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第765章

作者:圣诞稻草人

  谢叔方一脸尴尬的仰起头,有心说一两句,只是话到了嘴边了又说不出口,只能更加尴尬的微微垂下头。

  李元吉放下了手里的奏疏,看着谢叔方感慨道:“你本来就不是会哭的性子,让你学人哭,也难为你了。”

  “臣……”

  谢叔方迟疑着有口难言。

  李元吉微微坐起身,摆摆手道:“行了,我也别勉强自己了,你想说什么我已经猜到了。你们和杨氏之间的恩怨,那是你们的私事,我不会插手,王妃也不会出面帮杨氏撑腰的。

  你们要想从杨氏手里讨回面子,或者讨回属于你们自己的东西,那你们只能靠自己。”

  谢叔方听到这话,终于不再保持沉默了,忙道:“有殿下这番话足够了!”

  他们费了那么大的代价从博陵崔氏身上割了那么多肉,全被弘农杨氏捡了便宜,他们怎么可能甘心?

  他们之所以没对弘农杨氏出手,不是因为害怕弘农杨氏,也不是因为斗不过弘农杨氏,而是怕杨妙言出面为弘农杨氏撑腰。

  河东柳氏倒是无所谓,可陈郡谢氏如今的家主可是雍王府之臣。

  做臣子的岂能跟主公唱反调?

  也正是因为如此,谢叔方才会被族里的人逼着到宫里来试探杨妙言的态度。

  只要杨妙言不管,那陈郡谢氏就可以放心的从弘农杨氏手里讨回属于他们的东西了。

  “既然足够了,那还不快回去给你族中的那些族老回话,免得他们等急了。”

  李元吉似笑非笑的说着。

  谢叔方一脸尴尬的道:“臣也是身不由己……”

  李元吉点头表示理解。

  是他逼着谢叔方去整合陈郡谢氏,然后去跟博陵崔氏打擂的,如今谢叔方整合好了陈郡谢氏,并且被陈郡谢氏所束缚,也有一半他的责任,所以他在这件事上没什么好指责谢叔方的。

  谢叔方在施礼道谢以后,急匆匆的离开了武德殿。

  看得出来,他背后的那些谢氏族老们很急。

  想想也是,谢氏和柳氏在前面冲锋陷阵,好不容易从崔氏身上咬下了一块肉,还没捂热乎呢,就被杨氏给吞了,那他们岂能甘心。

  没第一时间对杨氏展开报复,展开反扑,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说来杨氏也是够贪心的,人家打生打死就为了那点利益,杨氏吃了肉,给人家留下点汤也好啊。

  可杨氏什么也没留,吃的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那就别怪人家掀桌子报复回去了。

  在谢叔方得到了明确的回复,确定了杨妙言不会出面为杨氏撑腰以后,谢氏和柳氏一起突然向杨氏发难,给了杨氏一个迎头痛击。

  杨氏在河北道境内的所有商道全被切断了,杨氏在赵州的所有产业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并且一度失去了联系。

  等到杨氏重新跟远在赵州的族人取得了联系以后才得知,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杨氏在赵州的所有产业已经被侵吞了个干干净净。

  巧取的有之,豪夺的也有之,更过分的是明抢。

  出手的不仅有谢氏和柳氏,还有他们曾经共同针对的崔氏。

  崔氏兴许是将在谢氏和柳氏身上遭受到的各种耻辱全记在了躲在背后的杨氏身上了,对杨氏在赵州的产业展开了毁灭性的掠夺。

  能夺的都被他们夺走了,不能夺的他们宁愿毁掉也不愿意留给杨氏。

  一时间杨氏有点傻眼了。

  曾经互为对手的谢氏、柳氏、崔氏,如今合起火来对付起了杨氏,杨氏一瞬间落得了跟此前崔氏一样的局面。

  为了稳住局面,为了避免谢氏、柳氏、崔氏抢顺手了,把手伸进都畿道、弘农,杨氏一面付出了大代价说服了裴氏援手,一面向长安城中的杨妙言求援,希望杨妙言能站出来帮他们撑腰。

  杨妙言还没得到消息的时候,李孝恭就先一步入宫将此事禀报给了李元吉。

  昭德殿内,地火龙烧的正旺。

  李孝恭就像是吐蕃人一样一只胳膊光秃秃的晾在外边,一只胳膊塞在厚厚的袖子里,手上端着一碗煮的热乎乎的米酒,一边大汗淋漓的往嘴里倒,一边畅快的吧嗒着嘴道:“你是不知道,如今都畿道和河北道的世家快要打成狗脑子了,一个比一个凶残。

  今天你拔我家一间铺面,明天我烧你家一座庄园,一个比一个狠。”

  李元吉浅浅的品了一口手里的米酒,狐疑的盯着李孝恭道:“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嘿嘿……”

  李孝恭讥讽的一笑,道:“比我说的还夸张。如今整个都畿道和河北道的世家都参与进去了,看似是弘农杨氏在拉着河东裴氏一起对付河东柳氏、陈郡谢氏、博陵崔氏。

  可实际上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世家也掺杂在其中。

  他们有的在浑水摸鱼,有的在趁机攀关系,还有的在待价而沽,看看谁出的价高就帮谁。

  你说他们能不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嘛。”

  李元吉恍然的点点头。

  如果其他的世家豪门也不安分,也掺和在其中的话,那还真有可能像是李孝恭说的一样,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毕竟,是人是鬼都在秀,谁是敌人谁是盟友,谁也说不准。

  也许上一刻互为盟友的人,下一刻就反目成仇。

  你打我,我打你,你背刺我,我背刺你,能不乱吗?

  毕竟,有河东柳氏和陈郡谢氏这两个前一刻还在共同针对博陵崔氏,后一刻又跟博陵崔氏一起针对杨氏的例子在前,谁也不敢肯定谁是谁坚定的盟友。

  “其他几家有参与吗?”

  李元吉盯着李孝恭问。

  如果参与的世家豪门多了,朝廷只需要在一旁拱火,一直让他们斗下去,等到他们的实力消弱到不足与跟朝廷为敌的时候,那朝廷就能轻而易举的消灭他们。

  虽说朝廷之前已经制定了消灭世家豪门的计划,可如果世家豪门自己乱来的话,那么朝廷也不介意改变改变自己的计划。

  毕竟,主动谋划着去杀人和人家上赶着找死完全是两个概念。

  后者对朝廷而言明显更轻松、更省事。

  李孝恭知道李元吉在问什么,当即道:“明面上只有裴氏下场了,暗地里还有多少家,还没有查清楚。”

  李元吉愣了一下,疑问道:“你的意思是,暗地里出手的还不少?”

  李孝恭毫不犹豫的道:“那当然了,那么大的利益摆在明面上,只要是个人都想上去咬一口。如果不是我们出面容易被人误会的话,我也想上去咬一口。”

  李元吉点点头,还是那句话,财帛动人心呐。

  崔氏、杨氏、柳氏、谢氏,外加一个刚刚下场的裴氏,随便掉下来一块肉都是肥肉,都足以引起所有人的觊觎。

  其他世家豪门稍微勾勾手指就能将这些肥肉收入囊中,又怎么可能不动心呢?

  诚如李孝恭所言,如果不是李氏下场容易让人误会的话,他都想出手分一杯羹。

  “博陵崔氏手里的份子收回来了吗?”

  “收回来了!”

  “想办法把博陵崔氏手里的份子卖给清河崔氏,然后再收回杨氏手里的份子。”

  李元吉笑着道。

  李孝恭神情一凌,惊声道:“你这是要逼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反目,逼其他世家豪门发狂啊!”

第八百八十章 大唐版: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李元吉会心一笑,默认了李孝恭的说法。

  如果朝廷规定,顶尖的世家豪门只能拥有漕运和海运上一份份子,一张入场卷的话,那么顶尖的世家豪门之间只会排排坐分果果。

  可如果朝廷允许顶尖的世家豪门一家可以拥有两份份子,两张入场卷的话,那么顶尖的世家豪门之间就不会平静了。

  因为他们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都不会介意自家多一份份子,多一张入场卷。

  在份子,也就是入场卷的名额固定的情况下,他们想多一份份子,多一张入场卷,就只能从其他人手里抢了。

  所以当清河崔氏拥有两份份子、两张入场卷以后,其他的世家豪门就再也不会干坐着了。

  最重要的是,清河崔氏拿了博陵崔氏的份子,即便是他们同根同源,也会产生间隙的。

  只要漕运和海运上的利益持续增加,那么他们迟早会反目成仇的。

  此外,那些小的世家本来盯着博陵崔氏的份子,博陵崔氏的份子在他们眼前一晃就没了,等再有份子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更疯狂。

  一些已经下场的,会拼尽全力去抢新出来的份子,一些没有下场的,在观望的,也会在新的份子出现以后悍然入场。

  到时候,争斗会更乱、更激烈。

  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就没人想再错过第二次机会。

  “如此一来,我们也会不得安宁的。”

  李孝恭沉声说道。

  一旦大唐的所有世家豪门都掐起来了,李氏也很难独善其身。

  毕竟,李氏虽为皇族,可实际上也是世家豪门中的一员。

  即便到时候李氏不下场,也会有无数跟李氏有关系的世家豪门找上门,请李氏援手、请李氏从中调和。

  有些比较极端的,甚至会设计引李氏入局。

  李元吉笑道:“这个你放心好了,到时候我会发起北征,亲率大军去征讨突厥。”

  只要跳出去了,并且还是因为灭国大战跳出去了,那其他人就不好找李氏帮忙,或者引李氏入局了。

  毕竟,世家豪门的事情再大,也没有灭国之战大,谁要是在灭国之战中给李氏闹什么幺蛾子,拖李氏的后腿,那李氏举起了屠刀,也就怨不得谁了。

  其他的世家豪门也就不好再聚集在一起帮忙叫屈。

  毕竟,私底下他们可以把家事看的比国事还要大,明面上却必须认可国事大于家事的说法。

  “你准备好北征了?”

  李孝恭瞬间失去了继续关注世家豪门的兴趣,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北征的战事上。

  他是个武人,最喜欢的不是跟人勾心斗角,而是打打杀杀。

  所以他对打打杀杀的兴趣远比跟人勾心斗角要高。

  李元吉点头道:“不错,我准备好北征了。”

  颉利和苏尼失的战事已经打的没得打了,颉利即便是请吐谷浑和西突厥援手,也奈何不了苏尼失。

  苏尼失虽说有大唐援手,可大唐不想让他赢,他也没办法赢。

  如今双方之间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两年了,都已经耗尽心力了。

  虽说他们还在打,可他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股血气了,也没有将对方一口吞下,彻底吞并草原的豪气了。

  如今双方都在磨洋工,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谁也不能罢战、堕战,因为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会被对方趁虚而入。

  所以如今双方在尴尬的对持。

  虽说他们双方在这种对持中仍有消耗,可消耗远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对大唐而言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大唐没必要再等下去了。

  再等下去,有人出面帮他们调和,让他们双方罢手言和的话,那么大唐北征突厥,就得面对他们双方。

  这对大唐而言没有任何好处,还不如趁现在就下场。

  “可你定下的五年策还没有彻底完成,我大唐的丁口也没有恢复到你想要的那个数字啊。”

  李孝恭急忙开口。

  他倒不是畏战,也不是想劝李元吉收回成命。

  而是怕李元吉只是一时兴起,回过头想起了丁口和五年策的问题又放弃了北征的想法。

  所以他必须提醒到位。

  李元吉笑道:“我大唐的丁口比起立国之初,已经快多出一倍了,五年策中的各项政令如今也已经步入正轨,已经不需要再等了。”

  在朝廷和世家豪门中的正义人士共同努力下,在百姓们的辛勤耕耘下,大唐的丁口数量与日俱增。

  北方山林里的逃民,绝大多数已经被劝出来了,已经在大唐重新落户了,各家藏的隐户也被解救出了不少,百姓们在各种政策的鼓励下可着劲的生,如今丁口数量已经快要达到三百万户了。

  这比唐初快要多出一倍了。

上一篇:三国开局斩关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