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642章

作者:高月

“具体是什么情况,详细说一说。”

王浩对种桓道:“你说吧!”

种桓行礼道:“今天内卫是卑职当值,就在刚才,一名税官匆匆跑来说,有药商私下卖了一千担三七,是药商的外甥来检举揭发,他们货单上写的是天麻,但实际上是三七,他外甥以为是为了偷税,税官知道禁令,他知道问题严重,所以赶来内卫汇报。”

陈庆眉头一皱,“市场会有一千担三七?”

“一个商人没有,但如果拼凑的话,或许能凑得出来,毕竟京兆有最大的药材市场。”

陈庆当即立断道:“如果确实是一千担三七,则定为甲级案子,务必便把药材追回来,不能让它落在金国人手中。”

“遵令!”

两人行一礼,匆匆去了。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追查

吴东主做梦也没有想到外甥周密带着内卫上门了,一时间,他脸色变得惨白,摇摇欲倒。

内卫没有立刻审问他,而将他和外甥周密带到了渭河码头仓库,内卫士兵打开仓库,掀开油布,里面都是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

吴东主再也支持不住,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满脸死灰。

“你这个混蛋!”

周密爆发了,冲上去抓住舅舅的头发大喊,“你骗我,你还我的钱,你这个不要脸的骗子!”

“蠢货啊!”吴东主痛心疾首,他就恨不得把这个外甥一刀宰了,为了十五两银子就把自己出卖了。

内卫士兵上前把他们分开,种桓走上前冷冷道:“这个案子已经惊动了雍王殿下,雍王殿下下令,无论如何要追回这一千担三七,你现在还有一线机会,把你知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交代出来,三七是谁提供,买的人是谁,他们现在人在哪里?”

吴东主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种桓,“上面都有卖家记录,谁卖的?卖了多少?都有详细记录。”

种桓翻了翻,又问道:“买家呢?”

“买家姓步,自称是太原的药材商人,他昨天离去了,还买了板蓝根和黄柏,满载十几辆大车,一千担三七由骆驼驮运,昨天中午走了。”

种桓听说三七已经运走,顿时急了,立刻将吴东主和白银一起押回内卫,他自己找到了王浩。

王浩听完汇报,沉思片刻道:“不能因为他们是从太原过来,我们就认为他们一定会往太原方向走,有可能走陕北,也有可能走蒲津关,还有可能走潼关,必须兵分三路追。”

“卑职亲自领人去蒲津关方向,他们是昨天中午离去,有三百头骆驼和大车,如果我们速度快,应该在蒲津关之前能追上。”

“可以,出兵一千,兵分三路给我追!”

……

三支内卫骑兵队疾奔而出,向城东奔去,种桓率领四百骑兵向蒲津关方向奔去。

由于京兆城位于渭河南岸,这就是涉及到渡渭河去北岸的问题,对方会从哪里渡过渭河?

首先京兆可以渡渭河,临潼县也可以渡河,然后渭南县可以渡河,郑县也可以渡河,最晚也会在华阴县渡过渭河。

这样很可能就会在半路和对方交错而过,但这个并不重要,只要他们先赶到蒲津关,就能在蒲津关拦截。

另外两支队伍也是同样的意图,先赶到关中出口处等候。

两天后,种桓率领四百内卫骑兵赶到了蒲津关,种桓很担心对方已经过了蒲津关,那就麻烦大了,太行九陉,从河东去河北有很多条路可走。

尤其对方并没有携带禁品,目前官方公开禁止贸易的物资只有几样,生铁、金银、粮食、食盐、兵器、盔甲等等,药材并不在禁止范围。

之所以药材不在禁品范围,是因为药材不太好辨认,尤其像三七这种根茎状药材被磨成粉后,就无法分辨了,你可以说它是野豌豆粉、是蕨粉、山药粉,有的时候药材也是粮食的一种。

蒲津关虽然也有骆驼商队的过境记录,但时间上看则不太可能,对方速度没有这么快。

种桓在蒲津关等了三天,依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其他几个布控点也没有发现对方身影。

指挥使黄渭对种桓道:“统领,有没有这种可能,对方已经发现我们在拦截他们了,所以他们索性在某个县城里蹲下来,等上一两个月,等我们离开后,他们再过关。”

种桓眉头紧锁,叹口气道:“一定是这个情况,我还担心他们从蓝田关走了,到邓州后再绕路北上,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如果真是那样,也没有办法,雍王不会怪罪我们。”

种桓摇摇头,“我也知道雍王不会怪罪,但是……心中憋屈啊!”

旁边几名将领都神情黯然,堂堂的内卫被人耍弄,这还是第一次,确实很窝囊。

这时,对面来了一支骡子商队,约有一百五十多头,每头骡子都背负着重重的货物,看样子像粮食袋,除了二十几名骡夫外,还四名商人跟随。

这是一支非常常见的商队,雍王府实行低商税、零关卡,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每天都有好几支骡队和驴队经过蒲津关,往来于河东和关中。

这显然不是他们追查的药材,因为数量不对,一百五十多头骡子背负不了一千担三七。

但不知为什么,种桓总觉得这支商队哪里不太对劲,这时,有士兵嘟囔一句,贩粮居然还能赚钱?

这句话如一道闪电,种桓立刻意识到了哪里不对了?河东的粮价和关中粮价完全一样,基本上没有价差,贩卖粮食根本就无利可图,更不用说还要雇佣骡夫,那肯定会亏本。

“看看去!”

众人跟随者种桓向关城下走去。

过蒲津关需要申报违禁品,也就是填一份表格,申明自己没有贩运违禁品,就可以沿着浮桥过河了。

种桓赶到关城下,对方已经填好表格,正在排队过黄河。

种桓看了一眼表格,上面写得清楚,黑豆粉,黑豆粉是所有粮食中最便宜的一种,基本上是用来当饲料,几文钱一斤。

种桓立刻知道不对了,黑豆粉的话,这两百多头骡子驮运的所有货值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贯,就算能卖钱,获利最多也就十几贯,可雇这些骡子和骡夫就要两百多贯,还不要说来回的路费,太不合情理了。

种桓一摆手,早已准备多时的数百名内卫士兵团团将两百多匹骡子围住。

骡夫们顿时有点惊慌起来,几名商人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为首商人故作镇静上前问道:“雍王殿下不允许设关卡拦截商人,你们这是做什么?”

种桓不睬他,用匕首在一袋货物上扎了一个洞,里面都是黄色粉末,种桓尝了尝,药味浓郁。

他冷笑一声问道:“这是黑豆粉吗?”

商人叹口气道:“这其实是药材,是天麻粉,比较贵重,我们是怕被盗贼盯住,所以才故意冒称黑豆粉,做生意不容易,请将军理解。”

说得倒没有错,很多商人都是隐瞒真实物品,冒充低廉的货物,倒不是逃税,而是怕被盗贼盯住,财不露白就是这个道理。

种桓已经等了三天,怎么可能被他几句话糊弄,再说,吴东主开出的货单不就是冒充天麻吗?

他立刻吩咐手下,“去把军医找来!”

他们辨认不了三七,所以带了一名军医,几名商人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片刻,军医匆匆赶来,种桓给他说了几句,他从麻袋里捻了一些药粉,放鼻子下闻了闻,又放在嘴里尝了一下,对种桓道:“是三七!”

几名商人转身就跑,内卫士兵飞扑而上,将他们扑倒在地,迅速捆绑起来,二十几名骡夫吓得跪地磕头,“我们是郑县骡夫,被他们雇佣的,和他们没有关系!”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无功

虽然抓住了贩运三七的探子,但种桓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数量不对,对方一共买了一千担,共十万斤三七,但他们缴获的,仅仅是其中两成,两百担,还有八百担去向不明。

审问探子拿到了口供,种桓当即兵分两路,留两百人继续布控蒲津关,他则率领两百骑兵赶往郑县。

对方是潜伏在郑县,把三七磨成粉,大量的三七磨成粉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许自己抓住的只是第一批,剩下的三千还在磨粉。

抱着这一线希望,两百骑兵冲到了郑县,将北城外紧靠城门的一座房宅包围起来,口供中招认,他们就是租用了这座宅子,院子里有棵大树,独一无二的特征。

士兵踢开了大门,冲了进去,种桓也跟着冲进去,他们没有找错,在房间里找到了十几架石磨,石磨中还有残留的药粉,但已经人去宅空。

“去问问周围邻居,这里的人是什么时候离去的?”种桓恼火命令道。

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启禀统领,没有发现有骆驼呆过的痕迹,粪便、脚印、气味都没有。”

种桓心中一沉,他意识到探子的口供有假,几名被抓探子的口供都一样,他们租下了城外的一座大宅,包括三百头骆驼都在大宅内,显然四名被抓的探子事先商量过口供了。

很快,士兵带来几名邻居的消息,从来没有见过几百头骆驼,只有几辆大车,卸下不少袋子,然后他们又买了很多大磨盘,前后只有四五个人。

指挥使黄渭低声道:“会不会是调虎离山之计,把咱们从蒲津关调出来,他们再从蒲津关过去?”

种桓摇摇头,“这种可能性不大,咱们又不是傻子,把所有军队都从蒲津关撤走,他们也深知这一点,只要被抓住一次,就会更加严格。”

“那或许是他们分几批走,咱们抓到的只是第一批?”

“那三百头骆驼怎么办?”种桓想了想问道。

“骆驼卖掉,全部换成骡子。”黄渭继续道。

“可你有没有想过,一千担药材全部磨成粉,需要多少时间,三天肯定不够。”

“如果他们只是一部分磨成粉,其他还是原料,如果第一批顺利过关,他们再走第二批,然后第三批,统领,这种可能性很大。”

种桓点点头,“这种可能性确实有,但太耗时间,风险也很大,他们其实还有另一种风险低的办法。”

“什么办法?”几名手下同时问道。

“走蓝田关,走商洛道去中原,然后再从中原辗转北上。”

黄渭不解道:“既然如此,他们直接走蓝田关就是了,那为什么还要磨成粉,再走蒲津关?”

种桓淡淡道:“你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他们离开京兆时,并没有被发现,如果一直都没有被发现,他们为什么还要走商洛道?为什么不直接走蒲津关?”

黄渭想一想,还真是这样,如果没有被发现,当然没必要绕远路,直接走蒲津关就行了。

种桓又继续道:“我认为他们在蒲津关安插有一名探子,当我们赶到蒲津关时,探子立刻去通报了对方,所以他们改变方案,南下走蓝田关,至于为什么还要留几个人磨粉,然后继续走蒲津关,我觉得这是对方在迷惑我们,让我们以为他们还躲在关中磨粉,从而为他们走商洛道争取时间,要知道从蓝田关到武关还要走三天时间,如果我们通知武关拦截,他们就真的走不掉了,所以他们抛出一小部分来迷惑我们。”

“那怎么办?现在通知武关拦截吗?”

种桓心中叹口气,通知武关只有京兆才能发鸽信,他们还要派人骑马赶回京兆,又要两三天时间,时间全部耽误在路上了。

“我们去蓝田关打听一下。”

众人又赶往蓝田关,果然不出种桓所料,守关将领告诉种桓,四天前确实有一批骆驼队,大约三百头骆驼和二十辆大车通过蓝田关,他们申报的货物是干姜。

三七晒干后确实和干姜很像,除非去尝味道,否则一般人不会去留意它们的区别。

四天前过关,那么武关也应该过去了,就算封锁整个黄河也没有用,对方还是可以通过小渔船偷偷运过黄河,何况根本不可能为一点药材封锁整条黄河,几千里的河面,他们也做不到完全封锁。

种桓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种桓留下了二十名手下继续在蒲津关监控,种桓则率领大队返回京兆。

……

汝州叶城县,二十条货船在澧水码头上货,皮向阳目光复杂地注视搬运货物,从澧水可以通过航运水系进入黄河,前往河北,雍王府并不禁止中原和河北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只要不是违禁品,就算遇到黄河巡哨船,也不会为难他们。

何况他们只是从汴河口横穿黄河,前往对岸怀州。

这时,一名手下跑来道:“首领,骆驼已经卖了,税也交了。”

皮向阳接过税单,上面写的是干姜和药材,八万斤,货值四千贯,他笑了起来,凭这份税单,他们就能畅通无阻前往河北。

……

雍王府官房内,王浩和种桓向陈庆请罪。

种桓向陈庆汇报了详细经过,陈庆听完汇报,点了点头道:“防不胜防,你们该做的都做了,责任不在你们,我也不会处罚,但我希望你们能总结经验教训。”

王浩躬身道:“回禀殿下,我们确实也总结了教训!”

“你们总结了什么教训,说来听听?”陈庆笑问道。

“轻敌!”

王浩沉声道:“我们对付敌军探子一直都很顺利,基本上没有遇到对手,所以这一次我们也想当然地封锁通往河北的道路,却低估了对手应变能力,以至于被对方从容逃走,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轻敌,以为敌人必走蒲津关,如果再有类似情况,我们会在京兆发鹰信给各个关口进行拦截。”

停一下,王浩又道:“殿下,其实还有一线希望,对方去河北,必然会走黄河,如果封锁各个河口,加大各个县城关口查封堵截,还是有机会把他们堵住。”

陈庆笑了笑道:“你刚刚还说吸取教训,不能轻敌,这会儿你又小看对方了,对方就一定要走被我们查获的路线吗?难道他就不会走水路,他就不会绕过关口?他非要走河口过黄河?他就不能在某个小县潜伏两个月?或者把药品藏在货物里,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送去河北?如果是我,我就会去襄阳租一艘大船走长江,再从长江出海,绕道去河北,我都想得到,对方会想不到?”

王浩脸胀得通红,躬身道:“卑职知错!”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解释

陈庆又道:“其实就算我知道他们走水路通过黄河北上,我也不会到处设卡严查,这是一个制度问题,既然已经取消关卡,疏通商道,那就不能轻易再封堵,应该在源头上解决问题,比如他们无法采购到三七,或者他们索性不知道军药配方,根本原因是我们源头上出了问题,让他们知道三七的止血效果,然后在短短三天内采购到一千担三七,这才是该吸取的教训。”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道:“三七这种药材并不是人参,只有辽东才能种植,其实河北也能大量种植三七,关键还是我们的伤药配方泄露出去,偏偏今年我们很可能会攻打河北,所以对方才会急需。

否则完颜昌完全可以在河北大量种植,根本就不需要花九万贯钱来京兆大量采购,所以这次是特殊情况,对方得手就算了,我们认输,事情到此为止。”

“那几个卖药材的商人,殿下打算怎么处置?”种桓又问道。

陈庆缓缓道:“我下令没收他们卖三七所得,然后把他们都放了,包括那个姓吴的商人也放了。”

“放了!”

王浩和种桓面面相觑,王浩急道:“殿下,如果放他们,会有更多商人效仿啊!”

“效仿也要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才行!”

陈庆微微笑道:“三七从来就不是禁品,我去年下令每家药铺一次最多只能采购十担三七,不是怕它流出去,而是我们军方也要大量使用,现在军方储备已足够,所以药商才能在短时间内凑到一千担,至于药商卖给对方一千担三七,也没有违反禁令,禁令只限于药铺,而对方是商人,我不能因为他把药材卖给河北商人,就要杀人全家。”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