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56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男左女右,男左女右,男的靠左边,女的靠右边,没有爹娘的小孩沿着中路走……”

面对这些从国内来的同胞,孙虎等人无不是用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他们就是南华的未来啊,当然了,他们更关心——她们,也许,他们的媳妇就在这里人里头。

但是朱先海更关心的是那些孤儿,他们的遭遇相似——父母死于战乱,他们的年龄各异,小的不过才五六岁,大的也就是十四五岁,相比于成年人,孩子的可塑性更强,当然了也更擅长学习,朱先海甚至把他们单列了一个营区,给他们找到了几名老师,其实也就是教他们简单的英语。

按朱先海的计划,以后是要送这些孤儿去海外留学的,这才是他的人才大计最重要的一部分,当然了,未来他们中间也会有人成为军官或者技术工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孩子们肯定会拥有一个良好未来,到欧美留学也好,在南华学技术或者上军校也罢,朱先海肯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他们,甚至他自己就是“武备学校”的校长。

孤儿们将在进入的是武备学校,当然,武备学校教的并不一定是军事,而是一所斯巴达式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他们在那里学习,进而再学习科学、军事、航海以及工程学等。

这些孩子们才是南华真正的未来啊!

不过等待这些孩子长大成才过程是漫长的,至少需要十年吧!

十年……

时间紧张啊!不能只等着他们吧!

心底感叹之余,朱先海把目光投向了远道而来的同胞们,他们之中也有不少识字的,受过教育的,什么秀才啦、举人啦,指不定也有不少,也许可以从他们之中先挑选出一批人到送到美国或者英国、法国以及普鲁士等国去留学。

不过,这一看不要紧,刚看过去,他的眉头就皱成了一团。

第94章 军事化管理

码头上,乱哄哄的乱作一团。

尽管有人大声喊着维持秩序,但除了那些孩子之外,其它不是插队就是挤成一团,似乎所有人都想排到前面去。

男人的喊声、女人的哭喊声和着孩子们的哭声,让码头就像是菜市场似的。

乱成一团的场景,让朱先海的眉头紧蹙,对孙虎命令道。

“孙虎。”

“有!”

“队列不整,派人过去教他们排队!”

“是!”

收到命令的孙虎立即喊道。

“陈二伟,领着人跟着我!教他们守点规矩。”

人山人海的栈桥上,乱哄哄的乱作一团,在人群中的李林,也和其它人一样,试图向前挤着。

“快点往前,往前……”

话音落下的功夫,那边就传来一阵吃痛的叫喊声。

“排好队、排好队……”

手提木棍的孙虎领着一队护卫队队员,见到不守规矩排队的人,直接就是棍子收拾。

儿臂粗的警棍打在人身上,很痛,不过只是一会的功夫,乱哄哄的栈桥上,就安静了下来,在棍子的教训下,他们终于老老实实的排起了队,按秩序登记。

“为什么要这样?”

伊丽莎白不解道。

“秩序!”

朱先海说道。

“人一过万,必有混乱,过去南华的安定,是因为人少,家长式管理没有问题,可是以后不行了,人越多,越容易出乱子,咱们这边眼下没有法律,所以只能通过纪律约束……”

顿了顿,朱先海说道。

“军法,暂时先用军法,用纪律去约束他们吧!”

盯着这些新移民,朱先海在心底暗自寻思着。

差不多,是时候引入法律了,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南华不过也就是一个聚居村落,肯定没有什么未来可言。

法律意味着秩序,意味着体制。

当然了,也象征着政权的暴力机关!

万事开头难,先用军法管制这些人吧。

为什么要用军法,当然是因为眼下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犯错。

所以在思来想去之后,朱先海还是决定借鉴后世的经验,在南华实施准军事化的管理。

其实,朱先海并没有学过管理,那怕是系统给予的管理学知识,也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所以他干脆将军事的那一套,应用在南华的管理中。

这一招效果如何?

朱先海并不清楚,但最起码能够保证南华内部正常有效的运转。

看看后世得富士康就知道,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准军事化管理还是很必要的。

富士康的产区那可是有几十万工人的地方,他们既然能用准军事化的管理,管理那么大的地方,那么这种管理方式,必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况且这种管理模式,还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往后,南华就一个大兵营了!

先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化培训吧!

1861年5月29日,新移民的到来,让南华人口第一次突破三万!

对于南华而言,不过只是一天的功夫,人口几乎膨胀了十倍!

如果不是因为有模拟器,朱先海怎么也无法想到李富贵居然会带来这么多的移民。

28000余人!

甚至这还只是第一批。

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移民来到南华。

而按照朱先海的计划,所有的移民到达南华后,都要集中管训三个月,就像新兵一样,过三个月的集体生活,集体训练,劳动。也正因如此,这些刚抵达南华的第二代移民,从踏到这片土地开始,他们就不断的震惊着。

出了南华,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半人深人的田间土路上,一辆辆马车迎着朝阳缓速行驶着,马车上坐着的大都是愣头愣脑的看着周围的田地。

“好,好大啊……”

站在马车上,看着绵延不绝的麦田,李林、刘三他们无不是傻了眼,他们就像傻子似的站在马车上,看着这片金色的麦田。

“我的老天爷,这地咋就看不到尽头呢?”

一眼无际的大地,尽是一片金色,这样绵延不绝的大块田地,对于见惯了浙江那种小块水田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这地,至少得有几万亩吧!”

“几万亩,半年,咱们一共开垦十万亩地……”

赶着马车李老六得意道。

“我告诉你们,当年咱们来的时候,这地上都是草,半人深的那种,咱们要先烧荒,然后赶着马用铁犁开地……”

其实在潘帕斯草原开垦土地是极其简单的,这里没有什么森林,甚至都没有灌木,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烧荒,直接犁地播种就行,至于烧荒,不过只是为了烧掉草种而已。

“半年,十万亩,我的老天爷!那李大叔你们还不得累死啊!”

“累个屁,你以为是用手扒人拉啊。”

李老六指着指马车的家什说道。

“咱们开地用这个双铧双轮犁,两人两马一犁,一天往少了开荒十几二十亩也没问题,一点都不累,今天你们先学着怎么赶马用犁,这是个技术活,但你们必须都得学会,咱们南华种地用的是马,是各种各样的机子,我告诉你们,等到了垦区,还有一个新鲜玩意呢……”

就在李老六说话的时候,李林突然惊讶道。

“李大叔,那是啥?”

麦田中,一匹马拖着一个外形有点古怪的东西,人坐在那上面,随着马的拖曳那玩意一边的几片“大刀”不停的旋转着,随着“大刀”的转动,成片的麦子倒下了。

“收割机……也是马拉的。”

“收,收割机?”

李林惊讶的看着那台收割机,看着在移动时将大片的麦子轻轻松松的割下来速度,这样的一台机子至少能顶几十个人吧!

“这,这收庄稼也能用机器?”

“没想到吧,我告诉你,你想不到的事情,在咱们南华海了去了……”

李老六得意的一扬马鞭,

“等到了垦区,再让你们几个开开眼……”

半个小时后,甚至还不等他们下马车,就看到了一个喷吐着黑烟的“怪物”正徐徐于田间驶过。在震耳欲聋的汽笛声中,他们险些从马车上摔下来……

第95章 吓n的人们

看到新移民们来了,正在为蒸汽拖拉机加压的,冯平脸上露出些坏笑,他随手拉动了汽笛。

“嘟……”

震耳欲聋的汽笛声响彻云霄,刚到田里的移民们,顿时被吓了一跳。还不等他们回过神来。

下一瞬间,蒸汽拖拉机动了。

“哎呀,我的娘嘞……”

瞬间,刘三就被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惊愕道。

“这,这是啥怪物……它,它咋动了……”

“哎哟,我的个神来……”

惊恐的叫喊声,在田间地头响成了一团,有的人甚至吓的转身就往后跑去,生怕这个喷着火的东西“吃”了自己。

“这,这……”

睁大眼睛,李林站那,眼巴巴的看着它。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肯定不是什么怪物——怪物上面可是站着人的,那人穿的还有点儿古怪。

其实,南华这边的人穿的都有那么点古怪——套头衫。

这种套头衫,说白了就是胸口有两口袋的POLO衫,之所以选择它作为“统一服装”,完全是为了降低成本,南华没有自己的服装厂,所有的服装只能外购,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朱先海特意选择了套头衫,有点类似POLO衫。这种长袖衫一推出就深受众人欢迎。

套头衫穿着简单,而且天气适应能力强,热了可以卷起袖子变成了短袖,冷了扣上扣子,就成了薄外套。于是乎,土灰色的套头衫加长裤,就成了初代移民与新移民之间最大的区别。

不过,李林肯定不知道,随着移民中的到来,在服装厂投产后,他们肯定也会换上这身“古怪”的套头衫,男人如此,女人也是如此,区别就是女人的长裤会变成长裙。

款式单一?

对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早期移民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权力,也没有多余的金钱去追求什么服装上的美丽。

简单、耐用且便宜,才是王道,甚至就连裤子,朱先海都直接选择了用厚帆布制成的工装裤。

简单、耐用才是硬道理。

“一个个的吓尿了吧!”

穿着工装裤,戴着风镜的冯平大笑道。

“这个叫蒸汽拖拉机,你们叫它火犁……”

说话的功夫,他又一次拉响了汽笛,瞧着众人那副被吓傻的模样,冯平的脸上尽是得意。

其实,从成为拖拉机手的那天起,他就是得到新玩具的男孩似的,就渴望着向别人显摆他的玩具,而现在新移民的到来终于让他看到了机会。

“火犁!”

惊愕的睁大眼睛,李林整整一上午都有点儿走神,他总是会不断的把目光投向那台喷吐着烟雾与火焰,在地里飞速犁开大快土地的大家伙。

机器!

这就是机器吗?

和很多人一样,李林的第一次“时代冲击波”,正是从“火犁”上开始的,也正是在这一瞬间,被吓傻的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是机器的力量!

对于新来的移民来说,南华有着太多的新鲜事物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撼。

这种冲击与震撼是必然的。

毕竟,对于新移民来说,无论是马拉收割机,还是蒸汽拖拉机,都等于让他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工业文明的世界。

甚至直到这天晚上,当一切都结束之后,在返回宿舍的路上,李林的脑海中还有充斥着火犁轰鸣着犁开大地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