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242章

作者:大江大河

事实上,每当打了胜仗后,都会有嘉奖。

一来激励将士,提高军队的士气。

二来嘉奖将领,令其对大明忠心不二。

自然奖赏的物品,不是单纯的银两,也不是稀世珍宝。

这些东西用来做将士的奖励还行,但这次战事中的功臣非同一般。

见百官纷纷请赏,朱元璋没有立刻答复。

他刚刚还非常庆幸自己将宋隐派往北平边境,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现在,百官纷纷替宋隐请赏,显然早有准备。

若是别的将领也就算了,但是宋隐绝不能掉以轻心。

朱元璋脸色淡定,目光缓缓扫过文武百官,随即开口,“众爱卿觉得要赏赐他们什么好呢?”

他倒要看看,文武百官是怎么想的。

赵昌第一个开口。

“皇上,此次跟蒙元大军一战,蓝玉、冯胜、傅友德三人兵分三路拦截蒙元大军,虽说未能将其剿灭,却也剿灭了他们四分之一的战斗力。”

“也算有成绩。”

“臣建议犒赏三军,对他们三人给予奖励。”

闻言,朱元璋神色不变,坦然地点了点头。

“此番迎战,是大明立国以来最为富裕的一战,战果却这般微不足道!”

“是要犒赏三军没错,但他们三个统帅却运筹帷幄不当,让各国看轻我国战斗力,让朕成为笑柄。”

“不予奖励。”

朱元璋当即否决,蓝玉他们想些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这些年,他从未松懈过对淮西一派的关注。

虽然大明发生战事,还得仰仗他们这些武将。

可是这些年来,淮西一派为非作歹,仰仗他们身居高位,仗着开国时立下军功,在各地横行霸道。

这些锦衣卫都在监控中,朱元璋自然了如指掌。

如果不是心存顾虑,早就在胡惟庸一案时,就将他们连根拔起了。

现在还想要军功,然后仗着军功,更加嚣张跋涉吗?

毋庸置疑,这次绝不可能。

之所以还留着这些淮西武将,朱元璋是想替儿子铺路,否则早就跟他们清算了。

既然朱元璋这么说,没有人敢反驳。

确实!

大明向来就不富裕,这次给足了银两,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甚至还放走了蒙元大军,给山海关造成威胁。

如果不是因为有宋隐和徐达,北平失陷都可能。

朱元璋非但不会犒赏他们,还会对他们问责。

文武百官看到朱元璋脸上阴鸷神色,一个个忍不住发抖,每一个人都知道,朱元璋这次动怒了。

目标直指淮西一派武将。

所以,朱元璋是不可能奖励蓝玉他们的。

赵昌见朱元璋脸上怒意正浓,连忙转换话题。

“皇上,北平这次成功击退蒙元大军,化解大明危机,魏国公徐达更是以身犯险深入草原,捣毁蒙元朝廷,重创鞑靼部落,动摇其根基,实乃大功一件。”

“魏国公为夯实我大名根基,战功不断。”

“现在又摧毁蒙元,为北境赢得数年太平时间,实乃大功臣!”

“理应重赏!”

“皇上,臣等附议!”

赵昌说完,文武百官纷纷附和。

相较于蓝玉等人于此次战事中的差强人意,徐达可谓立下了大明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功。

摧毁蒙元政权,捣毁鞑靼许多营地。

蒙元大军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根本无力再战。

边境能够安宁几年,尤为重要。

福建当年也是如此。

倭寇屡次三番就来捣乱,如今,他们不敢再挑衅,免除了战火纷扰,福建得以迅速发展。

朱元璋见状,轻轻颔首。

他对徐达倒是相当放心。

况且徐达这次确实立了很大战功。

但是……徐达女儿徐妙云很快就要嫁给宋隐。

那时,他和宋隐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徐达成为宋隐的老丈人,日后无论是在地方办事,还是在草堂上,徐达肯定会本能地护着宋隐。

现在二十多万的朵颜部落,都已经归宋隐调动。

虽说朵颜部落已经入了大明户籍,说起来已经归大明官府管辖。

但朱元璋知道,宋隐和朝廷比起来,朵颜人更相信宋隐。

如果不是因为宋隐,他们也不会跟大明官员联姻,更不会加入大明户籍。

现在徐达也跟宋隐一条心,宋隐区区一个小官吏,背后反而有两大足以撼动朝廷的势力。

朱元璋为此无比担忧。

虽说让徐妙云嫁给宋隐,还是他和皇后牵的线,当时也是为了制衡朵颜,但利弊兼有。

朱元璋选择了有利的一面。

却不表示,朱元璋已经放心宋隐。

甚至他对宋隐的戒备,渐渐地扩散到徐达身上。

第286章文武百官对宋隐的评价!

功高盖主!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这种情况。

蓝玉这样,李善长亦然,就连徐达和宋隐也是这样。

但朱元璋也不能不考虑文武百官的提议。

毕竟他们的战功是名副其实,又还是北境边境,众人都看在眼里。

朱元璋陷入思考,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

朝堂上也安静下来。

都在等朱元璋的决定。

蓝玉等人布防不利,不予嘉奖。

徐达不但没有过错,甚至还取得巨大战功。

朱元璋没理由不给予嘉奖。

就在文武百官望眼欲穿时,朱元璋终于开口。

“魏国公徐达,爵位已高至国公,身居高位,又还是镇北大将军,他已经不缺什么了。”

“他女儿徐妙云许配给宋隐,若是要赏,倒不如等宋隐和徐妙云成婚时,朕允许他们用国公规格举办大婚。”

朱元璋再三思忖,终于做出决定。

上次宋隐纳妾时,搞得震天动地。

排场大得骇人。

就连国外的商人都前来庆贺,大明各地百姓都心甘情愿替他准备贺礼。

这架势,让朱元璋足足生了好长时间闷气。

现在要奖赏,可官职爵位,徐达已经达到最顶端,他更不缺金银珠宝。

朱元璋能想到,给徐达的奖励,就是在他女儿大婚时,排场隆重,盖过宋隐纳妾时的风头。

文武百官听到,这就是朱元璋给徐达的奖赏,纷纷愣住了。

魏国公嫁女,排场不是理所当然的要大搞吗?

文武百官虽然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朱元璋都发话了,他们哪敢去反驳。

况且徐达的官职爵位,确实已经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

特别是胡惟庸倒台后,现在除了李善长,就再无人能跟他抗衡了。

“皇上英明,皇上对魏国公如此爱护,他定会感激涕零。”

赵昌见许多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语,当即站了出来,用一句奉承话,打破了沉默的气氛。

也让所有人回过神来。

应该受到赏赐的人,此时,只剩下宋隐。

这时,朱元璋的眼神也变得犀利起来。

显然,他更加在意宋隐。

“皇上,现在长城已经修好,后续由当地官员督导即可,北平也在持续发展,宋隐这个北平布政使及都指挥使都非常称职。”

“所以,臣建议,将宋隐纳入朝堂,在朝中担任重职。”

赵昌牵头,大臣们纷纷附议。

听到这个提议,朱元璋当场怔住。

他以为赵昌想让自己奖赏宋隐什么呢。

想不到他们竟然要让宋隐进朝堂。

朱元璋想不到,宋隐已经去了北平那么多年了。

过完这个冬天,大明朝都建国十七年了。

他原本想着让宋隐在北平待上几年,等他想到合适的位置时,再给宋隐换地方。

但现在,光阴似箭,都过了这么多年了。

朱元璋看着文武百官,沉默了好一会儿。

“此番宋隐确实有战功,不过朕有些好奇,赏赐物品不胜其数,你们为什么非要让宋隐入朝堂呢?”

“难道他在地方就不能为大明立功了吗?”

朱元璋语气听起来云淡风轻,但他眸中,却蕴含着不满之色。

垂在案桌下的双手,早已紧握成拳。

听朱元璋这么问,赵昌挺身而出。

“皇上,宋隐任职沛县县令时,大力改革,着重发展粮食生产,后来徐州屯粮也是受他启发。”

“他担任福州府知府时,推出土地出让金、个人所得税、出海进出口等新政,拓宽我朝税务体系,勇当大明改革第一人。”

“难能可贵的是,宋隐还带兵抗击倭寇,彻底解决了倭寇威胁,保我大明边境安全。”

“担任福建布政使时,大胆改革,搞大基建,将一个贫瘠省份,打造出我朝最发达的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