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第665章

作者:圣诞稻草人

  当然了,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带着不断繁衍壮大的族人疯狂的败家的话,那可能很快就会败光。

  但百年内大唐应该出现不了这么牛伯易的败家子。

  因为历史上没出现过,现在更不可能。

  李元吉不会允许这么牛伯易的人出现。

  李孝恭噌的一下就站起了身,双眼瞪的像是铜铃一样的看着李元吉。

  李元吉摆摆手,示意李孝恭坐下,“堂兄,不必如此激动,想要将交州和益州南的所有金银铜铁,以及珠宝玉石挖掘出来,没有那么容易。

  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些,也是让你认识到交州和益州南的重要性,知道它们的价值。”

  李孝恭没有坐下,而是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李元吉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李元吉失笑道:“我不仅知道这些,我还知道林邑国也有庞大的金银铜铁和珠宝玉石,遥远的天竺更是以黄金为城。

  可这些东西现在对我大唐有害无益。

  我大唐现在才不到两百万户丁口。

  每一岁所获的粮食估计也只有千万石。

  如果让这些金银铜铁、珠宝玉石全部涌进我大唐的话,那么粮食的价格会飞涨,布匹、丝绸、纸张等等各种东西的价格也会飞涨。

  到时候我们是有钱了,可跟没钱没区别。

  因为金银铜铁、珠宝玉石这些东西不能吃也不能喝,所以我们即便是手握着大量的钱财,也没办法解决我大唐的根本问题。

  到头来只会让我大唐的物价飞涨,让百姓们吃不起粮,穿不起衣服,让钱不值钱。

  所以,我们现在开拓边市也好,疏通漕运和海运也罢,可以赚钱,但不能光顾着赚钱,更不能将眼光只放在一个钱上面。

  我们得吸纳突厥的牛羊,高句丽、百济、新罗的丁口,交州、林邑的粮食,吐蕃、吐谷浑的皮货、马匹。

  等到我大唐人丁兴旺,物产富饶,谷物满仓的时候,我们要多少钱没有?”

  李孝恭惊愕的张着嘴,呆呆的站在原地,似是在发呆,也似是在消化。

  良久以后,他面露挣扎的道:“我现在脑子里乱得很,你说的话我根本分辨不出是真是假,也分辨不出是对是错。”

  李元吉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所说的话信息量很大,一些话甚至超出了李孝恭的认知,所以李孝恭一时半会儿分辨不出真假对错,也在情理之中。

  “分辨不出来,你就回去好好的分辨。”

  李孝恭心事重重的点了一下头,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照你的说法,我们在边市上做买卖,不仅不能赚别人的钱,还得拿出大量的钱去购买别人的货物?

  那时间长了,我大唐岂不是无钱可用了?”

  李元吉好笑的道:“不是说不赚别人的钱,该赚还是要赚的,但我们所赚的要以货物为主。你也是从乱世中走过来的,你应该明白,在乱世中,千两黄金远远没有千两粮食重要。

  在大灾大荒之年,你即便是拿出足够的钱财,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所以我们要多囤各种货物,少囤钱。”

  “可现在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李孝恭又下意识的接了一句。

  说完这话以后,他立马反应了过来,他说错话了。

  突厥这个大敌尚未彻底消灭,现在的大唐还算不上是太平盛世。

  唯有将所有明面上的,以及潜在的敌人全消灭了,或者全征服了,大唐才有资格说是太平盛世。

  “你现在就开始囤各种货物,是想尽快兵进突厥?”

  李孝恭在意识到大唐现在还不是太平盛世的时候,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仰着头问。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大唐和突厥交恶多年,突厥不除,我大唐上下都寝食难安,所以我肯定得早做准备,尽早的发动北征了。”

  李孝恭一提到战事,就不惦记钱财了,当即迟疑道:“会不会太早了一些?”

  李元吉摇头道:“不早了,此前一役,已经将突厥的脊梁给打断了,突厥已经没有跟我大唐为敌的底气了。我大唐想要征讨突厥,也远比以前更容易了。

  我们只需要休养生息两三年,将此前一役中所消耗的一切重新积累起来,北征突厥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李孝恭一边思量着两三年以后北征突厥的可能性,一边道:“以我为帅?”

  李元吉翻了个白眼。

  李孝恭明显在想屁吃。

  他现在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了,再获得一次大功,而且还是征灭突厥这种大功的话,那他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那就是被下狱处死。

  大唐现在还容不下一个庶系的亲王,因为这容易助长其他庶系的野心。

  而偏偏绝大多数庶系的郡王在大唐建国的期间,都对大唐做了一些贡献,都有军功在身,手下也掌握着一定的兵马。

  一旦开了庶系被封为亲王的头,就刹不住闸了。

  以后铁定有很多庶系会消减的脑袋谋取亲王的爵位。

  这对大唐不是什么好事,对李氏嫡系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孝恭看到了李元吉翻白眼,意识到自己有些痴心妄想了,当即垂死挣扎道:“我可以不要任何封赏……”

  李元吉白了李孝恭一眼,没好气的道:“我可以不给你任何封赏,但我父亲会无动于衷吗?”

  李孝恭瞬间尴尬了起来。

  李渊面对这种事,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他会邀请所有的文武,一起到太极殿内见证,见证他为李孝恭封亲王的盛点。

  还会赐下大量的钱财,大量的封户,大量的田产,大量的仆从,以及……大量的刽子手。

  这不是李孝恭能承受得起的。

  在强干弱枝,强嫡弱庶这方面,李渊是不会留手的,也不会有任何心慈手软。

  这从他过往的经历就能轻易的看出来。

  “现在还想做北征大元帅吗?”

  李元吉见李孝恭尴尬中带着一丝胆怯的站在那儿不说话,戏谑的问。

  李孝恭一下子更尴尬了,脖子生硬的摇起了头。

  “那就去见苏定方吧,漕运上属于你的那一份,苏定方已经帮你运回长安了,你直接到他府上去取就行。顺便让苏定方来这里见我。”

第七百五十七章 指点苏定方

  李孝恭带着一脑袋乱麻,离开了海池,离开了太极宫。

  在他离开后约莫一个时辰,苏定方就到了。

  身上充斥着一股喜气。

  看来是赚钱了,而且还是赚大钱了,心情非常的好。

  “苏卿脸上的喜色难掩,看来是碰到什么大好事了啊。”

  李元吉端坐在龙船的甲板上,动也没有动,面对着喜气洋洋的苏定方,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苏定方一听这个,脸上的喜色瞬间就没了,心里开始噗通噗通打鼓了。

  他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猜到了李元吉为什么这么说,当即快速的跑到李元吉面前,恭恭敬敬的一礼后,开门见山的问道:“殿下是不是对臣在海上做的一切所不满?”

  李元吉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没什么不满,你就算是把海上的那些不明身份的人全抢光了,甚至将那些来觐见的使臣也全抢光了,我也不会有任何不满。”

  苏定方迟疑着道:“那殿下……”

  为何会这般说话?

  李元吉瞪了苏定方一眼道:“我让你和武士逸主掌漕运和海运,除了让你们为国,为你们自己敛财以外,更多的是让你们沟通南北的货物,互通南北的有无。

  让各码头的货仓充盈起来,让洛阳的粮草也装满。

  可你们都干了些啥?

  除了在海上打家劫舍外,就是往交州一个劲的运麻布,运陶器,然后从交州运回各种金银珠宝。

  我要那么多金银珠宝做什么,是能吃啊,还是能喝啊?”

  苏定方愣了一下,错愕的道:“有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吗?”

  李元吉又瞪了苏定方一眼,恶狠狠的道:“那也得看我大唐的各地有没有那么多粮食可以卖啊,也得看那些世家豪门肯不肯买啊。

  如果人家不肯卖,各地又没有那么多粮食卖,我们将大把的金银撒出去,只会拉高粮食的价钱。

  只会让贫寒的百姓买不起粮食。

  到时候,你们是富了,粮商们也富了,可百姓们会穷到吃不起饭的。

  他们吃不起饭,是会拿起锄头,挥起镰刀,要我们脑袋的!”

  苏定方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因为李元吉这话说的很重。

  具体有多重,不需要李元吉过多解释,他也很清楚。

  他当即弯下腰,诚恳的道:“是臣疏忽了……”

  李元吉恨铁不成钢的道:“你不是疏忽了,你是被钱财迷了眼,迷了心智,什么都看不清了。”

  苏定方没有反驳,一个劲的点头说是。

  李元吉这才放过了苏定方,语重心长的道:“你现在也算是我大唐的重臣了,一举一动都会对我大唐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你的眼睛不能只盯着钱看,你还得看看其他的。

  如果你能在运送粮食的同时,夹带一些金银,夹带一些玉石,夹带一些象牙等珍贵的东西,再借着这些东西贩卖的钱财去造更多的船,更大的船,那你下一次能运的东西是不是就多了。

  如果你能在运送粮食的同时,将你手底下的船队扩张一倍,你以后能运送的东西是不是就多一倍了。

  长此以往,当你的船队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你想运什么运不了?

  你就算将交州刮地三尺,全班回来,也有可能。”

  苏定方怔了怔,脸上浮现起了一丝羞愧。

  照李元吉的说法看的话,确实是他小家子气,被钱财迷了眼了。

  李元吉继续道:“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扩大你劫掠的规模,去海上更远的地方劫掠高句丽、倭国、林邑国的海船,甚至去他们本土劫掠。

  只要你的船队够大,并且适应了在大海上任何地方纵横,你想去哪里去不了?

  到时候大海上,乃至临近大海的那些小邦的财富,还不都是任你取允?”

  苏定方深深的弯下腰,一脸惭愧的道:“臣受教了……”

  李元吉也不想过多的苛责麾下的心腹爱将,当即语气柔和了几分道:“回头记得叮嘱手底下的人,要确保每一次往返的过程中,都装上九成的货物,一成的钱财。

  不能再贪图钱财,将船舱塞满了。

  还要在棣州、扬州、交州三地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造船的作坊,造出能在海上纵横的船只。

  这样才能确保你们在往返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损失。

  你掌管漕运的日子也不短了,应该也知道了在漕运上能畅通无阻的船只,在大海上根本经不起风浪,甚至还没有渔民的那些小船好使。

  所以你得重视起这件事,得尽快造出能在海上通行的大船。

  这方面你可以派人去研究研究倭人,以及高句丽人的船只。”

  苏定方在听前半段的时候,还虚心的点着头,听到后半段,尤其是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一下子就扬起了头,“您让臣去跟倭人和高句丽人学习?”

  苏定方说着话的时候,一脸的难以置信。

  然后脸上分别闪过了不屑,以及鄙夷。

  不是他看不起倭人和高句丽人,而是大唐所有人都看不起倭人和高句丽人。

  在大唐所有人眼里,倭国也好,高句丽也好,没什么值得大唐学习的。

  在大唐所有人眼里,倭国也好,高句丽也罢,只有学习大唐的份儿,没有大唐学习他们的份儿。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做爷爷的人,去跟在各个方面做孙子的人学东西。

  那样的话,太丢人了。

上一篇:三国开局斩关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