人最好的,他们的全部都是刘备承包,刘备就是他们的霸道总裁,有刘备一口饭吃,就有他们一个碗刷。

他们只需要潜心工作,总结经验,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其他的一切,霸总刘备承包了。

当然,本人死亡之后,后代子孙如果没有掌握相关技艺,就可以退出,要是掌握了,就必须要经过审核才能决定是否退出。

不出意料的,这个待遇给出去,所有被约谈的工匠无一例外的全部拖家带口跟着刘备了。

他们纷纷说就算是死都要死在刘将军的作坊里,世世代代为刘将军拼死效劳,绝不背弃。

那誓言发得震天响。

不得不说,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对科技发展总体而言的负面观感帮了刘备不少忙,因为各大王朝给工匠的待遇实在是太差了。

政治地位没有,经济待遇极低,做得比牛累,吃得比猪差,起的比鸡早,睡得比鬼晚。

有些时候官府的任务下来,他们必须加班加点烧炉锻铁,不能有丝毫疏漏,必须要按时完成官府给的任务,不管多难,都要顶上去。

而因为这种加班加点的任务往往属于军队订单,一旦出了事情,贪官污吏没事儿,他们就成了替罪羔羊,对付他们的就是传说中的“军法无情”,死得很难看。

长期这样搞,谁也受不了。

所以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铁匠被刘备轻松用一些不怎么过分的福利就给忽悠来了,轻而易举的成为了刘备的力量。

开玩笑,本人包括家人在内的生老病死被刘备直接承包,这是何等优厚的待遇?

还犹豫?

他们一股脑儿的全部加入了刘备的保密计划,从此成为保密计划的一份子,成为核心技术人员,登记造册,成为刘备集团中的特殊存在。

没了后顾之忧以后,他们开始潜心研发技术,潜心工作,以此回报刘备的恩德,他们把刘备当作他们第二生命的赋予者,对刘备怀有深切的感念。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