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341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朝鲜还会缺少女子吗?随便找几个村子征发一下就足够了。

现在朝鲜什么不多,就是人多,多的都快养不活了,不知多少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朝鲜境内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百姓,他们肯定愿意把女儿送到官府,换上几斗米粮、一两匹布的以维持家用的。

而且这是“嫁”,不是到大明为奴为婢,是嫁到大明,朝鲜人嫁给大明人,那是几辈子的福气啊。

“既然是嫁,那就必须要有彩礼!”

朱大皇帝直接了当的说道。

“能嫁入天朝上国就已经是下邦女子的福气了,那里敢要什么彩礼!”

“礼不可废!”

朱大皇帝直接了当的说道。

“听说,当地的彩礼是两匹布是吗?”

“差不多就是如此。”

柳重教回答道。

“那这样吧,以后就按每个女子彩礼5匹布吧!”

哎,朱大皇帝还是把自己变成了最讨厌的人,怎么能够乱抬物价呢?不过这也谈不上是乱抬物价,毕竟,官府肯定也是要从中抽成的,到最后能落到老百姓手里的能有个一两匹布已经是官府开恩了。

“5匹布!”

柳重教急忙说道。

“陛下,礼重了,礼重了,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大明是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

柳重教那是感动啊,真不愧是天朝上国,气度不凡,出手如此阔绰!

这么划算的买卖可不多见!

与此同时,朱大皇帝也觉得这笔买卖很不错。

毕竟在大明,一匹布的出厂价差不多也就是0.2元不到,折算即便是五匹布,算上运费顶破天了,也就一块明元。

也就是说,一个朝鲜女人只要一明元或者说一块钱。

一块钱在大明够干嘛?

虽然,这年头一块钱还是很值钱的,差不多够一个人在大明生活大半个月有,毕竟大明的吃喝都很便宜。

但是一块钱就能买个老婆啊!

在大明,即便是收最底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有十七八块钱,算起来都能买十几个啊!

当然,大明是文明国家,怎么可能物化女性呢?

这一块钱,也就是彩礼啦。

即使是这些朝鲜女人到了大明,大明也不会她们卖出去,经过体检和移民教育之后,她们会到工厂里或者军队眷区工厂,与大明的官兵和工人进行自由恋爱。

至于那一块钱……将来从她们工资里扣除就行。

当然了,这还有助于大明的纺织业,毕竟,现如今各国都处于的经济危机之中,市场不景气不说,至于纺织业都萧条快十年了。

拿过剩的布匹去换女人,这生意划算啊!

“柳重教。”

“臣在。”

“其实,除了女子嫁到大明,还可以派遣劳工嘛,朝鲜国小地贫,百姓收成不足以维持生计,大明志在四海,无论是本土还是殖民地都需要大量的劳工,大明给劳工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管吃管住,一个月八块银元,如果朝鲜能有十几、二十万劳工的话,一个月仅仅只是侨汇,就上百万银元了,一年算起来,千万之数还是有的,如此也有助于朝鲜啊!”

为什么要认一下朝鲜这个儿子?

归根到底不还是为了那些帝国耗材嘛,朝鲜可是有上千万人口,那些在朝鲜半岛食不果腹的朝鲜人,就是再好不过的帝国耗材了。

既然有耗材,当然要物尽其用了。即便是使用那些耗材,也要打着为他们好的名义。

就像在另一个世界,美国人把韩国人带到越南战场上一样,韩国人不也是在那里口口声声的说着什么“以血摆脱贫困”,即便是成为了大国的耗材,他们也是感恩戴德的。

现在大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这些耗材。

什么是亲爸爸!

这就是亲爹啊!

瞬间柳重教险些再次跪下来了,这就是亲爸爸待儿子的恩典啊,这样的恩赐是古往今来从不曾有过的,

朝鲜什么不多,就是人多,人多地少,那些无地或者少地的农夫,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现在大明爸爸却主动帮朝鲜去掉这个麻烦不说,而且还让朝鲜从中获利,这是只有亲爹才会想着的事情啊!

瞧着柳重教的感动的模样,朱大皇帝倒不觉得有什么。

帝国耗材嘛,越多越好,别说非洲那边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万耗材,就是成功群岛那边,也需要十几万耗材,那边的热带雨林开垦,种植园的劳作,都需要大量的耗材,在帝国耗材们用生命把蛮荒变成良田的时候,大明人就可以避免用生命对抗恶劣的环境,毕竟,开发成熟的区域风险是非常低的。

当然了,大明对耗材们也是不错的,一个月八块钱的待遇,每隔七天还能休息一天,这么好的待遇,他们怎么可能有不珍惜。

其实对朝鲜也好,对日本也罢,朱大皇帝都是一碗水端平的,绝对不会厚此薄彼,甚至到最后,朱大皇帝还主动提到,让朝鲜往大明派留学生。

亲儿子不愿意学现代科学,那当爹的就替他们作主,让他们来学吧!不过和对日本一样,大明所需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培养一个骨子里崇拜大明的“慕华派”,只有如此,大明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大计划——把朝鲜和日本都变成大明自古以来的领土!

朝鲜和日本,那可都是大明的!

第652章 弗德里希的信

1866年,南华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航线上,在此之前,只有亚美利加公司自有船只才能进入南华,国际航线的开通,意味着南华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也正是从那时起,几乎每天都有各国商人以及技术移民通过南华的办事处,获得签证进入南华。现在同样也是如此,没有签证的话是进入不了大明的。

技术移民进入大明,需要经过相对严格的审查,然后获得半年的签证,如果不能获得长期雇佣合同,签证到期就必须离开大明。

而商务签证则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毕竟南华是贸易立国嘛!

1874年4月13日,这一天,一艘来自英国的远洋船抵达了应天,在船上,有一个满面胡须的中年人,神情凝重的看着即将抵达的国家,对于这个国家,在过去的几年中,他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颠覆了他对军事的认知,甚至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军事革命。

而从去年起,从这个国家传来的消息,让他久久无法平静。

他们颁布的《疾病保险法》、《工人赔偿法》以及《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在欧洲引起的轰动,是外界难以想象的,工人第一次不会因为工伤而陷入贫穷,也不会因为年迈而失去收入。

是什么促成了这个帝国通过了这些法律?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好奇心,当然也是因为生意上的需要,他来到了大明。

提着行李箱走到海关通道时,他拿出了自己的签证,递给海关官员,那个接过签证,有点艰难的拼读道。

“弗……弗德里希……En……”

海关官员拼读的时候,疑惑的用英语问道。

“你来自英国?”

“是的,我出生在德国。”

弗德里希用英语回答道。

“你来这里的目的是?”

“商务洽谈。”

很快,海关官员就在签证上盖了一个章,同时提醒他说道。

“你的签证有效期是12个月,如果超期滞留的话,会被作为非法移民被逮捕,并被处于三年以上劳役。”

面对这样的提醒,弗德里希的第一印象就有些不太好,毕竟,现在全世界没有那个国家这么对待外来人,至少在其它国家都是自由通行的。

但是在大明不行!

为什么不行,当然是为了限制欧洲移民的进入啦!

走出海关大楼的瞬间,弗德里希就被眼前的这座城市给惊呆了,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啊!

看着街头奔驰的电车,弗德里希的心里不由的冒出一个念头,或许,这里就是未来!

“亲爱的朋友海德里希:

很高兴能向您写信,抵达大明帝国以来,各种新奇的见闻不断的充斥到的我的脑海中来,我觉得有必和您共享这些见闻。现在我相信,前往南华,一定会更让我大开眼界。

因为公司商业上的需要,我在4月13日抵达了‘应天’,这是一个陌生的地名,在此之前它叫‘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座西班牙人创建的城市――现在他是大明帝国的首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尽管王国已灭亡两百余年,但是王朝的皇室成员在新大陆创建了这个帝国,他们吞并了智利、阿根廷,让超过三百万人沦落入他们的统治之中,一个刚刚抵达这里的民族在这片西班牙人曾经殖民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生的帝国。

您想必记得,我们曾经讨论过中国的很多问题,比如太平天国的革命,比如英法联军对中国的入侵,但是我们从不曾想到,有一天,这个国家的人们,在这里创建了一个帝国,而且这个帝国的科技之发达,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

在我抵达了海关之后,他们还给了我们一张小小的硬纸卡片,上面用中文和英文书写了我的信息,我的姓名以及抵达这里的时间,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的签证有效期,如果我不经过许可超期滞留的话,就会被投入监狱。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国家,他们用法律限制着人们的出行自由,当然,这个限制专指欧裔移民,似乎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欧洲移民的进入以及前智利、阿根廷民众的某些自由,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我们可以等到我返回伦敦后深入讨论这个话题。

……

正像许多人形容的一样,应天是一座不夜城,晚上的应天和白天没有什么区别,街道旁高大路灯放射出明亮的光芒。明亮的电灯将街道照得非常明亮。与伦敦不同,这里的路灯不仅存在在主要大街上,即使进入到那些支路,甚至小巷也能看到它们的踪迹,只不过没有主要街道上那么的密集、明亮。

在这个夜晚被路灯驱离的城市,它的治安胜过任何一个城市。光明驱走了歹徒们作恶的最好掩护――黑夜,但这并不是全部原因,更重要是警察。

即便是直到当时时间午夜,在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巡逻的警察,警察和明亮的街道让行人们觉得很安全,即使是空无一人的街道,同样也是如此,在欧洲,这是很难想象的,从所周知,黑暗的夜晚充满了罪恶。

后来,我得知,在只有45万人的应天,拥有超过六千名警察,而且在城外还有负责乡村治安宪兵。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固然有着维护统治——在这里还生活着超过一百万阿根廷人,并不是每一个阿根廷人都支持大明人的统治,但是至少在治安问题,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

出于好奇的心理,我曾多次进入许多偏僻的小巷。令吃惊的是:应天城内的街道,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都十分的整齐干净――这真是一个奇迹。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看不到伦敦或者其它欧洲城市街头常见的遍地的垃圾以及马匹的粪尿。所有的人行铺都设有石板或者地砖。街道都是用沥青与碎石铺设的道路,路面上干净且没有任何污水。

很难相信,这座城市是由中国人管理的,毕竟,就我们的了解,中国的城市是肮脏且混乱的,或许,这正像是他们强调的那样——汉人与鞑靼人之间的区别,现在的中国是由鞑靼人所统治的。

为了保证城市的卫生,他们的街道巷尾设置了许多收集垃圾的垃圾桶,行人必须把垃圾投入其中,否则就会面临处罚——不仅只是罚金,还会被判处50至200个小时的社区矫正服务,我听说,甚至有将军因为违反这项法律,只能穿着马甲利用假期从事200小时的矫正服务,也就是在街道上打扫卫生。

在他们的城市规划中,明确规定有大众使用的公共厕所的距离,所以在这是里街头巷尾可以见到数量充足的公共厕所。当然,仅仅这两点并不足以保证卫生,但是通过严格的法律实施和惩罚措施,他们保证了城市的整洁。

我认为在大明的统治下,无论是欧裔居民还是华裔居民的道德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法律是公正的,并不会因为人种的不同,有任何区别对待。

……

当然,这并不是我此行的目的,此行我最想了解的是大明工人的生活,毕竟,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工人……”

第653章 大明就是未来

在过去的十四年中,大明的皇帝为了壮大自身,他从中国引进了大量的移民,十四年前,南华只有一千多名中国人,而现在却有超过一千万中国人,而且每年数百万人出生,上百万新移民涌入新大陆。

大明的皇帝创办了许多的工厂以解决人们的就业,在他的命令下,上百万中国人成为了农场工人,他们开垦土地,放牧牛羊。据信在这个国家有超过500万工人,既有工厂工人,也有农场工人。

工人,是这个国家的主体,如此庞大的比例,是其它任何国家所没有的。

这也是我此行想要了解的人群。去年,在伦敦的报纸上报道了他们颁布的《疾病保险法》、《工人赔偿法》以及《伤残和养老保险法》时,在欧洲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我和你以及我们在法国、北德等很多地方的朋友,都曾极其认真的讨论过这些法案。

我们曾一度以为这些法案不过只是大明的统治者为了收买人心制定的游戏而已,我自己也一度以为会在大明看到资本家的严酷剥削,看到贫民窟中的悲惨景象。

但是当我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一切都和我们想象的截然不同……

在大明,绝大多数工厂都属于“南华财团”,这一财团的前身就是“亚美利加公司”,据信绝大多数大明人都为它工作。而它的创始人正是大明帝国的皇帝。这家公司在大明创立过程发挥的作用,已不需要再加以累述。

5月1日,这天是礼拜日,也是休息日——这一点,大明的企业都严格的遵守着相关的法律,是不需要工作的休息日。不过有少数工厂仍然需要工作。

比如在帝国钢铁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据信是一群帝国贵族,他们于1870年创办了这家企业,他的月产是为6万吨,一共有4000名工人。在与工人的聊天中得知,他们非常乐意在休息日工作,因为一个班可以获得平时工资的1.5倍工资,如果是中国新年或者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则是两倍工资,他们的每个班是12个小时,尽管远远超过你提出“8小时工作制”,但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是全世界最短的工作时长了。

在帝国钢铁公司,资本家们为工人提供了廉价的早餐和午餐,工人们每个月只需要缴纳一元钱,就可以享用相对丰盛的餐点,有中国式面包,牛肉以及蔬菜等菜肴,他们的生活远远超过英国普通工人的伙食水平。

在大明有一种特别的生活区域,被称为“小区”,听说这种“小区”最早出现于南华,是由大明皇帝为了解决人们的住宿问题亲自设计的,每一个小区都可以看成一座公园,公寓楼位于公园之间。

在钢铁公司参观之后,我来到了附近一座小区,在小区中,我亲眼看到了这里的工人生活环境,不仅远远超过欧洲各国工人,甚至就是许多中产阶级也无法与他们相比,那些四层或者四层半公寓都被分割成一个个四室或者六室的套房,在套房中至少还有客厅、餐厅以及两个以上的卫生间和一个洗衣间,卫生间里不仅有陶瓷抽水马桶,而且还有淋浴——由楼顶日晒式水箱提供热水,这正是他们保持良好卫生的原因所在。

在他们的厨房中,我看到使用煤气的灶台,这是一种极其先进灶具,而居民们使用的煤气则来自于焦炭工厂炼焦时的附产品。

或许是因为他们发明了电灯,所以在他们的每一个房间都使用电灯,在英国这是极其罕见的。大多数欧洲人还停留中世纪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

在他们的房间之中,我看到工人家里家具一应俱全,墙上挂着风景画,柜子里摆放着精美的瓷器。在交谈中,我得知这位普通的工人,他每个月有24-26元的工资,受益于去年推行的法案,他享受到了一系列的皇家福利——据官方的说法,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皇家从其收益中抽取10%用于补贴社会保险福利。他不仅可以享受工伤、养老等保险,而且他和家人也能享受医疗保险,仅只需要缴纳少量的保险金,就可以得到医疗,而且,他的子女也能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他们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优越。

是的,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尽管这是一个被大资本家——皇帝本人垄断的国家,但是这里的工人生活却是极其优越的。

比较一下,在英国工人每天普遍需要工伤14-16个小时,尤其是电灯发明之后,他们的工时在延长,可以确信的是,电灯或许是人类科学的进步,但是对于普通工人而言,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这里,大明帝国却通过立法的方式保证他们的工人每天最多只能工作十二小时,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这也是一种社会模式,我期待在这里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

你最真诚的朋友弗德里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