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78章

作者:天下乐

白天的喧嚣终归散去,送葬的人群逐渐的散去,夕阳的黄昏下,除了驻守陵寝的一千轮换而来的守卫士兵,这里没有了其他人。

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四座新增的墓碑上面,风吹过了墓地中的树木,发出了“沙沙”的声响,就仿佛周围无数的袍泽在安抚新来的兄弟。

别怕,有我们在,你们回家了。

墓碑上新刻的字迹痕迹还新,就如同他们汇入这里的全新的精神,在他们后面,一排排空地还在那里,或许,所有人都不希望这里有新来的人。

但,这里注定还会有新的人。

直到这四个新的墓碑也逐渐成为了无数墓碑群当中的一员,最终,化为一抹简单的字迹,让后来人只能从书籍上,石刻上了解他们的故事,去猜测想象他们当年的壮阔和波澜,但却再也无法体会那种心情。

只能将心里敬意最终装走,然后化为嘴里的一句赞叹和致敬。

生活终将继续,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他们,但他们却永远不会忘记这片土地,他们会永远守护着这里,守护这片土地上面的人民。

直到有一天,当这片土地重新遭逢劫难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会再次被唤醒,代表他们精神的旗帜会再一次在这一片土地上飘扬。

这就是传承!最后,种种的一切不断的浓缩,然后化为两个沉重的字迹——文明!

……

李世民是笑醒的,或许这么说有些残酷,有些不近人情,在这个自己兄弟刚刚牺牲几天的日子里,他居然是笑醒的。

但他确实是笑醒的,因为他昨天晚上梦到了自己知道李恪在悲伤春秋了半天之后,就果断下达了那一连串的命令的事情。

很难想象李世民当时的心情。

所有人都是人,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七情六欲。

但作为想要带领一个国家前进的人,必须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必须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必须要有时刻都能冷静下来的头脑。

李恪做到了。

最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质疑他自己做出的决定。这很好。

不在这个位置上体会不到这个沉重,当你的一言一行影响无数人生命的时候,但凡稍微有些责任感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那份沉重。

当然,你想做个彻底的昏君没有问题,但你所做的一切总是会有人为它买单,也许是你的子孙,也许是你自己。

所以李世民很开心,大唐的未来能有一个如此英明的君主这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吗?如果十一郎在天有灵,必然也会开心的吧。

而且除了这件事之外就是,在李元嘉下葬的第二天,李世民受到了好几份主动的申请,是他的几个年龄更小的弟弟,他们主动申请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进入大唐军队进行历练。

不仅仅是李世民的弟弟,还有李愔、李佑、李恽、李贞四个人。

以及其他宗室的几个年轻人都自己写了申请。

在他们的兄弟、叔叔刚刚牺牲的第二天,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申请。

李世民欣慰的同时当然感到高兴,因为他终于发现大唐的宗室们,皇子们,王爷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勇气,也有不怕死、不怕苦的勇气。

所以李世民能不开心吗?他当然开心了!

所以李世民大手一挥直接就同意了所有人的申请,包括他自己的儿子在内!没什么不同意的,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个世界上,即便是走到路上,还有可能摔跤摔死,不小心掉进湖里淹死,甚至吃东西都能呛死。

如果怕死,不要被生出来好了。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即便不要轰轰烈烈,那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唯唯诺诺还不如田间硕鼠!

李世民不仅仅同意了这些申请,他还直接给大唐周报下达了圣旨,让《大唐周报》将这个消息刊登,直接公告天下。

让天下百姓看看,大唐的王爷也都是汉子。

长安城的变化是最快的,但就像是李世民当初所想的那样,也如同李恪所预料的那样。当李元嘉的牺牲随着《大唐周报》穿编整个大唐的时候,就如同一个催化剂。

如果说李恪当初的种种措施,为大唐建立的荣誉体系,让这个体系开始逐渐深入人心,并且逐步发挥它影响力的话,那么李元嘉的牺牲这件事就如同一个催化剂,彻底将这个进程加快了至少十几二十年。

它就如同人们心中那杆秤上的秤砣,直接将一端高高的压了下去。

从这件事开始,大唐军队的形象将会逐渐的深入到大唐百姓的心中,而大唐军队的种种行为都将会逐步的融入到大唐军队的军魂当中去。

这就是精神,它们最终都会凝聚成为旁人无法理解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李恪所说,搞政治的有些事总是很残酷,因为这件事,李元嘉牺牲了,这样悲剧的事情,对整个大唐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它极大的稳固了李恪改革过程当中所造成的种种不稳。

第1046章 果然岁月静好

李元嘉的葬礼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轰动长安城的葬礼最终成为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尊敬是肯定的,但是它也确实是会变成故事,然后一代代的传播下去,由大人讲述给小人,或者是在闲谈的时候以钦佩的语气说出,说最后要成为像是李元嘉王爷那样的人。

然后时间流逝,直到两三代人之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听到之后,也许尊敬不再,反而变成了他真傻之类的论调。

而曾经也许很盛行的学习李元嘉王爷,以李元嘉王爷为榜样的价值观也逐渐的没有人提,可能只会在某些文学作品当中出现。

而这就是时代的眼泪。

人类唯一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吸取教训。

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李恪坐在大唐不夜城的街上,他明天就要启程前往青海了,毕竟冬季不太适合赶路,而这一次前往青海,不仅仅是李恪,李嫣也要一起前往。

李恪不可能再让李嫣再像是以前的样子,直接骑马赶回长安,这次过去的时候,肯定也不可能跟以前样,所以路上肯定很慢。

而这临走之前,李恪特意来这大唐不夜城喝口茶,看一看。

他身上穿着了一身朴素的衣服,虽然不是麻布但也是最普通的绢帛衣服,现在大唐的布匹价格稳中有跌,而长安城的百姓收入在不断的增加,一些百姓都能够奢侈的买一身绢帛做的衣服。

所以这衣服一点都不显眼。

虽然李恪留着短发,但他今日戴了假的发冠也看不出来,所以只要不是大唐最顶尖的那一拨人,也没人认得出来李恪。

毕竟这个时代不像是后世,信息爆炸满天飞。

这也得亏是李恪没有将自己的面容素描画像给流传出去,不然得话他现在哪里还能像是这样悠闲的喝茶。

他只是想看看这些百姓的生活而已,虽然他也知道,一名王爷的牺牲影响不了普通人的生活,别说是王爷就算是皇帝去世了,普通百姓该过生活的依然要过生活。

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日子总是要继续不是吗?

只有李恪自己决定,他跟以前不太一样了,至少他可能不如以前那么轻松了,至少心情不如以前那么轻松了。

不过现在,李恪的心情也并不难过,人要是往前看。

就算是他死了,除了至亲之人,李恪也不指望别人能够为他悲伤多久。

所以李恪现在的心情也算是轻松。

他喝茶的时候,很快旁边来了两个文士也坐了下来,跟着老板要了一壶茶之后,他们一边喝一边看起了街边的风景。

“五郎,今日什么安排啊?”喝了一会儿,左边的一个人开口问道。

“什么什么安排?你想要什么安排?”另外一个稍微矮胖一些的文士笑着问道。

“嘿嘿,当然是问你到底要吟诗作对,还是要游山玩水啊。”刚开始提问左边文士嘿嘿笑了两声问到。

听到这句话,坐在旁边的李恪忍不住就顿了顿自己的身子,这……不会吧?应该不是自己猜测的那个意思,虽然他秒懂,但……不可能,怎么可能还有其他人有这个习惯。

“这山是什么山,水是什么水啊?”矮胖文士顿了顿,没忍住,问了一句。

“哎,你这就是没意思了,这还用我说吗?”

“且听我道来,这山嘛:两朵桃花山头立,座看群指山间戏。乳莹轻吟对空鸣,峰峦大小各有新。”左边文士张口就是一首诗。

“这水自不用多说:腿脚白皙宛如玉,间来林间多疾徐。溪上清泉惜细流,水漫指尖几时休?”

看着那摇头晃脑的文士,李恪沉默了。

他忍不住陷入了沉思,不是,这习惯到底源头是谁?他们的先生难道不会被气死吗?

好一个游山玩水。

你们的先生耗尽心力让你们学习文化知识,最后你们就用来做这个了?

我要严厉的批判这种行为。

“嘿嘿,大兄可有好的去处?”矮胖文士跟着嘿嘿笑了两声,瞬间秒懂,直接开口道。

“这还用说,肯定是去怡红院啊,谁不知道怡红院的生意最好?虽然价格是贵了一些,一些青楼都比不上怡红院的价格,不过考虑到人家付出了场地费,服装费,还有小娘子卖力的演出费,倒是也合理。”左边文士点了点头道。

“那不知大兄准备要哪个主题啊?”矮胖文士转了转眼珠问道。

“这个哪里能说,这是个人隐私,你没看人家怡红院隐藏的都很好吗?要不然你告诉我你准备去哪个主题?”

“嘿嘿,算了算了,我们一起去,约好明日一起出来就行了。”矮胖文士想了想很干脆的点点头。

“没问题,不过,你这晚上不回去应该没问题吧?你夫人那关过得去?”左边文士提到夫人儿子的时候,语调多少有些怪异。

“嗨,放心,虽然她家里确实地位比我高一些,不过那有怎样?我又不是要纳妾。”矮胖文士很干脆的开口道。

“那好,我们走。”左边文士直接站了起来。

“现在就去?”矮胖文士愣了一下。

“当然,不然得话,晚上肯定是预约满了,至于能不能坚持到明日,就看五郎你了。”左边文士很干脆的开口道。

“说的有道理,那就走。”

两个人站起来,将茶杯里面的茶一饮而尽。

李恪:“……”

他很想跟那个矮胖文士说一句,你这个哥们怕不是兄弟主题的。

但他自然不能干扰人家怡红院的生意……只能说,怡红院的东家会玩啊。

什么?怡红院的东家送给了我份子?算了,李恪决定他将怡红院的份子要捐出去,他多少有些后悔了,这日后要是让其他人知道这主意是我出的,这得多丢人,当时我怎么就脑子想不开了呢?

还好这个消息只在很小的范围内知道,而且还是李恪自己说出去的,倒是那怡红院的东家够懂事,从头至尾都没对外说过这个消息。

溜了溜了,李恪站起身,也跟老板结了账,离开了这里。

事实证明,大唐不夜城运营越来越好就可以,我李恪的手段果然高明,不然这些这些人不可能如此趋之若鹜。

第1047章 本王成人了

大唐公元23年9月29日,这一天是李恪的生辰,也是李恪举行及冠礼的日子。

本来按照李恪的说法,因为李元嘉刚刚牺牲,及冠礼内部举办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因为说起来,今年上半年才刚刚举行了李承乾的及冠礼。

李承乾的及冠礼当时都是非常低调的,连大臣都没人来,只有长孙无忌来了,但是以舅舅的身份来的,除此之外就是皇室的内部人员。

但李世民不同意啊。

当时的谈话是这样的。

李恪:“爹,我不同意,我作为皇子及冠就不能太过于隆重了,我大哥都那么低调,更何况现在我十一叔刚刚牺牲,及冠礼太过于隆重不太好。”

“你懂个屁,老子都懒得跟你说,你一天天的都自诩很聪明,这件事你都搞不懂吗?你这个及冠就算是不太隆重,但是也绝对不能低调。”李世民直接瞪了李恪一眼道。

“为什么?”李恪有些懵逼。

“你大哥低调是因为你大哥是太子,太子所承担的重担和位置没有必要高调,对他的身份和地位来说,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太子这个身份,所以他可以低调处理,这件事你承认?”李世民看着他问道。

李恪想了想,好像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身为太子确实不能太高调,历史上高调的太子没几个有好下场。

“重点是,你大哥不高调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为了避免给外界一个错误的信息。”李世民又开口道。

“什么错误信息?”李恪愣了一下。

“你说呢?当然是你的影响力啊,你现在不能说你什么影响力都没有吧?咱们自己家人知道是什么情况,直到你无心皇位,但是外界的人有几个人知道的?如果这个时候你大哥太过于高调,有可能会给一些人错误的判断,认为你大哥要证明自己的影响力。”

“到时候一旦有这样的人冒出来,必然就会有人开始找事,这跟你大哥愿意不愿意没关系,因为这些人有的是办法生事,而现在大唐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有人生事这不就是在拖后腿,而这样的人又没有违反规则,你又不能直接弄死。”

“你说怎么办?你大哥该不该低调?”李世民看着他问道。

“额,是对的。”李恪点了点头,这方面老李还是够老辣,而且老李的话也让李恪想到了后世许多网络上面的典型例子,本来一件事人家当事人没觉得怎么样,但是被人曝光之后,结果网络上面带节奏的人一大帮,事情先从网民这里反而闹大了。

跟这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自己当事人知道实际情况就行,但是你管不住别人怎么想啊。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让别人知道,或者说不让别人误会。

这么一说,李承乾当时低调的及冠礼也就说的过去了。

“你这次的及冠礼这么高调,这就不用我再次解释了吧?”李世民看着他问道。

李恪想了想,然后无奈的问到:“您是说,如果我也低调,会让外界认为,您和我大哥在打压我?”

“你觉得呢?你为大唐做出了如此之多的功绩,结果及冠礼这么低调,甚至都没有对外宣传过,你觉得有心人会不会多想?”李世民看他一眼。

然后李世民又冷笑了一声说道:“你千万不要小瞧一些人的生事能力。记得我跟你说过的那句话吗?你的影响力,你在民间和百姓间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好事也是坏事,要看你怎么处理,你要是处理不好,那就是天大的麻烦,就我们两个人,我问你,如果再远离大唐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你在百姓当中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个时候当地有人以你的名义,说,你为了大唐兢兢业业,然后我和你大哥却不能容忍你,认为你影响了你大哥的皇位,然后要将你囚禁,甚至要杀你,你觉得会怎么样?”

李恪愣了一下,然后就被吓了一跳,仔细想想……这他妈……如果真有人这么搞的话,别的地方李恪姑且不说,就以青海为例子,绝对有不知情的牧民敢提刀造反。

而一旦不知情的百姓聚集的多了,那么在另外其他的百姓眼里看来,这件事就成为真的了,这些百姓也有可能加入进来,到时候……

想到这里,李恪有些冒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