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983章

作者:画凌烟

“爹爹,你说那些星星有一天会坠落凡尘吗?”躺在一边的赵淳突然问道。

赵宁说道:“会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星星坠落凡尘。”

“为什么呢?”

“因为星辰死亡后,有残渣,残渣在宇宙中游离,有一天就坠落了下来。”

“是不是人也是如此?”赵淳突然说了一句。

“嗯?”赵宁转过头,看着那小竹椅上的少年。

少年双目清澈,映照着繁星,天真无邪。

“人有时候是不是也会坠落下去?”赵淳又很认真地说道,“要不然历史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家族,数代之后就没落了?”

赵宁颇有些惊讶,这话居然是赵淳说出来的?

在赵宁的印象中,赵淳是一个酷爱理科的孩子,他平时话不多,不像赵瑾那样左右逢源,更不像赵瑜那样如同太阳一样耀眼。

他很安静,安静地抬头看着天空,安静地注视着花草,安静地将木头放在水面上,安静地拿球放下。

他的房里,摆满了各种器械。

在他眼中,那些东西仿佛有生命一样。

这样的赵淳,抬头看着天空,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出乎了赵宁的意料。

“你说的对。”赵宁重新抬头看着天空。

那些星星八百多年后的人们看到的大概没有太大的区别吧。

这个时代的人们认为星辰是永恒的,但星辰是永恒的吗?

星辰也会有枯竭的那一天,只不过它的寿命相对人来说,实在太漫长。

于是人们就认为它是永恒的。

“所以说,这个世间,没有永恒,对吗?”赵淳又用天真无邪的语气问了一个赵宁正在思考的问题。

“没有永恒。”

“可椰子向下坠落,钻木取火,水煮开后的白汽,冬天会结冰,铁到了一定温度会融化,这些物体的变化规律,也不是永恒的吗?”赵淳又问道,“难道有一天,椰子会在没有任何受力的情况下,向上漂浮吗?有一天,火焰会消失吗?水是不是也有可能永远都无法煮沸?存不存在无论用什么火焰都无法煅烧的铁?”

赵淳一连串地问题,将文科生赵宁问得直接懵了。

但作为父亲,他很好地掩饰住了尴尬。

“如果有一天道消失了,那就是宇宙归于寂灭了。”

“父亲的意思是,道永远存在?”

“在现行宇宙中,道是永远存在的,只是无穷大,我们窥探到的只是它洒落下来的一粒尘埃,而也正是我们窥探到了,所以才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名字就叫科学时代,只是我们刚到它的门口。”

“那这种道中,有没有存在一种,能让王朝千秋万代的呢,就像在高温下,水永远是水汽一样。”

赵宁震惊地看着赵淳,这个问题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问出来的?

赵淳面容清秀,目光明亮,长得和他的母亲很像,说话的语气都很像,平静而认真。

“在人毁灭之前,没有永恒的王朝,只有永恒的贪欲,一代又一代,将资源快速聚拢,造成割裂。”

“那有没有一种在人世间普世存在的道,能遏制住人的贪欲?”

赵淳用词已经比较讲究,他说的是人世间,而不是宇宙间。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果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社会和自然的区别。

赵宁摇了摇扇子,有些激动地坐起来。

赵淳这小子问的许多问题实在有趣。

只读历史,很容易走入权术的狭隘中。

但如果读了物理学、生物学等等自然类学科后,再深入读心理学、政治学,结合浩瀚的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淳肯定是没读心理学的,政治学平时罗从彦会教,但他这个年龄涉及的不会很深。

他能问出这些问题,大概是历史通读了一遍,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思想,才思考出来的。

自然科学的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不随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

什么意思呢?

水的沸点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规定和发明的,人类最多是搞了个度量衡来方便自己知道。

既然目前发现了一些自然法则是不随人意志改变而改变的,那么人类社会中,有没有一种存在,也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改变呢?

阴谋、屠杀、战争和所有的争端背后都是人的贪婪在推动着,如果存在一种普世性的一般原则规律,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贪婪的掠夺呢?

原本都睡不着觉的父子两人,在看星星,看着看着,话题突然到了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上来了。

赵宁说道:“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不就是人世间普遍存在的道?”

“但它没有能遏制人的贪污,使人的彼此伤害还在。”

“那你是要遏制人的贪婪,还是遏制遏制人的贪婪带来的伤害?”

这下把赵淳的小脑袋给问住了,他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说道:“孩儿不太懂。”

“人的贪婪与生俱来,佛没能解决,儒家圣人也没能解决,既然都没能解决,那是否说明,人永远无法抹去贪婪?”

“孩儿还是不太明白。”

“资源快速聚拢,造成割裂,是一种行为,它是由人的贪婪推动了行为,产生了复杂的群体行动之后,造成的,但是不是只要人贪婪,就会造成那样的结果?”

赵淳又想了想,说道:“不是,好像不是。”

“自然不是,例如初唐,天下大致安居乐业,那你能说初唐时期的人没有贪婪吗?人还是那个人,所以如果人世间存在一种普世性的道来制衡,不是遏制人的贪婪,而是遏制人的贪婪引发的行为。”

赵宁接着说道:“既然证明了人世间也有普遍存在的道,我们姑且称之为人世间普世性原理,或者哲学,那说明可能还存在其他的道能遏制人类贪婪带来的后果。”

第1506章 赵鼎的把柄?(第二更)

“但是德行并不能遏制人的贪婪。”赵淳说道,“孩儿前些日还听闻开封府有个寺庙偷偷掳走路过的女子,实行不轨之举,而后被开封府衙门破案,那些个淫僧都被抓了。”

说到这里,赵淳更加认真起来,他很专注地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释迦和孔丘的道是道吗?”

“不是。”赵宁也很干脆地回答了,“道是客观规律,佛学是个人修心涅槃,儒学是克己复礼,是个人修身,它们之间是完全不同的。”

赵淳似懂非懂。

赵宁继续说道:“我们不谈它们的本质区别,我们谈谈它们对世人的作用,如果用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一般性原理去规范世人的行为,那世间会存在一种看得见,说得清的道来约束人的行为,它虽然不完美,却摆脱了人的意志控制。”

“但是佛家和儒学,追求个人修身修心,我们说过,贪婪永远存在,可能人世间有极个别人能摆脱贪婪,但无法要求世人都摆脱,所以佛学和儒家,会出现淫僧和伪君子,并且出现的不少,既然如此,它们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一般性原理,也就是自然规律。”

人一辈子只有短短数十年。

人的童年在无忧无虑中匆匆而过,少年开始烦恼,青年开始痛苦。

等真正开始与自己和解,已经是三十岁以后。

人到了四十岁,体力就会下降,开始衰老。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诉求和思想都会变化,善与恶这种容易被人打扮的概念,就更容易在个人身上发生变化。

甚至一个人早上心情好想做善事,晚上暴躁想打人。

如何用善与恶去衡量这个人呢?

所以只要是修心的学说,都不具备普遍的一般性原理。

赵淳想了一会儿,好像突然明白了:“那这种人世间的普遍一般性原理,以文字书写出来,岂不是就是法?”

这下赵淳糊涂了,他走了几转,挠了挠小脑袋说道:“法家和道家难道是一样的?”

赵宁说道:“不一样,包括你说的文字书写出来的法,与法家也不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你好好去想想,今日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法家可不是什么法治。

法家的本质是加强君主集权,弱民之术就是法家的精华之一。

赵宁重新躺在竹椅上看着天空,他其实一直在考虑,往后的大宋要往哪些方向去发展。

一个更加庞大的国家,要治理起来难度是非常高的。

如果用特殊性原理来治国,很快会完犊子。

例如佛学就是特殊性原理,它对人的悟性很高,几乎绝大部分人都无法真正参悟佛学,根本不具备治国的价值。

最多是给世人一种心理安慰,可这种心理安慰之后呢,世人就能弃恶从善?

儒家这个意识形态,显然也不足以再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多元化的国家。

儒家的等级秩序分明,仁、礼、义、信,都是个人品德,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品德,他依然可以走在路上,或者回家吃饭。

你总不能因为那个人不够仁义,不讲礼,言而无信,就把他抓起来吧?

好,就算你要把他抓起来,今天就把他挂到开封府衙门。

那明日,会不会冒出一大堆的人指责自己的邻居不讲仁义礼信,要求把他们抓起来?

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法家就更不行,作为21世纪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用法家去治理国家的。

法家的弱民之术,愚民之术,就是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威,让他们更好统治而已。

赵宁叹了口气,还得是道家。

中国古代,有两个王朝,让人感到骄傲。

汉和唐。

大汉之所以变得强大,还得是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采取的就是道家治国理念。

大唐呢?

更不必说!

李世民是典型的不靠法家权术伎俩安邦,而靠大道治国的明君。

李隆基造缔造开元盛世的时候,就是典型的道家治国。

可以说中国几个有名的盛世,都是以道家治国理念为主。

那道家治国的精髓是什么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意思是天地大道没有感情色彩,一切在它眼中都是一样的。

宇宙之道的精髓在于自然规律,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

人世间之道的精髓在于普遍一般性原理,如普遍性的法、人世间的基本道德水准。

它们都不以人的意志力转移而转移。

所以人的贪欲和自私,无法对它们产生影响。

过了好一会儿,赵淳突然问道:“爹爹,普遍性的法,难道不会制衡皇帝陛下的权力吗?”

赵宁笑了笑,说道:“你认为应不应该呢?”

“爹爹是明君,爹爹做的许多事,有利于这个国家,但明君不是普遍性存在的。”赵淳的目光变得有些忧郁起来。

他继续说道:“星辰会坠落,但星辰有亿万年的寿命,因为星辰遵循了道,在道的自然演变中死去,国家想要长治久安,何尝不是要遵循道法自然,去尊重客观规律呢?”

凉夜如水,不知何时,赵宁已经呼呼睡去。

想要以道治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道和客观规律,说起来容易,如何去具象化呢?

如何去执行呢?

现在的宰相,谁是这些理念的信奉者呢?

战争时代终究是进入尾声了,不能忘记战争,但对许多地方的管理方式,都必须重新做调整了。

这才是赵宁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

六月初二傍晚,蔡恒从了皇宫,准备回家,吏部一个叫王著的主簿叫住了蔡恒:“郎中!郎中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