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711章

作者:高月

王浩笑眯眯递给他一个信封道:“你的差事下来了!”

信封是雍王所封,种桓心急刚要打开,王浩摆手道:“先不急,眼下有件事要你去做。”

“请都统吩咐!”

王浩随即道:“带上来!”

士兵带上来一名中年男子,正是山珍堂药铺掌柜王匡。

山珍堂药铺是当初完颜昌手下情报头子皮向阳设在京兆城的分支机构,当时是单线联络,通过仙泉茶馆七号坐位联系,皮向阳覆灭后,种桓通过联络人卢孟达在仙泉茶馆当诱饵,连续查获了三个情报点,山珍堂药铺便其中一个。

但种桓留了一手,没有碰山珍堂药铺,使山珍堂药铺成了漏网之鱼,同时策反了掌柜王匡,金国负责情报的主官正是完颜昌,山珍堂药铺便再次被完颜昌利用起来。

只是山珍堂药铺主要负责收集公开情报,基本上比较平稳,也没有什么风险,内卫也经常给它一些重要的公开情报,山珍堂药铺颇得金国的重视。

王浩笑道:“王掌柜给小种将军介绍一下吧!”

王匡躬身行一礼,“小种将军,好久不见了。”

“王掌柜请说!”

“今天来了一个金国的刺客,向我们打听前太子赵谌的住处。”

种桓一怔,“前太子赵谌?那他应该去汴梁才对吧!”

王浩笑道:“小种将军有所不知,赵谌一家三个月前就已经被送回京兆了。”

种桓点点头:“刺客叫什么名字?”

“他只说姓郭,具体叫什么,他不肯说!”

“姓郭?”

种桓脑海里如电光石火闪过一个名字,郭长武。

他急问道:“此人是不是眉心有一颗很大的黑痣,上面有三根短毛!”

王匡点点头,“一点没错!”

种桓一拍巴掌,“还真是冤家路窄,他终于又回来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刀

次日中午,郭长武再次来到山珍堂药铺,王匡把他领到后堂,给他倒一盏热茶,“打听到前太子的消息了。”

郭长武精神一振问道:“他住在哪里?”

“他住在曲江别院,你若想刺杀他,不用去曲江别院,去大云寺便可,他在寺院里当居士,法号青阳居士。”

“你能确定?”郭长武有点怀疑,才一天时间,就打听得这么详细,怎么可能?

王匡点点头,“不会有错,他是天子命令我们关注的重要人物,我们一直在跟踪他。”

郭长武相信了,天子肯定很关注此人,否则不会让自己刺杀他。

“寺院在哪里?我怎么找到他?”

王匡取出一份地图,“大云寺就在曲江池东岸,很容易找到,这是大云寺地图,看见没有,西北角就是居士院,可以在那里找到他。”

“我怎么分辨他?”

“很容易,居士也有等级,他是第二等级,穿一件深褐色居士袍,整个居士院就只有两人穿深褐色居士袍,另一人是个白胡子老者,三十多岁,皮肤苍白,体格瘦弱之人就是他。”

“多谢了!”

郭长武接过地图便扬长而去,王匡目光复杂地望着他的背影,他不明白内卫为什么要假戏真做?当然,他也知道这件事不是内卫能决定。

……

内卫出动了最高明的跟踪手段,他们拦截住了前往秦州门大街的牛车和马车,一共只有三辆牛车从山珍堂门口经过,郭长武拦住了第二辆,赶车人是个须发皆白的驼背老者,让郭长武失去了警惕,他直接前往城外的客栈。

回到客栈,郭长武稍微收拾一下就出门了,就在他出门前往大云寺不久,种桓便来到了他的客房,他看到了郭长武吸取教训的一面,锁上做了手脚,绑了一根头发,任何开门他都知道,种桓直接从窗子进了屋。

屋里收拾很整齐,也什么都没有,但在床头发现一个包,里面有洗换衣服,燕山府科举士子证明,几十两碎银和一块身份银牌,还有一把剑,屋角还有马鞍和马袋。

种桓迅速做出判断,郭长武身上什么都没有携带,就算被射杀也查不出他的身份,他想离开京兆,必然还会回客栈。

大云寺距离客栈很近,只有两三里路,郭长武在寺院外的店铺里,用仅有一锭银子买了一件灰色居士袍,扮做一名居士,径直走进了大云寺,他有地图,很快便找到了西北角的居士院,有三十余名居士住在这里,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法事,每天吃斋念佛。

前太子赵谌确实就在居士之中,法号青阳居士,他等级很高,能穿深褐色居士袍。

也有内卫保护他们全家的安全,不过内卫几名女护卫,在他府中保护妻儿的安全,大云寺没有内卫,也没有必要,赵谌法号青阳居士,在大云寺当居士,是绝密情报,只有不超过五个人知道,连他妻子也只知道他在寺院当居士,但在哪座寺院,叫什么法号,也统统不知,整个寺院也只有方丈知道他的身份。

郭长武走进居士院,只见数十名居士坐在大堂里诵经,他一眼便看见了自己的目标,坐在最边上的一名男居士,三十余岁,脸色苍白,身体瘦弱,穿着深褐色居士袍,双眼微合,虔诚地敲木鱼念经。

他左手做成念经模样,右手握着袍子里的短弩,慢慢走过去,在赵谌身后坐下,低声问道:“你是青阳法师?”

赵谌微微欠身道:“我是青阳居士,不敢称法师!”

“好!”

郭长武一手捂住赵谌的嘴,扣动了悬刀,‘噗!’一支毒箭射中了赵谌的后背。

赵谌闷哼一声,软软倒下。

郭长武起身快步走了,走出居士院,只听里面一阵大乱,有人大喊:“快去找方丈!”

他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大云寺,没有人跟踪他,让他心中感到格外轻松,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手了。

作为刺客,郭长武还是不合格,甚至他的智商就没有过关,如果赵谌这么容易刺杀,金国天子还要派他来做什么?直接让情报站的人下手就是了。

刺杀赵谌本身很容易,难的是找到他,如大海捞针,除非是策反王浩,但郭长武显然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完成了任务,他要急于离开京兆城了。

郭长武匆匆赶回了客栈,为了刺杀方便,他身上什么都没有携带,刺杀虽然方便,离开就不方便了,他的盘缠,宝剑,士子证明、身份证明、马匹都在客栈。

他来到自己房间门口,伸手摸了摸门锁,头发丝还在,他放心打开了门,刚一进门,一名内卫士兵从天而降,从后面将他扑倒,紧接着埋伏在屋里的四名内卫冲上来,将他死死按住,双手双脚捆绑起来,用绳子勒住嘴,使他无法嚼舌自尽,又用黑布袋罩住头,直接将他抬下了楼。

直到这时,郭长武才隐隐反应过来,自己落入了对方的陷阱。

……

王浩和种桓匆匆赶到雍王官署,向陈庆汇报了详细经过,陈庆问道:“前太子情况如何?”

种桓黯然道:“对方的毒箭非常霸道,前太子当场就死了,没有能救活!”

陈庆点点头,“立刻让《京报》去报道此事,必须让这个郭长武开口,交代一切,把这个案子做死,再派人把山珍堂端了,给王匡说清楚,给他儿子爵位和富贵,他必须替我担下这个责任。”

“卑职遵令!”

陈庆又冷冷道:“记住了,除我们三人之外,不会再有第四人知道真相!”

……

次日中午,《京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重要新闻,前太子赵谌被金国刺客刺杀,享年三十四岁,目前刺客和金国情报探子都被内卫抓捕,他们供认不讳,招供了刺杀计划,原本是要刺杀雍王,但雍王防御严密,他们无法下手,转而对防御松懈的前宋朝太子下手。

连刺客背景也完整地介绍出来,刺客郭长武,燕山路蓟州豪门郭威之侄,郭威涉嫌谋反被镇压,郭长武逃脱,曾在东大街刺杀雍王未果,逃去金国,随即受金国皇帝派遣,再次潜入京兆实行刺杀计划,在金国情报探子的协助下,刺杀了前太子赵谌。

内卫甚至还搜到了金国皇帝的刺杀手谕,人证、物证俱全,罪行难饶,雍王批准公开处斩。

三天后,在京兆城朱雀大街,十几万人的围观下,郭长武被押上断头台,在众目睽睽下公开斩首。

七天后,临安的《京报》也详细报道了前太子赵谌被金国刺客刺杀的消息,但这个消息并没有在临安引起轰动,毕竟一个过气的太子,对他感兴趣的人不多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传言

御书房内,赵构放下报纸,问徐先图道:“这会不会是陈庆做的局,将刺杀凶手栽赃给金国?”

徐先图摇摇头,“微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陈庆要除去太子,让他病故就是了,反正前太子的身体不好,让他慢性中毒,最终医治无效病故也很正常,栽赃给金国很麻烦,如果金国不承认呢?还要准备大量证据,还要环环相扣,稍微考虑不周,就会出状况。”

赵构觉得有道理,又问秦桧道:“秦相国认为呢?”

秦桧斟酌一下道:“刺杀案是不是真实,微臣难以判断,只是觉得报纸上说得太多了,有点欲盖弥彰的感觉。”

“不是欲盖弥彰!”

张浚在一旁补充道:“他们是想把事情说清楚,免得有人怀疑,正如徐相国所言,一杯毒酒就解决的问题,确实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卑职中午还遇到吕纲,问及此事,他说西军内卫缴获了金国皇帝的刺杀手令,那就不会有假了。”

赵构点点头,把报纸放在一边,他对前太子赵谌之死也没有太多的兴趣了,他今天召集众相国是为了扩军一事,再扩增二十万军队,他手中已经有上千万贯钱,足够支撑三十余万大军。

但几名相国却并不支持他扩军,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没有那么多人口支撑军队,三十余万军队,几乎要两百万人口才有这么多青壮,现在江南人口还有多少?

青壮男子全部去当兵,谁来种地?谁来采矿?谁来从事各种手工?

“陛下,如果是二十年前,或许我们有足够的人口,但现在很多百姓都返回中原了,江南的人口比二十年前锐减一半,如果陛下征二十万大军,很多事情都没有人做了,请陛下三思!”

赵构不悦道:“之前你们告诉朕,大商铺都倒闭了,大量伙计没有事情做,养家糊口都成问题,说出现一个活,几个人争抢,现在朕让他们从军挣钱养家,难道不是好事?”

张浚道:“陛下,招募士兵是有要求的,要有力量,身高,如果谁都能从军,那就是老弱残军了,很多伙计并不适合从军。”

“那就放宽条件!”

赵构的语气愈加不满,对众人道:“朕招募三十余万大军并不是要和西军决战,而是有足够兵力,让陈庆不敢小看我们,三十余万大军本身就是一种威慑,朕意已决,就招募二十万大军,从明天开始招募,只限制年龄,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其他一概不限制!”

……

御书房内只剩下徐先图一人,赵构又问道:“温州军那边查到主事者是谁了吗?”

“回禀陛下,应该就是都统王建!”

赵构眉头一皱,他对王建的印象极好,对大宋很忠心,这才重用他,让他统领三万军队坐镇温州,怎么会是他背叛自己?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王建,谁又有权力调动三万军队集结?

徐先图见赵构有点犹豫,便小心翼翼道:“陛下,王建忠心大宋不假,但未必忠心陛下!”

赵构一怔,“此话是何意?”

“陛下难道没有听到一点传言?”

赵构眼睛瞪大了,“什么传言,报纸有登过吗?”

赵构现在了解外界几乎都是来自于《京报》,秦桧几次劝他查封《京报》,他都没有答应,不仅是怕得罪陈庆,他自己也离不开《京兆》这个信息来源。

“都是街坊传言,报纸不会刊登这种没有证据的消息。”

“到底是什么谣言?”赵构有些急了。

“陛下,有两个传言,第一个传言,有人在京兆看到了向得胜的侄子。”

“这不一定是传言,很有可能,第二个传言怎么说?”

第一个传言在赵构的意料之中,一点都不奇怪,他关心的第二个传言。

“陛下,有传言说,那些权贵在接触太祖的后人!”

赵构顿时脸色大变,可以说这是他仅次于皇兄赵桓之后,第二最害怕的事情,皇兄赵桓已经死了,对他皇位威胁最大的,就是太祖的子孙了。

他自己没有儿子,太宗一脉的皇族都在靖康之乱中一网打尽,倒是不少太祖的子孙生活在应天府,反而幸存下来,那些权贵和太祖子孙接触,显然是想推翻自己,另立新君。

赵构顿时明白了徐先图说王建忠于大宋,但未必忠于自己的意思。

“另外微臣还要提醒陛下,前太子虽然被刺杀,但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掌握在陈庆手中,也是一大威胁。”

赵构点点头,“朕知道!”

“微臣告退!”

徐先图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

赵构着实愤怒无比,负手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很了解徐先图,他不会乱说什么传言,一定是得到了什么确切消息,看来这帮混蛋不仅暗中联系陈庆,还准备推翻自己,另立新君,真不知死字怎么写了!

“速传颜辛来见朕!”

梅花卫都统制颜辛正好就在皇宫,听到宣召,他立刻赶来御书房,不多时,他被带进御书房,颜辛单膝跪下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颜都统免礼!”

赵构负手站在窗前,问道:“关于向家、曹家、高家、蔡家这些权贵,你有什么消息吗?”

颜辛迟疑一下道:“微臣没有得到什么确切消息。”

赵构何等精明,一下子听出了他话中有话,立刻追问道:“传言呢?”

“传言倒是有不少!”

“给朕说一说,有哪些传言。”

颜辛有点为难道:“微臣确实没有任何证据!”

“朕不要证据,你尽管说!”

颜辛无奈,只得想了想道:“第一个传闻,他们在用各种方式转移财富,有的转移去雍王的地盘,有的转移去庄园。”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