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第149章

作者:寒庐煮酒

白莲教叛逃已成定局多思无益,如今要想的是怎么处理好叛乱的后续。

朱厚熜唤大臣议事,但他下意识地极目望去紫禁城中红烛通明。

“今日交年最宜休沐,明日再议吧!”朱厚熜笑了笑朝亁清宫而去。

上弦月悬于苍穹,月光皎皎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第138章 江月待何人

京城百官休沐,杨慎也偷得浮生半日闲。

自从他被调往山西平阳便一直在各地奔波,所见所闻令他触目惊心。

平阳之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百姓之生活已然衣不蔽体的程度。

民生凋敝、满目疮痍,杨慎一个猛子就扎到了为各地解困的路上。

如今他所在的地方正好是汾河在平阳最大的拐弯处,这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肥沃原野。

月光清冷,涛声连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风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美景在侧,杨慎却无心观赏。

他的心中苦闷异常,随手翻阅了一页传习录,他便怔怔地愣在原地。

连日来的奔波忙碌,让他很快从一个富贵才子变成了沧桑士人。

几缕鬓发随意在风中飘散,杨慎想到了平阳官场的乱象。

藩王横行官吏骄横,偌大的平阳竟无几个热血之人。

即使是他也不免多出了几分茫然,自己真的能够改变这一切吗?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苦吟道。

昔年杜工部,今日杨用修何其似也!

不过前者是漂泊的失意,后者是无人理解的苦闷。

他下意识地动了动手,可惜没有勾到那熟悉的酒环。

“先生,何故在此吟唱?”稚嫩的童声从远处传来。

幼童的身影比他的膝盖略高一些,鼻梁高挺脸蛋偏小,月夜下皮肤泛着白纱一样的光泽,杨慎依稀可以看得出这孩子长大以后的俊美样貌。

“我在望月呀”杨慎笑着答道,他看了看幼童背后背着的小筐不由问道:“小郎,已经到了深夜为什么还要来这危险的汾河边?”

“危险?”幼童摇了摇头,转而捧起脚边的沙砾,“汾河给了我生活的依靠,我又怎么会害怕它呢?”

“城里的大官收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子,偶尔找到一个稀奇的,十天半月都不愁饿肚子了。”

“哦!”杨慎上下打量了一番幼童,看着他略微有些红肿的双手,心中不由发酸。

他猜测这孩子最多也就七八岁大,也不得不为生活忙碌。

正在他暗自踌躇时,幼童却睁着发亮的眼睛好奇地问道:“先生,我刚刚听你念的两句诗念得极好,能再念一遍吗?”

他的眼睛亮得出奇,满满的都是对知识的渴望。

“好”杨慎顿了顿,吟诵道:“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他一边念诵,一边挥手指向涛涛的汾河。

“名起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他的声音略带磁性和江水拍打石块的声音,一时让幼童深深陶醉。

幼童可能不明白这诗中的深意,杨慎却完全沉了进去。

他抬头望着残月,又看着形单影只的孩童,心中的苦涩难以言表。

“唉,满天星空只有月孤悬,这月亮也孤苦”,他感慨道:“人又何尝不是呢?”

他闭上眼任凭江风吹拂,耳畔响起巨浪激流。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哪知道听着入迷的孩童,缓缓摇了摇头,声音清亮道:“先生,这句话很亲切呀。”

“嗯?”杨慎闻言猛地转身,缓缓将身子弯下去看着孩童说道:“不知江月待何人?”

幼童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曾经在老家私塾外听夫子讲过这句诗,一听就喜欢上了。”

他的脸上露出一股不自然的红晕,像是有些窘迫,又像是和别人分享自己爱好时的快乐。

“江上的月亮他在等待着谁呢?”幼童张开双臂,“他在等待着我呀!”

他认真地说道:“先生,每一个人都是被这个世界所等待着的人。”

“阿娘跟我说过,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因为我们的独一无二,才有了这个世界的精彩。”

他歪着头晃了晃头上的发髻:“我用我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赋予了它意义,正因如此,我的生命也独一无二。”

他问道:“月亮不也是被人等待着的?”

“我就是那个月亮等待的人!”幼童轻声道。

“好,好哇!枉我读书千卷,今日却被你点醒,我们都是月亮等待着的人”

杨慎哈哈大笑,几月来的苦闷尽数散去。

他看向幼童的眼中满是欣赏之色,如此少年郎,难得,着实难得!

“小郎,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马芳,野马的马,芳草的芳”小家伙说起自己的名字颇为自豪,头上的发髻跟着一摇一晃。

“马芳,好名字!”

杨慎问道:“你可想读书?如果想不如来找我。”

杨慎本以为幼童会欣然答应,没想到后者犹豫之后艰难地拒绝了。

“为什么?我看你有求学之心,如此机会就这么轻易放弃了?”

幼童摇了摇头,“去私塾读书不是我渴求的月亮?”

他小心翼翼从兜中拿出一块麻布,平铺到地上邀请杨慎一起坐了下去。

“我的老家在蔚州家里面都是种地的,平日里租着张大老爷的地过活,而我则替他们家牧羊来赚取饭食。”

“张老爷家的羊丢了,我被安上了一个偷羊的罪名,差点一家人就丢了性命”幼童讲到此处语气微微带颤。

“我们一家原本被收押在牢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再也看不到月亮了。”

杨慎一脸愤怒,骂道:“是哪个狗官断的案?没有证据就草率定夺,事关人命,他们竟如此放肆!”

幼童赶忙摇头道:“县令大人是个好官,可无奈张老爷家有靠山。”

杨慎闻言也一时语塞,最后只能吐出浊气,化作一声长叹。

“后来《邸报》发到了蔚州,我们就被放了出来。”幼童谈到此处语气激动,回想起当日的情景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

他珍视着从胸前掏出半张纸,在空中缓缓展开给杨慎看。

“疑罪从无!”他笑道:“这是县令老先生教我的,我们没有罪!”

杨慎低下头借着月光看着纸上的字,他看得很慢。

平日里一目十行,如今在这一份小小的《邸报》上,看一个字就像翻过了一座山。

他真切地感受到,变革带来的力量,变革对于百姓的意义。

“我想读书,可我更想让更多的人能够从容地说不。”孩童吐字很慢,但声音却格外清晰。

“县令老先生告诉我,我可以去参军,去当一个将军!”

谈到志向,幼童的眼里仿佛装了一个月亮。

杨慎哑然,“参军,对于边疆的少年这或许是一条最好的出路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在读书这一条路上,后天的资源也极为关键。

文风鼎盛之地,江南富裕之所,天然就已经压了旁人一头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用手摸了摸幼童的发髻,随即问道:“可是刀剑无眼,上了战场就意味着要流血牺牲,你不怕吗?”

“怕,但我更怕永远见不到月亮。”幼童脆生生地答道,他似乎想起了大脑里那些暗无天日的生活。

杨慎笑了,看着强撑着胆气的幼童。

“想当将军,那更要读书!”

“哇”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疑惑。

杨慎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以后就随我读书吧。”

“好。”

大手拉着小手,身影在月下越拉越长。

第139章 命卵

杨慎将马芳送到了家门口,一路上的交谈更让他认定这个孩子天资过人。

他此时格外喜悦就像发现了一块包着石皮的绝世好玉。

“小郎那你我就约定好了,三日以后我来找你”杨慎笑道:“可不许失约哦。”

马芳认真地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说道:“我不会失约的。”

杨慎将手探入袖中一番搜索,从中掏出一个绣工极佳的锦囊。

看着锦囊上绣着的鸳鸯,他的脸上浮现一丝回忆,但又很快消失在脸上。

他把锦囊掂了掂,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尴尬。

本想送些银两给自己的小徒弟,可奈何他已经快将带来的银钱花完了。

他想了想解下腰间悬着一块翠玉,又从怀中掏出抄录好的半本《传习录》,一并交到了马芳的手上。

“这本书就算老师送你的礼物了。”杨慎翻了翻书,后面的大半空白,“希望你能亲手把这片空白给补上。”

“这块翠玉就当个信物,到时候拿着它到平阳找我可畅行无阻,也一并送你了。”

马芳睁大了眼睛,目光一动不动落在书上。

看着杨慎手中递过来的翠玉,他摇了摇头拒绝道:“阿娘说不能随意接受别人贵重的物品,先生还是收回去吧。”

杨慎哑然一笑,顺手将钱丢进马芳的小背篓,“师长所赐,万不能辞哦。”

他眨眨眼右手一旋,无形气劲就将木门推开。

马芳一脸星星眼,眼神中满是崇拜。

杨慎颇为自得,也不枉他勤学苦练良久。

这一招气劲用起来着实潇洒,只是在对敌之时未免有些外强中干。

“回去吧!天这么黑了你的家人肯定还担心着。”

马芳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干脆地接过了《传习录》。

他把书双手捧过头顶,恭敬地朝着杨慎磕了一个头。

杨慎来不及阻止,后者磕完之后便迅速地朝家而去。

“你这小家伙!”杨慎语气中不经意多出了一份活泼的味道。

古代对师徒二字看得极重,师者如父称师父。

杨慎想了想,自己这新鲜出炉的小徒弟还没有取字。

虽说男子行冠礼之后才能取字,但不妨碍提前准备一个。

恰好前几日父亲差人送来了一方白玉,做个玉牌送给他也是极好的。

这一边杨慎心情惬意,说是走路带风也毫不为过。

张丰山的府邸愁云惨淡,仆人在路过书房时都有意识地放轻了脚步。

月光朗朗,分明是宽阔堂皇的府邸,却让人产生无端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