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373章

作者:高月

房间里就剩下陈庆和蒋彦先二人,蒋彦先对陈庆道:“还有一件重要之事,这次张晓去了灵州,那么军务那一块宣抚使就得安排人接手,另外,卑职建议内政堂增加到五人,这样,表决的时候就有多数票了。”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这个问题他一路上都在考虑,既要有足够的资历,也要有相应的能力,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五人方案。

“我想让关师古接手张晓的军务,长史觉得如何?”

关师古曾是泾源军都统制,无论资历、都足够了,他最大的污点就是投降过伪齐,在朝廷可能很难再被认可,但在陈庆这里却不是问题,蒋彦先和张晓都曾是伪齐的官员,最关键是,关师古的家人都在京兆,长子关孝麟被陈庆任命为岐山县知县,次子关孝文出任原州群牧使,就是负责养羊,最大的羊官,老三关孝武已经从军,现在是牛皋的属下,出头骑兵都头。

蒋彦先和关师古很熟,他欣然道:“老关应该会答应,前些天我们一起喝酒,我劝他出来做官,他说怕自己能力不足,耽误了宣抚使大事,语气已经变了。”

“那就好,回头我再找他谈一谈!”

陈庆又道:“然后我考虑张妙继续主管监察和情报,你这边事情太多,压力太大,我考虑把吏部一块单独剥离出来,分成政务司和吏部司两块,让老周管吏部司,你继续主管政务司。”

蒋彦先点点头,“我是有点吃不消了,这样最好,但财政度支这一块谁能比老周更强?”

“我想用赵开!”

蒋彦先恍然,笑道:“赵开目前是川陕转运使,能力卓著,大家都公认的,卑职完全支持!”

历史上赵开三年后就去世了,但他去世主要是因为张浚罢相,赵开是张浚的人,他被连累打压,不久抑郁而终,如果他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绝对不会那么早去世。

这样一来,加入关师古、赵开,加上蒋彦先、周宽和张妙,新的内政堂五人组就形成了。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劝服

宣抚使陈庆的谈话着实让关师古有些措手不及,陈庆居然要他出任军务司马,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他需要回去考虑考虑,这个任命实在来得突然,让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关师古心事重重回到了府中,关师古的宅子是一座占地约八亩的官宅,他的三亩私宅传给了长子。

关师古下了马车,正好遇到次子关孝文从府内出来,关孝文见到父亲,连忙上前见礼。

“老二,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关师古惊讶问道。

关孝文恭恭敬敬道:“孩儿上午回来的,这不是要过年了吗?孩儿特地押送三十万只年羊来京兆。”

关孝文年约二十四五岁,成都府学出身,读书一般,但他喜欢养殖,从小就在家里养了不少鸡鸭,来京兆后,陈庆问他喜欢做什么?他说喜欢养羊,于是陈庆便任命他为原州群牧使,也就是羊官,人人都不愿意做的差事,关孝文做得有滋有味。

“你到我书房内,为父有事问你。”

关孝文跟随父亲来书房,恭恭敬敬站在一旁,关师古问道:“在原州做得如何?”

“回禀父亲,孩儿做得很好,很有成就感。”

“成就感?”

关师古摇摇头道:“养羊会有成就感吗?”

“孩儿很有成就感,孩儿刚接手的时候是五十万只羊,现在已经增加到一百三十万只,孩儿今天送羊,蒋长史专门接见孩儿,还说宣抚使明年开春也要去原州巡视养羊牧场。”

关师古沉思片刻问道:“原州百姓还记得我吗?”

关师古曾经出任庆原路兵马使,在原州呆了五年,他对原州的感情很深。

关孝文道:“他们都记得父亲,我经常听一些长者说到过父亲,说父亲当年修建的临彭官道他们至今还很感激。”

“有没有说现在的?”

“有!大家都说父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都期待能够再见到父亲。”

关师古默默点头,陷入沉思之中。

“父亲还要问孩儿什么?”

关师古笑了笑,“没什么了,你去吧!”

关孝文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

关师古站在窗前,望着窗外久久不语,他今年才五十余岁,至少还能做十几年,如果说他不渴望回到仕途那是假话,只不过他是想回到朝廷,他为此写信给韩世忠,请他帮忙试探一下朝廷的意思。

年初韩世忠给他回信了,信中含蓄地建议他留在川陕,以免被弹劾,又提到官家对西军将领不够重视,刘子羽现任泉州知事,吴氏兄弟虽任高官却无实权。

这还是立下大功的官员,而像他这样曾经变节的官员,更不可能被重用。

而且韩世忠说得很含蓄,但意思却很明晰,如果他去朝廷,一定会被弹劾下狱,正是这封信,让关师古彻底死了回朝廷的心。

这次陈庆北伐西夏,竟然灭了西夏,完全出乎关师古意料,令关师古十分震惊,他和西夏交战多年,十分了解西夏军的坚韧的擅战,尤其是横山羌兵,对地形十分熟悉,极为善于利用地形作战,让宋军屡屡大败。

当关师古了解了战况才知道,原来羌人和西夏朝廷翻脸,羌兵反而成了宋军的同盟,在西夏最衰弱的时候,一鼓作气灭了西夏。

但不管怎么说,陈庆灭了西夏,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他开始转变心态了,他很愿意为陈庆效忠,为关家子孙打下一份基业。

这时,他心中激动起来,陈庆竟然任命自己为军务司马,入阁内政堂,这实际上就是宰相啊!

这一刻,关师古恨不得立刻就去宣抚使司,接受陈庆的任命。

……

和关师古相反,吕纬正在府中无精打采地收拾行李,他被任命为夏州知府,明天就要带一批官员启程赴任,连过年都没法留在京兆了。

要知道他可是京兆知府,居然让他改任刚成立的夏州知府,接下来他应该是出任川陕转运使,或者户部署、吏部署这样的重要署令,偏偏将他贬为夏州知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吕纬简直有点欲哭无泪。

这时,院子里有使女道:“老爷,外面有客人来访!”

“何人来访?”

“是张监察使!”

“啊!是张妙来了。”

吕纬吓一跳,连忙起身出去迎接。

吕纬和张妙的私交很好,当年甘泉堡设县,张妙出任县丞,吕纬出任县尉,两人经常吵架,吵出交情来了。

更重要是,张妙是吕纬祖父吕熙浩的下属甚至心腹,吕颐浩任河北转运使,提拔精明能干的张妙出任相州支使,金兵杀来了,张妙弃官投奔八字军王彦,王彦被调走时,把他和周宽托付给陈庆。

所以张妙虽然很低调,却深受陈庆的信任,让他主管监察司和情报司两大重要机构。

张妙在门口笑眯眯道:“出去喝一杯如何?”

“走吧!去甘泉酒楼,我投了本钱的酒楼。”

甘泉酒楼是郑平、杨元清和吕纬三人合资开办,开业以来,生意倒也不错。

两人在二楼靠窗找了个座位,要了一壶酒,几个菜,张妙给吕纬斟满一杯酒,笑道:“明天要出发了,这杯酒就算是给老弟践行!”

吕纬半晌憋红脸道:“张公,夏州那边能不能不去?”

张妙端着酒杯微微笑道:“别人打破头都争不到的机会,你居然不想去?”

吕纬一怔,“为什么?”

张妙指着他摇摇头笑道:“你又犯了当初的同样错误,甘泉县尉屈才了,所以夏州知府也屈才了?”

吕纬老脸一红,有些讪讪道:“也没有人我给解释,我怎么能理解?”

“你不理解,但你可以对照啊!张晓可是川陕宣抚使司百官中仅次于蒋彦先的二号人物,内政堂成员,张晓放弃了内政堂资格,放弃了军务司马的重职,去出任灵州知府,你是不是也觉得他被贬黜了?”

“他比较特殊,没有可比性!”

“他不特殊,特殊的是差遣职务,灵州知府,夏州知府,它们不是一般的州府,而是西夏灭国后改府,你们的重任是要把西夏改造成大宋,明白了吧!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宣抚使偏偏任用张晓和你,可见宣抚使对你们的能干的肯定。要是我和老周再年轻十岁,恐怕就是我们出任夏州知府了。”

吕纬叹了口气,“是宣抚使让你来安抚我的吧!”

张妙笑道:“宣抚使见你情绪低落,知道你反应比较迟钝,所以让我来点醒你。”

吕纬这会儿不肯承认自己有心事了,他没好气道:“我清醒着呢!我只是没有信心而已。”

第七百一十二章 遇匪

次日天不亮,吕纬率领二十名官员准备出现,二十名官员都是新老搭配,六名年纪大一点的官员几乎都三十余岁,有五六年经验,都是县丞或者县尉,他们将出任知县,而十四名都是年轻的进士,他们出任县尉和主薄,然后还有州衙官员。

虽然夏州条件艰苦,但这二十名官员也是幸运者,他们出任一届五年县官后,就能回来高升一级。

和他们一起去夏州的,还三千名骑兵护卫和三万头骆驼,这些骆驼北上,当然是为了运输粮食物资南下,还有大量的粮食物资存放在灵州,它们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全部运送完成。

陈庆亲自把一行官员送出城,城门处陈庆叮嘱吕纬和众人道:“夏州搞好的关键,就是要得到羌人的支持,我和羌人签署了详细的协议,你们好好研究一下,什么叫做官府羌,什么叫做自治羌,协议中有明确的规定,但你们除了严格遵守协议外,还要尊重羌人,要公正处理,城内的羌人很多,一样是川陕子民,他们如果和汉人发生冲突,记住,不要偏向谁,公正处置,既要避免羌人恃骄,也要避免汉人凌弱。”

吕纬和众手下一起抱拳道:“宣抚使的教诲,卑职铭记于心!”

众人出发了,陈庆一直目送他们远去。

……

陈庆从西夏返回后,便一直在处理灭夏之战的后事,除此之外,陈庆最关心的便是荆襄之事了,尤其荆湖南路,他的很多士兵都是岳州和江陵府人,他在剿灭杨幺的过程中,和荆湖南路的百姓相处融洽,甚至他离开岳州和江陵府时,百姓们都依依不舍相送。

现在荆湖百姓有难,他岂能袖手旁观?而且荆湖南路如果不尽快平息匪患,一旦这些匪患成了气候,就会成为第二个杨幺,会严重影响巴蜀和江南的商贸往来。

所以陈庆完全同意赵巧云的方案,他还觉得赵巧云的方案稍微保守一些,他又在回来后的第二天,又命令杨元清率五千斥候骑兵走商州道火速南下,由杨元清负责统领荆南水陆剿匪。

走商州道是一条近路,四天后,大军抵达了襄阳,杨元清派人给岳飞送去了陈庆的亲笔信,希望能借道过境。

岳飞接到陈庆的信,着实有些为难,按照朝廷规定,川陕军跨境借口,必须要有朝廷批准后才能实施,但陈庆并没有得到朝廷批准,就直接要借道了。

虽然陈庆可以这样霸气,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但岳飞却办不到,他如果让陈庆军队过境,必然会被朝廷追责。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也是巧,从临安过来的朝廷特使折彦质正好途径襄阳,住在驿馆过夜。

“哦?陈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要过境去荆湖南路?”

折彦质很惊讶,“他们去荆湖南路做什么?”

岳飞把陈庆的信递给折彦质,“折公看看就知道了。”

折彦质接过信看了看笑道:“陈庆对岳都统很尊重嘛!用词都带敬语,他对朝廷可没有这么客气过。”

岳飞略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其实我和他没有什么瓜葛,也没有什么交情,只是泛泛见过几面。”

折彦质笑了笑道:“不用解释,岳都统是抗金将领,他自然尊重,韩都统也是一样。”

岳飞叹口气道:“虽然我想帮他一把,让他们军队过境,可朝廷法度在这里,我怎么交代?”

折彦质想了想道:“这样吧!让杨将军重新写一份过境文书,上面的兵力不要写五千人,写四千八百人,这样由我来做保,可以让他们过境剿匪。”

“为什么写四千八百人就可以了?”岳飞疑惑问道。

折彦质笑了笑道:“这里面是有缘故的,我是朝廷特使,可以代表朝廷,但代表不了天子,一般军队过境,只要不进临安五百里内,那么五千人以下由朝廷批准,五千人以上必须由天子批准。”

岳飞点点头,“难怪折公要他少报两百人。”

“当然,咱们也不能弄虚作假,让他少报两百人,他也必须减两百人,要以真实的四千八百人过境。”

岳飞抱拳道:“卑职明白了!”

……

岳飞要求杨元清重新提交过境文书,减为四千八百人,杨元清也配合照办,减少了两百骑兵,正好让他们护卫折彦质前往京兆。

杨元清过了襄阳,一路南下,两天后抵达了江陵府。

这天晚上大军抵达龙山,距离江陵还三十里,士兵们都比较疲惫了,杨元清命令全军就地休息。

五千骑兵都是斥候,野外生存能力很强,士兵们烧火做汤,喂马休息,百名斥候向四周散去,这一带盗贼很多,他们不敢大意。

杨元清刚刚喝了几口汤泡馍,只见一名斥候带着两名老者匆匆赶来,老者一看见杨元清,立刻‘扑通!’跪下,磕头哀求道:“将军救命啊!”

杨元清吓了一跳,连忙道:“发生了什么事,好好说!”

“启禀将军,我们是方城镇的百姓,就在半个时辰前,一支土匪包围我们小镇,要洗劫全镇,强抢女子,我们两个逃出来,去江陵城报信求救。”

“土匪有多少人?”

“有四五百人,匪首叫做刘贵,在龙山落草,是个穷凶极恶的大盗,不知洗掠了多少村庄。”

龙山就是他们面前这座大山,方圆数十里,峰峦众多,确实是个落草藏身之处。

杨元清又问道:“方城镇在哪里?”

“就在西北十里外。”

“哼!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他们居然连窝边草都吃?”

“将军不知,荆湖乱成一团,到处是乱匪,哪里还管是不是窝边草。”

杨元清站起身令道:“传令全军集结!”

……

方城镇是一座中镇,约两百户人家,此时,镇子西面的一座土地庙前,数百名匪众手执火把,将四周照如白昼,空地中间,数百名百姓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还有十几名少女被他们拖出来,蹲在一旁掩面而泣。

一名身高近七尺的大汉正站在磨盘恶狠狠教训百姓,此人便是悍匪头子刘贵,原本是刘光世帐下的一名副指挥使。

刘光世的左右王猛和郦琼被张俊说反后,刘光世知道大势已去,便率两万军向张俊投降,但他驻守在各州县的军队就成了群龙无首,各自解散自谋生路,当张俊撤军走后,这些自谋生路的军队便开始打家劫舍,渐渐形成数十支盗贼,在荆湖南路横行肆虐。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