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97章

作者:天下乐

而其他的妃子收到这个通知都是有些愕然,不过虽然有一些愕然,但她们自然不会反对,只是让自己的侍女收拾东西,然后交给这些太监们,让他们直接通过马车拉倒大明宫去。

同样李世民交代的话不少也都是直接传递给了暂时还住在太极宫的这些皇子公主们,给他们的就一句话,李恪要负责大唐学校改制之后的第一次考试,所以不要让他们打扰。

这些皇子公主们对这个自然是心里有数,李恪他们在处理正事的时候,是肯定不可能去打扰李恪的。

李恪搬到两仪殿处理事情了,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可以去两仪殿。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各个衙门之间流传,谁也不知道最先是谁将消息传出来的,不过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

对于这个事情,大家到时没什么意外,就像是李世民所想的那样,李恪在原本礼部衙门办公这才是出乎大家的预料,而在两仪殿里面办公,这不是很正常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房玄龄和魏征长孙无忌三个人得到消息的时候,都是面面相觑了一番,虽然不知道殿下这怎么又同意到两仪殿办公了,但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好事,少跑不少的路。

至于其他的,三个人都当不知道的,陛下的手段还是非常多的,如果陛下想要对付人的话,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办法,更何况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来说不是坏事。

既然不是坏事,那就更容易了,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都感觉不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的。

“正好尚书省今年的工作报告出来了,我去找殿下谈谈。”房玄龄拿着手里面的报告准备直接去找李恪。

第1098章 不是说好只是去看一下吗

房玄龄拿着报告走了几步,看到魏征没动作,房玄龄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看着魏征。

魏征:“?”

他抬起头一脸疑惑的看着房玄龄,你倒是走啊,你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房玄龄:“?”

你不跟我走?

“你看我干什么?”魏征无奈的开口了。

“你不走?”房玄龄问道。

“我为什么要跟你走,老夫是门下省的,跟你尚书省有啥关系?”魏征有些郁闷,我特么什么时候跟你穿一条裤子了?我门下省可是专门监督你尚书省的,你搞清楚一些。

“走吧,殿下不好糊弄,我一个人有力不怠啊。”房玄龄无奈的开口道。

“我不去,反正跟我无关。”魏征有些郁闷,我现在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一个殿下的人就够郁闷的了,你们动不动就叫我过去,这是什么意思?

“那赵国公同去。”房玄龄又看向了旁边准备回自己衙门的长孙无忌。

“我去干什么?你们忘记了,老夫又不知道此事。”长孙无忌摇摇头道。

“你忘记你说漏嘴了?”房玄龄有些无语。

“非也,非也,说漏嘴跟我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并不冲突,我不知道这件事。”长孙无忌摇摇头,“我要回去办事了,明年大会的一些政策还需要重新制定的,还有许多大唐律需要重新讨论是否通过。”

房玄龄:“……”

你这真是油盐不进啊。

但长孙无忌不去,房玄龄也没得办法,但魏征不去不行。

所以……去往两仪殿的路上,房玄龄走在前面,魏征这个大冤种走在后面,他是被房玄龄给直接拖过来的。

“哎,说实话,我现在也是有些想杜克明了。”魏征叹了口气开口道。

“你什么意思?”房玄龄有些疑惑的看着魏征。

“因为有他在的话,这会儿他肯定陪着你去了,跟老夫就没什么关系了。”魏征摇着头道。

“你想的美,杜克明虽然人不在了,但是我还得说一句,他心切开都是黑的,我也不怕他晚上来找我麻烦。像是跟殿下相关这种事情,还得郑国公你来。”房玄龄摇着头道。

魏征:“……”

你可真是够狠的,你就这么说你搭档的。

“郑国公你别这个表情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跟杜克明的关系可不好啊。”房玄龄很是认真的开口道,“虽然说我经常需要他帮我做一些决断。”

“但谁告诉你我们两个人配合的不错,私人关系就不错了。”

“所以我现在骂他我也说的过去,他心切开就是黑的。”

房玄龄摇着头说道。

魏征懒得理他,反正杜克明现在也不能反驳你的话,你说什么不还是由着你说。你说杜克明心切开是黑的,你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你们这些谋臣的心都是脏的。

唯有我魏征,一片真心,天地可鉴。

哎,最后怎么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魏征唉声叹气的跟着房玄龄到了两仪殿,对于魏征这个样子,房玄龄倒是无所谓,只要他来了就行,因为房玄龄也是这两年才发现,魏玄成这个人有点意思。

到了两仪殿,房玄龄进来之后,有些恍然的问道:“哎,殿下怎么是您,陛下呢?”

你太特么不要脸了,魏征嘴角抽搐了一下,差点骂出来。

“梁国公,不至于吧,我也不是刚刚才在这里,你消息这么慢的吗?”李恪无奈的抬起头看着房玄龄问到。

“倒不是臣消息慢,与其说臣消息慢,倒不如说臣事多,这年后的统计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臣是一刻不得闲,很多事情自然就忽略了。”房玄龄无奈的开口道。

李恪自动忽略了他的话,自从尚书省分成了十几个部门,各个部门要处理的事情增多之后,房玄龄见一次面就得高低抱怨一声,反正李恪是不可能接口的。

“这么说来,大唐23年的统计工作大概结束了?”李恪直接转移了话题。

“已经结束了,大唐23年全年的国库税收约为1675万贯,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于商税,其他的税率基本都已经免除,另外国有商行上交利润1850万贯,总计收入3525万贯。”房玄龄点点头,然后给李恪汇报除了一串数字。

“还行,不错,大概有3.5库了。”李恪笑着道。

房玄龄有些无语了,他都想吐槽了,殿下您能不能不要用库这个单位了,整的现在这都快变成一个真正的单位了。

“税务这方面的制定工作你们自己商量好,很多税收既然取消了,那取消的是否合理,这些都是要论证的,而且有一些税收的存在还有其他意义的话,那么最好就不要取消,而是以国家补贴的形势,名义上它还在,但实际上已经不用百姓出一分钱了。”李恪交代了一句。

“是,臣等会对这方面的进行详细的讨论。”房玄龄点点头道。

大唐的国库收入还差远了,据说大宋巅峰时期国库收入一年有一亿六千多万贯,大唐现在才三千多万贯,连人家一个零头也不算。

不过考虑到大唐取消了彻底的农税这一点,单纯依靠商业税达到这一点,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当然,这里面的商业税相当大的来头肯定是来自于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大量税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有商行上交的利润。

而他们上交的利润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门阀世家的私人商行要增加添加各种各样的设备,而这些设备的利润肯定是要缴纳给朝廷的。

“人口方面呢?”李恪问了一遍。

“人口方面我们的没有办法仔细调查,但是根据长安附近郡县比例,再参考大唐目前的整体人口数量,我们计算了一下,大约是3160万人左右,这几年大唐的新生婴儿的存活率在不断提高,而病死率则是在快速下降。”

“光是这一点,在未来几年必然是大唐的人口爆发期,按照我们的估计,大唐人口增长率在未来今年估计大概能有8%左右。”房玄龄给李恪汇报了一下。

“殿下,门外尚书省官员求见。”徐菘推开门走了进来。

“进来。”李恪有些疑惑,房玄龄在这里,尚书省官员有事汇报?

很快,一个三十来岁的官员就推开门走了进来,给李恪行礼之后才开口道:“殿下,梁国公,陛下旨意,让您有事情前往宣政殿汇报。”

李恪:“?”不是去看一下吗?

第1099章 你跟他们借钱啊

来人也只是通知李世民的圣旨,通知完毕之后自然就走了,然后留下了大殿里面的三个人面面相觑。

李恪:(OдO;)

房玄龄:(OдO;)

魏征:(OдO;)

“咳,陛下是搬去了大明宫吗?”房玄龄开口问道。

“他说过去看看的。”李恪一脸的呆滞。

宣政殿在大明宫就类似于太极宫的两仪殿,大明宫最大的宫殿含元殿,比太极殿的规模都更大,而整个大明宫的规模更是太极宫的四倍。

包括大明宫的西内苑都已经是处于建设完毕的状态,跟太极宫的北侧已经连接在了一起。

“额,估计陛下可能是想过去住一段时间吧,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大明宫修建成功这么长时间了,而那边修建之后的居住环境也是要比太极宫强一些。”房玄龄只能从各个方面找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理由。

他只能说,陛下你这个也太急切了,就这么直接都扔给了殿下,自己跑到大明宫去了。

李恪:“……”

他感觉这个事情总是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决定去后面看看,但房玄龄和魏征过来谈工作,李恪总不可能扔下他们直接走了。

“郑国公,我觉得我父皇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于享受了。”李恪看着魏征开口问道。

魏征:“?”

你要不要看看你的秦王庄再说这件事,当然,你不是皇帝,只是个皇子,而且是花的自己的钱我确实是没权利多说什么。

“殿下,大明宫在皇家私人财产和国家财产进行分割之后,大明宫属于皇室的私人财产,陛下并未多花一分一毫朝廷支出的费用,只是住自己的宫殿,所以这谈不上是不是过于享受。”

“而且陛下刚刚搬过去就直接通知了我们,有任何事情直接去宣政殿找他,显然依然没有忘记工作。”魏征认真的开口道。

李恪;“?”

房玄龄:“?”

两个人都是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魏征,太阳从北面上来了?

“殿下何苦这么看我?我魏征只是擅长谏言,并不是抬杠。”魏征有些无奈的开口道,你们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你们难不成觉得我没事就谏言之类的,这些是抬杠吗?

算了,不说了,老夫的知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好吧,梁国公,这么说来,大唐目前的一切都是蒸蒸日上,朝廷国库的支出还够吗?”李恪点点头问道。

“目前的朝廷支出还是够的,粮草的价格并不贵,另外就是各个士兵的月钱虽然有所上涨,但整体支出的规模并不大。”

“而至于其他占用资金较多的武器装备等,因为国有商行的关系,支出的反而并不多。”房玄龄立刻开口道,虽然军方采购国有商行的武器装备也是会预留部分利润,但是这部分的利润不像是以前的铁器面对市场那样恐怖。

而是按照真正的利润预留了大约50%的利润给于国有商行。

之所以这么多的利润也是因为考虑到了一些铁器装备等的更新费用,和研发费用。

虽然研发对于这些商行来说目前支出的并不太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商行的研发肯定是要逐步的发展起来的。

官方的军械研究所很快也是会将一些普通武器方面的研发等直接转交给这些专门生产武器装备的国有商行。

“但今年涉及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建设部那边如果大规模的投入要建设铁路的话,尤其就像是殿下您所说的,基础建设的收益是非常慢的,而您又不准备盈利运营铁路,那么铁路的建设在未来将会占据朝廷大部分的投资方向。”

“当然,铁路的投资除了人员工资之外,大部分的支出也都支出给了国有商行,算是左手倒腾右手,但是这里面肯定是有部分损耗。”

“而财政方面的话,朝廷支出很快就会无法跟上。这方面,不知道殿下有什么安排?是直接印钱还是?”房玄龄看着李恪问到。

“不可能直接印钱,印钱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印钱也必须要跟审计和统计综合计算才能够印刷,如果莫名其妙的胡乱印刷,日后大唐的货币就会彻底崩溃了。”

“如果缺钱的话,就发专项国债。”李恪想了想,直接开口道。

“国债?”房玄龄他们都愣了一下。

“就是以朝廷的名义向大唐民间百姓借钱,可以分三年前,五年前,十年期等不同的期限,另外还有就给于一定的利息,比如说年利率按照5%或者是6%左右的标准来制定。”

“这样的话,民间不少人应该都是会认购国债的,另外国债可以设置为能转让,就是允许民间相互之间交易国债。”

“国债这边的事情可以去问李嫣,她明白,国债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来进行,比如说储蓄型的国债就是不允许转让,但是可以提前支取,可以更名,可以挂失等等。”

“可以由父母给子女购买一份国债,等到他成年之后直接给他等等。”李恪大概举了一个例子。

房玄龄他们都是听的有些愕然,国家向个人借贷也就是了,而殿下似乎又玩出了全新的方式。

“那如果这样的话,明年如果朝廷还不够呢?”

“继续发行啊。”李恪理所当然的开口道。

“这……就不怕还不上吗?”房玄龄和魏征都傻了,这东西总不能每年借,年年借吧。

“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过没有任何问题,直接借吧,只要国家的经济发展不错的话,借债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可以加快国家的发展。”

“那些门阀世家不是喜欢存钱嘛?他们的钱埋藏在殿下,难不成比借给朝廷还更加保险嘛?借给朝廷,以朝廷的名义保证,而且每年还有利息,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稳定且长期的收入。”李恪很干脆的开口道。

虽然年利息看似5%好像一点都不多,但想一想,存一个亿,一年就是五百万的利息,年利润有五百万的公司,对后世那么多的公司来说,恐怕都已经进入前百分之一了吧。

如果存10个亿,一年就五千万的利润。

第1100章 眼光

放到后世国债每年都能被人买完,所以说这个利息显然是不低的,而放到古代这个没有太好的投资的时代,年息百分之五已经可以吸引很多人了。

在门阀世家里面也有着大把的人是比较传统的,追求稳定的。

“好吧,我们都没什么问题,不过我们之前也搜集过一些意见,有一些说是可以入股铁路,或者说其他的方式,就可以让他们先垫资修建铁路。我和部里面的人都讨论过类似的事情,现在看来殿下的这个方案似乎更好一些。”房玄龄点了点头道。

“入股?这个倒是可以,不过他们愿意吗?反正可以直接跟他们说清楚,铁路注定是会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李恪很干脆的开口道。

“这个他们是肯定愿意的,不过他们也是有条件的。”房玄龄开口道。

“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