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第252章

作者:嬴羽秦风

自古以来,百姓都有追星效应的,始皇帝陛下亲自代言广告,一旦传出去,绝对会在整个大秦流行起来。

大秦商人们,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商机,毕竟再次为大秦带来一波可观的收入。

当然,收益增长之后,嬴羽也会给相关科研人员重奖,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还可以对此再进行一轮宣传,结合大秦皇家科学奖的评比,再次提高大秦的科研热度。

对于这一套流程,嬴羽现在已经用的轻车熟路了。

只是当嬴羽,看到御书房之中那堆积如山的奏折,顿时就蔫了。

政哥要出去浪,自己这个大秦太子,只能担起监国重担了。

“好,那朕就等着你的礼物。”

“还有你小子,别整天将心思都放在这上面,有时间多关心关心政务。”

嬴政也是颇为无奈,这个太子哪里都好,就是太懒了。

嬴羽闻言只能苦着脸敷衍了几句。

毕竟他可不想整天面对那堆积如山的奏折,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看来得想个办法了,再这么下去可不行。

想到这里嬴羽双眼忽然一亮,连忙开口道:

“父皇,儿臣觉得我大秦现在各部职能太过笼统,分工不够明确,处理政务的效率太低了。”

一众人闻言,顿时再次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嬴羽。

这位太子殿下,不会又要整幺蛾子吧?

这是百官们的第一想法。

“哦,你小子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

嬴政笑呵呵的看着嬴羽,自己选择东巡果然没错。

这还没东巡呢,就有效果了,这小子果然是一个懒散货。

而且还是不逼一下,都不会积极表现的那种。

见嬴政如此态度,百官们只能无奈摇头。

不用想都知道,只要太子殿下的提议合情合理,陛下绝对会全力支持。

一众官员有心想要出言,可是最后全都选择了沉默。

没办法啊,人家一个皇帝在,一个监国太子,他们是谁都惹不起,只能强颜欢笑了。

也只能期待,这位太子殿下,千万别再来一个什么吏治风暴了。

他们这老胳膊老腿的,可经不起折腾了啊。

百官们却不知道,嬴羽这次已经将主意直接打在了他们头上。

政务就那么多,想要让皇帝或者自己这个监国太子轻松一点,那只能让这些朝臣们多分担一点了。

而嬴羽想到的办法就是改革。

不过改革之事,却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嬴羽并没有直接说出心中的想法。

第331章 大秦新的政治体系

“我大秦现在的三公九卿制,虽然运行还算顺畅,但是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郡县制度虽好,但是还不够细致和完善,如今我大秦郡县越来越多,也该增加一个更大的阶层了。”

回到羽轩阁之后,嬴羽便开始研究起大秦的政治体系。

原本改变政治体系,他是准备在自己登基之后再再开始的。

毕竟如今还是始皇帝当政。

不过这一次,政哥显然是打算彻底放权了,为了让自己监国的时候轻松一点,嬴羽也只能提前开始改革。

而这第一步,就是要改变大秦现在的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九卿之中的三公,分别是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其中太尉掌管诸军、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丞相掌管各郡。

虽然现在的冯去疾、蒙毅、王翦都十分称职,对于大秦也是忠心耿耿。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君王能力突出的前提上,一旦皇帝的能力不行,那能不能压制三公就是一个问题了。

尤其是丞相,直接掌管诸郡,即便是有左右之分,可分量依旧是十足。

况且自从左丞相李斯被斩之后,大秦就只有冯去疾这一个右丞相了。

这样一来,丞相手中的权力,就更加重了。

而嬴羽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参照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将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

分成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个部门。

其中中书省和目前的丞相职能类似,为文官之首,负责为帝皇起草和发布政令,但是取消了掌管郡县的权利。

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负责审查中书省拟定的政令,若是发现不对,可以驳回,交由帝皇进行最终决议。

尚书省则是直接统领九卿,是具体的执行部门。

负责执行中书省发布,门下省审核之后的诏令。

三省互不统属,均由帝皇直接统辖。

若是地方或者各部门递交的奏折,则由尚书省先行审核,通过之后递交给中书省和门下省。

在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再递交给帝皇最终确认。

其中任何一方有异议,该决议都无法执行,必须递交帝皇进行最终裁决。

可以说,三省的存在,将原本模糊的左右丞相职能,更加精细化地进行了分割。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减轻帝皇压力,而且更有利于帝皇集权掌控,让始皇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更到位。

嬴羽可以完全确信,此决议一提出来,肯定是会得到政哥的支持。

至于冯去疾吗,他是一个聪明人,应该也不会反对。

其他官员,同样也不会反对,毕竟这多出来的两个官位,对他们也有利。

搞定了丞相,剩下的就是御史大夫和太尉的改革了。

秦朝官制之中的御史大夫,独立于丞相之外,负责监察百官,直接向皇帝负责。

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吏部虽然也有类似以的职能,但却直接属于尚书省统辖。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低了尚书令等三省主官一头的吏部,其监察程度,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了。

因此嬴羽决定将御史大夫的设置延续下去,并且进一步强化,除了朝堂之外,在各郡县也都成立监察部,进一步完善监察职能。

至于太尉,实际上是一个最尴尬的位置。

毕竟军权向来是最容易被帝皇忌惮的。

王翦之所以三天两头称病不上朝,最大的缘故,就是为了避嫌。

不过若是学习后世,将太尉改为虚职,实际领军由兵部执行,就会形成武官低于文官,被文官打压的局面,这对于大秦十分不利。

思来想去,嬴羽决定将太尉改组为枢密院。

其功能,类似于后世的总参谋部,负责协助帝皇指挥军队作战,军队编制规划建设、后勤动员等。

但是最重要的钱粮,必须经由三省审批之后,由帝皇进行决议。

只要收住了钱袋子,光有兵,而无钱粮,再加上军队之中爱秦主义的教育,枢密院就构不成威胁。

如此一来,既保留了武将的地位,也防止了武将权柄过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三公之外的九卿,分别是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栗内史。

另外还有一个经过嬴羽提议,与九卿地位一样的将作少府。

如今既然要改革,将作少府完全可以直接改成为更符合其定位的工部。

治栗内史,也可以直接改成户部,掌管国库税收,负责掌控物价、海关进出口审批等。

廷尉府是大秦最高司法机构,可以改组为刑部,进一步加强其职能。

典客署,类似于后世的鸿泸寺,可以和国子监一起,成立大秦礼部。

毕竟如今大秦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外交纵横完全是大秦说了算,拳头大才是真理。

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

过于重视,只会让某些文人过于得势,最终就是跪族风气。

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的郎中令,在嬴羽看来,职权有点过于广泛。

言官好好行使好弹劾和监察工作就行,职能应该是类似于后世的检察院,和刑部互相配合,互不统属,将秦法的公平公正性一直贯彻下去。

掌宗庙祭祀礼仪的奉常,掌皇家车马的太仆,掌皇族宗室的宗正,掌管掌皇帝私产的少府,在嬴羽看来都不适合列入九卿之中,可以合并成为内务部。

直接归属帝皇管理,负责为帝皇打理内库。

对于国库和内库的区分,嬴羽还是比较赞同的。

而且内库花起来也比较方便,朝野上下都无话可说。

掌皇宫诸门屯兵的卫尉,也就是大秦御林军,肯定也要直属帝皇管理,皇帝不能亲自指挥御林军,后世可是有着太多的经验教训。

而后世三省六部最后一个兵部,嬴羽迟疑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其加入到尚书省之中。

不过职能却受到了一定的削减,拥有的是对非战时的武将考核和俸禄发放,也就是负责管理军队的编制和钱粮。

一旦进入战时,兵部的权限就要被收回,帝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决定是否将权利移交给枢密院。

如此一来,大秦的新的政治体系,也就被嬴羽完全梳理了出来。

分别是直接向帝皇负责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能同总参谋部的枢密院、负责监察天下的御史大夫。

尚书省之下,设置工部、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和都察院。

除此之外,还有单独向皇帝负责的内务部,管理御林军的卫尉,以及大秦皇家钱庄。

当一切梳理完毕,嬴羽直接带着,整理好的资料,直奔咸阳宫而去。

第332章 青史留名的机会,要不要?

寝殿之中,看着嬴羽递交过来的最新改革方案,嬴政的脸上不由多出来一丝笑意。

果然,这个儿子是要逼迫一下的,不然哪会有这么详细的改革方案。

沉吟了许久之后,嬴政直接拿来了帝皇大印。

“父皇,您不再斟酌一下?”

嬴羽微微有些异,嬴政这答应的也太干脆了吧。

“大秦的未来是属于你的,放手去做,朕会全力支持你。”

嬴政脸带笑容的挥了挥手。

三公九卿制度的弊端,嬴政早就发现了。

尤其是丞相手中权力过高,无用部门太多,职能混乱等问题。

只不过大秦才刚刚一统十余年的时间,需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

加上接班人未定,内部也未完全稳定,还有人才稀缺等原因,便是嬴政也不敢轻易对朝堂体系进行改革。

不过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大秦有了接班人,内部稳定无比,此时的大秦可以说是上下一心。

此时改革,正是最佳时机。

“岁月不饶人,父皇已经老了,这个天下早晚都是你的。”

一旁的嬴羽,看着感慨万千的嬴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这不应该啊,如今的嬴政虽然已经进入天命之年,可是他的身体,依旧强壮,之所以这么说,嬴羽估计政哥可能真的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