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186章

作者:高月

程昌寓和众人都走了,李纲叹口气对陈庆道;“你也看到了,战争还没有开打,就先内斗了。”

陈庆笑问道:“似乎程昌寓和折彦质之间有矛盾?”

李纲苦笑一声道:“他们二人矛盾很深,是在剿灭杨幺的过程中发生的,你也知道折彦质为人比较清高,很看不起程昌寓,又是口直心快那种人,其实今天他已经收敛很多了,要是从前他们会打起来。”

陈庆点点头,“程昌寓的方案比较中规中矩,就是伤亡太大,得不偿失!”

李纲笑道:“我知道你善于用奇谋,你应该成竹在胸,我更想听听你的方案。”

李纲对陈庆救援三峡道之战非常满意,尤其陈庆没有杀俘,这一点难能可贵,说明他遵守对自己的承诺,这次大战结束后,自己得好好向天子表一表他的功劳!

陈庆微微笑道:“我是有一些想法,但我也很希望看一看明天程镇抚使的攻城,我同样也需要了解襄阳的防御情况!”

“那好!明天试探之战结束后,我再听听你的意见!”

……

董先负手站住城头上,忧心忡忡望着城外的大营,他到现在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消息,就仿佛朝廷已经将他们放弃了一般,这才董先心中着实有些后悔,早知道完颜昌撤离后,他就应该紧随其后跟着撤离襄阳。

襄阳虽然是极其重要的战略之地,但也要看能不能发挥作用,如果实力拿不下荆襄,那襄阳再重要也毫无意义。

现在他无法撤退了,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看看西部的战局能不能影响到荆襄这边。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元帅,漕河上发现了一队小船。”

这是一个新情况,董先急忙向北城走去,不多时,他来到北城墙向外张望,只见漕河上停泊着数十艘小船,却不知准备用来做什么?

董先沉思片刻,忽然醒悟,这分明用来架设浮桥的小船啊!

宋军要准备攻城了,他当即对当值将领令道:“给我严密监视,尤其是夜间,一旦敌军搭建浮桥,立刻向我汇报!”

……

当天晚上,陈庆也得到了消息,程昌寓开始在东城外搭建浮桥,之所以选择在东城而不在北城,实在是因为襄阳城的一些特殊构造导致。

襄阳城墙距离护城河还有一丈远,工匠就在紧靠护城河的岸边砌了一道墙,这并不是军事用途,而是防止涨水后漫上岸,以避免城墙根长期泡在水中。

这道防水墙在整个护城河岸边修建了一圈,其中北城墙外的防水墙修建得最高,高达八尺,其他三面城墙高度只有三尺左右。

而如果浮桥搭在北城墙,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进攻士兵还要从八尺高的防水堤上跳下去,这可肯定会摔伤的,但东城的防水堤只有三尺高,跳下去就容易多了。

陈庆带着百余亲兵骑马向东城而去,路过北城时,他望着高高的防水堤,确实修建得很高,如果所有的城池在外围岸边都修建这么一座高墙,那么进攻城池的难度就大了,但襄阳城却想到了,以后完全可以借鉴。

这时,陈庆又看到了水门,就在正门旁边,相对于城墙,他其实更关心这座水门。

蒋彦先给陈庆建议的夺取襄阳之策,指的就是水门,这是襄阳城的一处防御弱点,里面有内外两座铁栅栏,在两座铁栅栏中间的门洞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直通城头,平时守城士兵就会沿着通道下来,在门洞内检查船只。

蒋彦先告诉陈庆,这两座铁栅栏至少有五十年没有更换了,早已被水腐蚀,表面看起来很粗,实际上和朽木没有区别,用锋利的利斧便可以斩断。

这时,后来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军士追了上来,向陈庆抱拳道:“启禀都统,从巴陵过来的船只到了,就停泊在大营北面的江面上。”

陈庆暂时放弃了去城东查看浮桥的计划,转而前往汉水西面,很快他便来到自己大营北面的汉水边,这里停泊着二十几艘三千石大船,都是从巴陵县过来的特殊船只。

这时,有人站在一艘大船船舷边对陈庆挥手,“陈都统!”

陈庆认出了来人,是他军中的首席大匠谢长治。

陈庆走上大船笑问道:“我要求做的东西做好了吗?”

谢长治笑着点点头,“回禀都统,已经做好了,都统请随我来!”

第三百三十一章 试攻(下)

谢长治让十几名士兵从船舱内抬出一块木筏子般长板,长约一丈五尺,宽七尺,比人还高一头,是用数十根原木拼接而成,非常坚固结实。

士兵们把木排放在船舷边,把它横过来,谢长治笑道:“士兵就能站在它背后,躲避箭矢,使用的时候,把它竖起来,直接搁在城墙上,用顶部的铁钩子勾住城墙,这一头扣在船舷上,对方想拖也拖不过去,另外,这只船梯实际上是上下两层,可以调整延伸,最长可延伸到两丈。”

这玩意叫做攻城船梯,是陈庆提出想法,由工匠门专门设计的,安装在船上,这实际上就是把常德攻城的武器专业化,常德是用很粗糙的木板攻城,但襄阳不行,必须用专业的攻城武器。

二十艘三千石大船每一艘都安装了一架这样的攻城船梯,士兵稍加训练就能使用,使用熟练地话,最多十秒钟就能搭上城头。

陈庆沉吟一下道:“其实我还想再改装一艘撞船。”

“卑职知道,就是船头装有专门的撞头,一般都是生铁撞头,可将敌军战船拦腰撞断撞沉。”

陈庆点点头,“就是这种撞船,安装生铁撞头,大概两千石左右。”

谢长治点点头,“生铁撞头倒是有现成的,船只也有,就是需要时间安装,都统给卑职三天时间。”

“那好,三天后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

经过一夜搭建,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次日天亮时,两座浮桥出现在城东护城河上。

东城头上,七千伪齐军严阵以待,他们推出了三十余架小型投石机,可以将二十斤重的火油球投出数十步外。

现在伪齐军要摧毁两座浮桥简直易如反掌,直接投出火油球一把火就烧掉了,只是董先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激励士气。

他们并不着急,耐心等待宋军的进攻。

这时,一名士兵跑到董先身边低语几句,董先一怔,“确定吗?”

“应该昨天晚上就开始了,刚才有弟兄发现的。”

“带我去看看!”

董先翻身上马,向北城奔去,不多时来到北城,他下了马,注视城墙,一名士兵指着护城河对面道:“在那里,那边有个很大的挡板,昨天晚上出现的。”

董先也看到了一条长长的挡板,足有十几丈长,高达一丈,挡板后面的情况看不见。

这种情况一般是挖地道,但护城河这么宽,挖地道显然没有意义,还有一种可能可能是安装一种大型攻城武器,怕城头发现,所以用挡板遮住。

“挡板背后是什么,你们都没有看见吗?”董先回头问士兵道。

一名士兵迟疑一下道:“卑职昨晚看到一点点,但夜色中看得不是很清楚,不敢肯定。”

“你说吧!大概看到了什么?”

“看到很多粗大的木头,很长很粗,士兵将它们抬过去,卑职能肯定是木头,但具体是什么,卑职不知道。”

董先点点头,自己的猜测应该没有错,宋军一定在安装巨型攻城武器,这个距离只有床弩能射到,所以他们使用挡板,防止床弩射击。

“呜——”

东城外的号角吹响了,董先没有时间在这里耽误了,他对几名士兵,“继续盯住他们,具体物体出来再通知我!”

他翻身上马向东城奔去……

东城外,一万五千宋军已集结完毕,五千弓弩手率先奔至护城河边,向城头密集射箭,四千宋军在激烈的战鼓声奔跑起来,他们扛着巨大的攻城梯,这种攻并非女真人或者西夏人使用的普通型攻城梯,而是一种重型攻城梯,一架攻城梯重达数千斤,高四丈,宽六尺,用材十分厚重,前端有三个巨大的铁钩。

这种攻城梯需要三十几名士兵扛着,每一根横档都是方形,宽达半尺,而不是圆形,要想用斧子砍断它,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宋军士兵一共扛着十几架重型攻城梯,他们跑了浮桥,向护城河对岸奔去。

城头上的伪齐军士兵完全被宋军压制住了,但小型投石机却没有受到影响,一只只火油球从城头上飞射而出,或者落入护城河中,或者砸中了浮桥,火油四溢,开始迅猛燃烧。

但士兵有应对之策,他们将湿漉漉的粗麻布铺在火油上,士兵们踩踏在粗麻布上奔跑,烈火熄灭了。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应对火油的办法,但关键要事先有准备,比如孔彦舟攻打江陵城就是事先没有准备,结果损失极其惨重。

“投掷震天雷!”

震天雷是宣和年间发明的火器,简单说就是火药瓷球,这种瓷球很厚,从城头摔在泥土里不会破碎,一旦火药爆炸,声如闷雷,锋利的瓷片四溅,是守城和对付骑兵的利器,所以叫做震天雷。

宋军或者伪齐军的震天雷和陈庆的双层火药桶相比,两者威力差不多,杀伤力也差不多,但差距就在于引火。

火药桶是用火绳,也就是导火索,而震天雷却是用火药纸管,就是火药箭上绑缚的药筒,只是稍细一点,一头插进专门留的孔洞中,一头在外,点燃火药筒后再用投石机投掷出去。

一般而言在试验场都能引火爆炸,但在战场上就未必了,根本原因就是控制不好爆炸时间,往往会过早投出去,落地后还没有爆炸,对方士兵直接用水葫芦就把它浇灭了。

李纲在防御东京时就曾经大量投掷这种震天雷,威力很大,但效果不佳,就是因为大量的震天雷成了哑雷。

一颗颗震天雷被投掷出去,可仅仅只有两颗正好落在浮桥上爆炸,炸死炸死数十名宋军士兵,但其他都落入护城河中,再没有动静。

“换火油球!”

董先发现震天雷效果不大,立刻喝令换成火油球。

这时宋军的重型攻城梯搭上城头,数百士兵开始攀城而上,城头上滚木巨石如冰雹般砸下,伴随着火油泼下,攻城梯和下方都燃起了熊熊烈火,一捆捆干草扔下,更加剧了火势,烈火中不断有震天雷爆炸,声音震耳欲聋。

陈庆和几名手下站在远处观战,包括郑平也赶来了。

郑平眉头皱道:“我看他们用湿漉漉的麻布灭火,效果不错嘛!怎么不继续使用?”

陈庆摇摇头,“火势太猛了,根本灭不了,火油确实是守城第一利器,就是产量太少,夺取襄阳后,我们首先要把火油和火药抢到手!”

众人一起点头答应。

这时,刘璀也好奇问道:“这种重型攻城梯我觉得很不错,为什么金兵不采用?”

陈庆微微笑道:“当然有原因,你们谁想到了?”

高定脱口而出,“太重了!”

陈庆笑道:“一点没错,太沉重了,宋军用船只运输还可以,每架重几千斤,一次运输几百架,你让金兵用大车拖运,完全不现实,还是普通攻城梯更便利一点。”

杨再兴也道:“都统,他们这种瓷瓶火雷是不是威力更大一点?”

陈庆摇摇头,“除非是用铸铁外壳,否则各种火雷的威力都差不多,但我不主张研制铁壳火雷。”

“为什么?”众人一起向陈庆望来。

陈庆淡淡道:“任何武器都是双刃剑,我们用它杀敌,但敌人一样用来杀我们,就像铁甲和骑弓,都是汉人创造并改进,最后被游牧民族用来灭亡我们,铁壳火雷也是一样,这并不是因噎废食,而是它对谁更有价值?

我们对付女真骑兵,铁壳火雷和木桶火雷的杀伤效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一旦被女真人得到威力强大的铁壳火雷,原本攻城处于劣势的女真人,就会用它轻松炸塌一座座城墙,它会成为汉人的灭顶之灾。”

“如果我们保守秘密的话,女真人也学不到!”

陈庆冷笑一声道:“这个秘密,我们的朝廷能保守得住吗?”

众人都若有所悟,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轻易问世。

这时,收兵的钟声敲响了,‘当!当!当!当!’

攻城宋军伤亡惨重,程昌寓急得直跳脚,下令收兵。

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计

第一次试探进攻,宋军伤亡一千五百余人,被烧毁了七架重型攻城梯,两座浮桥也被烧毁,进攻宋军狼狈撤退,城头守军一片欢呼。

尽管只是试探性进攻,却败退得如此狼狈,李纲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他不满地哼了一声,转身返回大营去了。

这时,一名士兵跑到陈庆面前道:“陈都统,宣抚使请你去帅帐!”

陈庆点点头,对手下道:“你们先回营,注意警戒,我去见见宣抚使!”

众将行一礼走了,陈庆这才跟随士兵前往主营。

帅帐内,李纲心烦意乱地来回踱步,有军士禀报,“陈都统来了!”

“让他进来!”

李纲心中叹口气,他发现自己对陈庆越来越依赖,这场攻打襄阳之战,成败就在陈庆身上了。

片刻,陈庆掀开帐帘走了进来,躬身道:“参见宣抚使!”

李纲摆摆手,很无奈道:“今天这一战,陈都统怎么样?”

“今天的战况在卑职的意料之中,宋军表现顽强,但光靠顽强是攻不下襄阳,对方一样坚韧善战,依凭着高大坚固的城池和先进的兵器,如果不使用更强大的攻城武器,不可能攻下襄阳城。”

这时,折彦质和解潜也走进了帅帐,他们没有打扰陈庆和李纲的交谈,站在一旁细听。

“最强大的攻城武器是指什么?”李纲问道。

陈庆不慌不忙道:“卑职印象最深刻攻城武器就是巢车,它是迄今最强大的攻城武器,就算火油拿它也没有办法。”

旁边解潜忍不住道:“可是这么宽的护城河,谈巢车又有什么意义?”

陈庆微微一笑,“巢车不一定非要在陆地上行走!”

折彦质立刻醒悟,“陈都统是指船?”

陈庆点了点头,“如果把船打造成巢船,一样是攻城利器,我从巴陵县调了二十艘大船过来,稍作改造,就能用作巢船攻城。”

原本情绪低落的李纲再度情绪饱满,他捋须笑道:“陈都统需要多少时间改造?”

陈庆竖起三根手指,“卑职需要三天时间!”

“好!三天后,我们将拭目以待。”

陈庆告退走了,李纲问解潜和折彦质道:“陈都统说三天后可以拿下襄阳,你们怎么看?”

解潜摇摇头,“巢车并不是万能的,巢船也一样,且不说襄阳城墙距离护城河还有一丈远,士兵必然要冲过一丈长的天桥,只要对方用强大的床弩封锁,这一丈长的天桥就很难冲过去,用盾牌也不行,何况对方还有猛火油和火器,卑职并不看好陈都统的巢车之战。”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