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439章

作者:高月

四川路是韦后一直想控制的地盘,从朱胜非到刘光世,两任川陕宣抚使都是韦太后的人,韦太后对四川路确实渗透很深,在陈庆出兵四川路之前,四川路至少有三成的州府主官是韦太后任命。

原本四川路是张浚的地盘,张浚在四川路任命了大量官员,包括成都知府李逸也是张浚运作推荐的结果,这让天子赵构很不满,而韦太后对四川路的渗透不可避免地排挤张浚的势力,天子赵构也乐见其成。

那两年也是韦桐最忙碌之时,为了协助韦太后拿下四川路,韦桐着实下了本钱,很多原本不是太后派系的州官,也被他用钱和权砸进了韦党,他至少耗费上百万贯。

当然,这些本钱早已被他用各种手段收回来了,而且赚了十倍的暴利。

不过这几天韦桐着实郁闷坏了,就在昨天,太后把他宣召进宫,将他劈头盖脸臭骂一通,韦桐才知道四川出事了,李金骁起兵失败,被陈庆强势镇压。

韦桐能不郁闷吗?让他挑起李金骁等人起兵的是太后,现在起兵失败,就把责任推给自己,简直岂有此理!

“我给她说过的,李金骁兵力太少,起兵太仓促会失败,她偏不信,以为各个州都会起兵响应,现在好,起兵被杀得干干净净,她的势力也被全部抹掉,现在却怪我让他们起兵,我还损失惨重呢!我找谁说理去。”

韦桐气得在书房里破口大骂,幕僚邱千凯劝道:“事已至此,王爷不要生气了,还是想想怎么减少损失为好。”

韦桐一屁股坐下,半晌道:“王霖有消息吗?”

“暂时没有,给那边发鸽信也没有回。”

韦桐眉头一皱,“发鸽信也没有回?”

“卑职问过了,这些天一连发了三次鸽信,都没有任何回信,按理,回信早该到了。”

韦桐忽然一阵心烦意乱,他在蜀中可是有重大利益,几百万两银子,几十万两黄金,几百万贯钱,还有那么多产业,他比谁都揪心。

这么多年积累的财富运不出来,韦桐想想就恨得牙根直痒。

这时,有人在院中禀报,“王爷,蜀中紧急鸽信!”

韦桐精神一怔,连忙道:“快拿进来!”

一名心腹拿着一管鸽信进来,韦桐问道:“是成都来的吗?”

“不是,信管上写着巴州!”

韦桐愣住了,怎么是巴州来的?

邱千凯小声道:“我们在巴州不是设了一个紧急备用鸽信吗?连王霖都不知道的。”

韦桐想起来了,是他们去年设的一个情报点,很隐蔽,目的是为了监视王霖他们的活动,王霖当然不会知道。

他心中顿时有些不妙,连忙打开信筒,取出一管细细的纸条,韦桐把纸条铺开,趴在上面看了半晌,他忽然大叫一声,眼前一黑,仰面摔倒,吓邱千凯连忙叫使女来扶起他,韦桐放声痛哭。

邱千凯拾起纸条,细看了一遍,他也大吃一惊,“所有人员都被杀死,所有财富和产业都被西军吞没。”

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却透露出四川发生了无比的血腥和恐怖的事情,韦桐在四川的心血和收获彻底没有了,难怪他接受不了。

邱千凯叹息一声,他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才好。

这时,韦桐忽然不哭了,他抹去眼泪,目光变得无比怨毒,咬牙切齿道:“陈庆,我必要你千倍万倍来偿还!”

……

经过十天的航行,船队抵达了江陵府,西军在江陵驻军一万五千人,主将是统制杨元清,当陈庆大船靠岸时,杨元清以及江陵知府张舜、通判葛庆红等军政官员都来到大船前迎接。

陈庆带着赵璎珞下了大船,杨元清上前单膝跪下行一军礼,“卑职参见郡王!”

杨元清之前在忠诚度上有所动摇,结果吃了大亏,他终于醒悟过来,从此忠心耿耿,不敢再有二心,这才慢慢得到提拔,年初从副统制提拔为统制,率军独当一面,这也是陈庆对他的信任,如果不出意外,他在两三年后也能升为都统。

陈庆笑道:“辛苦杨将军了,请起!”

江陵知府张舜和通判葛庆红也上前行礼,张舜在江陵府呆了近八年了,当年王彦出任江陵知府时,他就是通判,后来陈庆军队驻扎江陵,他也全力支持,他之前是张浚派系,现在他是陈庆认可的江陵知府,朝廷已经调不走他了。

去年朝廷一纸调令,调他为知鄂州事,他以百姓挽留为借口,拒绝了被调走,随即朝廷派的新知府却被军队阻拦,进不了江陵城,新知府只得打道返回,朝廷也只得默认了西军对江陵府的占领。

好在张舜大小事情都会向朝廷汇报,保住了朝廷的颜面,朝廷索性将他继续留任江陵府,算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

而通判葛庆红是江陵豪门王晋的女婿,王晋支持西军,葛庆红自然也是西军的支持者。

陈庆对二人诚恳道:“二十万江淮百姓南下荆湖南路,江陵府就安置了十五万,我知道你们一定付出巨大的艰辛,朝廷看不到你们的功绩,但我看得清清楚楚,相信你们的辛劳绝不会白费。”

陈庆的表态让二人感动不已,张舜躬身道:“感谢郡王的理解,安置江淮百姓虽然一时辛苦,但他们定居下来后,会给江陵生产出巨大农产品,今年我们夏粮的产量就能翻一倍,还有棉布、茶叶和菜油产量都会翻翻几倍,江陵会很快恢复成为鱼米之乡。”

陈庆微微笑道:“这也是我所期待!”

葛庆红连忙道:“郡王一路辛苦,请进城休息!”

陈庆笑着摇摇头,“现在时间还早,先去军营,探望一下守军将士。”

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船

次日上午,陈庆登上了一艘万石海船,这是专门给他准备的坐船,八成新,前年九月下水,去年走了一趟南洋运送香料,船舱里还有一股浓郁的香料气味。

这艘海船是一艘福建海船,是大宋最常见的海船,底尖、首小、尾阔,两头上翘,还拥有水密隔舱结构,两侧独特的双舵设计,非常适合远洋航行。

船舱在后面,有三层高,底层是亲兵的船舱,二层是陈庆处理公务之处,三层才是他的寝舱。

“夫君,我们要搬到这里来吗?”

之前他们的三千石坐船稍微小了一些,虽然也能够乘坐,但比起万石海船的宽敞,三千石坐船就显得太憋屈了,赵璎珞一下子喜欢上了这艘宽阔的大船,视野开阔,舱房宽大舒适,而且非常稳定。

陈庆笑着点点头,“这艘海船是主船,专门运送贵宾,说起来它还是我的船。”

赵璎珞惊讶道:“怎么会是夫君的船只?”

“路上再慢慢给你说,让护卫和使女把东西都搬上三楼。”

这次赵璎珞跟随陈庆,带了十名女护卫和八名使女,三楼有二十几间船舱,足够她们居住。

赵璎珞也不是花瓶,她的才华甚至超过了赵巧云,她当然也要协助夫君整理文书。

她连忙带着女护卫和使女往大船上转运行李。

这时,船员管事上前禀报,“郡王,货船内最好也要放一些粮食物资,这样能把船舱压实,船会更加稳!”

陈庆点点头,“你们看着办,什么时候能出发?”

“今天和明天装补给,后天一早可以出发。”

陈庆点点头,回头问亲兵道:“骑兵都过江了吗?”

“回禀郡王,都过来了!”

骑兵过来时走的是北岸,而陈庆的大军驻扎在南岸,这里面就有一个缘故,荆湖两路的分界线就是长江,虽然江陵城位于长江北岸,但它大半辖地却在南岸,所以它也属于荆南南路。

荆湖北路是岳飞的地方,岳飞军队正和完颜兀术的军队激战,两军战成胶着状态,但岳飞的军队占了上风。

江淮中部则是张浚的地盘,东部是韩世忠的地盘,如果从江北走,会带来一些不必要麻烦。

大量的粮食物资堆满了百艘大海船,第三天一早,船队再度出发,这是一支由百艘大海船、四百艘三千大船和一千艘平底货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延绵上百里,船帆遮天蔽日,声势浩大,浩浩荡荡向东方驶去。

尤其是百艘万石海船极为引人瞩目,它身躯十分庞大,三千石的货船在它面前变成了小弟,不仅体型庞大,还极为坚固,能经受大海上狂风巨浪的撞击撕扯,在大江上完全不亚于战船,西军将士索性将数百架中型投石机固定在甲板上,它就转身变成了百艘战船。

船队声势浩大,一路东进,着实震撼了长江沿岸各州,船队所过,长江两岸都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这天上午,船队进入安庆府境内,安庆府沿岸的百姓,纷纷从村子里跑出来,站在岸边望着这一幕震撼的景象,体型庞大的巨船从江面上一艘接一艘驶过,后面的船队的船帆遮天蔽日,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船队。

在北岸贵池县城外的江岸上,站着一支上千人的军队,为首是一名中年将领,身材十分魁梧,一双三角眼中充满了沧桑和狡诈。

此人便是淮西宣抚使张俊,他正好在贵池县,亲眼目睹了这支声势浩大的船队。

“宣抚使,这是哪里的船队?这么庞大。”身边一名心腹大将问道。

张俊冷冷看了他一眼,“你说呢?”

“不会吧!陈庆会有这么庞大的水军?”将领们七嘴八舌,震撼不已。

张俊心中也震撼万分,他做梦也想不到,陈庆的实力这么强大,而且是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让他心生警惕,如果朝廷派自己去剿灭陈庆,自己去还是不去?

……

岸上还有三万骑兵的缘故,船队也一样昼行夜伏,入夜,船队在铜陵县外的江面抛锚休息,南岸上的骑兵也扎营休息,后面一千艘平底拖船上的粮草物资帐篷等等,基本上都是供应这支骑兵,骑兵由高定率领,这一路过来也十分辛苦,天刚擦黑,骑兵便扎营休息了。

这时一艘千石货船靠上陈庆的坐船,士兵护卫周宽上了船,周宽坐在前面一艘大船内,和诸多文职官员住在一起。

陈庆请周宽在自己的官舱内坐下,一名使女进了上了茶。

陈庆问道:“这两天周公和帝君谈过吗?”

周宽点点头,“昨天和他谈过,他很担心自己去临安的生命安全。”

“那你怎么说?”

“我当然告诉他,郡王不可能让天子伤害他,一定保证他的安全,只是让他出席一些仪式,确定他的身份,而不会让他住皇宫,依旧是住在军营内。”

周宽又笑道:“他还担心赵构不认他,指责他是假冒,我就明着告诉他,如果没有十万大军护卫,那么他的担心极有可能成真,看现在有了十万大军为护卫,天子就不敢不认。”

“说得好!”

陈庆赞许道:“一切都是靠实力来说话,相信这次临安之行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我们,认可我们。”

“但他们会不会认为郡王是在挟天子以令天下呢?”

陈庆淡淡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士人不知道吗?都知道,但依旧有无数士子来投奔他,我是早就看透了,天下仗义者反而是屠狗之辈,这些官员士子才是最现实、最自私,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来投,况且我们不是女真异族,是堂堂的大宋正宗,他们更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所以这次临安之行,我们得让他们亲眼看到实力。”

周宽微微笑道:“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支持,只要利益和郡王一致了,那么就会支持郡王,但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千万急不得。”

陈庆很理解周宽这句话的深意,历史上金国建立几十年后,北方汉人都认可了金国,这就是利益和金国一致了。

周宽又笑道“已经到铜陵了,下面就要分兵而行了吧!”

陈庆点点头,“接下来就要烦请周公先行一步了。”

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兵

船队到了芜湖县,便兵分两路,高定率领三万骑兵沿着溧水而行,还有数十艘三千石的货船以及一千艘平底船,周宽作为先遣主官,也跟随骑兵而行,但他们将走到湖州时停止,这个距离不远不近,等待临安的反应。

而陈庆则率七万军队主力,也就是一百艘海船以及三百五十艘三千石货船继续东行,出长江口后,沿着海岸南下前往杭州湾,在杭州湾登陆。

此时,临安城内各家酒楼又出现了两万份《京报》,这一次是中午出现,两万份《京报》刚投下便迅速被食客和茶客一抢而空,这次《京报》的头版头条便是‘郡王陈庆护驾先帝前来临安’。

一石击起千层浪,先帝终于要来了,上一次太上皇的灵柩到来就引发全城热议,但太上皇毕竟死了,而这一次是活着先帝回来,这件事迅速成为临安城所有人都在议论的话题。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真正的主角不是先帝,而是陈庆,这位传奇的大宋西部军阀终于要来临安了,他会不会被朝廷扣留?会不会被朝廷所杀?激起了无数人的担心和好奇。

午后,吕晋拿着报纸激动得一路小跑,来到后宅,父亲吕颐浩正坐在茶台前打瞌睡,被他的脚步声惊醒了。

“是大郎吗?”吕颐浩实在太熟悉儿子的脚步声。

“父亲,有最新报纸!”

“啊!快拿给我看看。”

吕晋激动地走进书房,跪下来把报纸递给父亲。

吕颐浩接过报纸瞥了一眼,顿时笑道:“陈庆要来了。”

“不知绣儿要不要一起来?”

吕颐浩摇摇头,“不可能的,陈庆本人过来,儿子就要坐镇京兆,绣儿肯定和儿子在一起。”

“父亲,陈庆这次会不会有危险,我着实有点担心?”

吕颐浩笑了起来,“你那个女婿是我见过的最狡猾的小狐狸,这次他借先帝之名而来,一定携带了数万大军,理由嘛!保护先帝安全,谁也不好说什么,所以你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但他来临安做什么?孩儿不理解。”

吕颐浩叹口气道:“毕竟大宋的主流在临安,在江南,他一直被称为西部军阀,并没有被主流重视,他想到了用《京报》的方式,但还远远不够,宣传一万句,也不如他亲自在临安亮相一次,必将引起强烈震动。”

“但恐怕大家只会关注先帝?”

“你错了,先帝不过是一种情怀,引起一点情绪上的触动,仅此而已,如果先帝住进皇宫,要不了几天,大家就会忘得干干净净,可如果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就会记忆深刻,那才是大家真正关注的重点。”

“会是什么?”

吕颐浩淡淡道:“所有人只会真正关注一样东西,那就是陈庆带来的军队。”

……

书房内,秦桧将一份报纸狠狠摔在王薄的脸上,怒不可遏道:“我是怎么交代你的?我让你找到报纸老巢,捣毁印刷点,你找了吗?一次又一次出现,这是在打我的脸,你知不知道?”

旁边王氏有点不悦道:“老爷,好好给他说,别动怒!”

秦桧忍住怒火,坐回位子,“你说吧!你都做了什么?”

王薄满脸沮丧道:“回禀姑父,小侄确实是在找各种线索,小侄已经能确定,报纸不是在临安府印刷的,而是在临安附近州县。”

秦桧哼了一声,“你有什么证据?还是自己胡编来哄我?”

“侄儿不敢哄骗姑父,之前确实找到一个线索,就是《猴王闹天宫》那本书,侄儿找到了印刷店铺,店铺掌柜告诉我,这是一个宣州商人托他印刷,板子也是在宣州刻的,只是这个商人跑掉了,没有抓住。”

“你的意思是说,报纸也是宣州印刷?”

“侄儿正是此意,如果他们在临安有印刷铺子,就不会委托临安的印刷馆替他们印书了。”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