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424章

作者:高月

有陈庆这句话,赵桓轻轻松了口气,“休息几个月再说吧!”

……

临安,一艘中型货船驶入了西湖,货船前面坐在一人,正是京兆报馆驻临安管事胡云,时隔一个月,他又一次在临安露面了。

随着时间推移,《京报》之事早已被人们渐渐淡忘,县衙也不再追查此事。

在货船内,有十个大箱子,一万两千份刚刚印刷出来的《京报》,需要再一次散发到临安各处。

船只在一处货运南码前靠岸了,码头上停泊着一辆牛车,下来几个人,动作迅速地将十只大箱子抬上牛车。

这些人都是郡王府情报司潜伏在临安的情报斥候,一共有八十人,收集各方面的情报,他们这次的任务是要把一万两千份报纸在临安城内分散出去。

为了避免被盯住,他们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将一万两千份报纸散发给临安四百家酒馆茶楼,每家三十份,挑选在吃饭喝茶的黄金时间散发,因为朝廷没有禁令,这些酒馆和茶楼掌柜也不担心,他们自然会散发给自己的客人。

黄昏时分,八十人一起行动,按照各自的名单,一人负责五家,策划周密,动作迅速,在短短一刻钟内,一万两千份全部散发出去。

……

入夜,吕晋拿着一份报纸一路小跑跑回内宅,书房里,吕颐浩正拿着一本《猴王闹天宫》看得津津有味,这是他第二遍看了,正是看第二遍,他才品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菩提祖师早就在关注石猴出世,石猴出世时的眼中光芒能惊动了天庭,菩提祖师又岂能不知?

还有东海龙王借孙悟空之手拔掉了大禹镇海的神针,还有孙悟空在蟠桃园偷吃的蟠桃数量完全对不上,替各路偷桃者背了黑锅。

吕颐浩第二遍才看出这些端倪,他忍不住提笔在书上评点几句。

“父亲!”门外传来长子吕晋欣喜的声音,估计有什么好事。

“进来!”

门开了,吕晋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吕颐浩眼睛一亮,“又有《京报》了?”

“正是,今天下午出来的,金山酒楼掌柜特地送来的,有人给我们酒楼送来三十份,都分发给客人了。”

金山酒楼是吕家的产业,前两年才开业,生意颇好,吕颐浩连忙问道:“是谁送来的报纸?”

“王掌柜说,来人不认识,给了报纸就走了,一文钱也不要。”

吕颐浩略一沉吟,顿时醒悟,一定是西军在临安的情报斥候,他们了解情报,负责分发报纸最便捷。

吕颐浩连忙接过报纸,上面的头版头条的几个大字就让他呆住了,‘二帝回归故国!’

又是专版,详细介绍了和金国谈判的经过,以及两次交换时的情形,尤其写到数万百姓百姓回到故国时,个个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写得十分感人,还有配图,一个男子双膝跪地;两只手抓着泥土,仰天恸哭,标题就是,‘爹、娘安息吧!孩儿终于回家了。’

这一幕连吕颐浩眼睛都有点湿润了。

下面就是重点了,先帝赵桓和太子归来,还有太上皇的灵柩也一并归来,配图是一幅巨大的灵柩图,‘太上皇魂归故国’。

吕颐浩轻轻叹息一声,陈庆在给天子上眼药呢!估计这次天子不接招也不行。

就在这时,管家在门口道:“二老爷来了。”

吕颐浩连忙吕晋道:“你二叔来了,赶紧请到我书房来。”

吕晋快步走了出去,不多时,吕青山走了进来。

“兄长也看到报纸了?”吕青山笑问道。

“二弟应该也看到了吧?”

吕青山在旁边椅子坐下道:,“我还没有看,估计大哥这里有,不过里面的内容我昨天就知道了。”

“不会吧!报纸今天下午才出现。”

吕青山微微笑道:“我看的不是报纸,而是陈庆的奏折,昨天下午到的,今天上午呈给了天子。”

“那天子怎么说?”

“天子今天下午已经下旨,命令赵鼎为迎接使,我为副使,赶赴京兆迎回太上皇灵柩。”

“二弟要去京兆?”

吕青山点点头,“所以我今晚来找大哥,明天一早就出发,大哥有什么话要我带过去?”

吕颐浩连忙道:“我马上写一封家信,你稍坐一会儿,看会儿报纸。”

停一下,吕颐浩又问道:“那先帝呢?有一并接回临安吗?”

吕青山摇了摇头,“陈庆说先帝身体太弱,需要休养几个月,这次只迎接太上皇灵柩,几个月后再迎回先帝。”

第八百一十七章 借船

临安南城的保和坊内,有一座大宅,这里是河间郡公郑统全的府宅,郑统全就是郑平的父亲,他的官方身份是郑太后的兄弟,堂堂国舅,事实上,郑太后完全斗不过韦太后,已经皈依佛门,处于半出家状态,所以郑统全国舅身份就没有人当回事了。

但郑统全却是临安赫赫有名的药材大商人,他家提供的各种药材占据了八成的临安市场,另外就是酒楼,郑家在临安有十几座酒楼,不过这不算什么,另外一个大生意就是海商,据说郑家有上百艘海船,每年去一趟南洋,运回来无数香料和物资,暴利可想而知。

郑家究竟有多少钱,无人知晓,但去年朝廷财政紧张,向各大商人求助,郑统全当即认捐了一百万贯钱,朝野震惊,龙颜大悦,郑统全的爵位随即从县公升为郡公。

夜晚,郑统全坐在书房看今天的《京报》,他心中也着实震惊,没想到陈庆竟然把二帝迎回来了,还把掳掠去辽东的数万汴梁百姓也一并救回。

他又想到自己的儿子郑平,被封为永兴军节度使,统军五万坐镇四川,也是有出息了,说明孩子当年的眼光没错,跟对人了。

这时,门外大管家禀报道:“老爷,府外有送信人,说是三郎派来送信。”

郑统全微微一怔,他不久前才收到儿子郑平的家信,怎么又来送信了?

但奇怪归奇怪,郑统全还是立刻吩咐道:“快让他进来,到贵客堂稍候,我马上就来。”

郑统全穿上一件外套,心中忽有所悟,一定是为了上次信中交代的事情,郡王要求他今天海船全部暂停出海,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郑统全还是照办了,叫停了明州港和泉州港的海船,取消今年的出海计划。

郑统全来到贵客堂,只见一名中年男子坐在贵客堂内,正不慌不忙地喝茶,郑统全心中愈加惊疑,儿子派人来送信都是他的亲兵,自己也认识,怎么这次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年男子?

郑统全重重咳嗽一下,走进贵客堂,中年男子连忙站起身行礼道:“参见郑国舅!”

“你认识我?”

中年男子笑着点点头,“我在临安已经两年了,多次见过郑国舅!”

“你是什么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郑统全忽然觉得这个中年男子眉眼之间很眼熟。

中年男子撕掉唇上和下颌上假胡子,郑统全‘啊!’的一声,“郭大掌柜,怎么会是你?”

郑统全认出眼前此人,正是清风茶楼的郭大掌柜,虽然不是很熟,但确实打过交道。

郭掌柜取出一块银牌,放在桌上,微微笑道:“我的实际身份是西军情报司驻临安总管,这是我的军牌。”

居然是银质腰牌,身份不低啊!

“原来是郭总管,失敬了,快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郭掌柜取出两封信,放在桌上推给郑统全,第一封是郑平的信,郑统全一眼就认出来,他打开细看,里面有一句话,让父亲严格执行郡王的军令,事关重大,务必遵从。

郑统全吓一跳,难道第二封信是陈庆信吗?他连忙拾起信,果然是陈庆的亲笔信,郑统全连忙打开信,陈庆在信中的语气很客气,感谢他多年对西军的支持,也感激他当年借钱给自己,解决了箭筈关阵亡士兵的抚恤问题。

陈庆还记得这件事,不容易啊!

郑统全心中暗暗有些得意,毕竟在陈庆最困难的时候,他出手相助过,使陈庆一直没有忘记。

他又继续看下去,果然提到了海船,陈庆希望他在两个月内,将上百艘万石海船停泊到江陵城长江码头上,有重大用处,时间就从看信之日开始算起。

原来是要把自己的海船调到江陵,郑统全心中默默计算,自己发鸽信给明州和泉州,时间上应该来得及,得多发几封鸽信,防止两个大管事没有收到。

事实上,这百艘大船中,有一半属于陈庆和郑平当年合伙办的商行,交给郑家统一打理,商行中,陈庆和郑平各占一半的份子,也就是说,一百艘海船中有二十五艘属于陈庆私人所有。

至于这些年赚的钱也有两成半属于陈庆的,郑统全把其中一大半都放在成都宝记柜坊内,租了间大仓库,至于有多少财富,郑统全曾经把一只信封让郑全转交给陈庆,最后给陈庆妻子吕绣,看了信封中的财富清单,吕绣惊得手中的茶盏都落地摔碎。

郑统全当然也不会问用海船做什么,估计眼前这位也不知道,他点点头道:“请转告郡王,我一定办到!”

……

三月中旬,争夺江淮的战争再度爆发,完颜兀术出兵二十万攻打江淮,他分兵两路,一路由王伯龙为主将,李成和郦琼为左右副将,率十万签军进攻寿春一线。

另一路由完颜兀术亲自统领,率五万女真军、三万东胡军和两万协从军攻打光州。

宋军主将岳飞则率八万主力迎战完颜兀术军队,而寿春那路则由张俊负责防御,张俊也调动十五万大军,在寿春一线准备和签军决战。

这次是张俊主动申请北上中线,他已经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金兵南侵,中线都是交给伪齐军,伪齐军现在改名为签军,张俊畏惧女真人,但他可不怕签军。

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大战率先在淮河北岸的下蔡县爆发,都统制郦琼率三万签军抵达下蔡县,对有五千守军的下蔡县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

河西走廊的春天来得比较晚,关中的三月已是仲春时节,但在河西走廊,还是早春,冰雪开始融化,嫩枝刚刚吐芽,一群群鸟儿在天空飞翔鸣叫,小河潺潺,河水冰彻透骨。

一支宋军斥候骑兵出没在凉州城附近,这支斥候骑兵队约百人左右,首领正是统制唐骞,他在十天前就率领三百人赶到凉州,他随即将兵力分散出去,有的派去甘州监视。

目前,凉州周围的情况已经摸清了,唐骞唯一关心的是城内的情况,敌军兵力、装备、布防,但让唐骞难办的,没有人进出凉州城,凉州城虽然没有闭城,但盘查极严,汉人肯定进不了城。

唐骞只能派人在城池周围巡逻,看看能不能碰上出城的商队之类。

中午时分,士兵们正在树林中吃午饭,几名骑兵带着一名羌人飞驰而来,他们终于等到了知情者。

这名羌人是唐骞专门从兰州带来的商人,叫做塞哥,他经常去西州做生意,和西州一些回鹘高官有交情,所以他的商队轻而易举地进城。

在城内呆了两天,这才出城准备北上。

唐骞很客气地请塞哥坐下,塞哥笑道:“城内大概有五千守军,你们担心的汉人屠杀没有发生,对方也需要种田的农民,只是汉人承担的税赋比较高,至于装备,基本上都是皮甲皮盔、长矛和小方盾。”

“军纪怎么样?”

唐骞看不到战斗力,那就看军纪,一般军纪比较好的军队,战斗力都不弱。塞哥点点头,“军纪总得来说还不错,当然不能和宋军相比,杀人放火、奸淫妇女的事情没有,但强买强卖,偷鸡摸狗的事情不少。”

唐骞又问了一些别的问题,塞哥都一一回答,这时,唐骞才初步掌握了凉州城的情报。

第八百一十八章 解密

两天后,陈庆亲自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凉州城,这只是第一批军队,另外还有五万大军携带五万头满载粮食物资的骆驼已经离开兰州,正浩浩荡荡向凉州城赶来。

五万宋军在凉州城南扎下了大营,此时,陈庆正在大帐内听取唐骞的汇报。

“这个赛哥是否可信?”陈庆问道。

“回禀郡王,塞哥的儿子就在我们军队之中,驻防湟州,他们家世代生活在兰州,而且他在凉州城没有什么胁迫把柄,卑职可以确定他可信。”

“他现在在哪里?”陈庆又追问道。

“他的商队和卑职的手下一起去甘州了。”

陈庆之所以对情报本身不是很关注,而是更关注提供情报的人,因为这里面有疑点,敌军到底有没有封城?如果没有封城,为什么几天来不见别的人出城?如果封城了,为什么这个赛哥又能出城?

“回禀郡王,凉州目前确实处于封城状态,没有特殊理由不允许进城和出城,这个塞哥是认识西州回鹘的高官,说出了名字,对方才网开一面,卑职在兰州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选择赛哥。”

陈庆淡淡道:“你这个回答勉强可以合格,但只能是合格,但要让我满意,还不够,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验证过他说的话?我并不是说他是敌军的人,而是担心他的情报是否扎实,比如他在客栈问掌柜,城内有多少士兵,掌柜告诉他有五千人左右,他就认为是五千人,说不定客栈掌柜也是信口开河,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庆说的正是斥候的基本要素,核实!

“卑职完全明白郡王的意思,卑职观察了城头守军情况,夜晚上城头巡逻的士兵很少,不超过三百人,今天巡哨人数陡然增加到两千人以上,还飞出几只信鹰,卑职从经验判断,守军确实在五六千人左右。”

“还有呢?”

“另外卑职又派人去查看农田的耕种情况,确定已经耕种过,并播种了。”

陈庆点点头,这一点核实也不错,间接证实了城内汉人没有被屠杀。

“可以了,算你通过!”

唐骞顿时松了口气,他的后背都湿透了。

“派人联络大斗拔谷了吗?”陈庆又问道。

唐骞连忙抱拳道:“回禀郡王,已经派人去了,估计这两天就会有回信。”

陈庆这才对大帐里的几名大将缓缓道:“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你们虽然是将领,但并不是说你们就不要考虑政治了,否则你们就只能做大将,而成为不了主将,关师古之所以比你们强,并不是说他资历老,威信高,而是他懂政治,所以我今天告诉你们几位,什么叫做政治?”

大帐内站着刘璀、高定、刘琼、唐骞以及其他几名统制,陈庆今天既是在给他们上课,同时也是在部署自己的河西战略。

“大家都知道,我和曹长春是结拜兄弟,但我和他素不相识,也谈不上一见如故,更没有什么共同追求的大业,但我们都认为,必须要结拜,否则河西走廊稳定不下来,这种异族首领之间的结拜其实是一种强化契约,不能仅靠一张纸来约定两家对河西走廊的划分和归属,他不会相信,我也不会相信。

当初我和曹长春约好共灭西夏,但他失约了,理由是西州回鹘背叛约定,忽然强占了沙州,这是真相吗?其实并不是,真相是西州军进驻沙州,是曹长春请来的,或者说,他和西州大酋长毕勒哥达成的协议,把西州军引进河西走廊。”

“曹长春为什么这样做?”高定不解问道。

陈庆笑着点点头,“问得好,大家都还记得曹长春带着家人来访问京兆吧!来走亲戚吗?不是,他为什么带着儿子曹安过来,他其实已经明白告诉我了,希望我和他之间的兄弟契约能在他儿子身上延续下去,当时,他提出在太学办一个回鹘班,他会派一批贵族子弟过来读书,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人质!”刘琼脱口而出。

陈庆竖起大拇指,“一点没错,唐朝建立安西都护府后,很多西域小国都把王子送来长安读书,这其实就是人质,是他们臣服大唐的标志,所以曹长春主动提出送回鹘贵族子弟来京兆读书,其实是在试探我,我就明确告诉他,这些贵族子弟中必须包括他的儿子曹安,我就是告诉他,我可以同意目前协议在他儿子身上延续下去,但前提必须是黄头回鹘必须臣服于我,把儿子送来京兆做人质。

然后,他就再也没有提及回鹘子弟来太学读书之事,但他却送给我儿子一张酒泉城的地契,说是给我儿子礼物,各位,他可是回鹘的大酋长,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深意,送土地给我儿子,其实还是同一个意图,让我继续承认河西划分契约在后世子孙中继续有效。

为了实现这个意图,他还甚至让儿子送了一颗名贵的宝石给我女儿。

可第二天,他却仓促离去了,理由是西夏的沙州都督李延武进攻酒泉,我当时还真信以为真,还让鹿贵率五千虎贲骑兵协助他作战,但鹿贵军队一直就在凉州,曹长春拒绝了鹿贵军队北上相助,说是西夏军已被击退,后来我才知道,根本就没这回事,因为我明确要求他儿子曹安来京兆读书,使他计划失败,他害怕我把他扣在京兆,才找借口逃离京兆。”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