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30章

作者:御炎

凉州叛军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因为担心被清算,所以拼死战斗,加上地利的因素,汉军一时半会儿无法将其彻底吞没。

而且因为叠加了天气严寒的因素,汉军有不少士兵冻伤了,多亏刘备主导的后勤运输全力以赴,为士兵们运输了数量足够多的冬衣,才没有让太多的汉军士兵在这个严寒的冬季里因为寒冷而失去生命。

除此之外,因为给汉军彻底占据了战略优势,所以刘备这个后勤运输大队长也没有了活跃的土壤,不过之前的两次大的战功已经足够让他成为这场战争中最闪耀的那颗将星了。

他开始安心的搞后勤工作,并且还因此有了时间和他庶务部里的部下们相处、交流,一起处理后勤方面的事务。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韩浩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人,他虽然不上战场,不能在一线给刘备帮助,但是在后勤的问题上,他做得非常到位。

数学计算,物资调配,质量检查,物资堆放储存,战兵的口粮,辅兵的口粮,民夫的口粮,战马的口粮,驼运牲畜的口粮,等等等等,所有的事情他都能做,为此,他还在后勤部门里担当了一个总管的职位。

不得不说,他真的很能干。

其他的人与韩浩相比起来就略逊一筹,不是说不行,但是相比韩浩那么突出的表现,他们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尽管如此,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盯着大黑眼圈的表现还是让刘备感到非常的高兴,这证明这些年轻士人是真的把自己的话和这次机会放在心里了。

他们很听自己的话,他们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现场实操的机会。

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刘备嘱咐负责财政和福利方面工作的甄俨一定要记得,等大军凯旋,给他们每个人都要发一笔丰厚的奖金。

自古财帛动人心,除了上升途径,也就是钱最能激励属下的斗志了,刘备宣布给他们一笔丰厚的奖金,比什么都管用。

刘备就这点好,该做事情的时候,他从不含糊,说到做到,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比如该发钱的时候,他从不含糊。

正是因为这种说到做到、嘴炮火炮一起打的优秀品质,所以他人在凉州军中,却始终不曾离开过雒阳的舆论场。

从他第一次出战获得斩将夺旗的功绩之后,雒阳城内就没有少过关于刘备的消息,不说每天霸占头版头条,但是两三天左右上一次热门还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百三十一章 你给我好好爱惜你自己啊!

古典时代的大汉帝国崇尚出将入相的精英儒将。

尤其是刘备这种学术地位极高的阀阅之家未来掌门人,本来就是被集中吹捧的重要对象,现在又在战场上取得了斩将夺旗的巨大功劳,所以刘备直接就在雒阳城的舆论场上被吹上了天。

有些今文学派的酸鸡想要酸那么一两下,直接就被广大古文学派的少壮派士子们给喷的怀疑人生,短短几天之后,就没有人敢于公开质疑刘备的勇猛和军功了。

等到第二次刘备血战十余日截断叛军粮道并且扭转战局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备在雒阳城的舆论场上直接就被吹出了天际。

甚至连什么大汉第一名将的名号都给吹出来了,等于原来是天上人,现在是天龙人。

再这样下去,刘备是不是人都要两说。

这还得了?

关键这两次大的军功确实牛逼,一次斩将夺旗,一次扭转战局,直接把声势浩大席卷凉州威逼三辅之地的凉州叛军给打崩了。

原本雒阳舆论认为这一战没个三年五载是结束不了的,结果刘备上战场没多久,这场战争的解决似乎就在大家眼前了。

不管怎么算,这两次关键功劳都能被记在首功上,而且连续两次,两个叛军重要将领都栽在他手上,过硬的军功让一切质疑声都消失了。

古文学派的大佬们为此感到非常的振奋,尤其是袁隗,没想到刘备真的把卢植的本事全都学去了,还真不是一个水货,甚至还有青出于蓝的趋势。

眼看着古文学派就要出现两个军事上的支撑点,他高兴极了,然后立刻撺掇着一伙人上表,要求给刘备评定上等军功,然后重重看赏。

古文学派的势头眼看着就要起来了,今文学派的弱鸡们眼看着就无法支撑了,这样下去,古文学派彻底压倒今文学派就不是梦!

他袁氏踩在所有阀阅家族头上成为正儿八经的大汉第一家族的美梦也就将要成真!

袁隗激动万分。

而今文学派方面对这件事情也是反应激烈,杨赐的病情本身就越来越重,得知刘备在凉州战场上立下两次大的军功之后,病情就更重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撑着病体给刘宏上表,建议刘宏不要过分重赏刘备,因为刘备还年轻,现在就厚赏,以后难免赏无可赏。

人臣的封赏一旦到头,难道还要给他封王不成?

嗯……

好像还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从理论角度来说,刘备姓刘,是汉室宗亲,并没有逾越白马之盟那非刘姓不得封王的规定,这条对于一般人臣来说无法逾越的禁忌,在刘备这里,似乎不是太大的问题。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实操上,给一个脱离汉室本宗十好几代人的远支汉室宗亲封王,还是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的。

只是杨赐确实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刘备这个状况根本就是无可逆转的厚赏,太能打了,杨赐除了提醒刘宏不要搞到后面赏无可赏,也没别的办法能够暂时压制刘备进一步获取高位。

而且他自己也能感到他的身体恐怕是很难康复了,他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儿子杨彪要为他守孝,这段时间,今文学派可怎么办呢?

所以杨赐更加忧虑,成天长吁短叹心情忧郁,把杨彪急得团团转。

对于刘备的功劳和赏赐,其实不用袁隗他们上表提醒,刘宏把刘备当作自己人,得知刘备两次身陷险境、浴血拼杀以获取军功的消息之后,又是担忧,又是感动。

当着张让的面,刘宏直接就说刘备这样搞是不行的,虽然他忠勇,但是这样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怎么可以呢?

刘宏还需要刘备为他长久的谋划,他好不容易得到了刘备这个优秀的宗亲人才能够为他参谋大事,他觉得他不能失去刘备。

“赏是一定要厚赏,但是,但是我也要写信斥责玄德,这样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我怎么能放心把大事托付给他呢?阿公,给我磨墨,我要亲自写信斥责玄德!”

刘宏打定主意要厚赏刘备浴血奋战的忠勇无畏,但是与此同时,他也要狠狠的斥责刘备,让他多注意一下自己的安全,不能亲身犯险,否则他怎么还敢把大事托付给刘备?

命只有一条,你给我好好爱惜你自己啊!

没了你,谁为我出谋划策夺取皇权啊?

这是天子的命令,给我爱惜自己!

刘宏之前接到了刘备的信件,里面满是对刘宏的牵挂,温情脉脉的情感溢于言表,这更是让刘宏感到刘备对待自己的真心实意,颇为感动。

于是挥笔写就了这封言真意切的“斥责”信。

张让看着刘宏这样写信给刘备“斥责”他,一阵恍惚,随后反应过来,刘宏可能是真的把刘备放在心上了,否则,何必这样做呢?

不过真要说起来,他也有点想要做同样的事情。

他对刘备有点特殊的感觉,得知刘备浴血厮杀在战场第一线的消息的时候,他也是有些担心的,甚至还私下里求神庇护刘备,让他不要丢了性命。

事到如今,张让也反应过来自己为什么对刘备有这种特殊的感觉了。

他想起来,打从一开始,刘备就没有把他当怪物看,刘备打一开始就没有居高临下的审视他,对他没有嫌弃,没有鄙视,没有人格上的碾压。

那是一种几乎让张让感到陌生的把他当作正常人来看待的感觉。

这种感觉张让几乎没有怎么感受过,他更不理解为什么刘备这样一个顶级士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对他保持最初的态度。

但是他很确定,他对刘备的那种特殊的感觉,就是源自于此。

他当然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好东西,下场未必很好,不过为了过上过去意想不到的奢侈生活,他也无怨无悔就是了。

只是越是过着奢侈的生活,渴望被尊重被承认的欲望就越是强烈,他需要有人承认他的奋斗成果,并且尊重他。

但是有这个资格的士人只会鄙视他,想要杀了他。

唯有刘备给了他尊重与承认。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觉得自己也越来越和刘备纠缠在了一起,两人的关系甚至都有点不清不楚,比如刘备居然秘密拜托他摆平一件抄家灭族的事情,还说什么欠他一个人情。

有你这样先斩后奏拜托人的吗?

你这是拜托还是命令?

你好大的胆子啊!

一阵恼火之后,张让还是不由自主的帮刘备摆平了这件事情,把那个位次比较靠后的中常侍请过来喝了一顿酒,吃了一顿饭,连哄带骗加威胁,那个倒霉的家族就成了他们之间肮脏的PY交易下的牺牲品。

至于这个人情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能用得上,张让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就感觉给刘备当了一次免费劳动力,还是远程遥控的那种。

不过之前张让又收到了刘备的一封信,说的都是些私人话题,信里面刘备还不忘告戒他要读点书,不要总是喊打喊杀,要打开格局之类的,就像个老师在教育学生一样,看得张让又是恼火又是想笑。

这样的感觉,这样的人,对张让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刘宏和张让这边不说,刘备的家人、朋友圈对于这些事情也是颇有些看法。

比如曹操,连带着整个曹氏家族,那就是又高兴又担忧,高兴刘备立下大功,即将高升,担忧刘备受伤,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居然亲自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稍微有个好歹,可怎么得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刘备的暖男攻势

曹操之前接到了刘备从战场上寄回来的信件,说的都是些军营里的无聊事情和嘘寒问暖的话语,言辞之间满是对曹操的关怀,这让曹操感觉心里暖暖的,很是高兴。

想着刘备百忙之中还写信关心自己,曹操顿时感觉这样一个朋友真是八辈子都难得一交,与刘备交往,就像是喝一坛陈年美酒一样,不知不觉间,已经深深的醉了。

他和他的家族选择刘备押注,而没有继续选择袁绍,还真是没选错。

相对于和刘备有着利害关系的人,他的家人对此的感觉就更加纯粹了。

丈母娘和母亲接到信件之后,每天都在神明塑像面前给刘备祈福。

韩宁和韩小蝶接到刘备写的情书之后,除了奶孩子,一有空也都去神明塑像面前给刘备祈福,保佑刘备一定要健康的从战场上下来,然后念叨着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由得双双陷入相思之中无法自拔。

老丈人韩荣没有拜神,接到刘备写的嘘寒问暖的信件之后,一开始感觉还好,直到刘备斩将夺旗立下大功之后,再看信件,鼻子一酸,差点没掉下眼泪来。

这个女婿,起于利益,终于真情,今时今日,他真的觉得自己走了八辈子狗屎运,找了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情味儿十足的好女婿。

上天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女婿成就一番大事业啊,否则,我死都不会闭上眼睛的啊!

怀着如此的情绪,在刘备拜托他帮忙解决一下程普回乡探亲的事情的时候,他二话不说,立刻提笔写信,一柱香的时间就把一封写给辽西太守刘政的信搞定。

接着安排家里下人备了一份厚礼,安排家中骑士护送,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赴辽西郡,争取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件事情。

一直以来都是好女婿在帮他提升家族地位,他想要回报,却不知道自己能够办到什么。

现在终于有机会回报好女婿,他高兴极了。

刘政要是搞不定这个事情,他甚至都打算自家亲自去一趟辽西郡把这个事情搞定,然后问问刘政他们之间的友谊到底还做不做数!

除了雒阳城里的人们,远在冀州、幽州的人们也是先后接到了刘备的信件、得到了刘备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消息。

卢植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挥笔写信,要刘备好好珍重自己,不但要立功,也要留存有用之身。

千万,千万,千万,珍重自身啊!

正在卢植麾下担当长史职位并且为此而昼夜努力的牵招先接到了刘备的信件,后得知了刘备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事情,内心情感十分复杂。

又是高兴,又是紧迫,还有点小小的后悔。

如果他没有选择跟着卢植来冀州,而是选择跟着刘备留在雒阳,现在,说不定也是可以跟着刘备一起建立偌大功业的。

现在他负责的是民政一类的事务,虽然也有功劳,但是这类功劳和军功相比,不免逊色。

我之前的选择真的是对的吗?

不留在刘备身边,而跟随卢植,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

我那么急着想要获得功劳,不想输给昔日的好兄弟,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对的吗?

好兄弟对自己嘘寒问暖,自己却没有相对应的牵挂他,这样的行为,真的可以吗?

牵招的内心受到触动,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大为愧疚,忍不住流泪斥责自己无情无义,简直不配刘备的这份真心实意。

至于负责留守幽州的季建,那可算是相当的激动了,因为长期留守看家,他几乎都怀疑刘备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然后刘备一封嘘寒问暖谈感情的信件送来,他热泪盈眶泪流满面。

刘备没有忘记他,刘备还记得他,刘备还会对他嘘寒问暖。

这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他赶快给刘备写信,把自己看家所做的事情说一下,把自己按照刘备留下的练兵手册训练的家兵们的状态说了一下,又把刘氏家族在涿郡大量购置土地、收纳佃户以扩充家业的事情说了一下。

反正现在涿郡涿县刘氏的强悍已经是整个涿郡赫赫有名的了,逢年过节,前来拜会刘氏、给刘氏送礼的人不知凡几。

刘氏是真的要起势了。

除了季建之外,刘氏家族里,刘勃也接到了刘备的书信。

对于这位一手把自己送上青天的关键贵人,刘备始终不曾忘记。

而他的暖男攻势也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对他有用的人。

比如,公孙瓒。

刘备离开涿郡之后,在雒阳混得风生水起,两年多的时间就从一介小小寒微士人一跃而成顶级阀阅之家的开山始祖,惊掉了公孙瓒的眼球。

当刘备将要获得左氏春秋传承的消息传回涿郡的时候,整个刘氏家族都沸腾了,而公孙瓒望着刘氏家族的沸腾景象,整个人失魂落魄。

当时他就知道,他这辈子都无法追上刘备的脚步了。

强烈的不甘、嫉妒之心在一段时间的沸腾之后,无奈的冷却、崩坏了。

面对一个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追上的人,他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还好现在刘备在雒阳,不在家乡,否则他真的可能会纵马远去,不见刘备。

他觉得自己要是在那个时候见到刘备,他可能会嫉妒、扭曲到质壁分离的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