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269章

作者:高月

王浩缓缓道:“我知道王铣在汉中有个情报点,我要知道它的确切位置,你若写下来,拿银子走人,以后我们也不会找你,你若不肯写,旁边有杯毒酒,你自己选。”

齐贵心中叹了口气,对方连自己知道情报点这样的秘密都查清了,说明他们内部已经有人叛变了。

“好吧!我写就是了。”

反正又不是向女真人投降,宋朝的内部斗争而已,齐贵没有什么压力,他提笔写下了情报点的详细地址,又想了想,索性把情报点首领的姓名也写了。

他放下笔,拾起了银子。

王浩笑眯眯道:“我就喜欢和齐侍卫这样的爽快人打交道,齐侍卫应该还有未尽之言吧!比如这个陶掌柜,他总有什么弱点?”

齐贵想了想道:“此人既不好色,也不贪财,忠诚老实,所以王铣才用他,如果要找他的弱点,那只有一样,那就是他的独子。”

“再详细说说,他家哪里?”

齐贵犹豫一下,王浩的目光立刻变得凌厉起来。

“齐侍卫是不是觉得我们太好说话了?”

“没有!没有!”

齐贵慌忙摆手,“这个陶掌柜视子如命,一般他人在哪里?儿子就在哪里?”

王浩满意地点点头,又提笔写了几行字。

齐贵忐忑不安问道:“如果没有问题,我是不是可以走了?”

王浩看了看他写的地址,又问道:“一般都是谁去南郑县送信?”

“肯定是冯武的手下,要到送信时才会临时决定,这两天恐怕就会派人去送一封信。”

“什么信?”王浩追问道。

“我听说和节度使擅自任命伪齐官员有关。”

王浩点点头,“你可以走了,如果想要钱,那就得拿情报来交换,可在西大街的内卫营外堂找我。”

齐贵走了,王浩立刻让人把手下得力干将司马青找来,不多时,一名年轻的内卫将领匆匆赶来,抱拳道:“请指挥使吩咐!”

王浩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这是你们的任务,你立刻率十名弟兄赶往南郑县,小心观察,大胆下手,不可失误!”

“遵令!”

司马青领命走了。

……

天刚亮,隔壁传来一声啼哭,吕绣无法再留恋丈夫温暖的怀抱,穿衣起床了。

自从做了母亲,她夜里很少能睡个好觉,虽然有乳娘夜里看着孩子,但只要孩子啼哭声一起,她就会被惊醒,直到孩子又安静下来,她才能重新入睡。

“我也起来吧!”陈庆也坐起身。

“今天是休日,夫君就多睡一会儿吧!”

“休日是休日,但我想出去转转,了解一些基本现状,我有很多想法,都需要一一落实。”

吕绣抿嘴一笑,“我觉得夫君最重要的是收罗人才,有了人才,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夫君亲自去做了。”

陈庆呵呵笑了起来,“说得对,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确实需要大胆提拔一些优秀俊才了。”

吕绣穿好了衣裙,快步向隔壁走去,走到门口又回头道:“前提是夫君得把那位监军安抚好,他才不会针对夫君。”

陈庆微微笑道:“放心好了,那位监军现在一定惊喜交加。”

第四百九十二章 柜坊

王铣还处于在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之中,在他房间里整整齐齐放着四十口大箱子,箱子里都是百两银锭,至少有五十锭,一箱有五千两银子,四十大箱,岂不是二十万两银子?

王铣呆呆坐在椅子上,他做梦也想不到陈庆居然会派人给他送来二十万两银子。

这是什么意思?收买自己?肯定是收买自己!

过了好一会儿,王铣才从茫然中恢复过来,随即又陷入了狂喜和烦恼之中。

欢喜当然是二十万两白银,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一笔收获,比起这笔收入,前年曾让他欣喜若狂的五万贯盐税贿赂又变得微不足道了。

一百万贯啊!这笔钱他两辈子都花不完。

但他也知道,这笔银子不是那么好收的,说明银矿一定存在。

而且收了这笔银子,他就必须要向陈庆让步,至少银矿和铁矿的事情就不能再提了。

之前发生的矛盾冲突也只能算了,不去计较,而且他写给天子的报告也要去实就虚,写一些比较虚的东西,比如陈庆态度不好,喜欢独断专横,对监军很抵触等等。

至于节度府的备案问题,也只能算了,就当它确实是节度使幕僚的简称。

至于那位蒋彦先,建议他改个名字吧!就当自己不知道他是从前大宋知州事。

银弹的攻势果然厉害,王铣立刻破防了,他开始考虑怎么对官家和太后交代,既能满足太后和官家的要求,同时又不使问题严重,虽然心里有些不甘,但看在银子的份上……

王铣面临一种从来未有过复杂情绪。

……

“砰!砰!”

东大街的一家大店铺开门营业,引来不少人旁观,竟然是宝记柜坊成纪县分店开业。

宝记柜坊又叫宝记钱铺,曾是宋朝汴梁三大钱铺之一,后来迁到临安,在很多重要大城内都有分店,但西部不多,只有成都一家分店,连汉中南郑都没有,但居然成纪县有分店了。

当然,南郑县没有分店的原因是战争,金兵两次攻破南郑县,着实没有安全感。

一辆马车在十几名骑兵护卫下缓缓停在新开的柜坊对面,透过车窗,陈庆打量着这家外装饰和成都宝记柜坊一模一样的新店铺。

他看见了店铺里一闪而过的王浩,陈庆笑了起来,吩咐道:“进去看看!”

陈庆走进了柜坊,接待他的却是王浩,这家柜坊的东主叫做秦熙,实际上就是内务营。

这家柜坊自然是为王铣准备的,陈庆还没有大度到用二十万两白银贿赂一个宦官的程度,只是暂时存在他那里而已。

所以他需要建立一家柜坊,替王铣保管这笔银子,当然,柜坊对王铣是陷阱,对其他人却是正常的柜坊。

这座柜坊本来就是县衙准备开办的一家官办柜坊,被陈庆临时划给了内务营,并借了宝记柜坊的名称。

柜坊一共有八名伙计,六名护卫,还有一个掌柜,掌柜姓姚,年约五十岁,是聘来的真掌柜,从事柜坊二十余年,有丰富的经验。

柜坊占地约八亩,里面最重要的建筑是两座仓库,全部用大青石砌成,各有两道铁门,坚固异常。

宋朝的柜坊是银行的早期雏形,主要是替客人储存钱财,收取储存费用,另外还对外放利子,收取利息。

姚掌柜带着陈庆走到一座仓库前,笑着陈庆介绍道:“仓库都有两道铁门,第一道铁门由护卫长开启,第二道铁门是我开启,这样就比较稳固了。”

一名护卫上前打开了第一道铁门的大锁,走了几步,前面便是第二道铁门,余掌柜取出钥匙打开了厚重的铁门,吱嘎噶推门进去。

仓库很大,有大大小小数十间独立仓库,是大额钱财存放地,高于一千贯钱的财物就存放在这里,而低于一千贯钱的小额财富则放在另外一座仓库内。

“已经有客人了吗?”陈庆见好几座独立仓库的小门上都挂了牌子。

“回禀节度使,已经有好几户人家过来存放财物了,第一家便是郑统领。”

居然是郑平,陈庆笑道:“他存放了多少钱财?”

姚掌柜面露难色,“节度使,小人实在很抱歉,这是柜坊第一条准则,绝不泄露客人的财富数量。”

“无妨,我只需要知道一家就是了,并不是郑平,别人我也不关心,另外给我也留一间仓库,明天我妻子可能会来存放财物。”

姚掌柜连忙躬身道:“请节度使放心,夫人到来,我们一定会安排妥当。”

正说着,一名伙计飞奔跑来道:“监军也派人过来询问储存财物之事了,在贵客房等候。”

王铣派人来询问在陈庆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陈庆微微笑道:“姚掌柜请去吧!我还有事,马上就离开。”

姚掌柜告罪一声,连忙去了。

陈庆随即离开柜坊上了马车,马车启动,向城西驶去……

今天陈庆去柜坊只是顺路,他真正要巡视的却是胡人街,胡人街是和西大街平行的一条小街,因为街上有一家胡人客栈而得名。

这条街的产权属于县衙,刚刚才修建完成,数十家店铺都还没有来得及租出去,县衙便接到了陈庆从皇州城发来的鹰信,要求把胡人街所有的店铺都留给西域胡人。

陈庆决定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延伸到成纪县。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湟州城的交易基本是西域商人和任得敬之间的交易,虽然有一些汉人商队从巴蜀赶来,但主要还是官府和西域商人之间交易。

所以只要把官府的交易地点东迁到成纪县,西域商人们自然就会跟来。

目前胡人街上已经有二十几家胡商开了铺子,这些胡人原本是湟州开开店,他们听说陈庆准备把交易市场迁到成纪县,便立刻赶来租赁店铺了。

可见这些商人对商机是多么敏锐,任得敬一灭亡,他们便知道湟州的交易中心要结束了。

一行人来到胡人街口,陈庆意外地看见了一队骆驼,足有一百余头,驮负着沉重的货物,几名西域胡人牵着骆驼走进了胡人街。

陈庆给跟随他同来的掌书记朱遂使个眼色,朱遂会意,连忙上前打听,不多时回来禀报道:“节度使,他们是从于阗国过来的商人,携带的货物主要是药材和玉石。”

陈庆点点头,如果是从更西方的黑汗王朝过来,那恐怕就是千头骆驼了。

他见骆驼队进了一家店铺,便吩咐马车跟了过去。

……

替监军王铣前来询问存钱事宜的人正是他的得力手下苏辉。

王铣得了二十万两银子,他当然不能存放在贵宾馆内,他的钱财一般都是存放在宝记柜坊内。

据他所知,只有成都有一家宝记柜坊,送去成都倒是不错,但路途太遥远,他着实不放心。

他又派人去打听城内的柜坊,结果得知成纪县城内也有一家宝记柜坊,简直令他又惊又喜,急忙派苏辉前去了解情况。

苏辉喝了口热茶问道:“如果我想把财富运送去成都的宝记柜坊,不知贵方愿不愿接这票单子?”

姚掌柜摇摇头道:“我们只承运到熙河路各州,运送财富去巴蜀太危险,沿途有羌匪和山贼,必须有军队护卫,我们暂时没有这么强大的护卫能力。”

“如果我就存放在贵店,怎么保证安全呢?”

姚掌柜呵呵笑了起来,“怎么会有问题呢?如果你们不放心,可以每天过来查看。”

“储存财物需要多少钱?”

“和储存什么样的财物无关,只看你租多大的仓库,如果是大仓库,每月两贯钱,最便宜是微小仓库,每月三百文,另外还有中等仓库和中上仓库。”

苏辉点点头,“我回去禀报,尽快给你们答复!”

当天下午,苏辉又来了,他租下了一座大仓库,专门用来存放他在熙河路搞到的财富,等他离开时,再一并带走。

当天晚上,王铣便亲自带人把四十口大箱子全部储存进了大仓库内。

第四百九十三章 抽薪

南郑县几次被金兵攻占后,已经不复从前的繁华热闹,大量百姓逃去了巴蜀,除了种田的农民还留守外,其他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百姓大多流失了。

整个南郑县看起来显得比较萧条了,即使偶然有些热闹,也是路过这里的行脚商客们带来的。

在城西有一座占地约两亩的茶铺,经营各种茶饼,以福建的茶偏多。

这座茶铺正是监军王铣设置的情报传递点,做茶铺倒不是为了掩护,这确实是王铣个人产业,在福建就有了,经营茶饼,掌柜姓陶,年约四十岁,跟随王铣十几年,为人厚道、忠诚,深得王铣信赖。

下面还有五个伙计,一名是负责收放信鹰的鹰奴,四名负责送信的长途信使。

另外陶掌柜的妻儿也和他们住在一起,陶掌柜中年得子,三十七岁时才得了唯一的独子,现在已经五岁了,简直是他的心肝宝贝,虽然老家也有田产房宅,但他却不肯把儿子放在家乡,而是走到哪里都带着。

茶铺的生意很清淡,喝得起好茶的大户人家早已迁去巴蜀,剩下的百姓都属于中低层,喝不起高档的福建茶饼,高不着,低不就,茶铺生意自然就冷冷清清。

这天中午,陶掌柜百无聊赖地坐在店铺内打瞌睡,虽然他的主业并非卖茶,但生意太清淡还是让他有些底气不足,王公公也要卖茶赚钱的。

这时,进来一名年轻人,陶掌柜连忙起身陪笑道:“客官需要买什么茶,小店专营建安青团饼茶,别的店买不到的京铤、石乳,小店都有,价格可以优惠,客官要不先试尝一试尝?”

年轻人见柜台内只有一名中年人,便问道:“我找你们陶掌柜?”

陶掌柜一愣,“我就是,客官找我有事?”

年轻人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有人托我送一封信,陶掌柜最好去里间看,不要声张。”

说完,年轻人拱拱手,转身走了。

陶掌柜着实诧异,拾起信慢慢向里间走去,走到门口他停住脚步,脸色开始紧张起来,只看了几行,忽然大叫一声,转身向后宅奔去。

后宅有座小院,便是他和妻儿的住处,还有两名小使女,他冲进院子,只见一名小使女在洗衣服,却不见自己的妻儿。

“夫人和公子呢?”陶掌柜急问道。

“夫人想给公子做一身新衣服,带他去布店了,春桃也一起去了。”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