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34章

作者:天下乐

其他人也都纷纷安静了下来。

“殿下,我想问的是,60文的成本宽幅是殿下您现在展现的宽幅还是原本的宽幅?”这个人直接问道。

“如果是这个宽幅的话,其实成本大约只有80文,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如果织布机的宽幅增加的话,一匹布的成本增加的是原料成本而已,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的其实极少,并不多。这个宽幅是原本宽幅的一倍。”

“而一匹麻布的成本将会只有40文左右。”

“还有全新的羊毛制作出来的呢子布,价格要贵一些,大约有120文一匹的价格。当然这个价格成本是因为羊毛的价格大唐进行了规定,不得低于一定的价格。”

“其实不只是羊毛,还包含有蚕丝,麻类作物等所有的原材料,大唐日后都会有国有商行进行收购平抑物价,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市场波动,但不允许它们低于一定的价格。”李恪开口道。

李恪之所以将价格压得这么低,是因为纺织行业关系到百姓的穿衣,而目前大唐百姓大部分都是农民,目前大唐的粮价不高,谷贱伤农。

虽然说因为今年种植了全新的高产种子,百姓田地的产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主要依靠重量的百姓收入肯定不高。

但李恪又不可能维持高粮价。

粮价必须要打下来,既然没办法维持高粮价,那就将其他的百姓必需品价格也打下来。

只要所有物价下跌,那么百姓手里面自然也就有钱了。

而奢侈品方面无所谓,反正奢侈品跟百姓也不沾边。

目前百姓主要相关的就是,吃的粮食,穿的布匹衣服,还有就是铁器等生活必需品。

铁器方面李恪已经在压低价格了,虽然没办法跟后世比,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低了,另外就是陶器和简单的瓷器,也可以大批量的烧制进入百姓家了。

第928章 自由调控

当李恪将这些价格说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是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价格太低了,尤其是殿下还要提升原材料的价格,也就是说保证广大的百姓都有利润。

在这样的情况下,殿下必然不允许他们肆意涨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所以,诸位,像是这样的民生产品日后都需要由商务部对它们进行基础定价。”

“当然,大唐不会与百姓争利,诸位也是百姓,如何制定价格是你们的自由。”李恪淡淡的开口道,李恪没有提到物价局的事情,其实大唐现在如果成立物价局的话,也不是什么难事。

反正六部都已经改革成现在的样子了,多一个物价局或者是干脆多一个发展改革部,都不是什么难事。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反正现在大唐的商品不是特别多,暂且由商务部制定一个基础价格,其他的交给市场。

至于物价调控方面,暂且由大唐的国有商行来负责调控。

比如说唐储粮就负责粮价等方面的平抑工作,如果粮食丰收跌的太狠,就大量的从全国各地购买粮食,如果粮价太高,有商人奇货可居,那就直接放粮。

未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大唐都不会有太大的自然灾害,而这些时间里面就是大唐进行粮食储备的最好时间。

只要大唐全国有足够全国百姓吃一年,甚至两年的粮食,那么粮价就不可能崩溃。

最重要的是,未来随着大唐国土面积不断地扩大,各种地形,气候更加的丰富,那么大唐抗击风险的能力就更强!

就比如说北方遇到旱灾,但是像未来的林邑,真蜡等东南华洲地区是不可能干旱的,这些地方的粮食自然有丰收的保证。

又比如说某些地方遭遇蝗灾,中华洲地区很容易发生蝗灾,但大唐的中原等地区也许就没发生蝗灾,那么对于整个粮食的抗击风险自然就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不仅仅是粮食,像是牧区同样如此,俗话有云,家有钱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牛羊等瘟疫或者是雪灾等等很容易导致牛羊大批量的死亡,只要大唐的牧区够多,这些灾难造成的损失风险就不大。

李恪的话让下面的人都沉思了起来,价格由他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殿下只保护了负责生产基础材料的百姓的利益,这符合殿下一直以来对大唐的改革安排。

对于这个,他们倒是没意见。

或者准确的说,他们就算是有意见也只能没有意见,他们的意见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想要在大唐生存下去,现在就只能顺着殿下的路走,因为他们这些门阀世家不可能完全联合起来了。

岭南道的各个门阀世家已经跟秦王殿下站在了一条线上,丽质港的投资整个大唐所有门阀世家都知道了。

而丽质港附近的地形他们都知道了,那个地方不用想都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只要投资就不会亏,甚至是几百年的基业,这样的产业谁能拒绝。

但凡你敢反对,那到时候秦王有的是办法找到借口直接收回整个丽质港。

而除了丽质港之外,其他的像是豫章港,巴陵半岛等等据说都开始全国招商投资了。

这些港口必然都会有大量的家族进行投资,只要投资了这些资产的家族就不可能跟秦王殿下作对了。

而就像是殿下所说的,纺织行业在整个大唐是非常重要的,各家各户都是有所涉及,最早的是因为在大唐绢帛就是钱,所以各家各户都是有的。

但秦王殿下在这两年已经对大唐的币制进行了改革,更是在今年的中书机要大会上做出了全新的法律改革,那就是大唐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其他的任何货币都禁止流通。

在全新货币的体系下,各家的绢帛等产业虽然也有利润,但利润不大了,因为大唐对绢帛的需求其实没那么高。

当然,如果不是殿下跟其他国家进行了贸易的话,大唐如此之多的绢帛是无法消耗的。

而现在,绢帛的成本被压低到这个地步,虽然售价是多少由他们自己制定,但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没有人是傻子,殿下说了,全新的纺纱机,织布机等都可以出售,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购买机器,问题是你生产出来的成本就算是跟殿下生产出来的一样,但是你的价格能增加多少?

不可能按照以前的价格卖了。因为别忘记了,殿下手里面也是有织布厂的,殿下如果卖100文一匹,那你告诉我他们卖200文有人买吗?

显然没有,所以这个价格看似是市场自由定价,但实际上只要同样有工厂在殿下的手里面,他们的价格就不可能高太多。

最多殿下在长安有织布厂,卖100文一匹,他们在益州有工厂,可以在当地卖120文,也就是多个运费的利润。

想要拿到以前那样超高的利润已经不可能了。

甚至价格能不能卖到120文一匹布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些布匹到时候都会有出厂价,诸位想要购买的话可以直接到相关产业购买,如果想要自己成立织布厂,纺纱厂的也可以直接联系机械制造厂购买相关的机器。”

“诸位有什么疑问的话,稍后时装会结束之后,大家可以找相关人员进行咨询。”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讲话结束之后,李恪就暂时离开了,估计这些人接下来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织布机和纺纱机的出售,到时候这些门阀世家里面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投入大量的资金进来。

第一批机器的利润是很高,或者说非常高的,之所以定价这么高,自然是为了吸干这些门阀世家手里面的现金。

李恪得让他们明白,钱埋起来是没有用的。

以往这些门阀世家喜欢藏钱,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光是个人享受的话,也没有那么多享受的地方,而投资等方面也花不完。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恪有的是办法让他们花钱。

只要他们手里面的大量的现金花完,变成了固定资产,将来他们不管是继续投资还是要花费,都需要开始贷款的时候,他们就入局了。

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的家族资产往来等等都已经在朝廷的记录当中了。

第929章 都是什么事啊

大唐时装展结束了,等时装展结束之后,李恪就想在大唐不夜城玩几天再说,反正这里的有间商城肯定是给李恪留有固定的房间的。

等时装展的结束之后的宴会上,很多门阀世家都主动过来向李恪咨询关于纺织产业的改革,还有就是工厂的建设等。

最先找过来的就是五姓七望的人,他们是最先找过来的。这几家显然在来到这个时装展之前,肯定就多少知道了一些消息,然后提前已经商量好了。

对于他们是不是抱团李恪根本不在乎,他们只要无法影响到大唐大量的官员,以及无法影响到大唐朝廷运营的情况下,随便他们怎么抱团,李恪有的是办法拆散他们。

“殿下,我们想咨询一下,这些工厂的建立,需要一些什么?”赵郡李氏的族长李镇恶很是恭敬的开口道,其他几个人也都是认真的听着。

“工厂跟以往的工厂肯定是不一样的,首先,工厂要用砖石甚至搭配混凝土来建设是最好的,因为你们知道,像是纺织厂这样的地方本身就害怕发生火灾,所以防火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传统的木制建筑的话,一旦发生火灾,恐怕什么都不会剩下了。”李恪看了看他们道。

“当然,这些问题不用担心,工厂的建设方面在建设部这边也有相关的专业建筑团队,而且收费价格合理,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来建设整个工厂。”

“另外就是,机器等方面都不存在问题,但还有一点就是,操作机器的工人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最好是要识字,经过一定的学习,才能够成为更加熟练的工人。”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他的嘴角掀起了一丝淡淡的笑容,所以,在大势面前,在你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投入的时候,你们还得按照朝廷的要求进行扫盲才行。

这部分钱还得你们自己去花。

所以,你们还会限制普通人读书识字吗?李恪很想知道这一点。

七个家主,或者说七个世家的代表都陷入了沉默。

这一点他们是没想到的是,工人要识字?

“当然,不识字也可以,但是不识字在学习起来会非常的费力,有一些操作必须要长期记忆之后才能够胜任,因为新的纺纱机,织布机的一些操作,识字的话,教授起来会非常的简单。”李恪很随意的开口道。

钱就在这里,拿与不拿,不增不减。

人就在这里,教与不教,不急不缓。

政策就在这里,跟与不跟,不动不变。

蛋糕就在这里,吃与不吃,吃多少,该怎么吃,就看他们自己的了。李恪将所有的东西都放到明面上,就让你们自己选。

“殿下,不知道在教授这些工人方面,殿下这边有什么可以教导的吗?”太原王氏的家主突然开口问道。

“嗯,我个人觉得不管是纺纱还是织布方面,女工的优势要高于男性,另外识字等方面其实按照现在大唐小学的拼字识字法先进行扫盲,然后可以开办夜校嘛!”

“只要你们愿意花钱免费雇佣一些老师,我想她们也是非常愿意学习的。”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夜校?”这些人都若有所思,如果白天进行培训,晚上的时候教授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的学习,培养这些工人,问题应该不大。

就是到之后,跟这些工人之间签署的合约年限恐怕要长一些。

不然得话,他们培养出来,直接被别人挖走的话,这可不太好。

毕竟现在的大唐不像是以前了,现在的大唐没有非编户了,当然昆仑奴之类的依然是非编户,但是这种非编户除非你购买大量的人手,不然得话买来没什么用。

而大唐百姓没有非编户,只能是签署合约,而签署合约的情况下,那就是双方自愿了。

至少按照目前大唐朝廷的政策来看,这些合约是不可能太过分的。

“对,夜校。毕竟扫盲,培训这种工作可以抽夜晚来进行。”李恪点了点头,让这些人大规模的花费金钱提前培训是不现实的。

主要是他们前期投入的资金有些多,得让他们看到投入和回报才行。

“殿下,我们都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在培训这方面,不知道这些工厂能不能排出老师,如果有先生能够帮忙培训的话,我们出培训费也是可以的。”太原王氏的家主开口道。

“当然可以。”李恪点了点头,“这方面你们放心,这些都不是问题。”

“另外就是……羊毛制品,这方面殿下也是可以教授的吗?关于专利费等方面都不是问题。”太原王氏继续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这边,羊毛显然是靠近草原有优势,太原王氏,陇西李氏这些自然是有优势的。其他几家虽然没有,但他们相互合作的话,有两家就够了。

“专利费就算了,羊毛产业方面虽然是我研发出来的,但如果你们愿意投入的话,这些可以免费使用。”李恪微微笑了笑。

羊毛的脱脂技术,如果他们想要参与进来,那么羊毛脱脂所需要的原材料自然也是有了市场。这些钱都是可以增加大唐国家收入的。

都是好事。

“多谢殿下。”几个人都赶忙纷纷行礼道。

李恪还想说点什么,不远处的石彧快速走了过来。

“殿下,梁国公求见。”石彧开口道。

“嗯?”李恪愣了一下,房玄龄怎么来了。

“请梁国公过来。”李恪虽然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赶紧让人将房玄龄给请过来。

五姓七望的家主自然是站起来纷纷告辞。

石彧答应了一声之后,就快速转身离开,很快就将房玄龄带了过来。

参加这次宴会的人在看到房玄龄之后,这里面认识的人不少,但是也没有主动凑过来,毕竟房玄龄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里,显然是来找秦王殿下的,应该是有正事,这个时候凑过去就不懂事了。

“殿下。”房玄龄先给李恪行了个礼。

“嗯。梁国公有事?”李恪有些疑惑。

“是的殿下,有件事情很重要,需要跟您讨论。”房玄龄认真的开口道。

第930章 古今结合

“坐。”李恪指了指自己旁边的椅子,房玄龄来了,其他人都不可能过来惹眼。

等房玄龄坐下之后,李恪才问道:“有什么事情,梁国公你就直说吧。”

“是这样的,殿下,关于瀚海州的整体后续政策已经制定的差不多了,不过有一点想要询问殿下,就是关于瀚海州以及周围的这些牧民是采取跟青海相同的政策,还是说制定全新的政策?”房玄龄问道。

“你是指哪方面?”李恪有些疑惑,这个之前不是讨论过了嘛?整体而言肯定是跟青海一样啊。

“是关于牧场的划分这方面,我们是按照青海州的方式,给所有的牧民划分固定的牧场,让他们来放牧羊群,让这些牧民从游牧转为固定放牧,还是说制定全新的政策,依然支持他们游牧?”房玄龄问道。

李恪皱了皱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整个瀚海州跟青海有些不同,首先薛延陀的人口要远远低于瀚海州附近的牧民人口。

其次就是青海州附近之前游牧的主要区域就是河湟谷地,青海湖,赤海等地方,然后就是三江源附近。

准确的说,游牧的区域不大,将牧民固定在这些地方之后,加上青海州前期的战略位置,以及物资中转位置,还有就是河湟谷地转而开始种植粮食,所以青海州的粮食补充来得及。

但是瀚海州不同,瀚海州的牲畜数量按照薛延陀的人口来计算的话,至少在三千万头以上,这个数量的牲畜如果固定在当地的话,那么冬天的干草如何处理?

苜蓿草虽然是优质的牧草,但整个瀚海州符合条件能够种植的区域并不多,这意味着冬天能够补充的牧草数量就不是很多。

那这些牲畜所需要的牧草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