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144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去“领”老婆之前,司东礼要先回到家里把马套上马车,然后又从家里拿着枪,才赶着马车沿着土路往农场赶去。

和所有的移民一样,司东礼穿着厚帆布制服的衣裤,头上还带着宽沿高顶毡帽,也就是“牛仔帽”,这种可以遮风挡雨的宽沿帽从一开始就深受移民的欢迎,和厚帆布制成的铜钉衣裤一样,都是因为实用。

当然,在草原上更实用的还是枪!

幸福就是一支斯宾塞或者10毫米左轮,腰间挂着10毫米M1863式左轮手枪,马鞍旁插着一支斯宾塞M1862,这是农场工人的标配。

在朱先海的构想中,农场工人应该像那个世界里的一手拿枪保家卫国,一手拿锄屯垦戍边的“伟大兵团”一样,扎根在这片新大陆上,成为南华向潘帕斯草原殖民开拓的先锋,用他们手中的枪与锄把这块“华夏民族的天选之地”牢牢抓在手中。

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是为公司抓住了这片土地——所有的农场都是公司的和所有的土地一样,都姓朱。

没错,普天之下皆姓朱。

至于农场工人,他们也就朱家的长工。当然,收入到也还算丰厚,一个月六七块大洋呢!当然了,对于自家的长工,朱大官人还是厚道的,每个农场工人都可以申请确一块4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他们可以在那盖房子,开个菜园,甚至可以种上一块自己的地。

4000平方米的土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肯定够他们住的了。而且工作满二十年后,土地产权归属个人。

但是如果中途离开的话,就需要把土地交还给公司,当然,公司会根据一定的折价收购上面的房子。

他们也不用担心公司会趁机压价,毕竟,在盖房子的时候就是拿着统一的图纸,进行过统一的成本核算。即便是折旧,那也是有年度比例的,不多,一年也就是1%,算起来需要折上100年,才把房屋折完。

不过,没有谁会怀疑自己不在这里干二十年,种地嘛,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所谓农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市集,现在的南颖场已经是一个千余人的小市镇,今天这里格外的热闹,南颖场办前的空地上已经挤满了人群,被绳子隔开的空地上站着百多年女子,除了隐约看着她们的身上穿着汉式衣裙外,头上戴着的帷帽,不仅遮挡了她们的容颜,还挡住了身段,只是隐约的看出女子的轮廓而已经。

“大家听好了啊,这‘契约女佣’拍买,全凭运气,这里一共有103份契约,买中离手……”

吆喝的人站在台子上大声的吆喝着,尽管看不到她们的相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她们的相貌肯定还算端正,而且没有残疾。不过不管越南的,还是日本的或者朝鲜的,都是普遍饮养不良。

在拍卖开始后,穿绿制服的民团士兵在一边维持秩序。空地上从一早就挤满了移民,不过不少人都是看得起买不起,虽然公司的薪水不低,可有的人来的晚些,有的人有好赌的嗜好,自然也就存不下钱了。

“13号,安南女,相貌端庄,肤色健康,性情温顺,能简单沟通,底价25元!”

“26!”

“30……”

很快价格就涨到了40元。按照公司的规定,最高溢价不能超出低价80%。40块钱,差不多也就是封顶价了,拍卖师直接落了锤。

听着这个数,有人连连说道。

“贵了贵了,肤色健康,就是说脸黑,端庄,就是说这人还能看,40块,贵了,贵了……”

这里头显然有行家,不过只是三言两语的就把卖家的套路给说了个清楚。不过那边办事的倒也是能说会道。

“脸黑说明能下地干活,说明身子好,身子好能生养啊,要媳妇是干啥的?还能是为了看不成?不就是为了生娃娃,为了传宗接代嘛……”

他的话声刚一落下,周围就有人附和道。

“对对,不但能传宗接代,还能干活……”

第275章 媳妇大哥先挑

人民群众的要求从来都是如此的简单,质朴的简单的。

对于普通的劳苦大从来说,娶妻当然是为了生子。为了传宗接代。

干活,不干活吃什么?难道当少奶奶的养着不成?

男耕女织,恒古以来的道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少奶奶?

“好是好,可没钱咋办?”

“咋办?贷款啊!”

拍卖的主事大声喊道。

“有老婆贷啊!没听说过老婆贷啊!钱不够没关系,先把老婆领回家,等发工钱的时候,按月还钱就行,一个月还一块钱,连续还上四年就成。”

“划算啊!这买卖划算啊,划算的很哪,一个月交一块钱,就能传宗接代了啊!”

说是“契约女仆”是签了终身契约,每个月“管吃管住,付一块钱佣金”的女佣,可实际上呢?也就是为了绕开法律而已,大家在这里话说的都很明白,就是买卖。

至于所谓的“老婆贷”是什么?当然是银行与公司联合推出的“家庭贷”,其宗旨是什么?是为了帮助职工成立家庭。

多温馨啊!多贴心啊!只是收取一丁点儿利息而已,贷款四十块钱,分期四年才收8块钱的利息。

“快点,快点,孙广海,你看这贷款买老婆的人越来越多了,咱得赶快办了,别到时候没了!”

那人说的没错,还会有人陆续赶到,偶尔还有人直接把票子一拍,大声问:

“买得不合适,包换不?”

回答一律是:“不换!”

“花那一大把银子,欠上几年的账买个不适合的咋办?”

人群中会有人扯着嗓门喊道:

“有啥不适合啊?女人嘛,到了晚上一吹灯,全一样!”

围观的人们不停的大笑着,那些戴着帷帽穿着汉服的女子动了几下,在心里祈祷着能卖到好人家。

人口买卖是违法的!

但是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就无法解决女人不足的问题,所以这种变相“终身契约”在南华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对此公司那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方面,南华的发展离不开从华夏过来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劳动力中大量的光棍问题又不能不解决。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没有女人,这些劳动力会不会成为社会问题不清楚,但南华肯定没有将来的。

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一家家劳务公司先后成立,他们的足迹北到日本、到朝鲜,南到越南、高棉,甚至就连同马来、印尼、缅甸也有劳务公司过去,他们打着各种名义买卖女人,然后让她们在写着西班牙语的契约上按下指纹。

为什么用西班牙语……因为她们肯定看不懂啊!

在过去的几年里,数十万东亚和东南亚女子作为“契约女仆”来到了南华,她们的随着合约被“卖”到南华各地,她们生育了数十万孩子,而劳务公司的竞争也导致女佣的价格也是一降再降,一个女佣四五十块,其实,就是一匹马也不止几十块钱。

在拍卖进行时,主事的人不耐烦地喊道:

“想买的话要赶紧,就一百多个,没钱的赶快去办贷款,要是晚了,轮到你们这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劳务公司的人说的一点也没错,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十几家劳务公司竞争激烈,而且足迹踏遍整个东亚和南洋,但是,相比于每年超过五十万移民的涌入,其中女人还不到五十分之一,每年十几万契约女仆根本就不够分。下一次再到这边,那肯定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我这可是一百块大洋啊!”

司东礼有点儿心不堪的说道,

“一次买两个了。你好歹给我看两眼,提个醒不是。”

“不给看,不给看,这是规矩,都看的话,不知要看到什么时候,你放心,这人呢,肯定的是女人的模样,身子骨肯定不得差了。”

劳务公司的职员挥挥手,

“我看你也是读过书,这点事情还不明白吗?”

朝着剩下的十几人看看,再看看桌子上表格里填着的“已售”,司东礼长叹道:“那成,就这么着吧!买两个吧……”

一百块大洋,两张薄薄的契约,有了这份终身契约,领到的两个女子,就成了他家的人了,她们的户口会登记在他的名下,受法律保护的那种。

请她们上了马车后,司东礼并没有让她们打开帷帽,甚至一路上,他都没说什么话,只是默默的赶着马车,往家里赶着。

骑着马往家里回着的路上,一路上司东川都会乐呵呵的在嘴里念叨着:

“这下行了,这下好了了,咱也是的有媳妇的人了……爹,咱家有后了……”

仿佛这个时候,他已经当了爹似的。

终于,回到家的时候,他看到了谷仓前停着的马车,马车上坐着两个穿着淡紫色汉裙的女子,那是劳务公司给女仆们的衣裳,差不多的款式,差不多的颜色。

“哥,接,接来了……”

瞧着坐在马车上的女子,司东川有点心急的说道。

“那,那个是我的?”

“老六,从接着她们,我就没看她们一眼,公司里也没让看,啥模样我也不知道,这不,现在人来了,你自己个选一个,是俊是丑,全凭天意。”

听着大哥的安排,司东川连连摆手说道。

“哥,瞧你说的,让她们把帽子摘了,大哥你先选俊的……”

“老六……”

“老话不是说嘛,那个什么孔融让梨,这个,这个理所当然要让大哥先看,先选。”

司东川笑着说道。

“这,这个,对,对,就是古有孔融让梨,今有东川让媳妇!”

说话的时候上去就要摘女子的帷帽,刚动手就被司东礼给拦住了。

“什么让不让的,你选一个,赶紧的,然后今个晚上就洞房,快点,麻利的……”

瞧着大哥动了火,司东川连忙说道,

“行,行,听大哥的!”

说着话,他看也不看,“呀……”在女子的惊叫声中,他就直接一把抱走了一个。

瞧着坐在马车上,有点儿局促不安的女子,司东礼说道。

“姑娘,你放心,往后俺会对你好的……”

女子连忙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谢、谢谢老爷……”

第276章 世界第一钢铁生产联合体

1868年12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即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

即便是正值盛夏,这里的温度也不过只有三十一二度上下,这样的天气,也算是极其舒适的。

不过在钢铁厂的高炉和平炉前,夏天往往是最难熬的,穿着防护服的炉前工将钢杵塞进炉膛,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烤灼着工人。

在繁忙的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着,鼓风机的送风声和机器的轰鸣声盖过了车间里的任何声音,只有刺耳的哨声才能盖住这一切。

经过数年的发展,位于南河(内格罗河)河畔的大华钢铁公司早已经成为了南半球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不仅有多达六座炼铁高炉,而且还有三座最先进的炼钢平炉,超过六十万吨的钢铁产量,足以让这大华钢铁傲视全球——这个时代没有比它规模更庞大的“钢铁联合体”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钢铁企业大都是那种年产几万吨或者十几万吨“小型工厂”,而大华钢铁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大型钢铁联合体这个目标去的。

从第一期的炼铁高炉,到平炉炼钢,早期的铁厂建设带有一定的应急性质,除了堪称暴利的平炉炼钢外,只有简单的轧钢设备,从二期工程开始,就是一个本时空前所未有的钢铁综合体。

从南方一百多公里外的铁矿以及煤矿的开采以及选矿,再到炼铁、炼钢以及轧钢,新建的高炉以及更大型的平炉不但将大幅度的提高钢铁产量,同时生产的钢材种植也从钢轨等少数几种钢材,演变成了钢板、钢梁以及线材等各种型钢。

“……过去咱南华只有船厂的轧板厂为生产造船钢板,引进一台双辊式的轧板机,轧制厚度在2英寸以下的钢板,三年前,美国建成了三辊劳特式中厚板轧机,这种轧机可以轧制厚度在10英寸以下的厚板,在得到在美留学生提供的信息后,我们立即引进了这种轧机……”

留学生提供信息,这是南华的特色,那些留学生既负责在国外学习,同样也会搜集相关领域的技术情报,这些情报都是公开的,但是却零散的分布在各个领域,仅仅只是依靠公司自己搜集,不仅缓慢而且成效一般,但是现在公司有上千名留学生在国外的大学读书、工厂里实习,他们就等于相关领域里的情报人员,专门负责收集最新的信息情报,然后公司会有针对性的引进相关的技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那些留学生就是南华派驻于各地的情报人员,不过他们是专门用来收集技术情报的。

而这也是在过去几年之中南华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留学生们可以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去搜集网罗各种各样最先进的技术,从而推动了南华的技术发展。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块厚达5英寸的钢板从轧辊下冲出来,火红的钢板在冷却水的冲洗下,在蒸汽的升腾中钢板迅速冷却,在钢板被传送到后方时,朱先海站在那里,一言不发的看着那块钢锭。

“每一块钢铁里,都隐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

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句话自然有其道理,尤其是在这个时代,钢铁是什么?

是国家!

是国家的实力象征!

有了钢铁才能制造大量的武器,有了钢铁才能建造军舰,就像这样的5英寸厚以至10英寸厚的钢板,就是建造主力舰所必须的钢板。

“主公,有了这台轧机,咱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10英寸厚的钢板,如果没有它,就只能用大汽锤锻打,那个速度不仅慢而且生产成本高,用轧板机生产,不仅成本可以下降很多,速度可以增加十几倍,如果……”

不等李洁白这位法裔的归化工程师把话说完,朱先海就说到,

“如果用来建造军舰,尤其是主力舰的话,它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厚板,不过咱们眼下并不需要建造那么多军舰,但是可以先建造商船嘛,铁壳商船在未来肯定是要取代木壳商船的,铁壳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我们的航运公司的船大都是在几年前购买的旧船,有了这台轧机,咱们就能提供更廉价钢板生产价格低廉的铁壳船取代旧船……”

其实,南华并不是不造战斗舰,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最重要的原因是……技术不足。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间南华造船厂先后建造了超过27艘铁壳船,既有军舰也有商船,但是吨位最大的不过只有4000吨,看似进步堪称神速,但是建造大型军舰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不过到是可以通过的建造大型商船进行技术积累。而且南华确实也有这方面的需要啊!

比如需要从开普敦殖民地进口煤炭——随着南华的工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仅钢铁厂一家,每年就需要上百万吨煤炭。在本土产量不足的情况下,从国外进口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也意味着南华需要建造大型的运矿船,至少上万吨的那种,不仅如此,就是从移民运输的角度来说,大型快速移民船的效率也远高于小型船只。

只可惜,南华的造船工业技术力量还是太过薄弱,而且经验方面也有所不足啊!

“看样子,要提出一个计划,来刺激一下造船业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