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28章

作者:御炎

周慎和刘备这边取得榆中城之战的胜利,另一边,因为关羽和夏侯惇的大活跃,董卓所负责的战场也进展不错。

汉军一鼓作气把侵略汉阳郡的凉州叛军给驱逐出去了,并且顺势攻入了已经被凉州叛军肆虐很久的陇西郡。

不过关羽跟夏侯惇的职责到底还是保障粮道安全,望垣一战大获全胜之后,他们两人打了个商量,说起刘备的安排,就冷静的从前线退下来,让董卓继续带兵前进,他们则继续保障后勤道路。

如此,倒是让董卓对关羽和夏侯惇另眼相待。

董卓感觉到刘备管教属下确实有一手,这样看来,让董璜跟着刘备,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西部战线由此取得了长足进展,汉军和凉州叛军在陇西郡一带进入了战略对峙状态,双方都在积蓄实力,准备展开下一场大战。

而另一边,武都郡的战场上,鲍鸿的进展则相对有限,为鲍鸿保障后勤运输路线的张飞也没有得到什么机会,双方的战斗都比较沉闷,中规中矩,没什么进展也没什么失败。

武都战场与其他两个战场比起来,的确是逊色不少。

不过能取得当前的这种进展对于张温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欣喜了。

尤其在战况一度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借由刘备他的部下们的活跃,汉军扭转战局,成功重创凉州叛军,取得宝贵的胜利,奠定在凉州的优势局面,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而且更让张温感到欣喜的是,因为这场战斗的接连胜利,中央军队在凉州地方上的威望也渐渐树立起来了。

张温率军抵达凉州州治冀县的时候,新任汉阳太守、凉州本地人盖勋也前来拜见张温,并且带来了不少慰问品慰问大军,显然是受到了汉军接连大胜的影响。

叛军势弱,而汉军势强,一度随着汉军的失败而整体偏向叛军的凉州地方势力又开始摇摆了。

这是很好的趋势。

张温很高兴,与盖勋喝酒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场战争的关键功臣和接下来的局势上。

“此战,若无玄德,断然没有如今的局面啊,之前在右扶风的作战姑且还算是平稳,到了凉州之后,作战艰难,我几乎兵败,若不是玄德力挽狂澜,此时此刻我会不会已经被装入囚车带回雒阳问罪,都不知道啊。”

张温喝了几口酒,谈兴上来了,就开始夸赞刘备,把刘备的重要性提的非常高。

盖勋听过刘备的名声,知道他是雒阳城内的风云人物,但是对于刘备的具体能耐了解的不够多。

经过张温的讲解,盖勋才知道刘备原来不单单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甚至还是一个战场上的硬核猛男。

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他敢于亲身犯险,顶在第一线浴血拼杀,完全不曾因为自己是未来的阀阅之家领导人而畏缩,反而越发勇猛,血战十余日,终于扭转战局,帮助周慎大破叛军。

在盖勋看来,这样一个千金之子敢于登上战场已经难得,更何况还敢顶在第一线和两倍于自己的敌人血战十余日,为汉军全灭榆中城的叛军立下汗马功劳,直接扭转战局。

何等忠勇无畏之人啊。

虽然未曾谋面,但是盖勋已经对刘备有着非常深厚的好感了。

谈刘备谈了一阵子,两人又开始谈起了之后的事情。

现在汉军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动,重创叛军主力,叛军陷入颓势,接下来大军就要继续向金城郡和陇西郡进发,将盘踞在这两个郡的叛军彻底消灭掉,这一次的凉州叛乱就算是结束了。

张温以夺回陇西郡和金城郡的主导权作为战斗胜利的标准,但是盖勋却不这样认为。

“除却陇西郡和金城郡,在安定郡和北地郡也有部分羌胡和豪强作乱,更北边的武威郡也有数量不菲的作乱者,这些人不除掉,终归是后患。”

张温闻言,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

“盖府君,我也不瞒你,我和你交个底,此番出征,朝廷给我的命令就是将盘踞在陇西郡和金城郡的叛军全部剿灭,就够了,除此之外的,规模不大的,没有明目张胆反叛朝廷的,都不在朝廷的讨伐范围之内。”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张温的话说完,盖勋给说愣住了。

少倾,盖勋反应过来,颇为惊讶。

“他们如何没有反叛朝廷?他们不服管束,聚众作乱,劫掠良民财物,甚至敢于袭击官府,如何不算是叛军?这样的贼人如果不能全部剿灭,凉州如何能够安定?”

张温长叹一声。

“但是他们没有进攻右扶风侵扰先帝陵寝啊,盖府君,我跟你实话实说,朝廷实在是没什么钱了,这一次出征还是因为叛军太过分了,居然想要进攻右扶风,历代先帝陵寝就在那边。

所以在之前朝堂辩论的时候,还是玄德提出来这一点,说帝陵受到威胁,天下人都会指责天子不孝,天子不孝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天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叛军染指右扶风,这才出兵征讨。

事实上,天子和朝廷的底线就在这里了,只要右扶风是安全的,叛军在凉州如何作为,朝廷也是有心无力,大军征讨,耗费太大,国库空虚,去年朝廷刚刚解决了太平道之乱,现在又有乱起,朝廷是真的打不动了。”

张温说完,似乎自己也感觉到有点理亏,所以叹息不已,似有羞惭之色。

盖勋听了,低下头,默然无语。

少倾,盖勋一脸痛恨的拍了桌子。

“难道凉州在朝廷眼里就这般无足轻重吗?当年武帝和历代先帝开辟凉州,洒了多少英雄血!时至今日,朝廷就连一个愿意经营凉州的人都没了吗?凉州之于大汉,就真的如此卑微吗?!”

盖勋说这话的时候,几乎已经算是在指着朝廷的鼻子痛骂了。

这次就换张温默然无语了。

看着盖勋一脸悲愤的模样,他一句话也没说。

身为南阳人的他,自然不会把屁股放在凉州人这边,他甚至想不到朝廷里能有多少人愿意为凉州这五十多万户籍人口做点什么。

汉人少,胡人多,还穷,还野,还没什么赚头。

指望朝廷为凉州花钱来修复凉州的战争损失?

那大可不必了。

除非是大扩张时期,凉州还有点用途,在东汉帝国现如今这个收缩性防御政策主导的大环境下,凉州就显得尤为鸡肋。

不留吧,三辅之地的确不安稳。

留着吧,又要往里头贴钱,还总是有叛乱,难以解决。

朝廷的主人翁们对这个州实在是厌恶到了极点。

所以从东汉初年开始,中央派过来的官员们就没有几个是愿意在凉州做点事的,都是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在这里横征暴敛贪污经费,把凉州变成了官员贪腐牟利的温床。

凉州越是混乱,吏治就越是差劲,吏治越差劲,民众就越是不满,汉人不满,胡人也不满,于是就越来越混乱,属于一个无法遏制的恶性循环。

每个人都在这里竭尽全力的做坏事,不做好事,遂把一个好端端的行政区、当年西汉军功荣耀之象征给折腾成了大号哥谭市。

凉州本地人出身的官员还好一些,还能多少为家乡想想,做事情多加考虑。

关东地区前来的官员们就没几个不是在这里作威作福的,更别提发展地方保境安民了。

现实问题就是——雒阳朝廷里,没有人会愿意为凉州付出些什么的。

但是这个话他不能对盖勋明说,那太伤人了。

或许盖勋自己也清楚,只是政治场上的人,话不能说的太透彻,说的太透彻了,就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所以犹豫再三,他还是只能说些无足轻重的话,对盖勋进行聊胜于无的安慰,仅此而已。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毫无意义。

数日之后,刘备和他的部下休整结束,带着本部启程从榆中向冀县前进,回归建制,继续负责他本来应该负责的后勤事务。

说到底,他的正当职责还是为大军保障后勤,而不是带兵冲锋陷阵,此番他和关羽都是无可奈何的时候才选择出手,大出风头,事情了结了,还是要稍微低调一点,回归本职,以免过犹不及。

中平二年十一月初三,寒风凛冽之际,刘备统兵抵达了冀县,见到了正在这里驻防的张温和盖勋。

张温狠狠夸赞了刘备,说自己已经把刘备的功劳全部上报朝廷,为刘备请功。

刘备谦虚一两句,感谢了张温的帮助。

张温让刘备再休息数日,然后再继续护卫粮道,又告诉刘备董卓在陇西郡打了一个胜仗,歼灭了五千多羌胡叛军,现在盘踞在陇西郡的叛军首脑王国、宋扬等人已经危在旦夕。

如果周慎还能在金城郡取得一场决定胜利的话,这场凉州叛乱就可以说告一段落了,整个凉州这一波的叛乱高峰也就算是过去了,下一次,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当然,接下来的事情除非是紧急情况,否则刘备是不参与了,他得到的功劳已经够多了,不该继续争抢功劳了,其他人也是需要功劳的。

所以刘备就打算接下来安心的在后方搞后勤保障工作,避免前线因为太浪而翻车,确保汉军在最后阶段能把战果全部吃下来。

和张温商议了一番军机之后,刘备就告退回去休息了。

他先去看望了一下在冀县伤兵营休养的董璜,让他安心休息,接着又和押送粮草回来的关羽、张飞见面,谈了谈近期发生的事情。

说起这个,张飞就是老大的不满。

“您和兄长都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此番肯定封侯拜将,就剩下我一个人什么功劳都没有,到时候大家伙儿说出去,我该如何自处啊!”

关羽抚着胡须微笑不言语,刘备则上前拍了拍张飞的肩膀。

“益德,你还年轻,机会还多的是,不愁没有立功的可能,而且,只要我和云长还在,有我们一口肉吃,就不会少了你的那一口,你还担心什么?”

张飞低着头,一脸沮丧。

“话是这么说,但是您和兄长都立下大功,连董璜都有立功,就我一个人什么都没有,我这心里堵得慌。”

刘备看着张飞一脸沮丧的模样,笑了笑,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我是家中独生子,没有兄弟,你和云长在我看来就是我的兄弟,所以平日里我们也是兄弟相称,这并不是场面话,而是我真心实意把你们当作我的兄弟,所以益德,你不要急躁,不要忙慌,作为兄长,难道会亏待我的兄弟吗?”

张飞闻言,眼睛一亮。

“您真的这样认为吗?”

“以后喊我大兄。”

刘备握住了张飞的手,然后转身握住了关羽的手:“你称云长为兄,云长又以我为兄,如此,我三人便是兄弟三人,三人齐心,哪里还需要分什么彼此?”

张飞开心了,关羽也开心了,刘备更开心了。

三人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就是不知道这多出来的快乐又是从哪个失意者那边弄来的。

不过很快刘备就知道这多出来的快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玄德,你懂凉州?

当天稍晚些时候,刘备和关羽张飞两夏侯等部下一起吃了饭喝了酒,又去伤兵营亲自给董璜送饭,对他嘘寒问暖,传达作为大汉第一暖男的关怀。

结束送温暖工作、回到军帐内准备休息的时候,亲兵忽然来报,说汉阳郡太守盖勋前来拜访。

刘备一愣,想起了白天的时候和张温一起见了盖勋,但是两人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交流,无非是寒暄罢了。

现在盖勋亲自来拜访自己,所为何事?

刘备不知道,但是念及自己之后的计划,还有盖勋及其家族在汉阳郡、敦煌郡的威望,觉得与盖勋搞好关系是很有意义的。

于是他热情的接待了盖勋。

盖勋带着一坛好酒来拜访刘备,见面便热情的吹捧刘备,说他非常仰慕刘备的功绩和学问,认为刘备年纪轻轻就能获得如此功勋,实在是太让他敬佩了。

刘备也不含糊,一顿天花乱坠的商业互吹,简直是要把盖勋说成凉州的第一忠良,唯一能为朝廷解除祸患的忠勇之士。

两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互相吹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多年老友。

酒过三巡,盖勋借着一点点的酒劲儿,终于把心中的真实想法给说出来了。

原来,他此来,是为了向刘备询问一个问题。

他认为以刘备在雒阳的身份地位,还有他的师承关系,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有代表性的。

“依玄德之见,雒阳朝廷中,是否还有高士能够真正的提出治理凉州的良策呢?”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挺有水平的。

表面是在问朝廷里有没有能人可以恢复朝廷对凉州的妥善治理,可实际上就是在问朝廷到底还在不在乎凉州。

朝廷到底还有没有把凉州当作大汉的一个州去看待?

凉州人到底还是不是大汉自己人?

刘备听到这个问题,下一个瞬间就意识到了盖勋的意思,并且从中洞察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瞬息之间,他的思绪百转千回。

凉州当然是有地方分离派势力的,但是要说凉州没有中央派的势力,也不尽然,比如皇甫嵩就是个典型的中央派。

而根据以往的经历来看,盖勋也是个中央派,并且也是真的愿意为了凉州做一番考虑,付出一些其他人不愿意付出的东西。

和地方分离派势力不同的是,中央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能够前往中央做官的途径,而地方分离派则没有,他们大多数一辈子只能在凉州打转,去不了雒阳或者其他地方当官。

这并不奇怪,大汉每一个州都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在凉州,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地域歧视,中央派特别的少,地方分离派特别的多,且中央派也无法在雒阳混到核心重要的职位,无法推动雒阳朝廷的政策向凉州倾斜资源。

其余各州,尤其是豫州、兖州、冀州这种地方出身的官员,往往都能推动朝廷政策向自己的家乡倾斜资源,使自己的家乡获得更好的待遇和税收优惠之类的。

可是凉州出身的官员就没有这种能力。

好事凉州捞不到,坏事第一个上的就是凉州。

凉州人还很少能去中原核心地区的州郡当地方主官,只能去边远地区当地方主官,比如幽州、并州、扬州等地,很难在经济繁华地带出任太守之类的职务。

而中原地区出身的官员则能够轻松在凉州任职,作威作福,嚣张跋扈,凉州人还要腆着脸上去跪舔。

长期这样的二等公民对待,以至于不单单是雒阳朝廷不想要凉州,凉州都快不想要大汉帝国的国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