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729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可以背叛一切。”

是的,英国人喜欢出卖盟友,但俄罗斯更擅长背刺盟友,一战时退出战争,二战初期和三德子瓜分波兰的同时,制定了进攻三德子计划,如是不是三德子抢先撕毁了条约,估计打卫国战争的就是三德子了。

论背刺……人家在行啊!

尽管朱大皇帝对俄国一直心存防范,但是却没有到他们会这么快背刺。毕竟,在模拟器中,俄罗斯还是非常耿直的战斗到最后。

是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

朱大皇帝半闭着眼睛,回忆着模拟器中的初战——首先,欧洲大陆的形势没有发生变化,波斯的变化也不大,是什么地方发生的变化?

“澳大利亚!”

唯一的变化是受限于运力的动员兵力,在北美和澳大利亚之间,大本营选择了北美,而不是按原定计划两线作战。在模拟器中,帝国军队在澳大利亚的登陆变成了帝国的“达达尼尔战役”——在长达十三个月的战斗中,因为运力不足,面对澳大利亚军团的反攻,帝国军队只能勉强维持战线,先后有50万帝国军人远渡重洋抵达澳大利亚。近十三个月的战斗后,帝国军队111402战死,157037负伤。损失不可不谓之惨重,尽管最终帝国军队还是占领澳大利亚。

但是战事的受挫,让帝国在澳大利亚投入了太多的力量,这又影响到了北美作战,这就是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到了各个战场的态势,当然也影响到了伦敦,毕竟胜利会给人带来信心。

什么和谈之类的话题,自然也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

而现在呢?

无论是欧洲战场上的僵局,还是其它战场上的坏消息,都让英国人产生了分化瓦解“四皇同盟”的念头。

“俄国人在波斯的进攻遭受了挫折,如果英国人愿意出让波斯,他们会很有可能会退出战争,不劳而获,当然比自己用军队一点点的打下亚要好。”

陛下的话,让外交部尚书诸葛均说道。

“现在,俄国人似乎已经做出了选择,如果俄国人真的背刺了我们,那么帝国应该如何选择?”

面对背刺,帝国应该怎么选择?

当然是要刺回去了!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应对方式,可是刺回去之后呢?

这并不能改变俄国的退出,对帝国同盟力量的打击,同盟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不说,甚至俄国都有可能加入协约国,到那时候,问题可就复杂了。

怎么办……

朱大皇帝的眉头紧锁着,他的脑海中闪动着另一建议。

“陛下,在这件事上我们存在着工作上的失误,我们的人过多的关注内部消息……”

什么是关注内部消息?

是因为“007”渗透的太过深入,深入到情报会源源不断的送到他的面前,让他根本就不需要关注外界的情报。

“失误?是007在工作上的失误吗?不!”

朱大皇帝摇头说道。

“这根本就不是失误。007需要保护好自己,对外界情报的过度热心,会导致他们暴露自己的身份,我们派出的潜水艇,每一个都不容易,他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才能发挥作用,好了,现在想想怎么补救吧……”

朱大皇帝可不觉得这是什么失误,毕竟,情报人员并不是万能的,他不可能知道首相与外交大臣会在私下里达成共识,然后他们绕开了官方派出秘使。

这一行动完全不是官方行动,只有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才会把这一事件公开。

如何补救?

“陛下,我们可以想办法推迟英国人的行动,嗯……”

“刺客!可以派出刺客在中途解决掉秘使。”

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但绝对是最便捷的选择,如果杀一个人解决不掉问题……那就多杀几个。

情报部门从来都不是什么纯洁如雪的部门,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干过很多脏活,他们很清楚,什么是最简单的办法,而且他们也非常擅长实施这样的任务。

对于此,朱大皇帝并不怀疑,调查部可以让那个秘使悄无声息的死去。

“嗯……”

在脑海中浮现出钱子壮的建议,朱大皇帝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帝国如何选择?我们可以派出秘使去游说他们,但是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英国人可以让出波斯,我们……”

诸葛均的眉头皱了皱,他这才想起来,帝国从来没有让出过嘴上的肥肉,让的都是……别人的。

慷别人之慨,这事帝国最擅长了。波斯,那确实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啊!

“俄国人宫廷之中,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倾向,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在波斯崩了牙,感觉骨头难啃,既然英国既然让步,他们正好可以就坡下驴,可本质上,他们会这么选择,是因为现在我们并没有在战场上形成真正的优势,印度是好,可只有吃到嘴里的肥肉才是自己的啊!”

感叹之余,朱大皇帝问道一旁的皇太子。在过去的日子里,朱猷林一直在旁边学习政务。

“猷林,你有什么看法吗?”

朱猷林想了想,说道。

“父皇,斯拉夫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承诺,只要对方给予的利益够大,他们肯定会背叛的,但是……”

朱猷林直接了当的说道。

“但是没有任何人会背叛胜利者,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因此失败者最终都被会抛弃,所有人都会追随胜利者!”

第1472章 特使来访

只有胜利者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

所以在战争中,大家都会选择与胜利者为伴,但是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只有天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战争之中,交战国都喜欢与中立国为伴。

为什么要与中立国为伴?

因为战争之中,交战国势必会进行海上封锁,交战国的军舰会在海上袭击打击敌国的商船队,在这种时候中立国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公海上的航行自由,中立国的国旗可以掩护商品的运办理。

几乎是一夜之间,大唐、西班牙、瑞典以及挪威等中立国都变成了海运强国,至于英国的商船吨位则是直线下降——从一千万吨,下降到不足三百万吨。

换旗嘛!

玩这一手大家都挺熟悉的!

在阳光明媚的地中海,“玛丽女王号”——这艘曾属于英国公司的邮轮,现在已经升起了西班牙商船旗,然后,它继续在战火纷飞的大海上从事着航运服务,唯一的改变就是不再直达君士坦丁堡。因为船长和水手都是英国国籍,为了避免成为俘虏,所以他们的终点站只是希腊。

在“玛丽女王”号邮轮上,客人都是什么样的呢?

各种各样,有官员有商人,有穷人,有富人,肯定还有一些逃避服役的外国人,爱国的热情或许会让人们变得激动,但是也会让一些人变得冷静,每天都有许多法国人、英国人利用特殊的渠道逃往外国。为了避免为他人注意,这些逃避兵役的人,一上船就会把自己关进船舱里。

和往常一样,二等舱过道两边的舱门紧闭着,没有人会去推测乘客的身份,他们都只是战争中的普通人而已。

“俄国人和我们一样,都是利益致上的现实主义者。”

船舱里,躺在床头的格雷,用轻蔑的语气说道。

“不,他们和我们不同,他们骨子里就是一群鞑靼人,对于他们而言,从来没有什么信誉可言,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唯利是图!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可以背叛一切,包括上帝。”

化名为菲利普的格雷,是以秘使的身份前往马德里与罗马帝国进行秘密会谈的,谈论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让俄国退出战争。

在格雷提到上帝的时候,跟在他身边的助手则在心里自言自语道。

英国不也背叛了上帝了吗?

其实,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斯拉夫人一个样,根本就没有多少区别。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给予他们一些利益,让他们退出战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专心对付法国,德国人也能专心的对付法国,德国人因害怕在他们背后的斯拉夫人而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在西线投入全部的力量,如果他们退出战争,我们很快就会像击败拿破仑一样,击败法国。”

“当然,如果我们能让俄国加入我们的阵营,那么,胜利会来的更早!”

置身于狭窄的舱室中,格雷用充满期待的口吻说道。

“俄国……不同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他不仅有凶悍残忍的哥萨克,还有数以百万计的身强力壮、驯服听命、视死如归的庄稼汉。俄国陆军数量之大,令人咋舌:平时兵力为一百四十二万三千人;动员征召后,便可增加三百十一万五千人;此外还有一支二百万人的地方军和可以征召入伍的后备力量;因此可供使用的兵员总额达六百五十万人。”

格雷提到的俄国,就是世人对俄国的印象,在人们的脑海中,俄国军队是个庞然大物,开始时不免臃肿迟钝,但是一旦充分动员起来投入行动,它一浪接一浪永无穷尽的人海波涛,不论伤亡多大,都会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滚滚向前。

在土耳其战争时,超过三百万俄罗斯军队像巨浪一样淹没了土耳其,而现在呢?

如果不是因为波斯没有通往俄国的铁路,估计俄国军队早就淹没波斯了。当然,在波斯与俄国军队作战时,英国人发现俄国军队,并没人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的情报工作很差,部队作战时不知隐蔽,不知保密,也不讲求行动的敏捷,缺少斗志和主动性,缺少良好的将材。

但是俄国所拥有的源源不断的“灰色牲口”,足以让任何国家为之敬畏!

“可是,先生,我们的条件能够说服他们吗?”

“不去尝试的话,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答案!”

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答案,在丢下这句话后,格雷不禁对这次的君士坦丁堡之行充满了期待。

三天后,通过希腊转口乘火车前君士坦丁堡的格雷,终于走下了火车站。

手持中立国护照的格雷,很轻松的就通过了海关的检查,在他和同僚走出火车站,在车站外已经有一辆汽车在等待着他们,径直坐上宝马汽车后,在汽车启动时,格雷说道。

“谢谢你伯爵大人。”

面对格雷的道谢,一直在车里等待客人到来的伯爵则摇着头说道。

“不要谢谢我,我的朋友,我只希望你带来的消息,值得让我去担负这么大的风险……”

伯爵的目光投向刚刚到来的客人,然后说道。

“毕竟,在战争期间,和敌对国的官员接触,从本质上是在背叛俄罗斯。”

“哎,我的朋友,你言重了,我是以私人身份来的这里,为的是我们之间的友谊和未来,请您相信,我带来的消息,绝对值得你的付出!”

格雷的脸上带着笑容,之所以会来到这里,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首相的吩咐,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在俄罗斯同样存在着很多不愿意与大英帝国为敌的人,当然,还存在着不少希望“不劳而获”的人。

他来到这里就是要用事实去说服这些人,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人关心什么是事实。

对于政治家来说,最重要的从来不是事实,而是利益。

对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利益至上嘛!

第1473章 三心二意的罗马

君士坦丁宫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弘,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这座在奥斯曼时代被称为多尔玛巴赫切宫的苏丹新皇宫一共耗费500万奥斯曼金磅,相当于35吨黄金,其中有14吨黄金用于制成金箔装饰宫殿的天花板。

如此庞大的开支用于修建一座宫殿,足以让大英沉默,法国落泪。事实上,在19世纪中叶,也就只有奥斯曼帝国能够花费如此高额的代价修建一座皇宫,其实当时奥斯曼帝国是天天落泪,不过国家落泪没有关系,关键是只要苏丹高兴就行。

只不过,当奥斯曼苏丹欢天喜地的搬进奢华的新宫时,他们肯定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这座极尽奢华的皇宫就会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宫。

每一个来到这座宫殿里的人,都会为宫殿的奢华而感叹,不过对于这座皇宫的主人——亚历山大三世来说,他并不喜欢这座宫殿,在他看来,这座宫殿有着太多奥斯曼的风格,虽然谈不上喜欢,可是,这座宫殿却仍然是俄罗斯赫赫军威的象征。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亚历山大三世正在一点点的去除奥斯曼的痕迹。但是他仍然留下了很多旧时的产物,比如说在那座由56根圆柱支撑的大厅中映,那个吊着一个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灯。就被他留了下来,毕竟这可是一个价值百万卢布的吊灯。

换不起……

置身于巨大的水晶吊灯下,亚历山大三世一边走,一边问道身旁的外交大臣阿列克谢·鲍里索维奇·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

“英国人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陛下,英国人开出的条件,和之前他们通过驻荷兰大使提出的建议是相同的,他们愿意从波斯撤军,换取我们退出战争。”

“哦,”

亚历山大三世,只是轻轻的了点点头。

“英国人开出来的条件虽然谈不上诱人,可是如果仅仅只是作为退出战争,停战的条件来说,倒也是非常符合我们利益的。”

与他的那个二杆子儿子不同的是,在亚历山大三世的眼中,他的眼中永远只有俄罗斯的利益,他曾经说过一句在俄国人看来最脍炙人口的语句: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它的陆军和海军。

这也是他的原则,与那个二杆子儿子尼古拉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强令将军们发动坦能堡战役不同的是,在战争爆发之后,面对法国以及大明要求他们在东线发起进攻的要求,亚历山大三世直接了当的回答道——罗马帝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且罗马帝国的武器弹药都不足以动员军队。

换句话来说就是——打钱!

亚历山大三世的这一面,对是俄罗斯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为盟友火中取粟,能不背叛盟友,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忠诚了。

“陛下,现在停止与英国的战争,对于我们而言,是最为有利的选择,我们不仅可以不费一枪一弹得到整个波斯,而且还获得了坐山观虎斗的机会。”

作为外交大臣的洛巴诺夫,是一个典型的投机者,在另一个世界,在甲午战争之后,就是这个家伙用白纸一张的《俄清条约》骗取大量的东北利益,他们连一个卢布都没有掏,仅仅只是用一个所谓的“同盟”,一个空洞的安全承诺。

现在置身于这场战争之中,这个投机之徒所想的仍然是投机,毕竟包括洛巴诺夫在内的许多俄国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坐山观虎斗,到最后我们可以选择胜利者为伴,陛下,就目前而言,这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方案!”

对于洛巴诺夫的建议,亚历山大三世不于置否的了点了点头,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倾向于这一方案。

不劳而获多好!

不过作为罗马帝国的凯撒,亚历山大三世很清楚,并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目前……确实如此。可是从长远来说,仅仅只是一个波斯,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众所周知,如果我们退出战争,那么法国人就需要面对德国和英国的全力进攻,法国是无法对抗这两个国家的,法国失败之后,英国、德国以及美国甚至还有其它的国家,就会全力对付大明,他们全瓜分大明的殖民地,或许我们也会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