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763章

作者:画凌烟

学士院是两宋时期,皇帝私人秘书处。

文官太中大夫(从四品)以上、武官观察使(正五品)以上除授草制、诰,立皇太子、后妃,封亲王,拜相、枢密使、三公、三少、使相、节度使草制,统由皇帝宜召学士院翰林学士典掌,且不经中书门下(三省宰执)。

所以,翰林学士又有“内制”之称,相当于“内相”。

虽然没什么权力,却是天子近臣。

范致虚一回来,就进了学士院,没有人知道其中缘由。

但是范致虚自己却非常清楚。

第1136章 靖康危机(第一更)

众人一看是范致虚,立刻来了神。

范致虚刚回来,说低调,却也低调,说不低调,居然带着李良辅那个党项人去东华门外快活潇洒。

那李良辅更夸张,一口气叫十个妹子来一起饮酒,还到处吹嘘自己口活好。

现在看来,范致虚是想要在这朝堂高调行事了。

范致虚继续说道:“汪侍郎,你刚才拿黑马做比喻,核心表达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看到的,然后武断地认为所有的都与我们看到的一样,对吗?”

“是的。”

范致虚说道:“虽然不是所有的马都是黑马,但是黑马却的的确确存在,而且数量并不少,我说的没错吧?”

汪博彦愣了愣,不待汪博彦说什么,范致虚继续说道:“诚然,并非所有的民间私人借贷都去骗了老百姓的钱,再去放高利贷,我相信,一定有人愿意本分做这些买卖,可是,青衣社绝不是个例,就像马匹中的黑马,不是少数一样!”

林一飞神色微微一凝,汪博彦心头也是一沉,却故作镇定,说道:“范相公所言极是,那就看,如何利用好其他的马,而好好地管理黑马了,莫非范相公认为,要杀掉所有黑马?”

显然,汪博彦在下套。

这叫混淆视听,故意着重强调黑马,诱导人将注意力放在黑马上。

如果范致虚说杀掉黑马,意思就是严惩青衣社这类的违法者,那其他的非青衣社的私营借贷是不是就默认不严惩了?

这不就是汪博彦的论点吗?

如果范致虚说不杀黑马,那就是不严惩青衣社。

但青衣社案是赵官家在陕西亲自办理的,这不是与今上相违背吗?

这样汪博彦就能立刻给范致虚安排一个罪名出来。

大殿内依然安静,气氛甚至有些压抑,稍微不留神,说错一句话,那必然是会被对手咬着不放的。

范致虚却不正面回答汪博彦的问题,而是说道:“莫非汪侍郎有办法合理地管理这天下民间私人借贷?”

汪博彦却不正面回答范致虚,继续问道:“范相公,按照您刚才所言,这黑马,杀还是不杀?”

“黑马杀与不杀,难道还需要我来回答?”范致虚反问道,“你是在质疑陛下的所作所为?”

汪博彦说道:“陛下天心圣断,臣自然不敢质疑陛下。”

“那汪侍郎刚才追着我问这个问题,目的何在呢?”

汪博彦说道:“陛下,臣只是觉得,青衣社之流必然该严惩,但若没有像青衣社那般作孽,还要全部禁掉,是有悖民心的。”

“汪侍郎,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前线打过仗。”范致虚紧接着开始回怼汪博彦,“前线打仗,如何打,不是统帅坐在营帐内说得算,而是需要大量的斥候去查探情报,甚至统帅也要经常带着人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否则如何了解战场,又如何了解自己的士气?”

“话说回来了,你说有悖民心,请问你汪博彦亲自去问了多少人,调查了多少个州县,就敢在大殿上大言不惭地说有悖民心!”

汪博彦神色一凝,范致虚确实不好对付。

但汪博彦身为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也非浪得虚名,他说道:“我走访的州县数量有限,若是如此,那在场的诸公,又调查了多少州县,既然没有调查,今日这议事意义何在!”

“大胆!”

王宗濋立刻跳了起来:“汪博彦,今日议事乃是天子亲命,宰相主正,你敢质疑天子!”

“臣万万不敢!”汪博彦连忙跪下来了,高呼道,“陛下,臣也是为了大宋,为了百姓,若是臣在这个户部侍郎的位置上终日浑浑噩噩,便沉默不言就是了,臣何苦如此!”

“汪卿快快请起,朕自然是知晓汪卿为了大宋,殚精竭虑。”

汪博彦这才起身。

赵宁继续说道:“朕今日要召开这场议事,原因无他,此事牵涉甚广,但诸位皆在京师为官,对地方,乃至更广的民间,所知却并不多。”

赵宁似乎也不卖关子。

今天就把话说开了。

他站起来,走下去。

“昔年前唐授地方于大权,则藩镇林立,国之不宁,今日大宋收权朝廷,诸公权柄甚重,于内维稳功不可没,然则权柄为虚,地方为实,与打仗一般无二,岳帅也要听一线的斥候和将领的汇报,才能决断于未然。”

赵宁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权力再大,也得了解清楚真正的实情,才能决断,否则空有权力,不知如何用,与没有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底,行之有效的管理,必然要求掌握关键信息。

赵宁越发感觉到,时间到了靖康十二年,他的穿越者优势已经越发薄弱。

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原来那个大宋朝,在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不可能再按照他对书本上的认知,再去对症下药。

“为此,权知开封府府尹才在京畿路查阅了民间私营借贷的诸多案例,仅仅京畿路已经有了不下三十余个借贷点,这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范致虚和汪博彦所言皆有道理,青衣社之类,必然要严惩,民间自然也存在许多真正想要做点借贷生意的,可是,如何鉴定二者之区别呢?如果无法鉴定,莫非要任由青衣社之流伪装后,为非作歹?”

范致虚接过话说道:“陛下圣明,臣认为,以现在的形势,严格管制,对天下,对社稷安定,是一颗定心丸,此事绝不仅仅只是民间借贷这么简单。”

“哦,卿此话怎讲?”

范致虚说道:“这些年在陛下的圣明裁决之下,我大宋对外征战赫赫武功,万民无不敬仰,然则……”

他欲言又止,大殿内其他人注意力皆在他身上。

赵宁平静地问道:“大胆地说,今日朕不以言论罪。”

“然则前唐开元之时,亦是宇内清平,歌舞盛宴,却在天宝之中,短短十数载,神州陆沉!”

范致虚此话一出,大殿内所有人神色都变了。

“此番,我大宋十之八九兵力皆在边疆,若是有人效仿安禄山之举,民间恰好有大量私人借贷,为乱臣贼子提供大量钱财,购买粮食、军备,又该如何!”

第1137章 康王要完?(第二更)

大殿内更是忍不住热议起来。

这民间借贷一事,说到底,是民生问题。

民生出了问题,是有补救的余地的。

但范致虚却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军政之上。

军政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灾难。

更别说到了靖康十二年,大宋朝的兵力部署乍一看,确实和大唐天宝年间十分相似。

内轻外重,已经证明了有人会谋反。

而且不是安禄山一人有反意,是好几个群体有反意,并付诸了实际行动。

导致当年那个威震天下的盛唐,顷刻间瓦解。

根据《资治通鉴》里的数据推断,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三千多万人死亡。

作为穿越者,当然希望华夏能拳打罗马,脚踩欧罗巴,干翻一切外敌,凡是企图内守的都是懦夫、无能、卖国贼!

毕竟21世纪的人不必担心战争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

但真正身处外重内轻的古代人,可就极其恐慌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绝不是要继续教蛮夷做人,而是先确保自己明天能活下去。

安史之乱,影响了华夏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后的宋明,对地方和边军的掣肘,都是想天方设地法。

至于大宋嘛,距离大唐近,对安史之乱的阴影更大。

眼下范致虚所言,直击众人心中痛点。

林一飞心中大喜,他前几日还与秦桧商议,从军政入手,先找张浚的麻烦。

正苦于如何不着痕迹,没想到范致虚先提出来了。

这下可以说是帮了他林一飞大大的帮。

说到现在的军政,大家立刻都跳了出来,显然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但不待众人说,赵鼎却开口说道:“今日只议论是否放开民间借贷一事,军政之事,暂且不议。”

林一飞立刻说道:“范相公说的有理,军政问题与此借贷问题已经密不可分,必须放在一起议论。”

“要议论也轮不到你来议论!”一边沉默不言的吕颐浩说话了,“纵然对军政有影响,也只是一方面,今日重点是民间借贷!”

吕颐浩言简意赅,且切中重点。

如果他否认这件事与军政有关联,必然引起大多数人的群情激奋,反倒将眼下的局面玩得更加失控。

大多数能控场的人,都知道驾驭群体,不能一味地打压。

吕颐浩接着说道:“谁想议论军政,先进军政院了再说!”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范致虚继续说道:“诸位,军政之事其一,按照我刚才与汪侍郎讨论,汪侍郎的意思是,只要严惩青衣社之流,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是吗?”

汪博彦说道:“是的。”

“那我请问康王殿下一个问题!”

人群中的康王走出来,康王神色淡然,气质深沉,他很礼貌地说道:“范相公有什么问题,小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据说康王最初也是对民间做了规定的,利息不能超过十一?”

“小王确实有这样说过。”

赵构也避讳,青衣社案已经闹到这个程度,赵构是没有办法完全撇清责任的,具体在于青衣社与赵构是否有直接关联。

若有直接关联,恐怕赵构的后果更严重。

范致虚的目光重新落到汪博彦身上,他说道:“康王规定了利息不能超过十一,京兆府的官员最初也满口答应,甚至青衣社最初的利息很低,但为何后来局面变了,汪侍郎,这个问题我不太明白,麻烦你帮我解答一番。”

汪博彦的理论可以说到此处,已经被范致虚摁死了。

汪博彦满头大汗,无话可说。

范致虚说道:“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最初的时候,都想做点好事,可是很快,这些人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逐利,逐利本是人之常情,但合法的逐利实在太慢,损人的逐利显然来得更快,诸位赞成放开民间私营借贷的,你们如何保证,这些人最初都在做好事,却如青衣社一般,逐渐变得面目狰狞,吸人骨髓?”

周围一片死静,众人都看着这个刚从陕西回来的家伙。

这家伙回来,显然不是回汴京养老的。

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敢接范致虚的话。

想要放开民间借贷的,朝堂上下大有人在。

四京之地、地方官员,都有一百个理由阐述放开的好处。

但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能反驳范致虚的话。

赵宁回到龙椅上,说道:“诸位还有要说的么?”

沉默,过了好一会儿,赵宁才说道:“今日到此为止。”

说完,他便站起来,离开了大庆殿。

赵官家离去之后,大庆殿才又热闹起来。

“范相公说得真好啊!”王宗濋立刻过来,满脸堆着笑容。

周围也有不少人来向范致虚作揖,称赞他。

之后,关于要放开民间私营商社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两天后,便有谏院的人,正式提及民间私营商社之事。

按照正规流程,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开始以青衣社案弹劾康王。

流程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定调,要弄康王了。

不过具体怎么弄,最终决定权在赵官家手中,康王党现在只能尽全力保康王。

二月初一,气候明显回暖,汴京两岸有了一丝丝绿意,河面的波浪都柔和了许多。

赵官家的御驾一路行至张叔夜府邸门口,随后进了张叔夜家中。