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690章

作者:高月

郭威的女儿就是嫁给涿州孙家,结果出嫁没几年就病逝了,郭威认为是孙家没有把自己的女儿照顾好,他一直对孙家耿耿于怀。

要不是这次聚会事关重大,他是不会见孙家的人。

“好吧!就烦劳宝二爷安排了。”

“请郭爷的队伍随我来。”

郭威见张宝身后的八名武士个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威风凛凛,不由赞道:“张家的武士真不错!”

“让郭爷见笑了!”

张宝和手下随即在前面开路,郭家队伍簇拥着马车向数里外的银湖田庄驶去。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策划

一进院子,高墙上周围埋伏的数百名弓弩手一起放箭,院子里一片惨叫,郭威父子和十名武士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便死在乱箭之下,郭威被二十几支箭射穿身体,嘴张得很大,瞪圆了眼睛,眼中已经没有了光泽,死不瞑目,他儿子怀德趴在地上,被十几支箭钉死在地上。

不仅是他们,七大豪门的家主来一个就被杀死一个,元月四日和五日两天,燕山路七大豪门秘密抵达平州,也同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连同张沃和他儿子张明前也被内卫秘密处死,官府随即没收了张沃的所有的庄园和家产,把庄园变成了官田。

但这只是第一步,牛皋随即派出军队,在燕山路各地开始大规模抓捕七大豪门的家族子弟,由内卫士兵处理,内卫士兵心狠手辣,以对付盐枭的方式,将这些豪门家族子弟全部处死。

连牛皋也感觉内卫士兵手段太过于狠辣,不过他也理解,不心狠手辣,斩草除根,燕山路将永无宁日,虽然燕山路不支持雍国的士族和大户还有不少,但真正有实力威胁西军的几大豪门势力一旦消失,其他人都不足为虑了。

官府随即开始大规模没收八大豪门的田产和家产,所有庄丁一概解散,秘密储存的兵器盔甲也全部没收,这次内卫、西军和各地官府配合格外默契,雷厉风行一般铲除了八大豪门势力,使官员们人人自危的局势终于缓和下来。

……

榆关的帅堂又被叫做大石屋,修建在关城上最西面,清一色的石头砌成,占地足有半亩,此时,大石屋内的桌子前坐着几名重要人物,包括燕云路安抚使胡云,榆关主将王铎,内卫统领种桓,燕山路情报署署令曹铠,以及刚从辽东过来的情报站站长庞光济。

任务大家都知道了,把金国兵部尚书杨钦一家接应到燕山路,庞光济对众人道:“我已经接触过了杨钦,他因为在绍兴七年和宋朝使者王康有过私下联系,被人揭发出来,他被停职在家,以待金国朝廷调查,调查只是借口,实际上就看完颜昌和完颜兀术的斗争结果,现在完颜兀术率军攻打高丽,据说打得很顺利,五战五捷,已消灭高丽军队十万余人,完颜兀术在战场上越顺利,完颜昌的压力就越大,杨钦的命运也就更加危险,杨钦希望我们二月份能把他们全家救离辽东,三月份完颜兀术会回来,极可能就先拿他开刀。”

“杨钦现在在哪里?”胡云问道。

“目前在东京辽阳府,有一队十名士兵看守,处于一种被软禁状态,他都是通过他的一名老仆人和外界联系。”

燕山路情报署署令曹铠道:“首先从家门出来便是第一关,出城是第二关,离开辽东是第三关,关关凶险,我们的人必须去辽阳城内,否则他们连大门都出不了。”

中众人目光都向种桓望去,护送杨钦全家安全出城,只能靠内卫。

种桓沉思片刻问道:“辽阳城有多少驻军?”

庞光济缓缓道:“三万人左右,全是女真士兵。”

“那进城出城管的严格吗?我是说,汉人进城出城。”种桓又问道。

“当然有,人还不少,汉人基本上都是工匠和商人,也可以出城入城,但进城出城都要验牌子,女真人是铜牌,其他东胡人是铁牌,汉人是木牌,有牌子就畅通无阻。”

胡云眉头一皱问道:“汉人牌子是什么样子,哪里能搞到?”

庞光济从脚下取了一只包,往桌上一倒,‘哗啦!’只见一堆木牌子倒了出来,笑道:“这是在辽阳黑市上买的,两贯钱一块,我买了三十块,都是男子的名字。”

众人大喜,没想到庞光济考虑得这么周全,连牌子都准备好了。

“辽河什么时候解冻?”胡云又问道。

“大概二月上旬开始,基本上中旬就全部解冻了。”

胡云对众人道:“我考虑的方案就是走水路,如果走陆路的话,锦州那一关恐怕过不了,所以必须在锦州之前上船,沿着辽河南下,水军在辽河口接应。”

种桓迟疑一下问道:“辽河上有金国水军吗?”

胡云点点头,“有巡哨船只,主要是防止我们的水军从海路杀入辽河,一般不会过问民船,如果没有意外,不会被稽查,但还是要防止万一,要选水性好的内卫士兵前往,各种作战物资要准备充足。”

众人又商量了一番细节,最终敲定了整个方案。

……

进入一月下旬后,京兆开始有了几分春的气息,冰雪融化,曲江池开始解冻,湖畔的柳树出现了嫩绿的小芽,刚解冻的小河里,一群群白鸭在欢快的游动,天空中的小鸟叽叽喳喳鸣叫,成群结队从郊外森林飞入了京兆城内。

田野里,过了冬的小麦幼苗开始茁壮成长,农民开始在地里施肥、松土,忙碌不停。

原本冷清的官道也开始热闹起来,络绎不解的商队从四面八方来到京兆,如果让所有人给雍国打分,恐怕打分最高的就是商人了,雍国并不仅仅是让商人得到平民权,实际上北宋就做得很好了,但雍国给商人一个非常好的经商环境,低商税,商人买货后立刻交税,然后凭一份税单走遍天下,沿途没有各种捏拿商人的关卡,也没有战争。

正是雍国有非常好的经商环境,使各地的商业和运输业都蓬勃的发展起来。

上午时分,一支由几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在骑兵护卫下来到东城外的广运潭,广运潭是在开元年间由陕州太守韦坚开凿一个巨大人工湖,连接潼关漕渠,使洛阳的货船能够直接运货到长安,具有重大的军事、经济价值。

唐朝末年后广运潭渐渐枯竭,后来又重新挖掘引入浐河水,但还是偏小,只能勉强使用,去年三门峡暗礁炸毁疏通后,五千石的货船也能通过三门峡,运力大增,陈庆又下令组织二十万民夫扩大广运潭,拓宽漕河,使五千石的大船也能顺利驶到长安。

忙碌了整整五个月,浩大的水利工程终于完成了,春暖花开,陈庆和内政堂的参政事们特地来参加新码头落成仪式。

码头上敲锣打鼓,彩旗飘飘,数万百姓远远围在码头周围,士兵们维持秩序,广运潭足足扩增了三倍,由原来的小湖变成了一座波光浩渺的大湖,湖面上停满了大型船只,有军船也有货船,码头也扩增到一里长,原本只能同时停泊三艘货船,现在可以同时停泊十艘五千石货船。

落成仪式由工部负责,工部侍郎吕纬担任司仪,陈庆上香祭祀了河神,并将准备好的三牲扔入潭中,在激烈的鞭炮声中,简单的落成仪式完成,第一艘扎着红带子的五千石货船缓缓考上码头,后面还跟着九艘大船,这是十艘五千石的官船,却不是从黄河驶来,而是从耀州运来的满满十艘大船蜂窝煤饼。

黄河还没有完全解冻,要到二月上旬解冻,但渭水却可以行船了。

“卸船!”

管事大喊一声,码头上早已等候多时的上千名民夫涌了上来,很多人拉着新式木车,就是这种新式木车陈庆有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启发

吕纬让码头管事拖了一辆木车过来,木车用毛驴拉拽,轮子高大,看起来很结实,仔细看就是一辆缩小版的大轮马车,宋朝时的造车工艺很成熟了,造成的大车轻便结实,非常符合力学原理,除非是铁产量迅猛提高,把车轮和车轴全部换成铁制,否则很难有提高余地,这就不是工艺上的问题了,而是国力问题。

但让陈庆感兴趣的是,每一辆车背后挂着一只车轮和一根木轴。

要知道木轮车使用年限久了以后,车轮和车轴很容易变形折断,而且更换非常麻烦,需要专业的工匠来做,在野外损坏后,还得找另外一辆大车把它运回去,更麻烦,所以官道上时常能看到车轮损坏后被遗弃的大车,最后被附近的农民捡回去当柴烧了。

但木轮车背后都挂一个轮子是什么意思,难道可以自己修?

码头管事笑着解释道:“这据说是太学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式木轮车,市场上卖得非常火爆,最大的卖点就是更换车轴和车轮很容易,车夫一个人就能更换,所以每辆新车背后都挂一个车轮和一根车轴。”

陈庆顿时又惊又喜,因为国力限制暂时改变不了大车的整体质量,那就从简易性着手,就仿佛推不开大门的时候,却打开了一扇窗,一下子让人看到了无限前景,一定要好好嘉奖想出这个办法的太学工匠。

“让人拆除更换一下,我要看看有多简易?”

……

回到官房,陈庆脑海里还在回想着车夫安装车轮和车轴的一幕,三下两下,车夫一炷香的时间就更换完成,给陈庆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时,一名参军在门口道:“殿下,吕侍郎来了!”

陈庆点点头,“让他进来!”

片刻,吕纬快步走进官房,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陈庆笑眯眯道:“坐下说!”

吕纬在一旁椅子上坐下,陈庆笑道:“这半年表现得不错,工部刚刚成立,就治理了三门峡河道和栈道,修缮了漕河和广运潭,事实证明,让你主管工部,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吕纬连忙道:“真的功劳应该归于殿下,若不是殿下批准用铁火雷炸暗礁,若不是殿下从府库中拨出充足的钱物,不可能效果这么好,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行了!不要吹嘘我了,我让你来可不是想听你吹嘘的。”

陈庆笑着打断吕纬的话,“我叫你来,是想聊聊以后你怎么做?你知道有考虑过吗?”

“殿下是指哪方面?我个人以后的前途,还是工部的事情以后怎么做?”

“当然是后者,你把工部的事情做好了,个人的前途就不会有问题。”

吕纬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考虑过,我觉得工部的事情很繁琐、杂乱,我有时候都不知道该从何着手,这次疏浚河道是因为殿下的安排,做完这个呢?接下来该做什么我不就知道了。”

陈庆微微笑道:“部署治理河道的计划是工部的事情,而具体去实施计划是都水监的事情,这次疏浚河道应该是都水监的事情,但我没看见都水监的人忙碌,却看见工部的官员在跑来跑去。”

“殿下,都水监还没有成立呢!”

“问题就在这里了,你整天忙着去做事,哪有时间考虑下一步做什么事呢?你是工部侍郎,不是都水监令,都水监还没有成立,那你就要尽快提出方案,要求内政堂成立都水监,作为工部的主官,你也有权力向内政堂推荐都水监令的人选。”

“卑职想推荐河南路水务都监张元朗出任都水监,不瞒殿下,这次治理三门峡和疏浚漕河都是张元朗制定的方案,他治水经验非常丰富,连太学都请他去上课。”

陈庆想起来了,把蔡河扩宽成为新汴河,疏通汴口,号召官府和百姓广泛在黄泛区种树,改变土壤盐碱,都是这个张元朗的功劳。

“可以!我也同意任命张元朗为都水监令,但你还没有回答我之前的问题,你这个工部侍郎打算做什么?”

吕纬已经明白了,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雍王殿下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答案,他躬身道:“卑职愚钝,请殿下明示!”

陈庆淡淡道:“今天在码头上看到了那辆很容易拆卸的搬运车,我心里就在想,这么好的车辆为什么不立刻推广到天下各地去?但谁来推广呢?其实应该是工部,如果指望百姓自发的推广,那起码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官府推广,两三年就推广开了,所以我觉得推广新技术,就是工部的一件非常重要任务。”

陈庆负手走了两步又道:“其实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恢复从前的繁荣,恢复人口,每个部门要做的事情都很多,工部也不例外,就拿治理三门峡来说,我们治理三门峡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更安全通过更多、更大的船只,提高运输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大型铁火雷炸三门峡中的石岛,让黄河水道变得更宽,水流更平缓?能够通过万石大船,再延伸一步,能不能让万石海船直接抵达京兆?

问题又来了,万石海船数量太少怎么办?我们要造更多的海船,更结实、更便宜的大船,工匠从哪里来?原料从哪里来?更好的技术从哪里来?这些都是工部必须考虑的事情。

举个例子,现在太学器械班正分成几个组研制蒸汽机,一旦成功,我们就能造十万石、二十万石的大船,坐船几天就能抵达扬州,工部有没有关注太学这个项目?

刚才讲黄河,那长江呢?我们利用丹水把水运从襄阳延伸了商洛县,那能不能再把水运继续向北延伸百里,河渠修建到终南山脚下,然后另外一边也修一条运河,连通京兆,然后在终南山南北两端各修一座中转仓库群,实际上的陆路就只剩下穿过终南山这一段了,这样运输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陈庆笑道:“我这一会儿就想到这么多事情要做,你却觉得茫然,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工部侍郎。”

吕纬满脸惭愧,起身行一礼道:“殿下一番话,让卑职茅塞顿开!”

“你回去召集工部官员们议事,把我今天说的话告诉大家,最后还有一句话要告诉所有人,工具是人手的延长,车船是人腿的延长,工部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把人手和人腿延伸得更长更远。”

……

陈庆给吕纬好好上了一课,吕纬是工部的主官,而工部职责是做计划,部署各种大项目,要求推广各种新技术,简单说,工部就是一个调度者,负责配置资源,安排项目,做长远计划,如果连工部主官都混混沌沌,思路不清晰,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最终什么事都做不成。

吕纬办事能力更强,这一点不容置疑,但陈庆对他的要求更高,要他成为一个思考者、规划者,要具有长远的目光,具有更高层次的思路。

显然,吕纬暂时还不够格,如果半年后,吕纬还是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还没有真正理会自己的意图,那工部侍郎就要换人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营救(上)

二月中旬,辽河已经完全解冻了,这天晚上,三艘五百石的货船借着夜幕的掩护,在河面上无声无息的航行,河面上也有不少民船,但夜晚都靠岸了,没有再航行,这些民船抗风浪能力很弱,不能进渤海,只能在辽河上运输货物和人员。

军船当然也有,有百余艘巡哨船只,都是百石左右的小船,夜晚也不出来,都是白天才出来巡逻。

这三艘货船正是种桓率领的三十名内卫士兵,船只在距离辽阳府越二十里处靠岸停泊,二十人留在船上接应,种桓带着十名士兵分成三批前往辽阳城外的黑虎客栈汇合,十人一起走太引人注目,分开走比较好。

他们都穿着灰布短衣,肩头挑着货物,头戴竹笠,手中拿着一支铜铃,这和辽东地区随处可见的货郎没有什么区别,当然都带着战刀,战刀就藏在扁担中,还有匕首,货担的夹层还藏着一副弓箭。

不多时,种桓带着三名手下来到了黑虎客栈,这是辽东情报站开的一家客栈,方便监视城外金兵的动静。

种桓在这里见到了情报站主管庞光济,庞光济请种桓坐下,又让掌柜上了茶,笑道:“将军过来还顺利吧!”

“还比较顺利!”

种桓笑道:“我一路上没有看到任何金兵,也没有看到巡逻队,金国的防御松懈着实让人吃惊。”

庞光济摇摇头,“将军看到的是辽阳府,去上京看看就知道了,防御之严密,到处都是军队,所有汉人都登记在册,包括父母来源都要登记,每个月还要盘查,一旦有新来未登记的汉人就立刻抓捕,我们的情报站就无法在上京立足,只能在辽阳,将军看到辽阳无兵主要是辽阳府的金国军队都参加对高丽作战去了,所以说二月份是最后的机会,三月份金兵回来休整,想走也走不了。”

“杨钦的府上还有人监视吗?”

“当然有,而且非常严密,二十名女真士兵监视他们一家,一家五口加一个老仆人住在一个院子里,每天老仆人出来买菜做饭,还有一名女真士兵专门跟着他,但女真士兵不懂汉语,所以消息才传得出来。”

“你的意思是说,二十名女真士兵不在府门外,而是住在他府上?”

“是这样,刚开始在府外,现在变本加厉了。”

种桓点点头,“明天一早我们进城!”

这时,掌柜来报,又来了六名西军士兵,这是种桓的其他几名手下来了,掌柜安排他们住下,明天一早行动。

……

次日一早,庞光济带着十人出发,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货郎,而是扮做造房子的匠人,扛着几根大木头,赶着一辆装满砖块的大车,庞光济造房子向官府申请,已经被批准,所以他出城运木头砖块之类,守城士兵就不会盘查。

他们的兵器也不用携带了,城中有各种兵器,这样进城便更加安全一些,十名士兵除了种桓外,身材都不高大,都十分瘦小,这是特地挑选的内卫士兵,也是因为女真人的身材普遍矮小,身材高大的内卫容易被盯上。

虽然选的内卫士兵都身材瘦小,但武艺一点不弱,相反,他们个个都是高手,身材高大的普通士兵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城门前,庞光济用熟练的女真话和守城金兵交涉,给他们看了官府的建房,又偷偷塞给金兵首领不少钱,金兵首领见他们都扛着建造房屋的原料,腰间都有身份木牌,或许是沉甸甸的一袋铜钱让他心情不错,便一挥手,众人都扛着木头进了城。

杨钦的府邸就在城门附近,庞光济在他府邸的后面租了一座宅子,两座宅子只隔一条小巷,十人住进了宅子。

“我原本打算挖一条隧道,将他们从隧道接过来,然后带出城,现在不可能了,只能进府营救。”

庞光济迟疑一下又道:“可能一场恶战无法避免!”

种桓当然不会在意是否恶战,要是容易就不用他们来了,他想了想道:“确定对方是二十人?”

“可以确定,我们用很多种办法打听,都是二十人,我们的人甚至还装扮成伙计给他们送酒,清点过他们的人数。”

种桓点点头,“事不宜迟,今晚就行动!”

……

五更时分,种桓率领十名手下爬上杨府围墙,轻松翻了进去,他们白天藏在一棵大树上观察了很久,对后宅的地形分布了如指掌。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