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户官开始 第474章

作者:七只跳蚤

甚至李桓更是派出了锦衣卫的人明里暗里盯着那些前往各处招募的官员,确保这些官员不会欺上瞒下,贪墨那些士卒的安家银两。

在连杀了几名当真敢伸手的官员之后,见到这些官员的首级,余下的那些官员倒是安分了许多,再没谁敢打那些银子的主意。

京师之外一座偌大的校场正在修葺,这一座校场占地面积非常之大,足可以容纳十万大军驻扎。

似这般的校场在京师东郊以及西郊各有一处,李桓此刻就在视察东郊校场最后的收尾。

这一座校场的修葺动用了大量的水泥,可以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诸如张仑、朱辅等五军都督府的勋贵、将领同样也是跟在李桓身边巡查着眼前的这一座校场,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前来,所以看到这偌大的校场,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朱辅捋着胡须一脸的感叹道:“这校场真的是老夫生平之仅见,秦国公真是好手段啊。”

不单单是朱辅,其余众人也都是一脸的赞叹之色。

李桓轻笑道:“成国公谬赞了,无非就是动用了一些水泥罢了。”

提及水泥,朱辅眼中闪烁着精芒道:“那水泥可真的是好东西啊,竟然能够用来修筑城墙,先前那一座简单的棱堡浑然一体,其中驻扎一屯兵马,足可以抵挡十倍之敌,若是我大明边关之地的城关尽皆以水泥修葺的话,草原上的鞑靼人如何能够越过长城入口中原。”

李桓嘴角露出几分笑意微微摇了摇头道:“老国公怎么不说若是我们以这些水泥在草原上筑出几座大城,然后镇之以大军的话,千百年以来,北方草原上的隐患将就此不复存在!”

一众人闻言皆是脚步一顿,不少将领眼中更是闪烁着异样的精芒,譬如徐英更是击掌赞叹道:“好,好,秦国公所言甚是啊,以往草原之上想要筑城不单单是缺少筑城所需的各种资源,更兼筑城耗时日久,可是如今有水泥这等神器在手,只要人力足够多,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筑造出一座雄城出来,那样一来,草原必将会牢牢的掌控在我大明手中,如秦国公所言,自此之后,我大明将再无北方鞑靼之患。”

说话之间,有勋贵忍不住向着李桓开口道:“秦国公何不上书陛下,奏请陛下允准在草原之上筑城。”

李桓神色平静的道:“想要在草原之上筑城也不难,关键必须要先行大败重创鞑靼人,否则的话,鞑靼人实力尚在,纵然是我等想要在草原筑城,鞑靼人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坐视我们在他们的腹心之地修筑一座城池呢。”

听李桓这么一说,众人皆是点了点头露出认同之色。

徐英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样道:“真想立刻率领大军出击草原啊。”

看徐英那一副模样,众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李桓更是在一旁笑着道:“不急,不急,只要我等练出精兵,早晚可以横推北方草原。”

说着李桓神色一正看着众人道:“明日这东郊校场便可以交付,而第一批招募来的士卒也将会入驻校场,李某会督促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提供练兵所需,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为朝廷练出一支真正的精锐强兵出来。”

十几名在几场大战当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将领,譬如徐英、陈昂这些人一个个的拍着胸膛向着李桓保证,绝对不会辜负朝廷的期望,为朝廷练出一支精兵。

正德十年十一月十九日,在百官的陪同之下,天子御撵出了皇城,行走在宽敞而又无比平整的大道之上直出城门。

此时宽敞的道路两侧除了维持秩序的京营士卒之外,四周全都是黑压压一片密密麻麻的百姓。

先前朝廷招募大量的青壮修筑京津路,新奇无比的水泥一出,立刻便引得无数人的目光。

平日里便有大量的百姓跑来观望,每天看着那坚硬无比的路面仿佛生长一般以极快的速度延伸着,不少百姓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如果说不是有巡护的人员一天十二个时辰巡逻的话,怕是那些好奇的百姓早就忍不住跑上路面仔细的瞧上一瞧了。

如今绵延一百多里的京津路正式贯通,足足动用人力三万余,耗时一个月十三天,这样的速度绝对是相当之快了。

身为天子的朱厚照缓缓的走下御撵,脚踏实地的踩踏在那平整的路面之上,一眼望去,宽达四丈的平坦大道一路绵延到远方,一眼看不到尽头。

看着那平坦的大道,朱厚照不禁赞叹道:“好,好一条宽阔的大道啊,有此道路,自此之后,自天津卫到京师,怕是要不了一个时辰便可以直达。”

不久之前方才被拔擢进入内阁的新晋阁老杨一清捋着胡须道:“回陛下,若是快马加鞭的话,甚至都要不了一个时辰。纵然是那些运货的沉重马车,来往京津两地,速度也足足可以提升一两倍之多。”

朱厚照闻言忍不住为之哈哈大笑,目光扫过不少第一次见到这水泥路的官员,这些官员正无比好奇的打量着脚下的水泥路面,那反应就一如他们当初第一次被李桓引领着见到水泥路一般无二。

笑过之后,朱厚照神色一正,目光落在内阁以及李桓等人身上道:“诸位卿家,如今京津路贯通,足以看出这水泥路乃是我大明勾连四方之镇国神器,下一步必须要想办法勾连京师以及九边之地,朕要保证即便是距离遥远的甘肃镇、辽东镇,朝廷一旦发兵,也要做到在半个月之内援军抵达。”

王阳明等人对视一眼,齐齐向着天子躬身道:“臣等领旨!”

东郊校场,一身戎装的朱厚照在李桓以及张仑等勋贵、武将的陪同之下正在校场之中巡查。

远处可以看到一个个兵阵正井然有序的在各自的营官带领下操练着,口中的喊杀之声响彻云霄,让人望之热血为之沸腾。

忽然之间远处传来一阵轰鸣之声,宛如惊雷一般,也就是李桓等人身下的战马早已经对这轰鸣声习以为常,否则的话,陡然炸响,怕是一众战马早就受了惊了。

朱厚照闻听那轰鸣之声不禁眼睛一亮,循声望去就见远处一片军阵之间弥漫着一股硝烟,赫然是几营火铳兵正在那里训练。

朱厚照一马当先向前赶去,李桓等人紧随其后,到了近前,就见一队队的士卒手中端着一杆杆长枪瞄准前方,排成几列,每当有营官一声令下,排在前列的士卒便果断的开火,然后随之从两侧推往后方,第二列便上前一步,替代先前的第一列。

几排士卒接连往复,轰鸣声连绵不断,直接营造出一片密集的枪林弹雨区域,纵然是在不知兵,看到这般的情形,也能够想象得到,若是有人敢正面冲击这火铳军阵,只怕是要撞个头破血流。

朱厚照见状忍不住击掌赞叹道:“好,好,此火铳军阵,可为精锐!”

倒是一旁的朱辅目光却是落在了那些士卒手中的火铳之上,朱辅做为侍奉了几代帝王的老臣,而且常年执掌五军都督府,对于京营火器的情况也可以说是相当的了解。

军中火器的威力如何,朱辅还是知晓的,此刻看着眼前那一列列的火铳兵手中的火铳喷发的铅弹威力要远远的超过他印象之中的火铳不禁心中满是惊讶之色。

朱辅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了跟在天子身旁的李桓,似乎是注意到了朱辅的目光,李桓轻笑道:“成国公莫非是有什么话要说?”

几人也是看向了朱辅,而朱辅则是指着那些士卒手中的火铳道:“若是本公没有记错的话,我大明火铳的威力可远远及不上这些士卒手中的火器啊。”

说着朱辅笑道:“难不成工部下属的兵仗局又研发出了什么威力强大的火铳不成?”

朱厚照则是看向李桓,要知道新军的一切事务其实都是由李桓来安排的,那么这些士卒手中明显威力要强出一大截的火器自然就同李桓脱不了干系了。

李桓笑着解释道:“成国公所言不错,兵仗局的确是研发出了新的火器,只不过是因为将作监改进了炼钢的技术,以至于我大明所产出的钢铁性能远超以往,这种情况下,锻造火铳自然是使得火铳威力大增。”

说话之间,李桓伸手一招,就见一名营官连忙将一杆火铳递给了李桓,而李桓则是将之呈给天子道:“陛下请看,这是我大明将作监新研发出来的新火铳,相较于以往的火铳,这新火铳无论是从射程还是耐磨损又或者是威力至少增加了一倍还多。”

朱厚照眼睛不由一亮。

大明当年正是靠着大量列装的火器方才将腐朽的蒙元赶出中原,可以说一直以来在大明军中,火器的比重就相当之大,若是火器的威力暴涨的话,那便意味着大明军队的实力随之暴涨。

这一点单单是看这些正在训练的火铳手射击时的场景就可以看出一二来。

张仑等勋贵武将则是一脸的兴奋之色,他们何尝不清楚火器威力大增便意味着军队实力暴涨。

而军队的实力暴涨便是他们这些勋贵荣华富贵以及未来军功的保障。

毕竟只要军队的实力大涨,将来在战场之上他们就算是想要打败仗都难,而军功就是他们这些勋贵将领的立身之本。

只要有军功在身,他们便还有足够的资格以及底气在朝堂之上同那些文臣争锋。

就听得张仑带着几分兴奋道:“陛下臣以为当大批量列装这火铳,只要拥有足够的火铳列阵,纵然是草原之上的鞑靼人再度入寇,我大明也可以将之碾杀。”

朱厚照的目光则是投向了李桓,其中意义李桓自然清楚,当即便道:“陛下放心便是,至多半年时间,单单是火铳营便可以扩充到十个之多。”

众人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按照大明火器营的标准的话,包括火铳兵、炮兵、骑兵共计约五千余人。

而李桓说半年时间便可以列装十营之数,这就是五万几乎是纯火器化的大军,这么一想,但凡是对于大明兵马有所了解的勋贵以及将领皆露出震撼以及难以置信的神色。

大明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就是纯火器化,整个神机营也不过是只有五千余人罢了。

大明军中多置火器,可是纯火器化的却也只有神机营这么一营兵马,现在听李桓的意思,只要愿意的话,大明可以在半年时间当中拿出十个远超以往神机营实力的纯火器化的营队出来。

第五百三十二章 杀入京师,会猎于大明天子

朱厚照等人脸上满是惊喜之色,就听得朱厚照忍不住为之感慨道:“有如此精兵在手,我大明何惧之有!”

在李桓的引领之下,一众人又远远的观看了炮兵的炮击训练,一眼望去数十上百门的火炮排列整齐,伴随着一声令下,炮声轰隆,而远处的地面之上则是升腾起一片的火焰以及爆炸声,可谓是地动山摇,令人望而生畏。

大明九边重镇榆林镇,清湾口乃是榆林镇毗邻蒙古草原的一处重要的关防节点,一直都驻扎有一队边军士卒。

这一日正在屯堡之中如往常一般巡查的几名士卒忽然之间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顿时几人循声望去就见远处两名士卒正纵马飞驰而来。

与此同时伴随着的则是一阵凄厉的哨音,几名清湾口的士卒对于那哨音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正是敌袭的示警之声。

顿时其中一名什长面色为之大变惊呼一声道:“不好,敌袭,快点燃烽火示警。”

说话之间,那两名清湾口出去巡查的士卒便飞驰而来,到了近前尚未下马便是带着几分惊慌之色大声道:“不好了,鞑靼大军来袭,距此已不足十里,至多一个时辰就会杀到。”

鞑靼入寇的消息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清湾口屯堡传开,整个屯堡之内驻扎的士卒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二百人,这在榆林镇漫长的防御线上,数十上百个屯堡当中,清湾口的士卒已经是相当多的了。

然而这么点人马若只是负责平日里巡防的话倒也足够了,可是一旦对上鞑靼大军入寇的话,不敢说没有抵抗之力,却也抵挡不住鞑靼大军冲锋啊。

负责清湾口屯堡的屯长李柱在问清楚情况之后,第一时间点燃烽火,同时动员屯堡之中所有人退入屯堡之中,并且将屯堡大门紧闭,严阵以待。

浓浓的狼烟升腾起,很快附近的一处处关口都看到了那狼烟,也随即点燃了狼烟。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数百里之外的榆林镇总兵府之中,身为榆林镇总兵的于世龙脸上尽是凝重之色的看着手中的军情。

而在厅中聚集的则是榆林镇之中十几名大小将领,一道道的目光皆是落在于世龙身上。

就见于世龙深吸一口气,将军报放下,眼中闪烁着精芒看向一众人道:“诸位,达延汗聚兵十五万南下,以万夫长安固里为偏师统兵三万,直扑我榆林镇而来,诸君可敢随我迎敌,杀敌以报君父?”

一名魁梧大汉披着一身的甲胄,闻言当即大笑一声道:“哈哈哈,我榆林镇可从来没有怕过那些蒙古鞑子,安固里竟然敢选我榆林镇做为突破口,真是瞎了他的狗眼。”

天下九边重镇,榆林军威极盛,可以说自大明立国以来,从来没有鞑靼人能够自榆林镇南下入侵中原,所以说榆林镇一众精兵强将对于蒙元鞑靼还真的没有什么畏惧之心。

准确的说,这个时代,面对草原上的鞑靼人,大明九边重镇,无论哪一边镇对于蒙元都没有什么畏惧之心。

于世龙大手一拍桌案笑道:“说的好,达延汗当年曾在秦国公手上吃过大亏,侥幸逃过一劫竟然不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竟然还想南下寻衅,当真是不知死活。”

说着于世龙冷笑道:“我已派人八百里加急传讯于京师,朝廷必然会派遣大军前来,在此之前,我希望诸位能够随我一同守好榆林一线,绝不能够让这些鞑靼人踏过榆林防线。”

正德十一年春三月十二日,北方的寒意尚未完全消退,称霸草原的达延汗再起大军,共计聚兵十五万,谣称三十万大军南下,兵分两路,一路三万人为偏师突袭榆林镇,然为榆林镇总兵于世龙率领榆林镇一众官兵将之拦于榆林之外。

而已达延汗为主的十二万主力大军则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开宣大一线防御,直入中原,兵锋遥指京畿重地。

京师

一队骑兵拼命的抽打着身下的战马,口中喊着八百里加急,闲着退避的口号,犹如一阵风一般飞驰而过。

长街之上,见此情形,不少人都露出愕然之色。

几乎是第一时间,兵部、五军都督府、皇城便收到了来自于宣府、大同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御书房之中,天子朱厚照一脸凝重的看着匆匆赶来的内阁重臣以及五军都督府一众人,见到所有人都已经赶来,当即便道:“诸位卿家,宣府、大同八百里加急,达延汗率领十余万大军破关南下,宣大一线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兵临城下,诸卿可有应对之策?”

待到天子说完之后,一众人的目光则是投向了身为内阁首辅的王阳明以及五军都督府的秦国公李桓。

当年达延汗便是败在二人之手,如今达延汗来犯,众人自然是看向二人。

王阳明看了李桓一眼,李桓则是冲着王阳明微微一笑道:“首辅请讲便是。”

王阳明点了点头,随即神色一正道:“年前我们安插在草原上的暗探便传来消息说达延汗所部颇有异动,当时吾与秦国公商议便已经判定达延汗极有可能会在年后寇边,如今看来,一切皆在预料之中。”

听王阳明这么一提,在场不少人都露出恍然之色,做为大明真正的核心阶层,这些消息他们事先也是知晓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太过在意,也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经由王阳明一说自然是想了起来,而且看王阳明还有李桓那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很明显二人年前便已经料到达延汗会率军南下,那么以二人的性子绝对不可能没有应对之法。

英国公张仑轻笑一声道:“既然王阁老同秦国公早有预料,想来一定是早有安排,这么说来,达延不来便罢,若是敢来,定要他有来无回。”

李桓闻言当即便道:“不错,此番便是要他有来无回,一举覆灭达延所部。”

众人闻言不由面露惊愕之色,显然是没有想到李桓竟然有这般的野心,要知道达延可是号称三十万大军南下,抛开其中夸大其词的水分,至少也有十几万之多,那可不是十几万头猪,而是十几万真正有着一战之力的大军啊,又岂是说覆灭就能够覆灭的!

朱厚照闻言看着李桓笑道:“哦,不知李卿有何良策!”

李桓嘴角微微一翘,眼中闪过一道寒芒道:“自然是诱敌深入,然后给他来一个关门打狗!”

说着李桓解释道:“达延经过数年前一败,在草原之上可谓是威望大跌,然而靠着雄厚的根本,吞并了一些草原部族,虽说恢复了元气,然而其所折损的威望却是无法弥补,所以达延此番南下并且选择宣大做为突破口,定然是想要侵入京畿之地,或者说他是想要效仿昔日瓦剌兵临京师城下的壮举,不管结果如何,只要他率领大军杀到京师,那么必然会天下为之震动,到时候达延携此声势,无论是攻下京师还是退回草原,自然就有了成为草原共主的资格与底气。”

不少人听得目瞪口呆,一人忍不住惊呼道:“他达延真是好胆,竟然想要兵临京师,拿我们大明来刷他的声望,简直是妄想。”

李桓微微一笑道:“他若是没有这般的野望的话,本公还得花费心思想办法诱其深入呢,可是现在都不用我们诱惑,他自己便会主动深入。”

说着李桓向着天子躬身一礼道:“启禀陛下,臣恳请陛下允许臣主持这一战,臣要一战定草原,彻底平定草原之患。”

已经知晓李桓要一战覆灭达延所部的朱厚照闻言毫不犹豫的道:“好,朕便封卿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天下兵马,迎战鞑靼。”

不到半天时间,一道道精骑飞驰出京,带着李桓的命令奔赴各地而去。

与此同时达延汗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的消息哄传开来,一时之间京师为之震动,不过震动归震动,真要说惊慌倒也不至于,毕竟当年达延汗同样是率领大军南下,结果却是被打的狼狈而逃。

宫里已经传出了消息,天子敕封李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天下兵马应对鞑靼入寇,内阁以王阳明为首将全力协助李桓打赢这一仗。

有李桓还有王阳明二人在,京师百姓自然是不慌。甚至不少好事之人还开出了盘口赌这一战何时能够结束,鞑靼人又有多少人能够活着逃出中原。

宣府、大同两镇总兵凭借着城池关口之利硬是扛住了鞑靼人的猛攻,使得达延速入中原的打算为之落空。

不过正如李桓所料的那般,达延汗此番入寇中原不单单是奔着劫掠而来,更重要的是其政治目的,若是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回草原,只怕回到草原之后,等着他的就是各方的离心离德,他再想号召草原怕是就没有几个人会响应了。

所以说无论如何,达延汗都不会放弃杀入京畿之地的打算的,哪怕是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只要能够杀到京师城下,那么这一战他便算是胜了。

想着这几日前方传来的消息,大军猛攻几处南下的关口不下,达延汗不禁心中暗暗着恼不已,差点忍不住下令斩了前方统兵大将。

突然之间,大帐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达延汗就见自己四子阿尔苏博罗特一脸惊喜的拿着一份羊皮卷大步而来。

“父汗,父汗,好消息啊,延庆关已破,我部先锋大军已破关而入,南下道路已然打开。”

正坐在那里的达延闻言豁然起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道:“什么,你说延庆关已破,这……这可真是太好了啊!”

说话之间,达延汗看着阿尔苏博罗特道:“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尔苏博罗特道:“父汗,延庆关守关副将叶全收了我们万两黄金,趁着夜色偷偷给我们打开了关门,大军趁机而入,延庆关守军溃逃,如今关口已在我军之手。”

达延汗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好,好,明人将领官员多是贪婪之辈,为了金银之物,别说是要他们献出城关了,便是要他们卖国,只怕他们也会毫不犹豫。”

说着达延汗兴奋的道:“出了延庆关便是昌平,昌平一下,我等便可兵临大明京师城下,重现昔日瓦剌生擒大明天子之荣光。”

阿尔苏博罗特以及帐中不少万户、部落族长脸上皆是露出兴奋之色。

“父汗,孩儿愿率领本部兵马为先锋,为父汗直取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