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345章

作者:高月

一共四本牒文,两本是晁清,两本是韦济,陈庆准备重点培养他们二人,但首先要看他们有没有潜力,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适不适合做这个职位。

赵巧云微微笑道:“四本牒文我都看过了,还真不错,进士及第的水平就不一样,坦率说,他们都比张轩强很多,只是经验还不足,对一些从前发生的事情不了解,不过情有可原。”

“具体说说!”

“比如晁清就不明白延州为什么要减税调粮,他的建议中就提出延州要争取粮食自足,韦济也是一样,比如临洮府提出增加向当川县拨粮数量,他就提出了异议,他显然不知道当川县有银矿,有数万矿工,他们需要多看牒文,尽快弥补自己的不足。”

“还有呢?”

“还有就是两人的风格不一样,晁清思路慎密,可谓滴水不漏,基本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但他能把要点的抓出来,细节处的疑问也会提出来,但这不是给官人看的,而是要求政务司反馈。

韦济却恰恰相反,他的全局观很强,能提出一些让人赞叹的建议,比如他在评论潼关的报告时,就提出陕州和虢州从地理上以及历史上都属于陕西路,但现在依然控制在伪齐国手中,西军应该夺回来,将防御线向东推移到函谷关一线,如果把这两人配合起来,真是很完美的记室参军了。”

陈庆竖起大拇指赞道:“娘子点评的很好,看得透彻!”

赵巧云有些不好意思,又诚恳地对陈庆道:“我不会看错人,他们二人很有潜力,天赋极高,将来都是宰相之才,官人需要好好培养他们。”

……

归仁里附近有座两层楼的黄鸦子酒楼,以做烧鸡烧鸭而出名,酒也不错,基本上每天都宾客满座。

自从搬到归仁里后,晁清三人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这里吃饭,也不去天然居了。

“小苏怎么回事,今天心情不太好?”

晁清发现苏策一直无精打采,便忍不住出言相问。

苏策选择了度支署,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财政审核官,负责审核拨付钱物的票单,当然不止他一个人,度支署内有五名审核官。

苏策叹了口气道:“今天犯了大错误,被老猴子狠狠骂了一顿,心情着实很糟糕。”

老猴子便是度支署令周宽的绰号,长得尖嘴猴腮,身材瘦小,自从陈庆当众叫他周老猴子,这就正式成了他的绰号,所有人背后都叫他老猴子。

“说说看,犯了什么错误?”

“今天拨付眉州政务开支一千三百贯,结果制单官员写成了一万三千贯,送到我这里,我也没看清楚就盖章同意了,结果单送出了才发现,紧急派人去追,一直追到子午口,才把批单追回来,老猴子气坏了,把我和制单人叫到他的官房去,狠狠大骂一顿,说我再犯错,就把我送回吏部。”

晁清笑道:“这点小事你不用放在心上,你们周署令是出了名的护短,他骂你们狠,但绝对不会把你退回去,那只是吓一吓你。”

“我也知道是吓我,可是才干了几天,就犯下这么大的错误,我心里难受啊!”

晁清摇摇头道:“其实都一样,我出了岔子,丢人丢到家了。”

“你出了什么岔子?”种桓和苏策异口同声问道。

“我在评写延州的年度报告,把里面的重要内容摘出来,再找出报告中的不足,写上建议,我竟然认为调拨给延州的粮食太多,要求延州尽量粮食自足。”

苏策笑道:“我知道的,延州肤施产火油,全县大部分青壮都被雇去捞油了,没有多少人种地,还有一万驻军,是整个陕北的钱粮消耗大户。”

“是这样,但我就不知道延州产火油,更不知道大部分青壮都被官府雇佣,就没办法大量种田,粮食当然不足,必须要拨付粮食,所以看了夫人的评点后,我简直无地自容。”

“什么夫人评点?”种桓不解问道。

“就是宣抚使的二夫人,在我们进去之前,所有的牒文都是她在看,她负责写简纲和建议,才华极高,大家都对她很佩服,我看过她写的简纲,确实写得非常好,看得透彻,非常精辟,我还差得太远。”

种桓迟疑一下道:“听说宣抚使有一个夫人是帝姬。”

“就是她,显德帝姬,不过这件事最好不要多谈,我们换个话题,老种,听说你一个人单间官房,令人羡慕啊!”

种桓得意洋洋道:“让你们羡慕的地方多呢!我今天刚得了五十两银子的内部奖赏,记了一个大功,我只要攒下三个大功,就能升为从七品了,然后去武学进修半年,便以文官身份出任指挥使,想不到吧!”

晁清和苏策听得目瞪口呆,晁清急问道:“这是什么规矩?”

“这是西军的特殊规定,叫做文武并官,比如咱们的宣抚使,他是都统制,应该是武将,但他却是文官品阶,从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校检工部尚书,这才是他的正官,差遣出任川陕宣抚使,同时出任西军都统制,这就是朝廷的武将文用,在西军叫做文武并官。”

“需要什么条件呢?”苏策羡慕的问道。

“条件比较苛刻,要科举或者太学出身,同时会武艺,通过武将考试,骑射、步弓、举重、兵器四项,实际上就是要求文武双全,哥哥我正好符合要求,所以今晚我请客!”

晁清沉吟一下问道:“你立了什么大功,居然奖赏五十两银子?”

种桓故作神秘的摇摇头,“这是内卫机密,恕我不能透露。”

“那你能透露点什么?总不能都是我们说吧!”

种桓得意笑道:“我写了一份攻略西夏十八策,如果宣抚使能采纳,说不定我又会立下一功。”

“是你祖父写的吧!”苏策一脸鄙视道。

“是我祖父写的,是他留给我的财富,已经被我继承了,不可以吗?”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万禧

码头上格外忙碌,一队队民夫用独轮车从半里外的仓库群运送粮食物资前往码头,码头上停泊着两百艘大船,如蚂蚁般的民夫再将粮食和物资搬运上大船。

船队将粮食物资先沿着渭水运送到陇西县,再从陇西县用骆驼运到兰州。

这是运往兰州的第三批粮食物资,码头上,陈庆问张晓道:“攻城武器有没有发运?”

“回禀宣抚使,五十架重型投石机,七架千步砲,还有七百架攻城梯已经在运往兰州途中,主要是拆散成零件运送,但也十分沉重,运送比较慢,卑职估计这个月能够全部运抵兰州。”

“还有攻城槌!”

陈庆又提醒道:“西夏的城池大多没有护城河,有利于攻城槌的使用,上次我提到的巨龙槌有没有发送?”

“巨龙槌目前还在陇西县,按照计划也是这个月底之前运抵兰州,其实物资和粮草方面我们都比较充足,湟州仓库还有三十万石小麦,也可以随时调用,卑职觉得还是兵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要防止金兵围魏救赵,趁我们攻打西夏之时进攻关中。”

旁边蒋彦先也道:“现在西夏虽然是最羸弱之时,但毕竟还有百年根基,要灭亡西夏最少需要三十万的军队,怎么算我们兵力都不够,卑职的意思是,不仅要向朝廷要钱粮,还要向朝廷借兵,如果能灭西夏,对朝廷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陈庆摇摇头,“我已经向朝廷上奏了,希望能支援我半年的钱粮,我估计会给一部分,但军队支援肯定不能指望,只能靠我们自己,我现在在打川陕乡兵的主意,张司马,各州乡兵汇总起来,应该有十万人吧!”

张晓笑道:“十万人不到,八万五千人左右,四川那边可以汇集六万乡兵,关中两万五千人,熙河路和陕北人口太少,就不用考虑了,加上这八万五千人,我们总兵力就有三十万人,留十万军队守川陕,二十万军队攻打西夏。”

陈庆想了想道;“二十万军是少了点,但考虑到还有黄头回鹘的五万骑兵,我们还可以争取西夏的羌人,他们一样深恨西夏朝廷,之前他们支持萧合达,我们可以把西夏的西部划给羌人,那么羌人也会出兵,这样加起来就算不到三十万,也差不多了。”

蒋彦先赞许道:“羌人方案不错,宣抚使派人去联系了吗?”

“我已经让西夏的斥候探子去联系了,暂时还没有消息。”

“宣抚使打算什么时候出兵?”

“应该是初秋,具体时间我还要视朝廷的态度来决定。”

说到这,陈庆又负手望向码头上的上万民夫,他淡淡笑道:“你们说,这些民夫中会不会隐藏着金国的探子?”

张晓点点头,“一定会有!”

“林建青的事情,司马安排了吗?”

张晓微微笑道:“我已经安排了,我今天一早宣布了轮岗制度,就是给他量身打造的。”

“但真正的机密情报可不能让他接触。”

“请宣抚使放心,该给他看的,我会给他看,不该给他看的,他一个字也碰不到,谅他怎么折腾也翻不出我的手心。”

……

一队民夫扛着五十斤的木桶上了船,将木桶送入船舱,其中一名民夫趁人不备,用木屑在木桶缝隙里挖了一下,一些粉末簌簌落下,他仔细闻了闻,果然是火油。

进了货仓,众人把木桶小心放下,刚才的民夫假装用毛巾擦汗,迅速扫了一眼船舱,心中默默清点。

身后一名士兵大喊道:“不要发呆,赶紧上去!”

民夫转身上了船,他找了个借口,便快速离去了……

正如内卫指挥使韩正福的推断,万禧酒楼确实是金兵情报网的一个节点,但它不是情报点,而只是一个落脚点,这里除了掌柜之外,其他都是正常的伙计,和金国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内卫在这里也查不到任何可疑的线索。

李头陀只是一个绰号,他的真名叫做李万禧,也就是万禧酒楼店名的由来,但他在京兆的化名叫做蒋喜,有时候也叫李头陀,他的身份是万禧酒楼的两个东主之一,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万禧酒楼,但有什么事情他从不露面。

所有店铺都会有一个后门,店铺关门后,伙计和掌柜都会从后门离去,万禧酒楼也不例外,它的后门外面是一条巷子,巷子很长,足有两三里,巷子又套巷子,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四通八达。

但就在万禧酒楼后门斜对面三十步外,有一座民宅独院,占地约一亩,一个小院子加上前后两进,这里就是李头陀的住处,马车一般停在万禧酒楼前,但他人却穿过酒楼,回到自己住处。

此时,李头陀正在听取两名手下的汇报。

“今天码头上运的是火油、火药和粮食,卑职估算了一下,火油至少有五千桶……”

不等手下说完,李头陀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运送多少物资粮草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也不关心,我只关心陈庆的情况,他出现在码头,你们认为刺杀的可能性有多大?”

另一名手下躬身道:“启禀统领,我们在码头上确实看到了陈庆,护卫可以说非常严密,至少三百骑兵围成内外两个大圈,手执重盾,无论从哪个方向射箭,箭矢都会被盾牌挡住,外围还有上百名内卫在监视,任何人拿着弓弩靠近三百步内,都会被内卫发现。”

“如果从高处刺杀呢?”李头陀又问道。

“或许从高处可以,但他离开码头后,就进了马车,卑职不知道箭矢能不能穿透马车,他的马车从外表看起来和普通马车没有区别,但卑职估计里面有乾坤,他们不太可能把这么大一个漏洞露在外面。”

手下确实说得有道理,李头陀又回头问掌柜,“你昨天告诉我陈庆有一名替身,这个消息到底是真还是假?”

掌柜连忙道:“卑职只是听两个酒客在聊天,他们说一此奇闻异事,说刘豫有替身,其中一人说,据他所知,都统也有替身。”

“这两个酒客是什么人?”

“看样子应该是西军将领,他们不敢直呼陈庆的名字,都用都统来替代,既然称都统,那应该是军人。”

李头陀点点头,是这么回事,将领都称陈庆为都统,文官则称陈庆为宣抚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他有些头大,缓缓道:“陈庆到底有没有替身关系重大,我们一定要尽快搞清楚。”

掌柜迟疑一下道:“是不是可以利用林建青,让他去打听?”

李头陀恨恨道:“那个蠢货连陈庆的府门都进不去,我估计他垂涎陈庆的小妾太明显,被看出来了,所以陈庆的夫人严禁他入府,早知道他名声已坏,我就根本就不会用他。”

“或许他父亲可以,可以让他父亲去打听。”

李头陀点点头,如果要利用林建青的父亲,那自己就得和林建青摊牌了。

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

虽然李头陀决定向林建青摊牌,但在见到林建青的那一瞬间,李头陀又改变了主意,这个混蛋头脑简单,口无遮拦,尤其喝酒后喜欢胡言乱语,自己若把真相告诉他,没准他什么时候就会说漏了嘴,把自己给出卖了。

自己还是得按照原计划行事,以帮持为借口让他替自己做事。

这一次,李头陀带了一名负责记录的手下,记录下林建青所有的交代。

“我们一件一件说,先说我让你看的资料,你都看到了吗?”

林建青点点头,“昨天向陇西县运粮五万石,然后再运往兰州,目前兰州存粮是二十万石,我看见计划是储存到三十万石为止。”

“有向蒲津关调运粮食吗?”

“蒲津关那边的粮仓都是满的……”

“满的是多少?”李头陀打断他的话问道。

“那边五座粮仓,一共能储存三万石,然后这几天又同州增调粮食三万石,我看了一下记录,同州加上蒲津关,再加上潼关的两万石存粮,整个东部边界的存粮有十万石。”

停一下,林建青问道:“李大哥,这里面会有商机吗?”

李头陀笑道:“商机得会捕捉,前几天你告诉我,西军向兰州调动兵力五万人,我就立刻贩运大批药材和木材去兰州,果然药材和木材大涨,一笔就赚了两万贯钱,这就是商机,就像之前我给你说的,要学会收集各种消息,再从里面捕捉到赚钱的机会。”

“为什么药材和木材能赚钱?”林建青茫然问道。

“笨蛋,向兰州调兵遣将肯定是要和西夏开战了,或者是西夏要南侵了,要开战就会受伤,受伤就需要大量药材,运输物资需要大车,造大车就需要木材,所以我要了解军队的动向,只有军队才需要大量物资,才是我们赚大钱的机会。”

林建青恍然大悟,一笔就赚两万贯钱,他咽口唾沫道:“李大哥能不能带我一起做?”

李头陀眯眼笑道:“带你做没有问题,但做这种生意是要冒风险,也要花本钱的,有的时候为了赚钱甚至不择手段,你要想好了,敢不敢冒风险?”

林建青犹豫一下问道:“要冒什么风险?”

李头陀拉他坐下,语重心长道:“做生意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听说巴蜀羊皮贵,我们就买一批羊皮运去巴蜀?这样其实是赚不到钱的,因为不是你一个商人,大家都在买羊皮运去巴蜀呢!等你运去巴蜀,因为羊皮太多,价格就暴跌了,反而赔了钱,要赚钱就要有别人没有的消息,或者说重要情报,比如你说调兵运粮的情报,对于西夏叫做军事情报,但对我们却叫商业情报,明白我的意思吗?”

林建青点点头,“商业情报和军事情报其实一回事,只是用途不同。”

李头陀竖起大拇指,这一次他是真心赞许,孺子可教。

“我们合伙做生意,你的本钱就是负责收集情报,不管什么情报都收集,我来判断它们是否有赚钱的价值,以后赚到的净利,算你两成。”

听说给自己两成,林建青喜不自胜,又小心翼翼问道:“那之前的两万贯……”

“那个应该不算,但我还是给你一千贯钱的好处,从现在开始算,我再和你签一份契约,否则空口白牙不好说。”

说完,李头陀吩咐一声,旁边手下立刻写了一份契约,双方签字画押,按了手印。

手下又拿出两百两银子,放在桌上推给了林建青,李头陀很清楚,林建青此人好色、贪婪、愚蠢,而且见利忘义,只要有钱,老子娘都敢出卖,李头陀并不担心林建青会出卖自己,只是怕他愚蠢说漏嘴。

看着白花花的两百两银子,林建青眼睛都直了,他咽了口唾沫,指指银子,“这真是我的?”

李头陀呵呵一笑,“这点小钱算什么,你只要拿出有价值的情报,我们一定会赚得钵满盆满。”

林建青贪婪地把银子抱在怀中,笑得嘴都合不拢,又问道:“李大哥能不能给我一个提示,哪方面的情报比较能赚钱?”

“我给你指出几个要点吧!第一,西军什么时候和西夏开战;第二,西军要招募多少军队,从哪里招募?第三,西军在蒲津关部署了多少军队?第四,宣抚使陈庆究竟有没有替身?”

……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